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冊頁臨本:素描篇2》是2010年6月1日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冊頁臨本:素描篇2
- 作者:應偉明 著
- 出版時間:2010年6月1日
- 出版社: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
- 頁數:18 頁
- ISBN:9787534028540
- 開本:8 開
- 裝幀:平裝
《冊頁臨本:素描篇2》是2010年6月1日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冊頁臨本:素描篇2》是2010年6月1日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冊頁臨本:素描篇2》內容簡介:石膏像是素描教學中十分關鍵的一個訓練項目,它是承接素描靜物和素描人物頭像的重要環節。由於石膏像人物形象特徵鮮...
《冊頁臨本素描篇》是2010年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冊頁臨本:素描篇(3)》內容簡介:進行素描半身像的訓練,目的在於能更好地掌握人物的頭、軀幹(肩、胸)、手等整體關係,以便為全身像及人體素描的學習作鋪墊。素描半身像要求初學者不僅僅對單一的頭像進行塑造,還要對人體結構及手等進行解剖...
《冊頁臨本:素描篇1》內容簡介:素描的基本內容是圍繞結構—空間—體積的三角關係展開的。應該說,任何素描考試的標準都建立在這一整體關係之上,同學們的針對性訓練也必須立足於這一關係。首先,在所謂結構—空間—體積的體系中,對這三者作單獨的概念解釋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在實踐中所面臨的就不可能是單獨的問題...
《冊頁臨本:素描篇4》內容簡介:素描的基本內容是圍繞結構一空間一體積的三角關係展開的。應該說,任何素摧考試的標準都建立在這一整體關係之上,同學們的針對性訓練也必須立足於這一關係。首先,在所謂結構一空間一體積的體系中,對這三者作單獨的概念解釋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在實踐中所面臨的就不可能是單獨的...
《冊頁臨本:速寫篇1》是2010年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呂啟昭、羅輯。內容簡介 《冊頁臨本:速寫篇1》內容簡介:速寫,顧名思義是一種快捷的寫生方法。速寫和素描一樣,不但是造型藝術的基礎,也是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是畫家創作的準備階段和記錄手段。對於初學者來說,速寫是一項訓練造型綜合能力的...
《國美視界-考前素描教學檔案》《浙江杭州老鷹畫室-E09冊-完美教學叢書》《美術高考一本通:色彩 色彩靜物》《美術高考一本通:素描 真人頭像》《美術高考一本通:素描 石膏頭像》《冊頁臨本(色彩篇2)》《冊頁臨本(石膏篇)》《素描頭像應試(美術考前三大教室實用教程) 》《色彩靜物應試(美術考前三大教室實用教程) ...
4、指導碩士課題完成論文1篇 (1)《論兩宋花鳥畫的寫生精神》5、獲獎情況(1999年以來)1999年作品《清風》獲當代中國青年書畫展三等獎;2006年入選北京市文聯“百人工程”;2007年榮獲第五屆“全國各族青年團結進步優秀獎”。教學情況:承擔的課程:白描 工筆花鳥畫 寫意花鳥畫 素描 作品信息:《早春的記憶》之一...
張會元學習與工作的江西省師範學院的師長彭友善、燕鳴、康莊、段輗等先生都身兼中西,以此推測,張會元先生當時一定是中西兼修,而以素描見長,在那素描是一切基礎的時代,這一點很關鍵。在工作的40年間,張會元先生在素描教學之餘,一直堅持著中國畫、漆畫創作。2002年《佳麗踏歌行》開始了他中國創作的新紀元,他...
率團赴上海劉海粟美術館舉辦“安徽省書畫院‘黃山風’中國畫小品展”。應邀於煙臺美術館舉辦“王濤人物畫展”。作品《莊周夢蝶圖》入選中日韓“水墨之香”畫展。為國務院中南海紫光閣作《高山流水覓知音》。《美術》雜誌刊出《激揚的水墨詩意——談王濤人物畫》一文作專題介紹,並刊登作品十五幅。2001年 《莊周夢蝶...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對劉旦宅進行了西式的繪畫教育,嚴格督促年僅八九歲的劉旦宅夜以繼日地學習透視、素描、寫生等基礎知識。如果說劉旦宅對中國傳統民間藝術及繪畫的長期浸淫,是他日後創作的靈感源泉;那么及時地受到新式的西方基礎繪畫教育,則是他思路開闊、形成獨特風格的基礎。 這位校長為劉旦宅取名“劉小粟”,並在他...
17.素描《柱頭》,發表於《橫山報》2009年8月21日,總第240期。18.中國畫《塞上秋色》《馬秋圖》《陝北農家》《塞上之行》《壽柏圖》《古柏揚帆》《爭逢》《胡楊系列之二》《胡楊系列之四》《胡楊之一》《陝北行走》19.《陝北人家》《高昌》等十三幅作品,發表於《神木》2009年4期。20.中國畫《山村人家》...
1979年,中央美術學院李可染、李苦禪教授首次分別招收5名山水、花鳥畫研究生。報名者數百人,競爭激烈。憑著自學的雜家功底,書、畫、印甚至素描、油畫等都摸過,他獲得了山水兼攻書法篆刻的那個研究生名額。導師李可染先生的人格魅力與藝術理念,給了他深深的震撼。副導師梁樹年先生,擅詩文,亦擅篆刻,格調很高,對他...
基於這些原因,我想通過這次畫院策劃的展覽,通過周思聰在“文革”及80年代的一些創作,與她所收集的素材——素描、速寫作品進行對照,以這樣的方式來呈現一個周思聰的展覽,讓大家來了解周思聰作為一位人物畫家,一位創作出很多經典藝術的中國畫家的創作過程,從中來探索她在創作中的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希望對當前的美術...
第三,這種繪畫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的支撐,比方說畫植物,在動手畫這個植物之前,必須先去了解這個植物的形態特徵以及這個植物和它周圍環境的關係,如果特徵或者關係沒有把握住,畫錯了,或者是畫得不清楚,哪怕素描關係再好、色彩關係再好,也是一個失敗的作品。第四,生物繪畫沒有門派之分,凡是寫實主義手法,無...
本合訂成一厚冊,總計三百多圖,其中有擬兩宋及元明清作品,有直接創作的作品,分別以素描和速寫的形式畫出。初秋題自畫《箕山訪勝卷》。雙星渡河日(七月七)創作《聽泉圖》。題自繪《淮陰廟廢墟》,雜文《池魚》完稿。創作《枇杷雙雀》,款題:"鳥疑金彈不敢啄,忍飢東向林間飛。聵叟梁崎。"1971年(...
創作重點轉向國畫,該期間作品帶有明顯的素描印記。1962年 壬寅 22歲 拜師何海霞,開始系統地臨習傳統中國畫。1964年 甲辰 24歲 借調北京第一機械工業部繪製反映工廠生活的連環畫《安全問題》和安全生產宣傳畫。1965年 乙巳 25歲 展出反映工廠生活的國畫作品《歇工》、《早班車上》等,頗受好評,被稱為工人畫家。成為...
流寓北平六七年中,研山遍覽歷代書畫,參習素描、水彩、油畫,並於塞尚、梵谷等現代主義畫家處有所神會。歸返廣東後,歷任教育科長、法院書記官、法官等職,入國畫研究會,為陳融協之、胡毅生所重,在結社、展覽、雅集等藝事中活躍。一九三二年,李氏三十四歲時,任廣州市立美術學校校長,團結持不同藝術立場者入校...
當然這種“學西濟中”的初衷與熱情也許值得讚許,同時我們也不否認西方素描造型的方法對中國人物畫造型上帶來了新的拓展。然而中國畫創作“以形寫神”的原則與筆墨書寫性等技法要素,卻完全喪失在了準確造型的“虎口”之中。比比皆是的水墨素描人物畫自此後就占據了中國人物畫的“大半壁江山”。這就象我們從西方撿回...
1951年,湯文選赴北京中央美術學院進修素描,有幸面聆徐悲鴻等藝術大師的教誨,學習西方,且特別是前蘇聯油畫藝術中的現實主義創作方法。順理成章,湯文選從原來的“寫意花鳥”轉向了“人物”,但他依然堅持國畫,而不是油畫。正當大家都在懷疑國畫的前途,並質疑國畫能否表現現代題材,特別是人物題材的時候,一批青年...
5、 “臨字條件、環境不好,總要做到拿起毛筆,萬事俱忘才行。林老當年在揚州,就在一張破的舊課桌上寫字。”6、 “現在的學院派,從素描學起,這東西西方人早就拋棄了,許多能畫的,不是學院出來的,書法教育更是問題,我們民間師徒相傳,一個帖幾年甚至十幾年才搞通,學院派三年要寫四體,有時上千種帖...
李原在西湖藝術院學畫,素描基礎很好,抗戰期間畫過幾個戰士被日軍釘死在牆上的畫。李在美院當教授,拜白石老人為師。李有一張畫,一頭躺著的水牛,牛背脊梁骨用一筆下來,氣勢很好,一個小孩赤著背,手持鳥籠,籠中小鳥在叫,牛轉過頭來聽叫聲……白石老人看了一張畫,題了字:“心思手作不愧乾嘉間以後繼起...
其他工作人員:王守先負責校務,曲友誠講授金石,鄧雪秋講速寫和素描,萬雲講印染圖案,翦象駿講數學,張丕振講山水畫,王青芳講花鳥草蟲,張牧野講人物花卉。其他科則由張恨水及家人講授,北華美專共招收200餘學生,一直堅持到“七·七”事變前,培養出了不少著名藝術家,如張仃、藍馬、凌子風、徐枯石等。當時北華...
運用象形甲骨文的字畫同源之理,在保持甲骨文字基本字形的基礎上,賦予其更多畫的意境,用簡潔筆畫,形象的筆調,組合成古樸、有趣、具有詩情畫意的“素描”。也有的是字畫組合,融字於畫中或融畫於字中。在創作中著重於寫意,就是以保持甲骨文原來字形為基調,運用毛筆特有的軟毫韻味,採用形象的手法表達出甲骨文...
他是在60-70年代民族繪畫虛無思潮盛行時學習傳統中國畫的,與當時美術院校以寫生素描練習作為訓練的手段不同,他從臨摹前人作品,從摹仿芥子園畫譜入手。在掌握了傳統國畫的基本技巧之後,他開始注重向大自然學習,練習寫生,並廣泛研習各家各派作品,涉獵畫史畫理,沿著“師法古人,師法自然”的道路前行,探索與...
烙畫又稱火筆畫,中國傳統藝術珍品,用火燒熱烙鐵在物體上熨出烙痕作畫。烙畫創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時,注重“意在筆先、落筆成形”。烙畫不僅有中國畫的勾、勒、點、染、擦、白 描等手法,還可以燙出豐富的層次與色調,具有較強的立體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畫,因此烙畫既能保持傳統繪畫的民族風格,又可達到...
制稿是湘繡的第一道工序,一幅好的繡品離不開一個好的構圖。此時,設計者腦中對於藝術領悟能否完全轉換成版面,制搞是非常關鍵的一環。一個高明的制稿藝人,能夠完全地將他面前的照片、圖案,甚至就是一個活生生的物體按照設計者的意識用素描勾勒在一張小小的蠟紙之上。臨稿 勾勒於蠟紙之上的素描之後,要用一根...
1913年 癸丑,22歲。受聘執教於上海圖畫美術院,後兼任函授乙部主任。研究油畫、素描及中國畫;1917年 丁巳,26歲。赴日本留學,進川端美術學校,從藤島武二學畫;1918年 戊午,27歲。油畫《風景》入選首屆蘇州美術畫賽會展覽;1919年 己未,28歲 。瀏河養病,居家研習國畫與油畫,加入“天馬畫會”;1924年 甲子,...
晏成中學新式教學非常倡明,很早就開設美術教育課程,吳養木在校學習美術特別用功,課餘作畫不輟,素描、水彩畫每每全班第一。期間,由於他父親交遊甚廣,他家“殘粒園”環境幽雅,幾成蘇州畫友文人聚會交流的“藝術沙龍”,年少的吳養木在父輩們的交往中,耳濡目染,畫藝日漸長進,同時也結識了不少名師先賢。1937年...
“五四”以來,西風東漸,中國畫接受了西方藝術的透視、素描等先進理念,這對於提高國畫的造型能力,打破陳舊的程式化模式,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但是片面的追求素描、速寫的效果,拘泥於造型的框框裡,被物質所困囿,從另一方面反而阻礙了國畫的發展。因之,師造化並不是簡單的描摹自然,而是要擺脫物質的束縛,以...
璦琿城》《扎龍自然保護區》《神州之極》《瘦西湖》《雨雲遊龍山》《觀音洞》《夜宿壽縣》《黃山素描∫》《廬山》《贊修水》《五百里井崗》《孔子及子孫三代之墓》《江北水城》《詩游龍門石窟》《白居易墓前》《相國寺》《商代古城遺址》《少林寺》《殷墟》《湯陰岳飛廟》《題在八七會議舊址的續詩》《老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