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年
本年年表
1月
北魏太皇太后馮氏作《皇誥》十八篇1、春季,正月,任命大司農劉楷為交州刺史,並發動
南康、廬陵、始興三地的軍隊,討伐
李叔獻。
李叔獻得到訊息後,立刻派使者跑到
建康,乞求允許他延長几年任期,並向朝廷進貢二千四百個純銀頭盔和孔雀翎,武帝拒絕了他的請求。
李叔獻深怕自己會受到劉楷的襲擊,就抄小路從
湘州返回
建康。
2、戊寅(初十),北魏下詔令說:“測定吉凶徵兆的神秘預言圖讖的出現,是從夏、商、周三代之末開始的。它不是治理國家的重要典章,只能被妖邪不正的人所利用。從現在開始,凡是圖讖、緯書,一概燒掉,有私自保存的,一律處以極刑。”又嚴格禁止男巫女巫以及街頭巷尾占卦的人進行不是經典所記載的活動。
3、北魏太皇太后馮氏作《皇誥》十八篇。癸未(十五日),馮氏在太華殿大規模宴請文武百官,正式頒布《皇誥》。
4、辛卯(二十三日),南齊武帝到南郊祭祀天神,實行大敕。
2月
1、二月,己亥(初二),北魏規定:對有封爵的皇子皇孫們,按照不同標準等級,發放
俸祿。
2、辛丑(初四),武帝到北郊祭祀。
3月
三月,丙申(二十九日),北魏封皇弟拓跋禧為鹹陽王,
拓跋乾為河南王,拓跋羽為廣陵王,拓跋雍為潁川王,拓跋勰為始平王,拓跋詳為北海王。太皇太后馮氏又下令設定皇家學校,遴選師傅教授各位親王。在所有兄弟中間,拓跋勰最賢能,他敏而好學,擅長寫文章,因此,孝文帝特別賞識喜歡他。
4月
1、夏季,四月,癸丑(十七日),孝文帝前往方山。
2、甲寅(十八日),返回宮中。
5月
劉宋
明帝當初,劉宋明帝設立總明觀,聚集學士,也叫東觀。武帝認為,國學已經成立,所以在五月,乙未(二十九日),下令撤銷總明觀。當時,王儉正兼任國子祭酒,詔令在王儉住宅內,開設學士館,把總明觀的甲、乙、丙、丁四部的圖書,移交給學士館。同時,又命令王儉把家作為辦公的官署。
6月
1、六月,庚戌(十五日),北魏提升河南王慕容度易侯為
車騎將軍,並派遣經事中、吳興人
丘冠先出使河南同時護送
柔然汗國使節。
2、辛亥(十六日),孝文帝前往方山。
3、丁巳(二十二日),返回宮中。
7月
1、秋季,七月,癸未(十八日),北魏派遣使節前往宕昌,任命宕昌已故國王
梁彌機哥哥的兒子
梁彌承為新任宕昌王。當初,
梁彌機去世,他的兒子
梁彌博繼承王位,被吐谷渾汗國所逼迫,逃到了
仇池。仇池鎮將
穆亮認為
梁彌機侍奉北魏朝廷一向盡心謹慎,對
宕昌國的滅亡非常同情。可是,
梁彌博性情兇狠,殘暴悖逆,將士對他都很痛恨,而
梁彌承卻受到大家的擁護,
穆亮應奏請朝廷,允許護送
梁彌承回國,朝廷下詔批准。於是,
穆亮就率領三萬名騎兵駐紮在龍鵠,擊退了吐谷渾,擁立
梁彌承登上王位。
穆亮是
穆崇的曾孫。
2、戊子(二十三日),孝文帝前往魚池,登臨青原岡。
3、甲午(二十九日),返回宮中。
8月
八月,己亥(初五),前往彌澤。甲寅(二十日),登上牛頭山。甲子(三十日),返回宮中。
10月
冬季,十月,丁未(十三日),孝文帝下詔派遣使者分別去各州郡,與各州郡牧守一同推行
均田制,十五歲以上的男子,每人可以得到四十畝沒有種樹的農田,女子每人二十畝,奴僕婢女,按照一般成年人所配給田地的待遇分配土地。一頭牛,可得三十畝農田,但以四頭牛為限。所配給的農田,如果是隔一年才能耕種一次的貧瘠田地,增加一倍;如果是隔兩年才能耕種一次的田地,增加兩倍。以此供耕種和還田、受田增加減少的需要。老百姓到了應該納賦的年齡,就配給土地,年紀已老以及去世之後,土地歸還官府。對於
奴婢和耕牛,根據奴婢和耕牛數量多少,決定還田還是受田。初次受田的人,男子給田二十畝,規定種五十棵桑樹,種了桑樹的土地,都是世世代代經營管理,死了以後也不用繳回官府。官府應經常統計人口情況,對土地有盈餘的農家,不受田也不令他還田。對土地不夠的農家,則依照法令增加配給。世代經營的田地,有盈餘的人家,可以自由出售。各地地方官就在官府附近,按照等級,配給一份
公田,地方官更換時,要把這份公田移交給接任的官員。如果私自賣掉
公田,按照法律追究定罪。
12月1、十二月,乙卯(二十二日),北魏任命侍中、
淮南王拓跋佗為司徒。
大事件
1、
柔然汗國進犯北魏邊塞,北魏
任城王拓跋澄率領將士抗擊,柔然軍遠逃。
拓跋澄是拓跋雲的兒子。後來,氐族、羌族人起來造反,詔命
拓跋澄為都督梁、益、荊三州諸軍事,梁州刺史,
拓跋澄抵達仇池城就職後,討伐叛賊,安撫降附的部眾,氐族、羌族的叛亂全都平息。
大事
(1)春,正月,丙辰,以
大司農劉楷為交州刺史,發
南康、廬陵、始興兵以討叔獻。叔獻聞之,遣使乞更申數年,獻二十隊純銀兜鍪及孔雀;上不許。叔獻懼為楷所襲,間道自
湘州還朝。
(1)春季,正月,丙辰(疑誤),任命大司農劉楷為交州刺史,並發動南康、廬陵、始興三地的軍隊,討伐李叔獻。李叔獻得到訊息後,立刻派使者跑到建康,乞求允許他延長几年任期,並向朝廷進貢二千四百個純銀頭盔和孔雀翎,武帝拒絕了他的請求。李叔獻深怕自己會受到劉楷的襲擊,就抄小路從湘州返回建康。
(2)戊寅,魏詔曰:“圖讖之興,出於三季,既非經國之典,徒為妖邪所憑。自今圖讖、秘緯,一皆焚之,留者以大辟論!”又嚴禁諸巫覡及委巷卜筮非經典所載者。
(2)戊寅(初十),北魏下詔令說:“測定吉凶徵兆的神秘預言圖讖的出現,是從夏、商、周三代之末開始的。它不是治理國家的重要典章,只能被妖邪不正的人所利用。從現在開始,凡是圖讖、緯書,一概燒掉,有私自保存的,一律處以極刑。”又嚴格禁止男巫女巫以及街頭巷尾占卦的人進行不是經典所記載的活動。
(3)魏馮太后作《皇誥》十八篇,癸未,饗群臣於太華殿,班《皇誥》。
(3)北魏太皇太后馮氏作《皇誥》十八篇。癸未(十五日),馮氏在太華殿大規模宴請文武百官,正式頒布《皇誥》。
(4)辛卯,上祀南郊,大赦。
(4)辛卯(二十三日),南齊武帝到南郊祭祀天神,實行大敕。
(5)詔復立國學;釋奠先師用上公禮。
(5)武帝下詔恢復國學。用祭祀上公的禮儀祭祀孔子。
(6)二月,己亥,魏制皇子皇孫有封爵者,歲祿各有差。
(6)二月,己亥(初二),北魏規定:對有封爵的皇子皇孫們,按照不同標準等級,發放俸祿。
(7)辛丑,上祭北郊。
(7)辛丑(初四),武帝到北郊祭祀。
(8)三月,丙申,魏封皇弟禧為鹹陽王,乾為河南王,羽為廣陵王,雍為潁川王,勰為始平王,詳為北海王。
文明太后令置學館,選師傅以教諸王。勰於兄弟最賢,敏而好學,善屬文,魏主尤奇愛之。
(8)三月,丙申(二十九日),北魏封皇弟拓跋禧為鹹陽王,拓跋乾為河南王,拓跋羽為廣陵王,拓跋雍為潁川王,拓跋勰為始平王,拓跋詳為北海王。太皇太后馮氏又下令設定皇家學校,遴選師傅教授各位親王。在所有兄弟中間,拓跋勰最賢能,他敏而好學,擅長寫文章,因此,孝文帝特別賞識喜歡他。(9)夏,四月,癸丑,魏主如方山;甲寅,還宮。
(9)夏季,四月,癸丑(十七日),孝文帝前往方山。甲寅(十八日),返回宮中。
(10)初,
宋太宗置總明觀以集學士,亦謂之東觀。上以國學既立,五月,乙未,省總明觀。時王儉領國子祭酒,詔於儉宅開學士館,以總明四部書充之。又詔儉以家為府。
(10)當初,劉宋明帝設立總明觀,聚集學士,也叫東觀。武帝認為,國學已經成立,所以在五月,乙未(二十九日),下令撤銷總明觀。當時,王儉正兼任國子祭酒,詔令在王儉住宅內,開設學士館,把總明觀的甲、乙、丙、丁四部的圖書,移交給學士館。同時,又命令王儉把家作為辦公的官署。
自宋世祖好文章,士大夫悉以文章相尚,無以專經為業者。儉少好《禮》學及《春秋》,言論造次必於儒者,由是衣冠翕然,更尚儒術。儉撰次朝儀、國典,自晉、宋以來故事,無不諳憶,故當朝理事,斷決如流。每博議引證,八坐、丞、郎無能異者。令史諮事常數十人,賓客滿席,儉應接辨析,傍無留滯,發言下筆,皆有音彩。十日一還學監試諸生,巾卷在庭,劍衛、令史,儀容甚盛。作解散髻,斜插簪;朝野慕之,相與仿效。儉常謂人曰:“江左風流宰相,唯有
謝安。”意以自比也。上深委仗之,士流選用,奏無不可。
從劉宋孝武帝喜歡文章辭采以來,士大夫也都以華麗的文辭章句互相推崇欣賞,卻沒有專門研究經典的人。王儉小時候就喜歡《禮》和《春秋》,即使是隨便言談,也都一定遵循儒家法則,從王儉這裡開始,士大夫又追隨模仿,崇尚儒家學說。王儉在撰寫朝廷禮儀、國家大典時,對晉、劉宋王朝以來的掌故,無不了如指掌,因此,在他處理朝廷各項事務時,能夠迅速做出決斷。每次建言,都旁徵博引,上自八坐,下到左右丞、各署曹郎,沒有人能提出異議。拿著公文向他請示的
令史經常有幾十人,賓客盈門,王儉都從容接待,條分縷析,從不積壓延遲,無論是口頭髮表見解,還是下筆批示,都是有聲有色,神采飛揚。王儉每十天去學監一次,測試學生,學監內都是頭戴葛巾、手拿試卷的學生,佩劍的衛士和
令史站在一旁,儀式非常隆重。王儉解散髮髻,把頭簪斜插在上面,朝廷內外都很仰慕他的風采,爭相模仿。王儉經常對人說:“江左風流倜儻的宰相,只有
謝安一人。”言下之意是把自己比作
謝安。武帝也非常器重他並委以要職。選用士人,只要是王儉推薦的,沒有不批准的。
(11)六月,庚戌,進河南王度易侯為
車騎將軍,遣給事中吳興丘冠先使河南,並送柔然使。
(11)六月,庚戌(十五日),北魏提升河南王慕容度易侯為車騎將軍,並派遣經事中、吳興人丘冠先出使河南同時護送柔然汗國使節。
(12)辛亥,魏主如方山;丁巳,還宮。
(12)辛亥(十六日),孝文帝前往方山。丁巳(二十二日),返回宮中。
(13)秋,七月,癸未,魏遣使拜宕昌王梁彌機兄子彌承為宕昌王。初,彌機死,子彌博立,為吐谷渾所逼,奔
仇池。仇池鎮將
穆亮以彌機事魏素厚,矜其滅亡;彌博凶悖,所部惡之;彌承為眾所附,表請納之。詔許之。亮帥騎三萬軍於龍鵠,擊走吐谷渾,立彌承而還。亮,崇之曾孫也。
(13)秋季,七月,癸未(十八日),北魏派遣使節前往宕昌,任命宕昌已故國王梁彌機哥哥的兒子梁彌承為新任宕昌王。當初,梁彌機去世,他的兒子梁彌博繼承王位,被吐谷渾汗國所逼迫,逃到了仇池。仇池鎮將穆亮認為梁彌機侍奉北魏朝廷一向盡心謹慎,對宕昌國的滅亡非常同情。可是,梁彌博性情兇狠,殘暴悖逆,將士對他都很痛恨,而梁彌承卻受到大家的擁護,穆亮應奏請朝廷,允許護送梁彌承回國,朝廷下詔批准。於是,穆亮就率領三萬名騎兵駐紮在龍鵠,擊退了吐谷渾,擁立梁彌承登上王位。穆亮是穆崇的曾孫。
(14)戊子,魏主如魚池,登青原岡;甲午,還宮;八月,己亥,如彌澤;甲寅,登牛頭山;甲子,還宮。
(14)戊子(二十三日),孝文帝前往魚池,登臨青原岡。甲午(二十九日),返回宮中。八月,己亥(初五),前往彌澤。甲寅(二十日),登上牛頭山。甲子(三十日),返回宮中。
(15)
魏初,民多蔭附;蔭附者皆無官役,而豪強征斂倍於公賦。給事中李安世上言:“歲饑民流,田業多為豪右所占奪;雖桑井難復,宜更均量,使力業相稱。又,所爭之田,宜限年斷,事久難明,悉歸今主,以絕詐妄。”魏主崐善之,由是始議均田。冬,十月,丁未,詔遣使者循行州郡,與牧守均給天下之田:諸男夫十五以上受
露田四十畝,婦人二十畝,
奴婢依良丁;牛一頭,受田三十畝,限止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還受之盈縮。人年及課則受田,老免及身沒則還田。
奴婢、牛隨有無以還受。初受田者,男夫給二十畝,課種桑五十株;桑田皆為世業,身終不還。恆計見口,有盈者無受無還,不足者受種如法,盈者得賣其盈。諸宰民之官,各隨近給
公田有差,更代相付;賣者坐如律。
(15)北魏建國初年,很多人自動依附於豪門強族。尋求庇護的人都不用為官府服役,可是,豪強貴族的橫徵暴斂,比官府徵收的捐稅高出一倍。於是,給事中李安世上書說:“每次遇到災荒,老百姓就四處逃散,他們的田地大多都被豪強貴族們所霸占、掠奪。古代的井田制度難以恢復,朝廷應該使土地平均些,使農夫耕種土地的面積和人口數量相當。另外,對發生爭執的田產,應該限定日期裁斷。官司拖得太久又難以明斷的田產,一律歸現在使用的人,以杜絕讒佞欺詐。”孝文帝讚賞
李安世的建議,由此開始討論均田方案。冬季,十月,丁未(十三日),孝文帝下詔派遣使者分別去各州郡,與各州郡牧守一同推行均田制,十五歲以上的男子,每人可以得到四十畝沒有種樹的農田,女子每人二十畝,奴僕婢女,按照一般成年人所配給田地的待遇分配土地。一頭牛,可得三十畝農田,但以四頭牛為限。所配給的農田,如果是隔一年才能耕種一次的貧瘠田地,增加一倍;如果是隔兩年才能耕種一次的田地,增加兩倍。以此供耕種和還田、受田增加減少的需要。老百姓到了應該納賦的年齡,就配給土地,年紀已老以及去世之後,土地歸還官府。對於奴婢和耕牛,根據奴婢和耕牛數量多少,決定還田還是受田。初次受田的人,男子給田二十畝,規定種五十棵桑樹,種了桑樹的土地,都是世世代代經營管理,死了以後也不用繳回官府。官府應經常統計人口情況,對土地有盈餘的農家,不受田也不令他還田。對土地不夠的農家,則依照法令增加配給。世代經營的田地,有盈餘的人家,可以自由出售。各地地方官就在官府附近,按照等級,配給一份公田,地方官更換時,要把這份公田移交給接任的官員。如果私自賣掉公田,按照法律追究定罪。
(16)辛酉(二十七日),北魏魏郡王陳建去世。
(17)北魏員外散騎常侍李彪等人來訪。
(18)十二月,乙卯(二十二日),北魏任命侍中、淮南王拓跋佗為司徒。
(19)柔然犯魏塞,魏任城王澄帥眾拒之,柔然遁去。澄,雲之子也。氐、羌反,詔以澄為
都督梁·益·荊三州諸軍事、梁州刺史。澄至州,討叛柔服,氐、羌皆平。
(19)
柔然汗國進犯北魏邊塞,北魏任城王拓跋澄率領將士抗擊,柔然軍遠逃。拓跋澄是拓跋雲的兒子。後來,氐族、羌族人起來造反,詔命拓跋澄為都督梁、益、荊三州諸軍事,梁州刺史,拓跋澄抵達仇池城就職後,討伐叛賊,安撫降附的部眾,氐族、羌族的叛亂全都平息。
(20)初,太祖命
黃門郎虞玩之等檢定
黃籍。上即位,別立校籍官,置令史,限人一日得數巧。既連年不已,民愁怨不安。外監會稽
呂文度啟上,籍被卻者悉充遠戍,民多逃亡避罪。富陽民唐之因以妖術惑眾作亂,攻陷富陽,三吳
卻籍者奔之,眾至三萬。
(20)當初,南齊高帝蕭道成命令門下省
黃門郎虞玩之等人重新校訂戶籍。武帝即位後,又另行設立校籍官,設定令史,限定令史每天每人都要查出幾件奸偽案件。這樣連續幾年都沒有停止,老百姓為此愁苦不安,怨聲載道。外監會稽人
呂文度就此啟奏皇上,武帝下令凡是撤銷戶籍的,都要發配遠方戍守邊疆,百姓大都畏罪逃亡。
富陽百姓唐之,趁機利用妖術,蠱惑人們起來叛亂,攻陷了富陽。三吳一帶被撤銷戶籍的人紛紛投奔
富陽,人數多達三萬。
文度與
茹法亮、
呂文顯皆以奸諂有寵於上。文度為外監,專制兵權,領軍守虛位而已。法亮為中書通事舍人,權勢尤盛。王儉常曰:“我雖有大位,權寄豈及茹公邪!”
呂文度和
茹法亮、
呂文顯三人,都憑藉奸邪諂媚,受到武帝的寵信。呂文崐度身為外監,他獨攬禁軍大權,而使領軍成為掛名的虛職。
茹法亮擔任中書通事舍人,權勢更盛。王儉經常說:“我雖然身居高位,現在掌握的權力又哪裡比得上茹公呢!”
(21)是歲,柔然部真可汗卒,子
豆侖立,號伏名敦可汗,改元
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