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90年

公元690屬於虎年庚寅年,9月,武則天廢黜睿宗,登基稱帝,改國號為“周”,史稱武周,改年號為“天授”,自尊號為“聖神皇帝”,她登位時已經67歲,又是中國歷史上即位時年齡最大的帝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元690年
  • 屬於:庚寅年[虎]
  • 代表人物武則天
  • 後改:“天授
  • 歷史事件:武則天正式稱帝,廢掉唐朝國號
  • 雜譚逸事:始殿試貢士等
歷史事件,雜譚逸事,

歷史事件

公元690年,武則天認為親臨帝位的條件成熟,先借佛僧法明之口,廣造輿論:“武后為彌勒佛轉生,當代唐為天子。”公元690年9月,武則天在攝政5年之後,正式稱帝,廢掉唐朝國號,建立周朝,自號“聖神皇帝”,改元“天授”。史稱“武周”,正式成為中國歷史上空前絕後、名副其實的一代女皇,從此開始了她長達15年的統治生涯。她登位時已經67歲,又是中國歷史上即位時年齡最大的帝王。
武周天綬元年(公元690年),武則天封孔子為“隆道公”,“隆道”是封號,“公”是爵位。
公元690年,武則天稱帝後,為紀念自己的龍興之地,賜名“皇澤”,並刻真容像於寺內,寓其“皇恩浩蕩,澤及故里”之意,皇澤寺自此得名。
永隆是唐高宗的一個年號,永隆元年是公元690年。
一些專家專家認為,復活節島上早在公元690年以前就開始建造祭壇
太后親自策問貢士,殿試始此。繼續殺害宗室和大臣多人,故太子賢二子(太后孫)也被鞭殺。時告密者多,朝中人人自危。偽法明造《大雲經》言太后系彌勒佛降生,應代唐為淨浮提主。太后命將該書頒行天下。九月,侍御史傅遊藝等請改唐為周。百官、宗戚、百姓、各族君長、僧道等六萬餘人上書“勸進”。皇帝亦請賜改姓武氏。太后登則天門樓,宣布改唐為周,稱聖神皇帝,改元天授,以皇帝為皇嗣,賜姓武。封武氏諸王,立武氏七廟。西突厥連年遭東突厥侵掠,散亡將盡。斛瑟羅率餘眾入居內地,改號竭忠事產可汗。

雜譚逸事

始殿試貢士
載初元年(六九零)二月十四日,則天太后於東都洛城殿親自策問貢士,數日方畢。貢士殿試自此始。
載初元年(六九零)三月十日,蘇良嗣卒。良嗣雍州武功(今陝西武功以西)人。世長之子。高宗時為周王府司馬,王年少不法,良嗣正色匡諫,以法繩王府不稱職官屬,為人尊憚。遷荊州大都督長史,有宦官奉高宗之命於江南采怪竹運京師,沿途縱暴,過荊州,良嗣囚之,上疏言此非聖人抑己愛人之道,高宗納之,令棄竹。永淳元年(六八二),為雍州長史,時關中饑荒,盜賊縱橫,良嗣政令嚴明,不出三日而擒賊。垂拱初(六八五)遷冬官尚書,拜納言,封溫國公二年,遷文昌左相,同鳳閣鸞台三口。時僧懷義有寵,良嗣遇懷義於朝堂,懷義不為禮,良嗣令左右批其頰數十。則天太后戒懷義出入北門,勿犯宰相南衙。載初元年罷左相,加特進,仍知政事。地官尚書韋方質得罪,良嗣受累入獄。太后明良嗣與方質素不和,特保出獄。即拜謝,伏地不能起,歸家卒,年八十五。
北門學士消亡
北門學士上元二年(六七五)設立,以協助武后處理政務,分宰相之權,抗衡外朝大臣勢力。及則天以太后臨朝,獨掌軍政大權,通過酷吏徹底清洗異己者,改造宰相班底,北門學士失去作用。至載初元年(六九零),北門學士皆因忤旨或酷吏構陷,被殺身死(胡楚賓早死除外),其後再無“北門學士”稱謂。北門學士中,劉諱之、范履冰遷官最高,皆得拜相。諱之最受寵信,獨掌草詔。然因言太后應歸政嗣君,失寵,遭人誣陷,又譏太后之旨不得名“敕”,垂拱三年(六八七)賜死。履冰因曾薦舉犯逆者,載初元年(六九零)四月下獄死。元萬頃因與徐敬業兄弟友善,為酷吏陷害,永昌元年(六八九)配流嶺南死。周思茂垂拱四年(六八八)下獄死。苗神客載初元年(六九零)八月,亦被殺。
侯思止告密得官
思止雍州醴泉(今陝西禮泉以北)人。原賣餅為業,後為游擊將軍高元禮奴僕。恆州有判官因事受刺史裴貞杖責,懷恨,教思止告貞與舒王元名謀反,載初元年(六九零)七月,元名及貞族誅,思止告密有功,授游擊將軍。時告密者往往授五品官,思止因此求授御史。則天太后以思止不識字,不堪御史。思止曰:“獬豸不識字,但能觸邪。”則天悅,授朝散大夫,侍御史。則天欲賜先所籍沒之宅與思止,思止以惡逆反之人及其宅,拒之。思止閭巷庸奴,本不知廷對,此皆元禮懼思止陷已,曲媚教之。思止為侍御史,按獄苛酷日甚。名臣魏元忠等遭誣入獄,思止倒拖元忠,言行鄙下,元忠斥之,思止驚悚,轉而問教,時人以為談謔之資。思止又仿酷吏來俊臣,奏娶士族趙郡李自挹女,宰相李昭德斥之為辱國傷俗。思止後因犯禁藏錦,於長壽二年(六九三)二月被杖殺。
置“例竟門”獄
載初元年(六九零),東都洛城南麗景門內設制獄,以處逆反者。凡入此獄者,非死不出,人稱“例竟門”(人入此門,例盡其命)。朝士人人自危,相見不敢言,恐被誣為結黨謀逆。每入朝,則與家人訣別,恐遭掩捕,不得生還。
徐有功執法平恕
則天執政,崇尚刑法,法官競相嚴酷,以逆反罪濫捕無辜,多施極刑,唯司刑丞徐有功杜景儉執法平恕,直法不屈,救數百家,人稱“遇來(俊臣)、候(思止)必死,遇徐(有功)、杜(景儉)必生。”有功初任蒲州司法參軍,為政以仁恕為懷,不杖一人。載初元年(六九零),遷司刑丞。時有顏餘慶參預越王貞父子謀反,法官判殊死,有功以誅魁首,恕支黨,力爭不可。則天怒詰之,有功明辯不屈,得免死。有韓紀孝任徐敬業偽官,身死,法官判籍沒其家,有功爭之,得免。有功轉秋官郎中,有風閣侍郎任知古、冬官尚書裴行本等七人被誣當死,則天賜免,酷吏來俊臣等固請如法,有功順旨救之。有功為申冤濫,二度罷官。天授元年(六九零)十月,道州刺史李仁褒兄弟被告私議吉凶,謀復李氏,當誅,有功爭不可,酷吏周興劾有功救反逆,罪當誅,則天罷有功之官。後起為左肅政台侍御史。潤州刺史竇孝諶妻龐氏遭誣當斬,有功辯其無罪,以黨援惡逆,再度罷官。後起為左司郎中,轉司刑少卿,守法公正,始終如一。有皇甫文備與有功同治獄,誣有功縱容逆黨,文備因事下獄,有功不以私害公,言文備罪不當死,使出獄。有功自云:“身為大理,人命所懸,必不能順旨詭辭以求苟免。”酷吏嫉之如仇,然酷刑因此而稍衰。有功長安二年(七零二)卒,年六十二。中宗繼位,以有功公正平恕,特製褒獎。
大殺唐宗室諸王子孫
載初元年(六九零)七月,武承嗣使周興等羅告隋州刺史澤王上金、舒州刺史許王素節謀反,十三日,殺之,並誅諸子支黨。八月二十八日,殺南安郡王潁等宗室十二人,又鞭殺故太子賢二子,唐宗室諸王子孫將殆盡,幼弱者配流嶺南,誅其親黨數百家。
武則天改唐為周
載初元年(六九零)九月九日,武則天宣布改唐為周,改元天授。十二日,則天受尊號為聖神皇帝,以睿宗皇帝為皇嗣,賜姓武,皇太子為皇孫。先是,九月三日,侍御史傅遊藝揣太后之意,率關中百姓九百人詣闕上表,請改國號為周,賜皇帝武姓,則天佯為不許,擢遊藝為給事中。百官及帝室宗戚、百姓、四夷酋長、沙門道士六萬多人又請,睿宗皇帝亦上表請改武姓,遂改。十三日,立武氏七廟於神都,立武承嗣等武氏子侄為王及郡王,武氏諸姑姊為長公主。十月,制天下武氏悉免課役。武則天改唐為周長達15年。後於神龍元年(公元705年),被迫遜位於廬陵王李顯。
李安靜拒改唐為周
載初元年(六九零),則天將改唐為周,王公百官皆順其意上表進勸,獨右衛將軍李安靜正色拒之。天授二年(六九一),以逆反罪下獄死。安靜系李綱之孫。綱以剛正著稱於隋唐,安靜氣節無忝乃祖。
敕置大雲寺
天授元年(六九零)十月二十九日,敕兩京各州置大雲寺一區,各藏《大雲經》一本,使僧升高座講解。封撰經疏者僧懷義、法明、雲宣等九人為縣公,賜紫袈裟,銀龜袋。總度僧千人。此乃唐第二次(共四次)於各州建寺。
西突厥斛瑟羅帥部入內
天授元年(六九零)十月,西突厥繼往絕可汗帥眾六、七萬入居內地。西突厥十姓自垂拱(六八五)以來,頻遭東突厥侵擾,斛瑟羅於內部又濫施嚴刑,部眾畏懼,散亡殆盡。其下突騎施烏質勒,號莫賀達乾,善撫恤部落,遠近諸胡皆歸附之,其勢漸強,斛瑟羅不敢還蕃,遂入內。唐拜斛瑟羅右衛大將軍,改號竭忠事主可汗。
韋方質被流殺
天授元年(六九零)十月二十四日,流人韋方質被殺。方質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以南)人。光宅元年(六八四)為風閣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地官尚書。方質詳練法理,垂拱初(六八五)參預編修《垂拱格式》,增損合宜,時人稱道。時武氏當朝用事,權傾朝野,宰相鹹附之,方質生疾,武承嗣、武三思等詣宅問候,方質以大丈夫豈能折節曲事近戚,踞床不為禮,遂遭酷吏周興等構陷。載初元年(六九零)正月十六日流儋州(今海南島),殺之,籍沒其家。神龍初(七零五),追復官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