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扁嘴海雀(學名:Synthliboramphus wumizusume):小型海鳥,具小型海雀的典型特性。體長26厘米。嘴、腳鉛色。夏羽前額和頭頂羽冠黑色,眼周一圈白色。頭後部和枕白色,後頸黑色。背石板灰色,喉和胸側黑色,其餘下體白色。冬羽頭頂羽冠較短,後枕中部石板灰色。
是海洋性鳥類,繁殖期主要棲息于海岸和沿海島嶼。非繁殖期棲息於沿海近海海面上,常成小群活動。以小魚和海洋無脊椎動物為食。叫聲似尖厲哨音。主要分布於日本及附近海域,迷鳥至薩哈林島等。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形態特徵
冠扁嘴海雀的嘴小側扁極短、額、頭頂青黑,頰及上喉灰色。背、肩和翅上覆羽暗灰色,後頸基部及兩側深黑褐色,其上散布長形白色絲狀羽,它們的分布上達頸側。眼上部頭側有白色條紋延至上枕部相交。上體暗灰色;下體白色;兩脅黑褐色。僅夏季具鳳頭,並為黑色尖形。夏羽除眼圈及頭頂後部和枕為白色外,整個頭部包括頦、喉和冠羽以及後頸黑色,羽冠通常由6-7厘米長的窄羽構成;冬羽似夏羽,但冠羽變短,枕部及後頸的中央暗灰色,冬羽大體似扁嘴海雀,但頭部的黑白色分布不同。成鳥冬羽為羽冠缺如或較短;頭頂黑色,兩側各具一條寬的白色帶斑;枕部中央與後頸中央暗灰色;余羽與夏羽相似。
幼鳥與成鳥冬羽相似。
虹膜褐黑色,嘴灰白色,腳黃灰色。
大小量度:體長240-260毫米,嘴峰16-19毫米,翅120-130毫米,尾32-37毫米,跗蹠24-27毫米。
相似種扁嘴海雀頭上無冠羽,眼後上方有像眉紋一樣的白紋,頭頂和枕不為白色。
棲息環境
為海洋性鳥類,具小型海雀的典型特性。繁殖期主要棲息于海岸和沿海島嶼。非繁殖期棲息於沿海近海海面上。
生活習性
在中國為偶見迷鳥和冬候鳥。常成小群活動。頻繁的在水面游泳和潛水。遇到危險時則潛水而逃。沉水較低。下潛前先把水弄乾淨。飛行低且直,短距離後很快又落到海面。上岸時大致呈直立式,狀如企鵝,是趨同進化的結果。善於游泳和潛水,一般能潛入水下10米以上。主要以海洋無脊惟動物和小魚為食。通過在水面游泳捕食,也通過潛水捕食。
分布範圍
原產地:日本、韓國和俄羅斯聯邦(東亞區)。
遊蕩:中國台灣島。
繁殖於日本伊豆半島、神子元島、伊豆諸島、山口縣、福岡縣等沿海島嶼。冬季遊蕩到北海道、九洲、沖繩、朝鮮和薩哈林島。
繁殖方式
繁殖于海鳥和海岸上。每窩產卵2枚,卵黃褐色或白色、被有灰色或褐色斑點,卵的大小為52-56毫米×33.6-36毫米,平均53.37毫米×35.05毫米。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第215項 冠海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易危(VU)。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年2月5日)二級。
種群現狀
該物種遭受與商業和漁業的相互作用。估計公海流網捕漁業致使物種的總死亡率占世界總量的很大比例(Piatt和Gould 1994)。 1990年至少有98隻冠扁嘴海雀被殺,1991年可能有40-160隻死亡。漂網中成鳥的估計年死亡率(24-250)將相當於繁殖數量的1-10.4%。 1992年國際水域停止刺網漁業可能減少了被網捕的影響,但日本320公里的專屬經濟區仍然可以進行刺網漁業(Piatt和Gould 1994)。
已知該物種易受大鼠的捕食。 1987年,在高野島發現了145隻冠扁嘴海雀的遺骸,這些鳥顯然已經被老鼠殺死(Takeishi 1987,Ono 1993)。估計總死亡率為414隻。在1987-1988年根除大鼠之前,已經有褐鼠進入一些築巢群並幾乎滅絕了冠扁嘴海雀的種群。然而,漁民登入造成了老鼠重新引入的持續威脅,老鼠於2006年被重新引入,然後可能第二次進行對冠扁嘴海雀的根除。該物種也易受貓科動物捕食,並且有些群落就能夠看到暴露的貓。韓國馬羅島(Marado)是一個受歡迎的旅遊景點,據信,在馬羅島上,貓每年至少殺死30隻鳥(S. Chan pers.comm。2015)。然而,島上其他掠食者的存在已得到證實,因此死亡可能不僅僅由貓造成(K. Otsuki pers comm.2015)。
以前,石油泄漏發生在該物種生活的範圍內。 1997年納霍德卡漏油事件是日本沿海地區最大的油輪泄漏事故之一,在三國的沿海地區釋放了近6200公斤的石油(豐田章男和稻垣2000)。海上石油的定期接觸水平可能使威脅持續存在,但僅限於特定時間的少數冠扁嘴海雀。迄今尚未記錄因石油泄漏造成的人口迅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