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關係傳播效果,是指目標公眾對資訊傳播的反應,也是公共關係人員對傳播物件的影響程度。人們對傳播效果的研究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歷程,先是提出“傳播萬能論”,繼而提出“有限效果論”(以“兩極傳播”為主要內容),後來又由“兩極傳播模式”發展為“多級傳播模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共關係傳播效果
- 定義:指目標公眾對資訊傳播的反應
- 層次:傳播者對受者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 影響因素:傳播媒介
基本信息
層次
即將所要傳遞的信息傳到受者處,使之完整、清晰地接收到,並且較少歧義、含混、缺漏,這是簡單的傳到、知曉層次,是任何傳播行為首先應達到的傳播效果層次。
指傳播者傳出的信息從知曉進而觸動受者情感,使受者在感情上與傳播內容接近、認同,對這一傳播活動感興趣,從而與傳播者接近,這是傳播達到的較為理想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情感有正負之分,只有正面情感才是傳播者所需要的,負面情感如反感、厭惡等,應予以以避免。
態度是人對事物或現象認識的程度、情感表達和行為傾向的總和。它已從感性層次進入了理性層次,是在感性認識基礎上經過分析判斷、理性思維而產生的,一經形成就非常難以改變。傳播如果能達到這一層次,對受者的影響就非常深入了。態度除有正負--肯定與否定之外,也不一定與情感有必然的同方向聯繫。有些人和事,人們在感性上同情,而在理智上則不贊成。
這是傳播效果的最高層次。它是指受者在感性、理性認識之後,行為發生改變,做出與傳播者要求目標一致的行為,從而完成從知到行的認識--實踐全過程,使傳播者的目標不僅有了同情、肯定者,而且有了具體實施、執行者。實驗研究證明,態度對行為的改變有著較密切的相關關係。 應該看到,隨著效果層次的提高,受者由於各種原因而逐漸減少;同時只有能達到較高的效果層次,才能使哪怕是初級效果得以較長時間的保持,否則受者很快淡忘,一個傳播行為也就以無效告終。 幾種傳播效果不是直線相連、必然上升的,它們之間的互相影響是複雜的,關係是辯證的。
影響因素
公眾對傳播媒介的要求一是要使用簡便,易於掌握,易於得到;二是比較有效,即它的使用效果受到普遍的重視與承認,特別有效時,即使使用、駕御上有一定難度,人們也會努力去得到或掌握它。
信息的內容即傳播者傳播的信息是否為受者所關心、感興趣,是否重要、新鮮,是否可靠、可信,這一點是受者價值判斷的中心點,也是決定傳播效果的關鍵所在。公關人員在傳播信息時要注意內容的趣味性、與受者的相關性以及信息來源的可靠性,內容的真實性,觀點的客觀性、科學性。 除去內容自身的要求外,內容的表現方式也非常重要。形式、方法不當,再好的內容也難以傳播出去,可能還會引起誤解甚至反感。表現方式包括從傳播者的形象、權威性,內容的結構、節奏、變化,到遣詞造句的方法、語氣、語調等方方面面。
一個人接觸某一信息的次數越多,越容易接受它。同樣的信息多次發出,受者會逐漸由生疏到熟悉、由漠然到親切,甚至在長期接觸後,會把這一特定的內容形式融入自己的生活。所以同樣的信息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重複出現,是取得以至增強傳播效果的重要因素。
時間、空間對受者接收是否有利,對傳播效果也有相當大的影響。受者接收環境存在各種干擾或沒有足夠的時間接收,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受者投入接收,會使效果大打折扣。從傳播類型來說,不同種類的傳播其效果也不相同。個人傳播在各類傳播形式中的傳播效果最好,傳通率最高,而其他傳播形式的傳播效果都還不及它的一半,但個人傳播的影響非常有限。隨著傳播群體的增大,傳播內容的針對性、具體性下降,反饋的質量、數量下降,群體傳播與大眾傳播的效果就比較模糊、不太明顯了。因而傳播學家提出這兩類傳播只是有“適度效果”,即一次具體的傳播活動對某一個受者來說,效果是有限的。其中的影響因素一是受者本人的思維定勢,二是受者周圍團體、個人的影響。
改善
主要包括:傳播的法規與政策;傳播者的社會控制和自我控制;傳播者對傳播的影響,傳播者的社會責任。
2)傳播的內容分析(傳播什麼);
主要包括:傳播的分類;傳播的符號、宣傳方法等。
3)傳播的媒介分析(通過什麼渠道);
主要包括:傳播的媒介環境,傳播的媒介特點等。
4)傳播的對象分析(向誰傳播);
主要包括:傳播對象的心理,傳播對象的勸服等。
5)傳播的效果分析(傳播效果怎樣)。
主要包括:傳播的效果類型;影響傳播的因素;測定傳播效果的定量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