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姓,讀音作bǔ(ㄅㄧㄥˇ),亦可讀作bīng(ㄅㄧㄥ)。現行較罕見姓氏。今山西太原、陽城、運城,廣西灌陽等地均有分布。漢族姓氏。《新編千家姓》收載。兵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二百九十六位,多以齊郡、洛陽、天水為郡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兵姓
- 讀音:bǔ bīng
- 來源:遠古時期蚩尤之工
- 淵源:源於姬姓
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兵姓宗祠通用聯,三言通用聯,四言通用聯,七言通用聯,
姓氏淵源
兵[兵,讀音作bīng(ㄅㄧㄥ),古音讀作bǔ(ㄅㄨˇ)]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姜姓,出自遠古時期蚩尤之工,屬於以器物名稱或職業稱謂為氏。據史籍《世本》記載:“蚩尤以金作兵。兵有五:一弓,二殳,三矛,四戈,五戟。又執兵器從戎者曰兵。”在史籍《管子·地數篇》中也記載:“蚩尤受廬山之金而作五兵。”唐朝史學家張守節在所撰之《史記·正義·龍魚圖》中亦稱:“黃帝攝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誅殺無道,不慈仁。萬民欲令黃帝行天子事。黃帝以仁義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嘆。天遣玄女下授黃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沒後,天下復優亂。黃帝遂畫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威謂蚩尤不死,八方萬邦皆為弭服”。蚩尤部落在廬山發現了金屬礦藏,發明了金屬冶煉技術,從而製造出比木、竹、骨、石器更為堅固的兵器,主要用以狩獵,因此最古讀音作bǔ(ㄅㄧㄥˇ)。後用以作戰,兵器在相互碰撞間發出“呯”聲,因此轉形聲,讀音改為bīng(ㄅㄧㄥ)。
鑄造兵器之工,古稱兵冶、兵工、兵匠、兵人等,因以為姓氏,稱兵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軍制敎治兵,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據典籍《周禮·夏官》記載:“中秋,敎治兵。”西周時期,軍隊有“敎治兵”之職,為驍勇善戰之士擔任,全稱為“教治兵丗”,簡稱“教治”、“教治兵”,主要執掌訓練作戰之兵士,相當於今天的軍事教官,隸屬於夏官司轄制。教治兵是周王朝中極為重要的官位,到戰國末期官秩達四百斛,秦朝時期官秩六百石。按西周軍制,兵員“夏征秋教”,即在夏季末期進行徵兵工作,在中秋後開始進行新兵訓練,“至冬列伍”,即在冬季來臨時將訓練好的兵員充入各個部隊。這主要是因為當時長江以北的中原地區大多耕作一季,夏末,主體農作物如麥、谷、黍等已基本收割入倉,秋囤糧多,適合於供養大批軍隊。
敎治兵不僅在周王朝有,在各個諸侯國中也都有相應的官位。在敎治兵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兵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三個淵源
源於媯姓,出自戰國時期齊國軍事家孫臏,屬於以先祖名號為氏。孫臏,公元前380~前320年,戰國時期齊國著名軍事家,著有《孫臏兵法》傳世,全世界人皆稱其為“兵聖”。漢朝史學家司馬遷說:“孫武既死,後百餘歲有孫臏……臏亦孫武之後世子孫也。”他考證孫臏是孫武的後世子孫,生於阿鄄,即今山東省鄄城縣紅船口鎮孫老家村人。孫武在少年時即父母早亡,由冷氏族人撫養長大,又送其跟隨王禪祖師(鬼谷子)學習兵法,長大後遂為大器,著有《孫子兵法》,被時人稱為“兵聖”。孫臏為孫武的後裔子孫,曾與龐涓同學兵法,後龐涓成魏國大將,妒忌孫臏的才能,把他騙到魏國,處以臏刑(挖去膝蓋骨),所以叫孫臏。孫臏後成功歸逃齊國,擔任了齊威王田因齊的軍師,先後在桂陵和馬陵指揮齊軍大敗魏軍,魏軍統領龐涓愧而自絕,孫臏威名迅速傳遍天下。馬陵大捷之後,齊威王要給孫臏加官受爵,但他執意不肯,連軍師一職也請求免除。後來,孫臏找了一處清靜的地方,招收幾個學生,總結、研究早年所學兵法知識和自己的作戰經驗,撰成《孫臏兵法》八十九篇,另附作戰圖四卷。孫臏撰寫的《孫臏兵法》在東漢末年便已失傳。可喜的是在1972年,考古工作者在山東省臨沂縣雀山的西漢古墓中,又重新發現了這部絕世之作,有一萬一千餘字。《孫臏兵法》是整箇中華民族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孫臏有一句名言傳曉天下,為政、軍、商界的至理名言,那就是:“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二十個撥動二十世紀地球的著名政治家之一的毛澤東曾點評孫臏:“攻魏救趙,因敗魏軍,千古高手!”
在孫臏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號“兵聖”為姓氏者,稱兵氏。該支兵氏族人今流於台灣省,偽稱毛南族,與台灣流行歌手張惠妹同寮。
第四個淵源
源於嬴姓,出自戰國時期秦國官職兵曹參軍,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戰國時期的秦國,設有兵曹參軍事,簡稱兵曹參軍,在其八衛和太子左右衛等兵寺中均設有。到漢朝時期單稱兵曹,主管兵事,秩三百石,丞相、太尉、三公各府下均設有此官,至魏晉時期延襲,官秩七品。從隋朝開始,兵曹參軍改為兵部,兵曹由兵部派遣,在隋朝的十二衛和太子左右衛,以及後來唐朝的十六衛和太子左右衛等兵寺中均設有,官秩七品。主要負責掌管武官選舉、兵甲器杖、門戶營鑰、烽火傳驛等事務。
在兵曹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兵氏,世代相傳至今。
第五個淵源
源於契丹族,出自遼國時期官職兵器少令,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耶律·阿保機,原是契丹部落聯盟的軍事首長,憑藉強大的軍事力量,擊敗了的剌葛、迭剌等部落聯盟,於後梁貞明二年(遼神冊元年,公元916年)即皇帝位,建立了契丹國(公元938年改國號為遼,公元983年復稱契丹,公元1066年仍改為遼)。契丹建國後,耶律·阿保機逐步消滅了周邊的弱小部落,又於遼天贊五年(公元926年)消滅了渤海國(今遼寧東部到黑龍江南部一帶),基本完成了其大遼國統一的征程。大遼國一統後,耶律·阿保機仿照唐朝衛尉寺衛尉卿、衛尉丞的制式,設立了兵器少令。與唐朝不同的是,唐朝的衛尉卿主管內衛、天子儀仗和幕帳,而遼國兵器少令則是主掌全國軍制的主要部門,又稱兵署少正。
在兵器少令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漢化稱兵氏,後分別融入漢族、女真族、蒙古族,皆世代相傳至今。
得姓始祖
戰神(蚩尤)、兵聖(孫臏)、耶律億(耶律·阿保機)。
遷徙分布
兵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二百九十六位,多以齊郡、洛陽、天水為郡望。
兵姓子孫分布在山西太原、陽城、運城,廣西灌陽,海南省的陵水縣,福建省的漳州市龍海市,甘肅省的蘭州市,重慶市,北京市,台灣省的屏東縣、北大武山等地。
郡望堂號
郡望
齊 郡:西漢時期先為臨淄郡,後改齊郡,治所在臨淄(今山東淄博),其時轄地在今山東淄博市和益都、廣饒、臨朐等縣地。唐朝玄宗天寶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為青州北海郡,屬河南道,縣為屬。唐肅宗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北海郡仍改為青州。唐朝宗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道改為軍,齊郡屬平盧軍節度使領轄,治所在益都,其時轄地在今濰坊等一帶地區。
洛陽郡:以今河南洛陽城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歷史上被稱為“河南”,與“河東”、“河內”相對應,是華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動中心。自從有歷史記載以來,洛陽城一直是這一地區的政治中心。西周時期,周成王時周公營雒邑,此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東都,直屬於周天子。東周時期,雒邑為首都,其餘大體和西周時期相同。戰國時期,雒邑改稱雒陽。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陽,轄今三門峽市(除靈寶外)、洛陽市(欒川西部除外)、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原陽縣。西漢時期,此地區東部為東都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屬弘農郡。從這一時期開始,“河南”正式成為行政區劃中的一個地理名詞,直到清朝。在這兩千多年的歷史裡,“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陽為中心的地區。此時的河南郡,轄今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西部屬弘農郡的有天的三門峽市全部、宜陽縣、新安縣、洛寧縣、嵩縣、欒川縣已經現在南陽市和陝西省的部分地區。東漢時期,河洛地區的建制與西漢時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為河南尹,轄區不變。三國時期,屬曹魏。雒陽改稱洛陽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襲東漢。河南尹有所擴大,此時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師市、孟津縣、鞏義市、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縣、新密市、原陽縣、汝陽縣、伊川縣、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縣。跟兩漢時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縣。西晉時期,大體仍然沿襲兩漢舊制。不同之處在於,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時東部析置滎陽郡,包含今天的滎陽市、鄭州市區、中牟縣、新鄭市、新密市、原陽縣。同時河南尹向西有所擴展,包含了新安縣和宜陽縣東部。此時,河南郡包含的地區有偃師、孟津、鞏義、登封、汝州、伊川、汝陽、禹州、嵩縣、新安。東晉十六國時期,天下大亂,行政區劃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區仍為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沒有變化。北魏統一北方後,遷都洛陽,又改河南郡為河南尹。另置澠池郡,其他各郡無變化。但新設了很多縣。隋朝統一天下,復改河南尹為河南郡,以東都洛陽為中心。轄今偃師、孟津、鞏義、登封、伊川、嵩縣、宜陽、新安、澠池、陝縣等地。汝州、汝陽該屬襄城郡,郡治從襄城遷到汝州。唐朝區劃變化很大。河南郡改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陽為中心。轄區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擴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寧縣、濟源市、溫縣、孟州市。五代十國又是天下大亂,增設陝州、孟州(唐朝中後期設定),所以河南府的轄區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範圍。北宋時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陽為中心,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伊川、新安、宜陽、洛寧、嵩縣南宋時期金國河南府轄區有所縮小,轄今日鞏義、登封、澠池、偃師、孟津、新安、宜陽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區元朝設河南江北行省,從此以後,“河南”所指代的範圍不再限於河洛地區。不過以洛陽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級行政區。此時的河南府路向西擴展,收納了靈寶、陝縣、洛寧。其他方向不變。明朝河南府進一步擴大,又增加了盧氏、欒川、嵩縣、伊川大部清朝從河南府析置陝州,包括今天的陝縣、靈寶、盧氏,以及欒川一部分地區。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國建立,廢河南府,設河洛道,道尹公置駐洛陽,轄洛陽、偃師等十九縣。民國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長公署遷於洛陽,洛陽成為河南省會。民國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日寇進攻上海,國民黨政府定洛陽為行都,並一度遷洛辦公。民國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遷洛,洛陽第二次成為河南省會。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陽解放,析洛陽縣城區置市。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陽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稱洛陽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陽市升格為河南省直轄市。1955年,洛陽縣撤銷,一部分併入洛陽市,其餘部分劃入偃師、孟津等縣。1956年,建成洛陽市老城區、西工區和郊區,次年成立瀍河區。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區。1983年新安、孟津、偃師改隸洛陽市,洛陽所轄登封市劃歸鄭州市管轄。1986年,洛陽地區撤銷,洛寧、宜陽、嵩縣、欒川、汝陽、伊川改屬洛陽市。1993年,偃師縣改為偃師市。200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洛陽郊區更名為洛龍區。洛陽附近的各縣中,跟洛陽歷史聯繫最密切的是偃師、孟津、鞏義、登封。其中偃師、孟津從周朝以來三千年如一日,從未改變。其次是鞏義,從周朝一直到新中國,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從三國時期到新中國,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縣(市)如新安、宜陽、伊川、澠池、汝州等則與洛陽時分時合,而欒川、盧氏、陝縣、禹州等隸屬洛陽的時間就更短了。另外,自從西晉置滎陽郡後,今天鄭州市大部地區就跟洛陽地區分道揚鑣。洛陽現轄偃師市、孟津、新安、洛寧、宜陽、伊川、嵩縣、欒川、汝陽等一市八縣和澗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龍區、吉利、高新七個城市區。
天水郡:亦稱上邽郡。西漢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肅通渭),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通渭縣、秦安縣、定西縣、清水縣、莊浪縣、甘谷縣、張家川縣及天水市西北部、隴西東部、榆中東北部地一帶地區。東漢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為漢陽郡。三國時期曹魏仍改為天水郡。西晉時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肅天水),北魏時期仍改回為天水郡,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甘谷縣等市縣一帶地區。
堂號
齊郡堂:以望立堂,亦稱臨淄堂。
洛陽堂:以望立堂。
天水堂:以望立堂,亦稱上邽堂。
兵姓宗祠通用聯
三言通用聯
兵家祖;百戰典:全上聯典指春秋時期齊國孫武。下聯典指齊國孫臏撰著《孫臏兵法》。
四言通用聯
名高吳鏡;威振齊邦:上聯典自春秋末期的孫武,用於吳。下聯典自戰國時期的孫臏用於齊。
兵家之祖;百戰不殆:全聯典出春秋時期兵家孫武,字長卿,齊國人。曾以《兵法》十三篇見吳王闔閭,被任為將,率吳軍攻破楚國。其戰爭思想具有豐富樸素唯物主義和辯證法因素,著作《孫子兵法》是中國最早最傑出的兵書,被認為是“兵家之祖”。
七言通用聯
兵法卓絕傳後世;七拜武略定吳邦:上聯典指《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下聯典指伍子胥七次向吳王推薦兵姓老祖孫臏,吳王便讓伍子胥拜請孫臏出山,訓練了精良的吳國軍隊,多次擊敗強大的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