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入千山游大安寺》是清代王爾烈創作的七言律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再入千山游大安寺
- 作者:王爾烈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七言律詩
《再入千山游大安寺》是清代王爾烈創作的七言律詩。
《再入千山游大安寺》是清代王爾烈創作的七言律詩。作品原文深箐層崖蛇虎居,短衣匹馬過來初。峰奇乍若逢高士,境別渾如讀異書。雙闕洞開蒼壁迥,萬山奔赴紺宮虛。松林想見當時盛,擁翠驚濤勢浩如。按:一本三四兩句作高峰磊落荊關筆幽徑...
流放遼陽。先在瀋陽南塔(廣濟寺)開法,又於普濟等七大寺說法,被大關以東奉為洞宗鼻祖,聲名洋溢於朝鮮、日本。又與遼陽流寓者結冰天吟社,為詩文之交。家人均抗節死,故自號千山剩人。明桂王永曆十三年圓寂。著有《千山詩集》二十卷(補遺一卷)傳世。陳伯陶《勝朝粵東遺民錄》卷四附錄《方外》有傳。
大安寺,別稱高山古剎,位於中國遼寧省鞍山市千山風景區內,是佛教傳入千山最早的開發地之一。寺廟坐落在海拔600米的高山谷坳之中,在五大禪林之中素以“雄曠”而著稱。大安寺的自然景觀以群山環繞、山勢蜿蜒、洞深坡陡、林木蔥蘢為特色。寺廟的建築群包括大殿、韋陀殿、神堂、客堂、配殿、齋堂及鐘鼓樓等,建築面積...
我們從大安寺出發走了將近二十里山路,都感到十分疲備,就在和尚的住房裡坐下休息。坐了好久,站起來觀看四周的山峰岡嶺,只見兩座佛塔相對著互相比試高低。於是,我們從中會寺又返回到祖越寺。有個隨從我們的人生了病,我們就經過那座石橋下山來,在南村的一戶農家借宿。回頭仰望群峰,全都像是在天上了。千山...
大安寺位於千山南溝,是千山五大禪林之一,系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從寺內現存的明代嘉靖十八年(1539年)、萬曆十二年(1584年)、清代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道光四年(1824年)、道光十一年(1831年)、道光十三年(1833年)碑文中可以看出,中會在歷史上多次遭受災害,多次重修。山門為歇山式建築,磚石結構,...
千山正門 南海八千路,遼東第一山 譯文:此楹聯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啟功先生親筆題寫。它出自明代大詩人張鏊的《游祖越寺》一詩中的兩句,其意是說作者遊歷了祖國的山山水水,遍訪了名山大川,發現千山是遼東半島上自然景觀最秀美多姿,人文景觀最豐富多彩的一座名山。雲護鐘靈氣,松留太古音 譯文:此楹聯由鞍山市...
遼寧千山仙人台國家森林公園位於遼寧省鞍山市千山風景區境內,總面積2931公頃。主要人文景觀有:隋唐以來佛教在此建香岩寺、大安寺、中會寺三大禪林,明清以後道教在此建宮、觀、庵,著名的五龍宮、太和宮、慈祥觀、木魚庵就座落於此。主要自然景觀有:仙人台、金剛峰、通明峰、瓔珞峰、淨瓶峰、通明夕照、碧桃獻壽等...
《欲至大安寺不果》是清代王爾烈創作的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登陟猶餘濟勝才,回車何日望崔嵬。高峰入夢如經眼,萬壑當門祇望梅(松鶴遊記謂大安以雄曠勝又雲自寺門中南望則前此諸峰皆在平地千態萬狀畢獻目前)。遊子莫聞鸞鳳嘯,大夫皆作棟樑材(寺中萬松林最為奇勝有數百年物近為寺僧售伐無遺聞者惋惜)。...
《千山志(1986-2002)》是《千山志》編輯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 指導思想。本書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 法,全面、系統、客觀地記述千山風景名勝區的發展變化,旨在“存史、資治、教化”,為大力發展旅遊事業,建成優秀旅遊名...
中會寺位於千山中溝,是千山五大禪林之一,系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傳說 由中南溝通往仙人台的必經之處,有一座依山臨澗,風景秀美的寺院,這寺院是唐朝時候修建的,至今還保存唐代風格,因為它在千山的五大禪林——龍泉寺、祖越寺、大安寺和香岩寺的中間,所以起名叫中會寺。中會寺自建立起來,就是千山佛教講...
丹東鳳凰山景區位於丹東市西北57公里處,北距瀋陽市213公里,西南距大連市300公里,占地24平方公里。丹東鳳凰山景區主體由花崗岩構成,景觀奇特,自古有“遼東第一名山”之稱道光年間(1821-1850)與千山、醫巫閭山、藥山合稱為“奉天省四大名山”、“中國第一歷險名山”以險山、秀水、邊塞、林區及民俗為主要遊覽...
自隆阜嶺至七嶺 《自隆阜嶺至七嶺》是清代王爾烈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輕雲疏雨灑郊坰,野曠天高眼乍醒。草色初分深淺碧,峰頭遙露短長青。輪蹄已洗千山水,煙靄猶藏五寺形。二十餘年成闊別,漫將塵事述山靈。作者簡介 王爾烈,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