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51年

公元前351年是秦國變法深入進行的關鍵年份之一。該年秦國進行了二次商鞅變法,進一步增加了秦國國力,為秦國滅六國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苛刻的刑法也使得民怨沸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元前351年
  • 釋義秦國變法深入進行的關鍵年份之一
  • 意義:為秦國滅六國打下了堅實基礎
  • 事件:進行了二次商鞅變法
中國大事記,西方歷史紀事,

中國大事記

1、公元前351年:魏國與趙國簽訂“漳水之盟” ,惠王與趙成侯會於漳水,結諦盟約以和,趙成侯被迫接受了對趙國十分苛刻的屈辱條約。魏國軍隊撤出邯鄲,趙國不割讓土地而保住都城,史稱“邯鄲之難” 。
2、孝公十年(公元前351年)商鞅又舉行第二次變法,使秦國的封建化更加深入。
3、韓昭侯見各國通過改輩變得強大起來,並且不斷向外擴張,也在公元前351年任用鄭國人申不害為相,實行變法。申不害以“術”為手段推行“法”(即法治),使韓國一度強盛,韓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4、公元前351年,周顯王十八年。秦遷都鹹陽。
5、公元前351年魏奪趙皮牢、泫氏,打通了河內地區與河東地區的交通,而韓國亦取得了少水中游的端氏,使上黨與韓都之間的聯繫得以恢復。總之在上黨南部地區的的爭奪中,趙國基本上處於劣勢,其勢力範圍是不斷向北退縮的。
公元前351年大事,庚午年,周顯王扁十八年,此時是中國的戰國時期,以下是該年發生的大事。
1.秦孝公攻趙
秦孝公十一年、趙成侯二十四年(前351年),秦國趙國的藺(今山西離石西)發起進攻。
2.越王無餘之被死
越王無餘之十二年(前351年),趙大夫寺區弟忠(一作思)殺其君無餘之,立無顓
3.衛鞅圍固陽
秦孝公十一年、魏惠王十九年(前三五一),衛鞅又率兵向魏國的固陽(今地不詳)發起進攻,在秦軍強大的攻勢之下,固陽守軍被迫歸降,秦軍再次取得勝利。
4.秦收復部分河西之地
秦孝公十年(前三五二),秦軍攻取魏國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次年又包圍魏國的固陽,迫使固陽歸降。秦國因此越過洛水,收復了前四0八年曾被魏國奪去的部分河西之地
5.魏趙結盟
魏惠王十九年、趙成侯二十四年(前三五一),趙國在漳水之上與魏國結盟,魏軍退出邯鄲。從此,齊、楚、趙同魏、韓之間的數年大戰暫告結束,全力西賂以拒秦。
6.秦築頭塞
秦孝公十一年(前三五一),秦在商(從陝西丹鳳西南)修築關塞,以防東方六國的侵略。
二次變法
秦孝公十年(公元前351年)商鞅又舉行第二次變法,使秦國的封建化更加深入。秦孝公兌現當初《求賢令》中的許諾,重重地賞賜了他:封商地十五座城邑。從此人稱商君。這位公孫鞅先生終於從一個小小的宰相府中的家臣熬成了一國列侯。
商鞅變法強秦的同時,也由於其法刻薄寡恩,因而得罪了眾多宗室貴族。法令公布後,有數以千計的秦人跑到國都,埋怨新法帶來不便。太子師傅公子虔、公孫賈故意唆使太子犯法。當時王宮前有一條御道是屬於國王專用,結果太子駕車經過,商鞅說必須懲罰,但太子至尊,不能用刑,於是殺了御者抵罪。其後,太子又犯錯,商鞅秉公執法,對太子師傅分別施以劓刑黥刑。毫不留情地割掉他的鼻子。從此無人再敢背法行事,對於那些開始毀謗新法、後又讚譽新法效用的人,商鞅以“亂化之民”盡數遷之邊城,令無人再敢議論新法。

西方歷史紀事

公元前351年:羅馬平民的進步性影響力,在羅馬社會中,允許第一位非貴族被選舉監察官的職務,此職務最初創建在公元前443年,而且,就像大多數職務,是只對貴族公開的。
公元前351年,雅典公民大會討論馬其頓愈來愈逼近的威脅。和耶利米類似,著名演說家德摩斯梯尼也要求雅典人厲兵秣馬保衛曰家,他在演說中稱菲利普二世是“野蠻人”“不要臉的流氓”。馬其頓最終還足把勢力延伸到雅典,幸運的是為了表現寬大為懷,馬其頓人沒對德摩斯梯尼下毒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