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公民身後器官捐獻供體評估與維護》為《公民身後器官捐獻理論與實踐》姊妹篇。主編及編者均為從事公民身後器官捐獻的一線臨床和科研工作人員,經驗豐富。全書共六章,從公民身後潛在器官捐獻者供體的發現和臨床評估、公民身後捐獻器官的使用標準、腦死亡的臨床判定、供體的臨床管理、供體器官獲取技術要點和器官功能維護及器官保存等方面進行了十分系統的介紹。可供器官移植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急診科、放射科、影像科、病理科等不同學科的醫生和研究人員以及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使用。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公民身後器官捐獻潛在供體的發現和臨床評估
第一節 器官捐獻潛在供體概論
一、已開發國家器官捐獻現狀
二、我國公民器官捐獻現狀
第二節 供體的國際分類標準
第三節 供體的中國分類標準
一、中國一類(C-Ⅰ)及判定標準
二、中國二類(C-Ⅱ)及判定標準
三、中國三類(C-Ⅲ)及判定標準
第四節 我國供體的臨床流行病學特點
第五節 供體的臨床評估要點
一、一般評估
二、個人史
三、常規體格檢查
四、主要監測指標
五、輔助檢查
第二章 公民身後捐獻器官的使用標準
一、腎臟標準
二、肝臟標準
三、心臟標準
四、肺臟標準
五、胰腺標準
六、小腸標準
第三章 腦死亡的臨床判定
第一節 腦死亡的概念及簡史
一、腦死亡概念
二、腦死亡診斷標準
三、易與腦死亡混淆的概念
四、腦死亡立法
第二節 腦死亡的臨床判定
一、導致腦死亡的臨床原因分析
二、腦死亡診斷的先決條件
三、臨床診斷腦死亡程式
四、儀器檢查診斷腦死亡
五、成人腦死亡判定程式
六、兒童腦死亡判定程式
第四章 供體的管理
第一節 概述
一、心血管系統
二、呼吸系統
三、內分泌變化和相關應激反應
第二節 供體器官功能維護方案基本原則
第三節 供體各重要器官功能的監測
一、血流動力學的監測
二、常用的監測方法
三、主要監測指標
四、各器官功能的監測
四、體外肺灌注技術
作者簡介
焦興元,中山大學附屬醫院器官移植中心器官移植三區(東院器官移植科)主任,外科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博士後合作導師。1986年9月考入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部(原西安醫科大學),1991年7月畢業,同年獲醫學學士學位,1997年、2000年7月相繼在該校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畢業,同期相繼獲醫學碩士、博士學位,師從著名肝膽外科專家石景森教授;2000年7月起開始在中山大學臨床醫學博士後流動站(附屬醫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師從著名肝膽外科專家黃潔夫教授;2002年7月博士後出站後以學科帶頭人引進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肝膽外科工作,2005年1月以高級訪問學者在德國著名的Duisburg-Essen大學醫學院器官移植-普通外科從事“以基因晶片技術探究肝膽腫瘤術後早期復發預測”,師從歐洲器官移植協會主席CE.Broelsch教授和該科常務主任AndreaFrilling教授;2006年6月回國後繼續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工作,先後獲得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8年,2010年),主編三部專著(《消化系腫瘤學》,人民軍醫出版社,2004年;《現代消化病診療學》,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年;《胰腺癌》,人民軍醫出版社,2010年)。
邰強,中山大學附屬醫院東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1993年考入安徽皖南醫學院臨床醫學本科學習,1998年本科畢業並獲醫學學士學位,2004年碩士研究生畢業於中山大學(中山醫科大學)臨床內科,師從國內著名呼吸病專家謝燦茂教授,同期獲醫學碩士學位,選留中山大學附屬醫院器官移植科,專門負責移植患者重症圍術期管理。2009年考取器官移植臨床在職博士,師從國內著名移植專家何曉順教授。已積累1000餘例終末期肝病肝移植圍術期管理經驗,積累了我院亞洲首例“二肝三受”肝移植、國內首例單段肝移植、劈離式肝移植、雙供肝肝移植、含肝中靜脈的超右半肝移植、肝移植聯合胰十二指腸切除治療肝膽道惡性腫瘤等圍術期管理經驗;積累了國內首例母子親體小腸移植、肝胰聯合移植、胰腎聯合移植、肝腎聯合移植等一系列代表國際先進水平移植手術的圍術期管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