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城(福建冶城)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福建冶城是古閩越國都城,城址一般認為位於中國福州屏山東南麓冶山一帶,無諸時期始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冶城
  • 外文名:yecheng
  • 地區:福建
  • 區號:0591
  • 郵政編碼:350001 
歷史沿革,史料記載,考古發掘,

歷史沿革

閩越立國之後,無諸建造了福州歷史上最早的城池——冶城。冶城的面積不大,城內的居民主要是王族、官吏和守城士兵。歷史上,冶城地望問題長期存有爭議。但隨著考古資料的不斷充實和揭示,冶城建於無諸時期。
福建冶城
福州城內一說已基本成為學術界的共識。現今的華林寺和錢塘巷都是冶城的故址。
冶城(閩東語Iā-siàng)是前202年至前110年間閩越國的都城,很多歷史學家認為冶城即東冶,其城址一般認為位於今天中國福州屏山東南麓冶山一帶,但也有許多關於城址所在的不同看法。冶城建於閩越王無諸統治時期,廢於漢武帝滅亡閩越國的戰爭,作為閩越國國都共92年時間。
明朝人王恭作《冶城懷古》詩云:
無諸建國古蠻州,城下長江水漫流;
野燒荒陵啼鳥外,青山遺廟暮雲頭。

史料記載

史載:“自無諸建國,都冶為城,是為冶城,設險守國,自漢始也”。福州建城,始自無諸。漢高祖劉邦以無諸助劉滅項有功,於公元前202年封其為閩越王,建都於冶城。“閩之有城,自冶城始。”冶城為全閩第一城,距今已有2200年歷史。
冶城初建,規模不大。“無諸都冶,依山據壘,據將軍山、歐冶池以為勝”當時的冶城,以冶山(又叫將軍山、泉山)為中心,北至華林寺,南到湖東路,東抵商業廳,西接錢塘巷。這樣的範圍自然是小的。由於無諸的不肖子孫們據險叛漢,閩越國至公元前110年就滅亡了。漢武帝採取“虛地移民”政策,冶城被廢棄了很長時間。
晉朝太康三年(282年),福州置晉安郡。首任郡守嚴高嫌冶城太隘,進行遷城,並築子城,將城池向東南方向拓展。漢以前,冶城的東南與南面是一片水鄉澤國,因此東越王余善在閩北抗漢失敗後,從武夷山區後撤500里,“居大澤中”,在福州沿海一帶設防。隨著泥沙淤積和東海水位的下降,福州海灣出露為平陸,冶城也在不斷向東、向南方向擴充。唐“修拓其東南隅”,南至虎節門。王審知創築羅城,環子城外;以後又築南北夾城。宋初和元初,福州城曾兩度被隳毀,後重建。明朝初年,大修城池,北跨越王山(今屏山),南則“繞烏石、九仙二山而圍之,廣袤方十里”。後代雖對垣牆、門樓屢有重修,大體仍按舊制。尤其到清代,隨著人口增加,商貿發展,城市不斷南展,以至與台江、倉山連成一片。
舊傳冶城以春秋時代有人在冶山麓設灶冶鑄而得名,即先有冶山後有冶城,足見其歷史之悠久。06年,考古工作者在冶山東南方向靈山東麓,距七星井50米處,發現有商周時期的文化堆積層,厚達1.3米,出土大量陶器碎片,還有被金屬斧錛砍削過的殘木頭;在冶山西北麓、錢塘巷東,則發現有大量西漢前期的大型建築物(磚、瓦、瓦當)碎片和宮殿基址。這些足以證明,在無諸之前,冶山周圍已是閩人聚居地,無諸在此建城,是有其歷史背景和文化基礎的。同時也證明,漢初的冶山,確有大型宮殿或祠廟建築。閩越國都冶城,就建在福州冶山。

考古發掘

經過3次考古發掘,初步查明古城遺址分內外城,占地約32萬平方米,現尚存1627米城牆及部分護城河。專家考證,古城內文化堆積豐富,有戰國墓葬、漢代建築遺存及漢以前的大量陶器及秦磚漢瓦等文物。史籍載,戰國晚期至漢初,福建出現閩越國,都城為“冶城”。考古發掘出古城城牆,為福州建城歷史提供了科學依據。古城遺址於1985年被發現,1986年公布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位於福建省財政廳大院的歐冶池,相傳是春秋時期著名鑄劍專家歐冶子鑄劍的地方。毗鄰歐冶池的冶山,相傳無諸墓即在此一帶,但尚未發現。近幾年來,文物部門先後在冶山、屏山一帶發掘出漢代“未央萬歲”瓦當等珍貴文物和大型漢代建築遺址等,為“冶”在福州提供了論據。
冶山上有觀海亭等勝景,民國時刻有一至九曲,留有摩崖題刻50餘段,包括黎元洪林森等人手跡。冶山東坡“仁壽堂”為薩鎮冰晚年居所。歐冶池宋朝時即為遊覽勝地,“遊人仕女不絕”,民國時期又一度成為勝景。園林和文物部門均希望,修浚歐冶池並保護財政廳漢代建築遺址,興建一座漢代建築沙盤和出土文物的陳列館,把冶山、歐冶池、漢代建築遺址聯成一片,組成一個規模可觀的冶山公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