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點滲透壓儀是滲透壓儀的一種,採用冰點低壓原理來測定各種溶液和體液滲透壓的儀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冰點滲透壓儀
- 外文名:Ice Point Osmotic Pressure Gauge
- 管理類別:Ⅱ類醫療器械
- 分類名稱:生化分析系統
測量原理,誘髮結晶的方式,組成結構及工作方式,臨床套用,優點,擴展閱讀,
測量原理
溶液的滲透壓摩爾濃度與冰點溫度下降值呈線性關係。根據這一理論冰點滲透壓儀是根據測量溶液的冰點來測定溶液滲透壓的原理製成。
誘髮結晶的方式
對於冰點滲透壓儀來說,誘髮結晶的方式關乎測量的穩定性。根據《2010版藥典》規定,冰點滲透壓儀誘發溶液結晶的方式有兩種,分別是振盪法和金屬探針法(一般稱作二級針法)。
1. 振盪法誘髮結晶
振盪法誘髮結晶的滲透壓儀測量結果比較可靠和穩定。這種誘髮結晶的技術只有熱敏探針接觸樣品,誘發溶液結晶的部件不與樣品接觸,杜絕了樣品交叉污染的可能性,所以測試結果相對更穩定。
2. 二級針誘髮結晶
二級針誘髮結晶的特徵在於金屬探針或二級針每次在測試過程中,都要進入到樣品中以誘發溶液結晶。這種誘髮結晶的方式存在樣本交叉污染的問題。對於所有二級針誘髮結晶的滲透壓儀來說,影響準確性最重要的因素是二級針是否方便擦拭,以減少交叉污染的可能性。否則,後續使用中,滲透壓儀測試結果的平行性會變差。
組成結構及工作方式
製冷和溫控系統形成一個恆定的過冷的溫度,樣本通過加樣系統加到檢測區,測定開始時有適量的弱振,保證樣本溫度均勻下降直至過冰點,此時給樣本加足夠的較強振動,使樣品放出晶化熱而形成冰水混合狀態,高精度的測溫電極測定此冰點溫度,並將其轉換成電信號,經模數轉換,數據處理計算出溶液的滲透壓。
臨床套用
在臨床上主要是針對血漿或血清,尿液,糞便等的滲透壓進行測定。
1. 血漿滲透壓的測定
血漿滲透壓是反映機體內環境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一旦發生紊亂或破壞,會引起各種體液之間及細胞內外之間水的移動,引起體液中水、電解質和有機物含量的變化,最後導致機體功能活動的紊亂。正常人血漿滲透壓約為296mOsm/kg.H2O。
糖尿病患者血漿滲透壓的測定有助於併發症的診斷及預後判斷。
急性腦卒中起病後機體急性應激,抗利尿激素(ADH)、醛固酮(ALD)、皮質激素(COR)水平升高,而使血漿滲透壓上升。高滲透壓血症是腦卒中並發急性腎衰的聯合因素甚至獨立因素之一,腦卒中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與血漿滲透壓呈正相關。血漿滲透壓升高先於急性腎衰,早期監測血漿滲透壓對急性腎衰的發生有一定的報警作用。
此外,血漿滲透壓水平也是顱腦外傷,新生兒腦水腫,新生兒窒息,低鈉血症等疾病的傷情判斷、評價預後的可靠指標之一,而且對其動態監測可以指導臨床脫水和補液治療。
2. 尿液滲透壓的測定
尿滲透壓的測定有助於推測腎小球腎炎及尿路感染病變範圍和嚴重程度,特別是對腎小管的功能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對治療及判斷預後都有很大的幫助。
對於糖尿病患者,尿液中葡萄糖的增多引起水的丟失,表現為尿量增加,尿液和血液的滲透壓都增高。對於尿崩症患者,尿的滲透壓可極度降低,但血漿滲透壓則輕度升高。
3. 糞便滲透壓的測定
冰點滲透壓儀也可檢測糞便的滲透壓,有助於腹瀉的鑑別診斷。
4. 其他
用於檢測精液,腦脊液,胃液,膽汁及其他體液,藥品溶液等物質的滲透壓。
冰點滲透壓儀是測定溶液滲透壓最直接準確的方法,對許多疾病的輔助診斷和指導治療有重要的意義。還廣泛用於臨床急救輸液的滲透壓指導、腎功能疾病的輔助診斷、臨床營養補液指導、監護臨床透析、鑑定神經內分泌障礙和失調、嬰兒人工餵養食物配方的控制、組織細胞(器官移植)培養液和保存液的配置、了解精液滲透壓對生育的影響、羊水滲透壓與妊娠異常的輔助診斷等。
優點
1. 可標記操作結果的日期、時間、條形碼識別功能。
2. 測試結果精確,重複性好,線性好。
3. 三點校準,精確度更高,符合中國藥典標準。
4. 具有零校準點,節省儀器成本。安全校準按鍵,防止校準錯誤。
5. 樣品測試管可以重複使用,也可以用EP管代替。
6. 樣品結晶時,二級冷卻針手動抬起並準確進入樣品里,測試結果更精確,並且自動除霜防止阻塞。
7. 樣品測試探針外露直接插入樣品內部測量,擦拭清潔簡單方便,使用壽命長,在正常使用情況下,最長可用十年或更長。
8. 測試時無震動所產生的噪音。
9. 採用半導體製冷,無須外接冷卻水。
10. 彌補了露點滲透壓儀不能用來檢測乙醇,乙醚等揮發性溶液樣品,尤其是受熱易分解的樣品的不足。
11. 指示燈指示並顯示錯誤信息。
12. 選單提示,操作簡單,無須對操作者進行更多的培訓。
13. 比露點滲透壓儀檢測出來的電解質溶液結果更加準確。
擴展閱讀
[1] 董文祥. 冰點滲透壓儀的原理及故障分析[J]. 醫療設備信息, 2004(03): 67.
[2] 周圃, 周翀. 4種冰點滲透壓儀故障維修實例[J]. 設備管理與維修, 2013(10): 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