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8年,是農曆戊戌年。年號:東漢永壽四年,延熹元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元158年
- 農曆:農曆戊戌年
- 年號:東漢永壽四年,延熹元年
- 大事:張奐擊降南匈奴、張奐擊破鮮卑
公元158年,是農曆戊戌年。年號:東漢永壽四年,延熹元年。
公元158年,是農曆戊戌年。年號:東漢永壽四年,延熹元年。...... 公元158年張奐擊降南匈奴 延熹元年(158),匈奴諸部舉兵叛漢,與烏桓、鮮卑等族攻略漢邊地諸郡。...
公元前158年,屬西漢時期。這一年漢文帝劉恆辭世,其子漢景帝即位。同年,中國秦漢書法名作趙婁山刻石完成。...
158其他領域 編輯 公元158年,公元前158年。 中國移動移動通信服務號段。詞條標籤: 科學 圖集 158圖冊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24次歷史...
公元130年為西方紀年,中國歷史年號為東漢永建五年。...... 漢桓帝延熹年間(公元158年一166年),劉洪以校尉應太史征,拜郎中。旋遷常山長史,轉以“丁憂”歸里為...
公元前167年,漢朝,屬於漢文帝劉恆統治時期。...... 公元前167年,他們進入陝西,直至彭陽(中國都城長安以西),放火燒了這裡的一座皇宮。公元前158年,他們返回渭河以...
公元158年,是農曆戊戌年。本年東漢匈奴叛變,張奐擊降南匈奴;陳龜、種暠治理北疆;黃瓊免,胡廣為太尉;舉行求雨大典;蝗蟲肆虐。...
管寧(公元158年—公元241年),字幼安,北海郡朱虛(今山東省臨朐)人。管仲的後人,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高士,自幼好學,飽讀經書,一生不慕名利。與平原華歆、同縣邴...
述行賦詞句注釋 1.延熹(xī):東漢桓帝劉志年號(公元158年-167年)。延熹二年,指公元159年。2.霖(lín)雨:連陰雨,久下不停的雨。逾月:超過了一個月。...
細柳營是指周亞夫當年駐紮在細柳的部隊。文帝後元四年(公元前160年),老上稽粥單于死,其子軍臣立為單于,仍以中行說為親信,積極準備攻漢。文帝後元六年(公元前...
漢文帝後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入侵,文帝派軍隊駐灞上、棘門、細柳三處護衛京城長安。有一天,文帝前去細柳營慰勞周亞夫的將士,士兵如臨大敵,嚴陣以待,因無...
東漢末年始置南、東、西、北四中郎將,秩比二千石。北中郎將始置於延熹元年(公元158年),首任北中郎將為張奐 [1] ,黃巾起義時盧植也短暫擔任此職 [2] ,...
時代為東漢永壽4年(公元158年),石刻附近存有漢代石壘遺址,溝外平川上有古城廢墟。在此石刻附近還有一段“敦煌淳于伯隗作此誦”的刻字。此地在漢代當為新疆南部...
《續漢書·五行志》說延熹年間(公元158年至166年),"京師幘顏短耳長",就是前低後高的式樣。《續漢書·輿服志》又說魏孝文帝(公元471年至500年)時,又把...
東漢桓帝延熹元年(公元158年)析中山郡置博陵郡,獻帝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徙趙王珪為博陵王,博陵郡為博陵國,治博陵縣(今保定博野縣)。曹魏時廢博陵國為...
漢文帝後元四年(公元前160年),老上稽粥單于死,其子軍臣立為單于,仍以中行說為親信,積極準備攻漢。 [15] 漢文帝後元六年(公元前158年),軍臣單于絕和親之...
東漢初年,這一帶是臣服於漢朝的烏桓、鮮卑兩個民族雜居的地方。東漢和帝永元(公元89年)以後,鮮卑人居於此。東漢延熹元年(公元158年)為鮮卑中東部地區。延熹九...
在劉氏長沙國時期,漢後元六年(公元前158年)漢文帝之子漢景帝繼位,重置長沙國,史稱“劉氏長沙國”,漢前元二年(公元前155年),漢景帝庶子劉發封為長沙王。劉...
堪稱天然獵場;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十一月,漢順帝赴廣成苑打獵;延熹元年(公元158年)和六年,漢桓帝兩次赴廣成澤狩獵;光和五年(公元182年)漢靈帝狩獵廣成苑...
周亞夫(前199年—前143年),沛郡沛縣(今江蘇豐縣)人,西漢時期名將,官至丞相。...公元前158年(漢文帝二十二年),匈奴進犯北部邊境,文帝急忙調邊將鎮守防禦。為了...
漢朝使用這個年號時間共記4年。永壽四年六月改元延熹元年。永壽紀年 編輯 永壽 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公元155年 156年 157年 158年...
棘門是古地名。原為秦宮門。在今陝西鹹陽市東北。漢文帝後六年(公元前158年)遣徐厲守棘門,以防匈奴。...
延熹(158年六月-167年六月)是東漢皇帝漢桓帝劉志的第六個年號。漢朝使用這個年號時間共記10年。延熹十年六月改元永康元年。...
堪稱天然獵場;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十一月,漢順帝赴廣成苑打獵;延熹元年(公元158年)和六年,漢桓帝兩次赴廣成澤狩獵;光和五年(公元182年)漢靈帝狩獵廣成苑...
1971年在甘肅省甘谷縣後漢墓中出土數十件,其中有永和六年(公元141年)簡和延熹元年(公元158年)簡。字型為成熟隸書。《甘谷漢簡》因為書風接近《曹全碑》而得到...
“漢朱山群臣上酬石刻”簡稱“朱山石刻”,鐫刻於永年縣吳莊村北朱山頂上的一塊天然石面上,和山體相連,是西漢文帝後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候國趙國大臣為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