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

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組織編制了《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於2021年10月29日正式印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2021-2035年)
  • 發布單位: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
全文
一、高位謀劃,明確目標定位
吉林省主要領導高度重視規劃編制工作。省委書記景俊海專門部署,省長韓俊、省政協主席江澤林提出明確要求,阿東副省長擔任工作推進組組長,先後主持召開11次專題會議討論規劃大綱、發展目標、功能定位、產業布局及政策創新等內容,組織國內著名專家組建編制團隊,歷時半年完成《規劃》編制。《規劃》明確吉林冰雪產業發展的戰略定位是:中國寒地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重要承載區,世界知名的國際冰雪旅遊勝地,中國冰雪文化品牌高地,冰雪裝備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中心,冰雪配套服務業創新發展區,中國寒地特色產業集聚區。明確了近期和遠期發展目標:到2025年,全省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體系初步建立,產業總規模達到2500億元,成為世界知名的國際冰雪旅遊勝地,“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重要承載區;到2035年,冰雪產業消費鏈供應鏈轉型升級,向價值鏈的中高端靠攏,國際產業合作深化,成為寒地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二、立足實際,突出吉林特色
規劃共6章29節,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從發展背景與基礎,發展定位與目標、空間格局與產業體系,戰略對接與區域協同、生態屏障與綜合保障體系等方面闡釋,指明發展路徑。突出體現6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開啟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征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打造踐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理念先行區、“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重要承載區、寒地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二是深化冰雪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最佳化冰雪旅遊產業,推進冰雪運動產業,提升冰雪文化產業,發展冰雪裝備產業,完善冰雪支撐產業,培育寒地特色產業,構建更加有機、協調的“4+X”冰雪產業體系。
三是構建冰雪產業發展新格局。全面落實“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增強長春市核心競爭力,增加長春現代化都市圈建設中的冰雪元素和冰雪力量,充分發揮長春市在冰雪領域的輻射帶動作用,推進長吉、大長白山兩個區域冰雪產業集聚發展,做精“雙線”,推動“雙協同”,構建“一心、三廊、兩區、三組團、兩環線、多節點”(13232N)的全省冰雪產業發展新格局。
四是拓展冰雪產業內外聯動新空間。從深化實施“東北振興”戰略,建設中國寒地冰雪經濟協同發展區,到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提升農業農村發展質量和發展水平;從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服務及助力2022北京冬奧會,完整準確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建設中國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試驗區,到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打造向北開放的重要視窗和東北亞地區合作中心樞紐。
五是強化冰雪產業發展生態保護屏障。以生態安全格局為遵循最佳化冰雪產業項目布局;以高質量冰雪產業項目為牽引推動生態價值轉換;以多維措施完善冰雪產業生態保護制度體系。
六是構建冰雪產業綜合保障體系。從健全組織體系、創新政策體系、最佳化營商環境和提升人才引育體系四方面為全省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
三、創新發展,構築產業驅動鏈條
《規劃》共有九個方面創新:一是戰略定位上,提出“一總六分”,以“寒地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示範區”統領冰雪運動、冰雪旅遊、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冰雪新業態與寒地特色產業等發展定位。二是發展目標上,既與中國(長白山脈-阿爾泰山脈)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試驗區相關上位規劃銜接,又在冰雪運動等專項規劃基礎上有所調整。三是產業體系上,構建更加有機、協調的“4+X”產業體系,以冰雪旅遊為“總牽引”,以冰雪運動為“重要推動力”,以冰雪文化“鑄魂”,以冰雪裝備“強體”。四是發展格局上,構築“13232N”的冰雪產業發展新格局。五是戰略協同上,對內以冬奧契機強化與京張體育文化旅遊帶的有機連線,對外以“冰雪絲路”拓展與“一帶一路”冰雪國家的產業整合。六是生態保護上,在生態最佳化前提上推動冰雪資源的生態價值轉換。七是體制機制上,健全省與市州兩級冰雪辦協同統籌體制。八是土地政策上,推進“點狀供地”、新增建設用地計畫指標預留和差別化供地政策,支持盤活林場林區閒置土地資產。九是平台建設上,推動成立中國主導的首個冰雪領域全球性、綜合性、非政府性、非營利性的國際性社團世界冰雪產業發展聯盟。
四、強化保障,確保落地見效
制定促進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的七個方面的保障措施:一是加強組織實施,健全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二是打造營商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支持重點企業投建,或通過聯營、併購等方式組建省級大型冰雪產業集團。鼓勵各類市場主體通過資源整合、改革重組、收購兼併等方式投資冰雪產業。推動成立世界冰雪產業發展聯盟。三是落實支持政策。深化落實稅費優惠政策。爭取增設支持冰雪項目領域專項債券。推動設立省級冰雪產業發展基金。鼓勵商業銀行設立冰雪經濟事業部或冰雪支行,加大冰雪產業信貸支持力度。四是保障用地需求。在土地利用方面,將冰雪產業用地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優先安排用地需求,解決目前存在的“土地制約”問題。五是促進大眾消費。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建設冰雪場地設施,發展冰雪健身休閒項目。實施冰雪消費鼓勵政策,落實帶薪休假。六是注重人才培養。實施“冰雪產業人才培育計畫”。推進“冰雪產業柔性引才工程”。完善“冰雪產業人才保障政策”。七是加大宣傳展示對規划進行一系列的宣傳解讀。將構建覆蓋全媒體、寬渠道的冰雪產業推廣行銷網路,全方位、立體化宣傳展示吉林省冰雪旅遊形象,強化招商引資,促進國際一流冰雪企業、知名品牌冰雪企業落戶。就具體的路徑,認真抓好五度。豐度:提高產品供給能力,按照產業功能和結構布局抓增量,繼續加大重大基礎設施和重大基礎項目的投入,適應不同層級的消費需求;精度:產品和服務供給質量問題,提升存量的產品檔次,打造國家級和世界級的產品。厚度:把我們的文化和服務提升做好,推動文旅產業融合,將文化植入產品,讓遊客感受文化的靈魂和內涵,讓文化延長冰雪產業鏈條,提升服務能力,讓軟服務提升和補硬短板。熱度:抓好市場。要內部挖潛力,外部提升影響力,將大量的遊客吸引到吉林,同時要做好省內基礎人口的培育工程,讓更多文化知識傳入到學校,進入社區;寬度:加大冰雪產業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大與周邊省市與京津冀,與歐美的阿爾卑斯山脈、北美落基山脈,以及東北亞各國加強冰雪產業的合作與交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