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卻室

冷卻室

冷卻室,又稱強冷室,即靠吹冷風等措施強制剛從烘乾室出來的被塗物或工件降溫,以適應下道工序的需要和不影響廠房內的氣溫。冷卻室應緊接烘乾室的出口端布置,一般長度為1~2個車位。在南方夏季高溫作業時,冷卻室不可缺少;在北方,尤其是冬季,當室溫較低時,在生產節奏較長的場合為省投資也可以不裝備冷卻室,而採用自然冷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冷卻室
  • 外文名:Cooling chamber
  • 又稱:強冷室
  • 分類:自然冷卻室和人工冷卻室
結構,設計特點,人工冷卻室,

結構

冷卻室由吹冷風箱的殼體、送排風機組、送排風管等主要部件組成,供風系統是否需安過濾器,視新鮮空氣的清潔度而定,其結構和冷卻區內的氣體流動,見圖5-10。冷卻所需的冷空氣從廠房外吸入,一般情況下還需要過過濾器,然後靠風機壓送到冷卻室兩側的風道,再通過噴嘴吹向被冷卻物上。加熱後的空氣從冷卻室的上部吸出,排向室外,或當室外氣溫較低時部分循環使用,如在冬季新鮮空氣與循環氣混合使用,可提高氣溫。
圖5-10   冷卻室結構圖5-10 冷卻室結構
在理想狀態下,被冷卻後的工件溫度不超過冷卻空氣溫度10~15℃(即略高於室溫,40℃左右)。冷卻作用只適用於工件的表面,不適用於材料堆積處和遮蓋的、氣流不易接近的部分,這些部分只能靠熱傳導冷卻,即這些部位的熱量要經一定時間後才能達到熱量的平衡。
要注意絕不允許烘乾室的廢氣串入冷卻區,因烘乾室的廢氣在高溫下呈氣態,在冷卻時迅速冷凝。冷凝物滴落在被塗物上污染漆面或造成塗膜弊病。
冷卻室的結構設計要避免冷凝物滴落在被塗物上。冷卻區內的進風和排風比率必須保持平衡。

設計特點

冷卻室常用鋼板焊成外殼,有的冷卻室還砌有耐火磚內襯。周期作業的冷卻室有坑式、井式、箱式等。連續作業爐的爐後設有冷卻室,多為直通式的,工件出爐後可連續通過冷卻室而被冷卻到低溫。冷卻室有自然冷卻和控制冷卻(又稱人工冷卻)之分,控制冷卻的冷卻室內設有冷卻水管、冷卻水套、鼓風機等,根據工藝要求來控制工件的冷速和冷卻均勻性。有的冷卻室還要通入保護氣體防止工件在冷卻過程中產生氧化與脫碳。

人工冷卻室

為了使金屬或工件在冷卻過程中能嚴格的控制冷卻速度或均勻冷卻,採用人工冷卻的冷卻室。圖4-3是在金屬板焊接的冷卻室外,吹以壓縮空氣,這樣加速了工件的冷卻,並可通過控制壓縮空氣的壓力和消耗量來控制工件的冷卻速度。但應指出,這樣的冷卻室,保證工件冷卻的均勻程度並不高,因為工件外部的冷卻速度大於工件心部的冷卻速度。為了克服上述的缺點而採用了圖4-4所示的冷卻室。即在圖4-3所示的冷卻室中加以風扇。當風扇轉動時,增加了冷卻室內氣體流動速度,使冷卻速度加大。
冷卻室
冷卻室
冷卻室
為了保證金屬或工件在冷卻過程中具有較大的冷卻速度及不產生氧化脫碳缺陷,在冷卻室內裝有帶有吸熱片的冷卻管,管內通以冷卻水,並在冷卻室內充以控制氣體。其結構如圖4-5所示。為了使工件冷卻均勻亦可在此冷卻室內裝以風扇。
有些工件,在冷卻過程中希望得到較高的冷卻速度,多半採用冷卻室外加一水套的辦法來達到。水套里的水是流動的,這樣水就可以帶走大量的熱量,使工件或金屬的冷卻速度加大,其結構如圖4-6所示。
冷卻室
在某些情況下,為了使金屬或工件得到無氧化脫碳的表面而採用控制氣體冷卻。為了使控制氣體得到充分的利用和使金屬或工件均勻冷卻,綜合地採用了上述冷卻室的冷卻條件,如圖4-7。金屬或工件放於室內冷卻,並在室內通以控制氣體。控制氣體在鼓風機作用之下產生強烈的循環。被金屬或工件加熱的控制氣體被鼓送入熱交換器中。熱交換器內裝有冷卻控制氣體的冷卻水管,冷卻後的控制氣體又進入室內冷卻金屬或工件。
冷卻室
圖4-8為常化用的冷卻室。冷卻室的外殼(上邊及兩側)是由鋼板製成的,而外殼1,2是用螺栓緊固的。在上邊及兩側的鋼板上均具有冷水進入口3和排水口4及5。沿側壁裝有供水和排水總管6,7。這樣利用冷水供給量可嚴格的控制各區域的冷卻速度。冷卻室的下面開有很多的空隙以便於空氣進入冷卻室內。而在冷卻室的頂上裝有排氣泵8,這樣就可控制氣體流動的速度。加熱後的工件放於冷卻室內的導軌9上,經推料機的推動使工件在冷卻室內移動冷卻之,由進料端移到出料端即可冷卻完了。
冷卻室
圖4-9為工件退火後在控制氣體中冷卻的冷卻室。工件在冷卻室中移動是由傳送帶完成的。這樣的冷卻室多與傳送帶式電爐聯在一起套用。
冷卻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