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界(生物學名詞)

六界(生物學名詞)

Whittaker於1969年提出《縱橫統一五界學說》,後我國王大耜,陳世驤等提出,病毒應單獨一界。即六界為:植物界、動物界、真菌界、病毒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

基本介紹

植物界,動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病毒界,

植物界

Plantae)生物的一界,能夠通過光合作用製造其所需要的食物的多細胞生物的總稱。在不同的生物分界系統中,植物的概念及其所包括的類群也不一樣,如將生物分為植物和動物兩界時,植物界包括藻類、菌類、地衣、苔蘚、蕨類種子植物;在五界(六界即是在五界的基礎上把病毒單立為一界的學術理論)的系統中,植物界僅包括多細胞的光合自養的類群,而菌類、地衣和單細胞藻類以及原核的藍藻則不包括在內。
植物界和其他生物類群的主要區別是含有葉綠素,能進行光合作用,自己可以製造有機物。此外,它們絕大多數是固定生活在某一環境,不能自由運動(少部分低等藻類例外),細胞具細胞壁;細胞具全能性,即由1個植物細胞可培養成1個植物體等。
植物覆蓋著地球陸地表面的大多部分,並且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也是如此。它們的大小、 壽命差異很大,從微小的肉眼看不見的藻類到海洋中的巨藻和陸地上龐大的、壽過幾千年的“世界爺”(北美紅杉)都是植物。植物在自然界生物圈中的各種大大小小的生態系統中幾乎都是唯一的初級生產者。植物和人類的關係極為密切,它是人類和其他生物賴以生存的基礎。

動物界

Animalia)生物的一界,該界成員均屬真核生物,包括一般能自由運動、以(複雜有機物質合成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為食的所有生物。動物界作為動物分類中最高級的階元,已發現的共35門70余綱約 350目,150 多萬種。分布於地球上所有海洋、陸地,包括山地、草原、沙漠、森林、農田、水域以及兩極在內的各種生境,成為自然環境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分類動物學根據自然界動物的形態、身體內部構造、胚胎髮育的特點、生理習性、生活的地理環境等特點,將特點相同或相似的動物歸為同一類, 有脊索動物和無脊索動物兩大類。在動物界中還分了六個小界,他們從大到小依次是:門~綱~目~科~屬~種。(例如馬的分類:“種”就是同一物種。“屬”就是同一馬屬。“科”就是同一個科。“目”就是奇蹄目。“綱”就是哺乳綱。“門”就是脊柱動物門。)
動物是生物的一個主要類群,稱為動物界(Animalia)。它們能夠對環境作出反應並移動,捕食其他生物。以遺傳學的研究結果來看,動物的祖先應是來源於多種原生生物的集合,然後發生細胞分化。而不是來自一個多核原核生物。
有性生殖進行繁殖的後生動物,一生可被人為的劃分為:胚前發育,胚胎髮育和胚後發育三個階段。動物的身體的基本結構在發育過程中固定下來,特別是發育早期的胚胎時期,也有一些後來要經歷變態過程。若兩不同種的動物具有相同的祖先,它們在胚胎髮育階段會顯示出一些共同點。當進入胚後發育階段之後,為了適應環境,它們會各自發展出一些特別的器官或功能。若兩種不具親緣關係的動物長期生活在相同或相似的環境,它們因應需要而發展出相同功能的器官,這被稱之為趨同演化(convergency)。這從另一方面說明了,單靠形態來為動物分類的不可靠性。
動物是相對於植物的生物。動物不能以光合作用來生存,只能靠捕食植物或其他動物。一般口語中指的動物是所有不是人的動物,其實人類也是動物界的一個種。
一般以為最早的動物是在4.5億-5億年前出現的。海綿動物門出現比較早,和別種大不一樣。海綿有不同種類的細胞,可細胞不分化為不同功能的組織。通過不斷的演化,動物也經歷了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從水生到陸生,從簡單到複雜的過程。
截止到2005年,人類已知世界上的120萬種動物,其中有超過90萬種是昆蟲,甲殼類動物和蜘蛛類動物。
動物是生態系統裡面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們屬於消費者。它們的遺體會被微生物分解成為無機物,再次進入循環。動物的行為同時也塑造了生物圈的形態。
動物有著各種行為。這些行為可以看作是動物對刺激的反應。行為學是研究動物行為的科學。比較有名的行為理論是康納德·洛倫茨提出的本能理論

真菌界

Fungi)生物的一界。本界成員均屬真核生物,它是真菌的最高分類階元。真菌廣泛分布於全球各帶的土壤、水體、動植物及其殘骸和空氣中,營腐生、寄生和共生生活。自C.von林奈把生物區分為動物和植物兩界以後的200多年以來,真菌因固著生活和細胞具壁而一直被歸入植物界。從20世紀中葉起,生物學家認為真菌的起源、組織、營養方式和細胞壁的組分等都與植物不同,把它歸入植物界並不妥當。真菌營養方式是“吸收異養型”,主要作用是分解,它與植物的光合自養和動物的攝食異養,都有著本質的區別。所以,在近20~30年的4界以上分類系統中,大多將真菌獨立成界。
真菌種屬很多,已報導的屬達1萬以上 ,種超過10萬個 。其營養體除少數低等類型為單細胞外,大多是由纖細管狀菌絲構成的菌絲體。低等真菌的菌絲無隔膜,高等真菌的菌絲都有隔膜,前者稱為無隔菌絲,後者稱有隔菌絲。在多數真菌的細胞壁中最具特徵性的是含有甲殼質,其次是纖維素。常見的真菌細胞器有:細胞核 、線粒體微體核糖體液泡溶酶體泡囊內質網微管鞭毛等;常見的內含物肝糖、晶體、脂體等。
真菌的營養菌絲常發生多種變態,從而更有效地獲取養料,以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常見的變態菌絲有吸器、壓力胞、菌網和菌套等。前兩者多在植物寄生菌中形成,後兩者多在捕食線蟲等的真菌中出現。有些真菌在發育的某個階段,菌絲體變成比較疏鬆的或緊密交織的組織,這與通常組成菌體的疏鬆菌絲不同,叫做密絲組織。這種組織構成許多真菌不同類型的結構,如菌索、菌核和子座等。
真菌在生活中所需要的有機物質都依賴於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從死有機體中吸取養料的真菌叫做腐生菌。能侵害活的有機體、而不能生活在死有機體上的真菌叫做絕對寄生菌。寄生和腐生並不是絕對的,在一定條件下,一些真菌既能侵害活有機體又能生活在死有機體上,這種真菌叫做兼性寄生菌或兼性腐生菌。有許多真菌一方面從其他活有機體攝取養料,一方面又向同一活有機體提供養料或好處,這是一種共生現象,具有共生關係的真菌稱共生菌。
真菌的繁殖方式包括無性生殖有性生殖準性生殖。無性生殖是指不經過兩性細胞的結合便產生新的個體。生殖方法有:①體細胞菌絲)的斷裂;②體細胞分裂成子細胞;③體細胞或孢子的芽殖;④各種無性孢子(如遊動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等)的產生,每個孢子可萌生芽管,再形成菌絲體。無性生殖在真菌的繁衍和傳播上起重要作用。有性生殖有遊動配子配合、配子囊接觸交配、配子囊交配、性孢子配合和體細胞配合等形式。有的真菌在質配後立即進行核配。另一些真菌不是立即進行核配,因此出現一個雙核階段,即每個細胞里有兩個沒有結合的核,細胞生長或分裂時,它們同時分裂,這是真菌特有的現象。這兩個核一直要到相當晚的時候才能配合。核配後或遲或早會發生減數分裂,重新使染色體的數目減為單倍。真菌的有性生殖最後形成各種有性孢子,如休眠孢子囊、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擔孢子
1952年,美國的C.蓬泰科爾沃和羅珀在絲狀真菌中發現的一種導致基因重組的機制。在這種機制中,遺傳性的重組不是依賴有性生殖的減數分裂,而是依賴準性生殖的有絲分裂。準性生殖的過程可概括為質配核配單倍體化幾個階段。準性生殖在演化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有性生殖和準性生殖並不互相排斥,有的真菌,如構巢麴黴,既發生有性生殖也發生準性生殖。有的生活在水域,有的生活在陸地;有的生長在熱帶,有的生長在寒帶;有的全年都能生長,有的只在某個季節才生長出來;有的寄生於其他生物,有的與其他生物共生,也有的只能生長在其他生物的腐敗殘骸上。每種真菌對養料、溫度、濕度、酸鹼度、氧、光線等都有特殊的要求。
關於真菌的起源和演化主要有兩派看法。一派認為真菌是由藻類演化而來。這些藻類因喪失色素而從自養變成異養,生理的變化引起了形態的改變。另一派認為除卵菌來自藻類外,其餘的真菌來自原始鞭毛生物。

原生生物界

Protista真核生物域中的一界,與植物界、動物界、真菌界共屬真核生物域。
原生生物界的生物都是有細胞核的,且幾乎是單細胞生物。某些真核原生生物像植物﹝如矽藻diatom﹞,某些像動物﹝如變形蟲(amoeba)、纖毛蟲(ciliate)﹞,某些既像植物又像動物﹝如眼蟲(euglena)﹞。
原生生物包括藻類和原生動物等。他們是由原核生物進化來的,是真核生物中最原始的類群。早期藻類是植物的祖先,早期的原生動物是動物的祖先,所以人們對生物進行分類時,常把藻類歸於植物界,把原生動物歸於動物界。在原生生物中,藻類的數量多,分布廣,與人類的關係也最為密切。
雖然名字叫黏菌,但它們通常被歸類到原生生物界,而不是真菌界。黏菌細胞平時單獨生活,只有在繁殖的時候才會聚集起來,形成多細胞個體
許多海床上都覆蓋著一層厚厚的軟泥,它是由無數放射蟲的微小矽酸外殼組成。放射蟲是一種原生生物,右圖是它的骨骼在電子顯微鏡下的模樣。其中殼的外層已被打開了一個口,以便能清楚的看見內部。活的放射蟲具有線狀偽足,能從殼內伸到外面尋找食物。
原生動物是像動物一樣的原生生物,它們會四處移動尋找食物。右圖的纖毛蟲以擺動無數細小的纖毛來移動身體。有些原生動物會利用長長的鞭毛,或以改變身體形狀的方式來移動。

原核生物界

Monera)原核生物是一種無細胞核的單細胞生物,它們的細胞內沒有任何帶膜的細胞器,除核糖體外細胞結構中沒有其它細胞器(如線粒體、葉綠體)。原核生物包括細菌和以前稱作“藍綠藻”的藍細菌,是現存生物中最簡單的一群,以分裂生殖繁殖後代。原核生物曾是地球上唯一的生命形式,它們獨占地球長達20億年以上。如今它們還是很興盛,而且在營養鹽的循環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原核生物界至少包括4000種生物。
原核細胞結構的各類生物所組成的一大類群。它包括細菌門(其中也包括放線菌)、藍藻門、原綠藻門、立克次氏體、支原體和衣原體等。以上各門類中,藍藻門和原綠藻門為綠色自養生物,細菌門中也有少數光能或化能自養細菌。但絕大多數細菌和其他各類均為異養,腐生或寄生。立克次氏體,是介於病毒和細菌之間的一類很小的專性細胞內的寄生物,球狀或桿狀。支原體也稱類菌質體,是介於立克次氏體和細菌之間的營獨立生活的微生物。它沒有細胞壁,柔軟,形態多變,呈球狀或長短不一的絲狀及分枝狀。衣原體,是一類專性寄生物。將各類原核生物歸在一起成立原核生物界,是1969年由美國生物學家魏泰克(R·H·Whittaker)明確提出的。當時他主張將生物劃分成五界,而今已逐步被人們所接受和贊同。
在演化上,原核界的生物是最古老的;在現今,原核生物是數目最多的一類。他們能移自古代繁衍迄今,其成功的要素,從生物學的觀點而言,則無疑是因為他們的細胞分裂速度快,以及代謝的多歧性。原核類能生存於許多為其它生物所不能忍受的環境中,例如南極的冰塊,海洋深處,乃至幾近沸點的溫泉中,有些種類能生存於缺乏游離氧的環境中,而以無氧呼吸的方式獲得能量。一些生活於極端條件、結構特殊的生物也被稱為古細菌 (Archaebacteria),一般根據其內部構造沒有核膜、具環狀DNA結構以及細胞產能、細胞分裂、新陳代謝等生活方式將它歸為原核生物(然而古細菌在基因轉錄等有些方面不僅與真細菌不同,有的甚至很貼近真核生物)。
從生態學的觀點而言,原核類則一般擔任分解者的角色,可以分解動植物的遺骸而釋出能供植物利用的元素。原核類在固氮作用方面,也扮演看重要的角色。大氣中雖然富含氮,但真核生物並不能直接利用空氣中的氮,必須藉原核生物中有些種類所行的固氮作用,使氣態的氮轉變為無機化合物如氨或胺離子以後,能被真核生物利用(如與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有些營寄生生活的細菌屬於消費者。也有營養方式為自養的原核生物,如專性化能合成的硝化細菌,進行產氧光合作用的藍藻,進行不產氧光合作用的不產氧光合細菌等。

病毒界

Virus病毒是顆粒很小、以納米為測量單位、結構簡單、寄生性嚴格,以複製進行繁殖的一類非細胞型微生物。 病毒是比細菌還小、沒有細胞結構、只能在活細胞中增殖的微生物。由蛋白質和核酸組成。多數要用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
原指一種動物來源的毒素。“virus”一詞源於拉丁文。病毒能增殖、遺傳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徵。其主要特點是:①形體極其微小,一般都能通過細菌濾器,故必須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觀察:②沒有細胞構造,其主要成分僅為核酸和蛋白質兩種,故又稱“分子生物”:③每一種病毒只含一種核酸,不是DNA就是RNA;④既無產能酶系,也無蛋白質和核酸合成酶系,只能利用宿主活細胞內現成代謝系統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質成分;⑤以核酸和蛋白質等“元件”的裝配實現其大量繁殖;⑥在離體條件下,能以無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狀態存在,並長期保持其侵染活力;⑦對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對干擾素敏感;⑧有些病毒的核酸還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組中,並誘發潛伏性感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