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債的排擠效應是指公債的發行會引起非政府部門投資的相應減少,即發行公債而增加的政府支出擠出了非政府部門的部分投資。
公債排擠效應的內容,公債擠入效應和擠出效應的區別,參考文獻,
公債排擠效應的內容
當政府實行一項支出方案,無論是採取稅收還是採取公債的方式籌措資金,都是把生產資源從私人經濟轉移紿政府使用。一般認為,在採取稅收方式時,轉移的生產資源主要是來自私人消費的減少,而在採取公債的方式時,政府同需要借款投資的私人企業爭奪借貸資金,因此認為公債主要對私人投賀發生彭響,造成資本形成的減少,在西方財政理論中稱之為公債的排擠效應(Crowding-out effect)。
從公債的排擠效應可以說明兩點:
(1)政府發行公債籌款,將給後代遺留較少的資本設備,因而後代人的實際收入將低於不發行公債籌款情況下可能達到的水平。這是公債造成後代的負擔。
(2)政府發行公債籌款,抑制了私人企業的投資,因而減低了政府赤字支出對擴大社會需求和刺激經濟成長的作用。公債的排擠效應是由於利率的變動,當政府增加對信貸的需求,利率必然上升,如果利率上升,私人投資的成本增加,投資即將減少。西方的合理預期學派對此持有不同的觀點,他們是以李嘉圖的等量原理(Ricardian equivalence theorem)作為根據。英國古典經濟學家李嘉圖(David Ricardo)曾經指出,政府發行公債籌款,以後逐年徵稅償付本息,同現時一次徵稅是相等的。償付公債的逐年徵稅的現值即等於當時徵收與公債數額相等的稅款。因比,政府籌措資金的方式,或者是當時徵收一次的稅,或者是當時借債而以後分期徵稅攤還,在兩種情況下納稅人財產淨值的減少是相等的。合理預期學派認為,在政府發行公債、增加預算赤字支出時,人們會認識到將來的稅收就要增加,並會計算出將來增加稅收的現值等於在當前徵稅情況下所要支付的稅額,因而相應減少他們的消費,以備以後的納稅,或者作為增加留給後代的遺產,用以支付將來增加的稅收而避免降低後代的消費水平。因此,徵稅和舉債籌款的經濟影響是相等的,不會發生公債對私人投資的排擠效應。
但是,西方大多數財政學者認為這種觀點是建立在不現實的假設上面,一般消費者不會預料當時政府舉債籌款的未來後果,也不能確定未來的稅法和稅收負擔的分配,而且公債的將來償付可能通過舉借新債而不通過增加徵稅,未來的債務也可能由於通貨膨脹而貶值。這些因素使納稅人不會對政府納稅和舉債作出相等的反應。
公債的排擠效應是近年來在西方財政學界引起廣泛討論的問題,他們的基本觀點是,在貨幣供應量不變的情況下,政府發行公債吸收市場借貸資金,引起利率上升,將擠掉一部分私人的投資,但是利率上升會造成儲蓄和借貸資金的增加,因而私人投資減少的數額小於政府舉債所吸收借貸資金的數額,政府舉債支出比徵稅支出仍有著擴大社會需求的作用。
按照西方財政學的理論,利率表示儲蓄者貸款的收益率,也是借軟的價格,因此,利率越高,儲蓄的數額越大,而願意借款的數額則越小。如果政府進行赤字支出,對借貸資金的需求將按照預算赤字的數額增加,所造成對借貸資金的超額需求,由於借款者之間的競爭,將導致利率的提高,有些借款者勢將減少他們願意借款的數額,這種借款數額減少的過程將持續到對借貸資金的超額需求消除為止。
假如政府沒有預算赤字時,市場利率為8%,儲蓄和借款的數額為1000億美元,現在如果政府預算赤字為400億美元,則要求1400億美元的借款超過了1000億美元的儲蓄,這種對借貸資金的超額需求將促使利率上升到8%以上,因而減少借款者願意借款的數額,借款者可能在利率8%時願借1000億美元,但在利率996時只願借850億美元。
利率的上升也增加人們儲蓄的願望,假如在利率為9%時,儲蓄為1050億美元,利率將繼續上升,直到對貸款的超額需求消除為止。假定利率上升到1096,儲蓄的數額增加到1100億美元,其中政府將借債400億美元,私人將借用其餘的700億美元。這就是,預算赤字400億美元,將會擠掉私人投資300億美元,因為私人借債由原來1000億美元減少到700億美元。下圖說明政府舉債支出對私人投資的排擠效應。
在圖中,D線代表私人投資者對貸款的需求曲線,S線代表儲蓄者對貸款的供給曲線,貸款的需求和供給的均衡數額將為Lo ,利率將為Ro 。D'線代表私人投資加政府公債對貸款的需求曲線,D'線與S線的交點為增加後的貸款需求與供給的均衡,利率上升到R1 ,貸款數額將增加為L1 ,在這個貸款數額中,政府借債為L1 —L'1 ,其餘部分即O—L'1 為私人投資者的借債。政府借債擠掉了Lo —L'1 的私人投資,說明公債對私人投資的排擠效應。
公債擠入效應和擠出效應的區別
在平時我們所接觸到的經濟學書籍中,有關公債“擠出效應”的探討比比皆是,然而,有關公債“擠入效應”的探討卻不多見。所謂公債的“擠入效應”,是指政府發行公債會誘使全社會私人進行投資、從而使得全社會的私人投資增加和社會總體資本增加。一般來說,公債在兩種情況情況下會產生“擠入效應”:其一是當用公債融資的政府支出形成了公共資本,且公共資本與私人資本有了互補性,能夠提高私人資本的邊際效率和私人投資的預期收益率,誘使私人企業增加投資時,公債的“擠入效應”就會產生。而且如果由公債融資的政府支出用於技術乘數和關聯度都比較高的公共資本品如基礎設施等項目時,就會產生更大的公債“擠入效應”,往往可以帶動一系列的相關投資;另一種情況就是政府發行減稅公債,並且減稅公債的目的在於降低企業的所得稅和企業固定資產投資稅負,而不是個人所得稅和消費稅,企業用於投資的資金來源相對增加,企業投資的預期回報率也相應提高,此時的減稅公債也會產生“擠入效應”。但是,必須明確的是:無論哪種情況的“擠入效應”都會有一定的約束條件,那就是社會上必須有充裕的閒置資金以滿足政府的債務融資需求,並且利率不會上升到阻礙私人企業的投資。
而所謂公債的“擠出效應”則是指由公債融資的政府支出增加擴張了有效需求,導致利率上升和私人投資下降,其結果是總支出和社會總需求並沒有增加多少甚至根本沒有增加,即公債融資的政府支出的增加把一定量(甚至全部)的私人投資擠掉了。同公債的“擠入效應”一樣,公債的“擠出效應”的發生也需要一定的條件,其最終結果如何取決於公債融資的政府支出的增加程度、貨幣需求對利息率的彈性和投資需求的利息率彈性的綜合作用。一般認為,在經濟處於非充分就業狀態時,生產能力閒置、總需求不足,不容易發生公債的“擠出效應”,這是因為此時需求不足,需求水平的提高可以啟動閒置的生產能力,從而提高總體產出水平;而當經濟處於充分就業狀態時,則易於產生公債的“擠出效應”。但是這種分析是從靜態的角度來看的,如果從長期來看,公債融資的政府支出被用於人力資本積累、科學技術的提高、公共物質資本等“公共資本品”方面,會引起充分就業產出水平的提高(即潛在國民生產總值的提高),即如果資金使用得當,不但不會產生公債的“擠出效應”,反而會有利於經濟的長期發展。
參考文獻
1 李紅霞主編.財政學.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年8月.
2 陶繼侃.當代西方財政.人民出版社,1992年05月第1版.
3 李冬梅著.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