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5年,農曆乙卯年,中國東漢靈帝熹平四年。漢輔立西域拘彌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元175年
- 農曆:乙卯年
- 年號:熹平四年
- 事件:詔減田租
公元175年,農曆乙卯年,中國東漢靈帝熹平四年。漢輔立西域拘彌王。
公元175年,農曆乙卯年,中國東漢靈帝熹平四年。漢輔立西域拘彌王。...... 公元175年,農曆乙卯年,中國東漢靈帝熹平四年。 [1] 漢輔立西域拘彌王。...
175年是指公元175年,也就是農曆乙卯年,中國東漢靈帝熹平四年,主要事件有詔減田租、漢輔立西域拘彌王、蔡邕請除“三互法”。...
公元前175年即漢文帝五年。漢文帝劉恆(前202年—前157年),漢高祖劉邦第四子,母薄姬,漢惠帝劉盈之弟,西漢第五位皇帝。前196年,漢高祖鎮壓了陳豨叛亂後,封劉恆...
公元前182年,屬西漢高后呂雉統治時期。...... 2.呂后六年(公元前182年)改用“五分錢”,徑五分,重二點四銖。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改行“四銖錢”,文曰“...
熹平石經殘石,是指東漢於熹平四年(175年)開始刻寫的儒家經典石刻留存下來殘石。另有殘石之宋拓片,作為書法珍品備受重視。...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東漢末年名將,安徽廬江舒縣人[1] 。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
一字石經,即東漢熹平石經,是中國刻於石碑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它是從東漢熹平四年(公元175年)開始刻,所以被稱為“熹平石經”,至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刻...
中國古代銅幣名。開始鑄於漢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幣面文字為“半兩”,實際重四銖,故名。漢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改用三銖錢。...
趙直,豫章人,生於公元175年左右,死年不詳,字不詳。為蜀漢官方占夢者。...... 趙直,豫章人,生於公元175年左右,死年不詳,字不詳。為蜀漢官方占夢者。...
《九日台》是宋代詩人楊修的作品之一。楊修(公元175年~219年),字德祖,今陝西華陰人,是東漢末年的文學家。...
《熹平石經》刻於東漢靈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至東漢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刻成後立於當時的漢魏洛陽城開陽門外洛陽太學所在地(太學遺址在今河南偃師朱家圪...
楊修(175年—219年),字德祖,東漢文學家,司隸部弘農郡華陰(今陝西華陰)人,太尉楊彪之子,母為袁氏(司徒袁安曾孫女)。楊修為人恭敬,學問淵博,極聰慧,建安年間(...
公元177年,農曆丁巳年,中國東漢熹平六年。當時發生的大事有夏育等進攻鮮卑等。...... 公元177年,劉洪因父去世,從公元175年起至公元177年,辭官在家守孝3年,在此...
生於公元175年,卒於公元210年,即建安十五年。他出身名門,少年與孫策結識,共謀大計,建安三年,周瑜重歸孫策,孫策親自出迎,於二十四歲時即封中郎將。...
賽爾修斯在公元175年到180年之間,寫了《正統教義:致眾信徒》一書,書中他闡述了自己的神學觀念,與對基督教神學觀念的質疑。賽爾修斯指控基督徒,說到:...
漢濟陰太守張寵於東漢熹平四年(公元175年)立,碑文載《隸續》 、《山東通志》 、《濮州州志》 。...
袁煕(公元175年-207年)字顯奕(《後漢書》),東漢末年袁紹次子,幽州刺史,袁紹打敗公孫瓚後,令袁熙為幽州刺史。曹操平定河北之時,他與弟弟袁尚逃往遼東太守公孫康...
圖示為正反兩面內容,右側一篇出自《春秋》第五篇僖公(元年~33年),左側出自《春秋》第十篇昭公(元年~32年)。漢靈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議郎蔡邕等奏求...
工程從漢靈帝熹平四年(公元175)起至光和六年(公元183)止,歷時九年,共刻石碑46座,全部碑文約20萬字。這部石經因刻於熹平年間,又只有隸書一種字型,故稱《...
堂溪典嵩高廟請雨銘,在啟母闕銘下,東漢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刻。隸書,計18行,行5字。前6行已泐毀,“其言惟何”後也不存,現存11行,共55字。銘文間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