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姓氏)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六:中華姓氏之一,不可寫作陸。是中國現行較罕見的姓氏。今湖北武昌,山西長治,廣西永福等地均有分布。《中國姓氏大全》、《中國古今姓氏辭典》一併收載並注此音。六姓全國人數1237人,北京人數不足10人,主要分布安徽、雲南 ,起源方孝孺遭明成祖誅滅,其部分方姓族人改姓“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六
  • 人數:1237人
起源,淵源一,淵源二,淵源三,始祖,郡望,堂號,

起源

淵源一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后期周宣王時大夫姬方叔之後,屬於避禍改姓為氏。明朝初期,方氏一族因明臣大儒方孝孺拒禮燕王朱棣,而遭受一次空前劫難,燕王誅殺了方孝孺,同時滅其十族(九族加上學生),受株連而死者達八百七十餘人,被入獄充軍者幾達萬人。許多後裔族人被迫紛紛改姓,四散奔命。方孝孺的一支後人改姓為六氏,多居今江蘇揚州江都一帶。還有人改姓為旋氏、萬氏等,逃至鈞州(今河南禹州),後發展成大族。該支六氏、旋氏、萬氏,均為明初大儒方孝孺的宗族後人或門生弟子,“旋”字是“方”字的增筆,“六”字是“方”字的減筆,而“萬”字則是“方”字的變筆。

淵源二

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國君宋桓公子御說,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宋國有個國君叫子卿,原名叫子御說,是宋湣公(宋閔公)子捷之弟。周莊王姬佗十五年(宋湣公十年,公元前682年),大夫南宮長萬因受到君主戲弄和侮辱,忿殺宋湣公,立公子子游為君。其他諸公子借曹國軍隊反擊,殺公子子游,立公子子御說為君,是為宋桓公。子御說寵妃甚多,生有七子:子茲甫、子目夷、子三種、子四魚、子五盪、子六鱗、子七肸。一直到周襄王姬鄭元年(宋桓公三十一年,公元前651年)春天病逝,由長子茲甫繼位,也就是後來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二、愚仁宋襄公。在宋桓公第六子子六鱗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六氏、鱗,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淵源三

源於滿族,出自西周后期周宣王時大夫姬方叔之後,屬於避禍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滿族寧古塔氏,出自清六祖即清景祖翼皇帝佟·覺昌安兄弟六人的世居地,後以地為氏,滿語為Ningguta Hala,漢義“六”。清六祖,是指清興祖直皇帝佟·福滿的六個兒子,佟·福滿當時是明朝的遼東都督,其六子分別是:長子佟·德世庫,次子佟·劉闡,三子佟·索長阿,四子佟·覺昌安,五子佟·包朗阿,六子佟·寶實。佟·福滿逝世後由佟·覺昌安承襲都督之爵,駐居於赫圖阿喇(今遼寧新賓永陵鎮),其他五個兄弟也各自築城,近者距赫圖阿喇五里,遠者也不過遙距二十里,環衛赫圖阿喇而居,這六個人在當時通稱寧古塔貝勒,後來被後世後金大汗佟·努爾哈赤尊為“滿清六祖”。清六祖的後裔子孫世居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綏分(今中俄交界綏分河上游地區)、琿春(今吉林琿春)、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佟吉(今吉林敦化南部)等地。清朝中葉以後,清六祖後裔中的寧古塔氏族人多冠漢姓為六氏、寧氏、劉氏、艾氏、文氏等,皆世代相傳至今。另外,滿族寧古塔氏大家族有一個分支,稱紐塔氏,亦稱努他氏,滿語為Nunta mongu,為寧古塔氏四大分支之一,自己後來也有四個分支,祖居地亦在寧古塔,後多冠漢姓為六氏、劉氏、柳氏等。

始祖

子六鱗、方孝孺、清六祖(佟·德世庫、佟·劉闡、佟·索長阿、佟·覺昌安、佟·包朗阿、佟·寶實)。明朝方孝孺,洪武初年為漢中教授,蜀獻王聘他做世子的老師。明建文時期,入京做侍講學士,名他的書軒叫“正學堂”,人們稱他“正學先生”。燕王朱棣奪位,強迫方孝儒寫即位詔,他堅決不寫,結果被殺殉國。其後裔族人紛紛逃難,改姓氏為六氏、旋氏,皆以方孝孺為得姓始祖。

郡望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下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一帶。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一直延續至今。
新安郡:秦朝時期置新安縣,故址在今促池境內,屬宏農郡,漢朝因之。西晉朝太康元年(庚子,公元280年)改新都郡置郡,治所在始新(今浙江淳安),其時轄地在今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門等一帶地區。東晉末分置東垣縣。北周保定間置中州,建德間廢,改置新安郡。隋開皇年間改新安郡為谷州,後谷州與新安郡交相代替,隋大業初年省東垣入新安。隋朝時期的新安郡是由歙州改置,後移治休寧(今安徽休寧),再後移治到歙縣(今安徽歙縣)。唐貞觀年間移治於今新安,後不復變,一直沿襲至今。

堂號

河南堂:以望立堂。
新安堂:以望立堂。
正學堂:明朝方孝儒,洪武初為漢中教授,蜀獻王聘他做世子的老師。建文時候,入京做侍講學士,名他的書軒叫“正學堂”,人們稱他“正學先生”。燕王朱棣奪位,強迫方孝儒寫即位詔,他堅決不寫,結果被殺殉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