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後中美安全關係研究

冷戰後中美安全關係研究是王學軍撰寫的一篇論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冷戰後中美安全關係研究
  • 外文名:A study on China-U.S. security relations in the post-cold war
  • 論文作者:王學軍
  • 導師金燦榮 
  • 學科專業外交學 
  • 學位級別:博士論文
  •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人民大學
  • 學位授予時間:2008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

基本信息

副題名
外文題名
A study on China-U.S. security relations in the post-cold war
論文作者
王學軍著
導師
金燦榮指導
學科專業
外交學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
學位授予時間
2008
關鍵字
中美關係 國家安全 對外政策
館藏號
D822.371.2
館藏目錄
2010\D822.371.2\1

內容簡介

傳統的西方現實主義理論認為,現存大國與新興大國之間存在著難以化解的結構性矛盾。當這一矛盾出現時,大國之間必然注定走向大國政治的悲劇,對抗甚至戰爭難以避免。這種觀點存在兩大弱點:一是忽視了國際社會自身的進步性,二是忽視了在結構制約條件下國家戰略運作的主觀能動性。儘管物質結構因素對國家行為具有重大制約作用,但現實主義理論的這種缺失是不可否認的。這種缺失造成的嚴重後果就是忽視了權力和平轉移的可能性。本文正是從這兩個大方面出發,對大國權力和平轉移的可能性進行理論與實踐的探究。 理論方面,本文認為,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中的權力轉移、霸權轉移、戰爭周期和進攻性現實主義等理論對大國崛起及權力轉移後果的分析都屬於物質主義結構主義的解釋。其共同之處在於,把某種特定的權力結構視為國際結果的唯一決定性因素,而忽略了進程的關鍵意義。事實上,國家之間特定的權力分配與戰爭並沒有必然聯繫。權力轉移是社會建構的。互動進程是決定權力轉移的關鍵層次。由此,可以提出一個權力和平轉移的互動分析框架。它包含四個層面的內容:國際體系社會性因素的強弱、霸權國對崛起國的認知與戰略、崛起國對霸權國的認知與戰略、互動進程中雙方對彼此的形象認知、集體認同與秩序共識等。這四個層面的因素對雙方互動的結果具有深刻的影響,決定著雙方在權力轉移過程衝突或合作的趨勢。集體認同是建構主義強調的權力和平轉移的理想機制,但在集體認同缺位的情況下,良性形象和秩序共識也可能促成權力的和平轉移。 實踐方面,伴隨著中國崛起和中美相對權力轉移趨勢的出現,中美安全關係走向成為一個備受關注而充滿爭議的話題。本文以上述四個層次因素為分析框架,從全球化時代與世界政治的變化、美國霸權及其對華戰略、中國的崛起戰略與對美戰略、中美安全關係中的集體認同、秩序共識與機制化等四個方面對冷戰後的中美安全關係進行了論述。首先,分析了全球化時代國際體系的進步性特徵。通過分析,本文認為,全球化造就的複合相互依賴、國際社會高水平的制度化特徵與人類共有規範的普及和深入人心,使得戰爭的代價極其高昂,競爭、合作、協商成為大國的主要互動方式。其次,分析了美國的安全觀、霸權戰略的特性以及美國對中國的認知與戰略。接觸與防範是美國對華戰略的基調。接受中國和平與負責任的崛起,並將中國納入美國主導的國際體系,日益成為美國對華戰略的現實選擇。第三,分析了中國的安全觀、崛起戰略與中國對美戰略,認為中國奉行的崛起戰略是合作性戰略,中國是現有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和改進者,是國際社會的穩定與和平力量。最後,分析了冷戰後中美之間身份認同的變遷,論述了集體認同與大國安全關係的意義,但就中美關係而言,由於雙方傳統文化、價值觀念的深刻差異,集體認同的形成十分困難。中美權力和平轉移進程維持的動力在於雙方的日益增多的秩序共識、中美相互依賴的加深及中美關係的機制化趨勢。 未來是被創造的,而不是被預測的。雖然中美安全關係目前的趨向是積極的,但要真正走向合作,實現中美和諧共處,還面臨著很多艱巨的困難和複雜的任務。對中國而言,要明確自己的地區大國目標定位,繼續堅持奉行合作者戰略,倡導新安全觀、和諧世界等新的國際理念。對美國而言,需要拋棄冷戰思維和西方中心的一元思維模式,奉行價值多元主義,尊重中國的核心國家利益。對雙方而言,積極對話,尋求和擴展共同利益,不斷增進秩序共識,是促使中美安全關係在權力轉移的情況下保持和平與合作的切實可行的道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