人物簡介 從1994年開始,他全面涉足
當代藝術 領域,分別扮演過藝術評論家、策劃人、藝術市場化和商業化的推動者等多重角色;是中國本土最重要的藝術評論家及藝術策劃人之一,在海內外撰寫了很多評論文章,其中在對90年代中國藝術的理論概括與分析中創建性提出的“是我”概念尤為引人注目;他曾經舉辦過頗有影響的《世說新語》和《是我》等展覽;並在96、97年開創性地組織了兩次中國當代藝術的拍賣,為中國當代藝術全面市場化奠定了基礎。
Pace 擁有印象派、早期古典繪畫大師作品最多的私人藝術機構,同時藏有
畢卡索 、
考爾德 等眾多現代主義大師的作品,又是美國波普藝術的重要推手,所有這一切讓來自紐約的PaceWildenstein被稱為“帝國畫廊”。2008年,PaceWildenstein將其第一個分支機構設在了北京—2000萬美元投資,占地3000平方米的Pace北京將成為798最大的畫廊之一。 圈地、賺錢,還是一起將市場做大?《芭莎男士》獨家走進Pace北京,為你展示世界頂級畫廊與798本土力量的激烈碰撞。 2008年6月,在北京798一排鋸齒形的廠房裡,幾個工人正用錘子敲擊暖氣管,上世紀60年代舊工廠留下的暖氣管沒有獲得新主人的歡迎,明天,它們將被拆除,所在的位置將變成乾淨空蕩的牆壁,然後被掛上價值連城的畫作,比如
張曉剛 的“肖像”,
村上隆 的“娃娃”。 新主人叫Pace(PaceWildenstein),來自紐約,無名的廠房也將更名為Pace北京。 兩個月後的8月2日, Pace北京開幕首展“Encounter”在這個空間匆匆開幕。儘管剛裝修的刺鼻味道還未散去,附近未完工的道路還時常揚起塵埃,但PaceWildenstein代理的眾多大牌藝術家的光彩亮相很快掩蓋了這一切:美國藝術國家獎章獲得者Chuck Close、亞洲知名藝術家
村上隆 、
張洹 、
張曉剛 等悉數亮相,798已經很久未迎來這樣一場有面子、有實力的展覽了。 官方的新聞稿說,“Encounter”展的開幕標誌著Pace北京將中國以及亞洲藝術同國際藝術整體環境相連線,同時也表明PaceWildenstein對中國
當代藝術 的肯定和信心。 當然,業界更津津樂道的是Pace北京的投資。坊間的訊息稱,此次PaceWildenstein為Pace北京投資了近2000萬美元,拿下798中心地帶的這片廠房區,這也是目前798藝術區僅剩的一片完整地塊。鋸齒房是包浩斯代表建築,房屋寬敞,屋頂為半弧形,外觀看呈鋸齒狀,因其天窗朝北,光線不會直接射入,因此適合做畫廊。聖地亞哥現代美術館和Andy Warhol美術館設計師Richard Gluckman則負責其空間設計。
發展生涯 Pace北京是PaceWildensein全球的第一家“分店”。在美國,PaceWildensein因其規模龐大,員工眾多,代理多位世界級的現當代藝術家,因此被稱為“帝國畫廊”。
這間畫廊的輝煌歷史開始於其在波士頓成立後不久。20世紀60年代,創始人Arne Glimcher在波士頓舉辦了名為“Stock up for the Holidays”的波普藝術展,Andy Warhol、Roy Lichtenstein、Claes Oldenburg等藝術家都參加了這次展覽,這也是當時在紐約以外舉辦的第一個波普藝術展。幾年後,Pace畫廊遷往紐約,並在80年代早期成為具有國際聲望的頂級現當代藝術畫廊。1993年,Pace與一家當時已有118年歷史,藏有16世紀至19世紀印象派時期許多名作的著名老牌畫廊Wildenstein & Company聯合,由此組建如今的PaceWildenstein。
對Pace進入北京798帶來的影響,冷林的觀點是:一個大型的國際畫廊進入中國是對中國近30年來當代藝術發展的肯定,同時也是對中國藝術市場的肯定;其次,作為一個有多年經營歷史畫廊,Pace北京會給中國的畫廊的專業化樹立典範。冷林是
北京公社 (畫廊)的主持人,藝術家
張曉剛 的經紀人,國內頂尖的策展人和評論家。現在,他多了一個新身份:Pace北京總裁。
這排鋸齒形房子就是Pace北京所在地 一個本土操盤手與一個國際藝術大鱷聯手,這在798乃至中國當代藝術界也算是標誌性事件,但冷林向《芭莎男士》透露的信息也只是點到為止,“兩年多前我和Pace開始聯繫,中間與PaceWildenstein主席亞尼·格立姆談了很多次,今年初做了最終決定。”
40齣頭的冷林身材勻稱、氣質出眾,名牌西服和襯衫顯示出藝術圈難見的職業風範。對任何涉及Pace北京運作的實質性問題,他也會以非常職業的微笑迅速帶過。比如對他與PaceWildenstein接觸的細節,他只願做最籠統的解釋,“真談不上誰找誰,Pace在尋找中國最出色的藝術家,而我在為中國最出色的藝術家尋找最出色的畫廊,這樣就使得我們撞在一起了。”
最先報導PaceWildenstein進駐北京的《紐約時報》也沒有透露太多信息:5年前PaceWildenstein就有開設分館的計畫,一直到兩年前才找到冷林,後又通過對香港、上海、東京等多個亞洲城市考察,最終把目的地選在北京798。
以北京為中心的中國當代藝術市場持續走強是吸引PaceWildenstein的重要原因。僅2007年,拍賣價格超過千萬元的中國當代作品就達67件,成交價格達15億元,中國藝術品在全球拍賣市場上的總成交額更高達236.9億元,比2006年增長29.1%,中國已經成為美國和英國之後全球第三大藝術市場。
冷林是中國當代藝術裂變十年的見證者之一。他於上世紀80年代末期在中央美院學習美術史,讀研究生時,他前後屆的同學
方力鈞 、
劉小東 、
趙半狄 已經小有名氣,而冷林通過藝術評論家的身份與當代藝術產生了緊密關係,並率先將
張曉剛 等藝術家帶到國際舞台,也因此積累了深厚人脈。
1995年,冷林擔任當年剛成立的“中商盛佳”(現改名為中貿聖佳)拍賣行副總經理,並在此後兩年策劃了改革開放以來最早的兩場“中國當代藝術”拍賣會。1998年,冷林策劃的“是我!—90年代藝術發展的一個側面”在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太廟大殿展出,但展覽在開幕前突然因“手續不全”而停辦,冷林也於2000年去了柏林。
北京公社“尋找藝術”展覽現場 就在他離開中國的那兩年,北京一個叫798的地方開始受到關注。2000年12月,原798廠等6家單位整合重組為北京七星華電科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由於對原六廠資產進行了重新整合,一部分房產被閒置下來並陸續出租。2002年2月,在中國做藝術網站的美國人羅伯特租下了這裡120平方米的回民食堂,改造成前店後公司的模樣。一些與他交往的藝術家、經紀人也先後看中了這裡寬敞的空間和低廉的租金,紛紛租下廠房作工作室或展示空間,北京798由此形成。到2008年年中,北京798以及附近的草場地、費家村地區已經聚集了近400家以畫廊為主的藝術機構,其中包括Pace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等近50家國際藝術機構的北京分部。
2002年年底,冷林回到北京,儘管此前他是中國當代藝術發展進程中的重要角色,但錯過了最關鍵的起步階段,他在此後幾年都未獲得發展機會。據藝術圈有關人士回憶,冷林最初從德國回來時,留給人們的印象是在藝術論壇上獨到犀利的發言,後來他一直在798附近找空間,卻因種種原因始終未能如願,期間策劃了幾個展覽,也是要么夭折要么反響平平的結局。3年後,他才創建了自己的空間“
北京公社 ”—他試圖建立起一種推動當代藝術的新模式—一種介於博物館和畫廊之間的新空間。
冷林的海外資源為他提供了強大的資金支持,而過去的人脈則保證了他能操作最一流的展覽。獨特、大手筆、魄力成為“
北京公社 ”展覽的代名詞。比如他為
岳敏君 策劃的個展“尋找藝術”,整個展覽只有一件作品,而冷林為了這件作品,拆掉了“
北京公社 ”一半的屋頂,以讓自然光噴灑的光影均勻。
“事實上,因為我有很長時間的積累,所以我的展覽會有人支持,要不然我沒法這么乾。”冷林說。他2005年在“
北京公社 ”的開幕展“現實主義遊戲”是諾頓軟體總裁贊助的,第三個展覽“只有一面牆”的贊助人是
烏里·希克 (瑞士收藏家,“中國當代藝術獎”發起人),而美國畫商Max Protetch則是力挺他的多年好友。
而如今出任Pace北京總裁,冷林表示也將像經營“
北京公社 ”一樣去經營Pace北京。“Pace不會與本土畫廊產生太大的衝突,也不會有惡意競爭的問題出現。”冷林強調,Pace北京的到來,一方面是對中國經濟與藝術市場的肯定,另一方面是為國內不專業的畫廊樹立表率。
社會活動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