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溝雙髻鯊(學名:Sphyrna mokarran)是雙髻鯊科、雙髻鯊屬的一種鯊魚。體延長,側扁而粗壯。頭前部平扁,兩側特別擴展,形成很寬的錘狀突出,狀似廣闊之丫髻狀。吻部短而寬,前緣呈波浪狀,中央區顯然凹入。眼小,圓形,瞬膜發達。前鼻溝發育不完全,甚至沒有發育。口裂大,弧形;上下頜齒同型,側扁三角形,齒頭傾斜,邊緣具鋸齒,不具小齒尖。噴水孔缺如。第一背鰭高大,前緣略傾斜,鐮刀形,起點與胸鰭內角相對;第二背鰭中型,起點於臀鰭起點後方;腹鰭後緣稍凹入;臀鰭等大於第二背鰭;胸鰭中大,後緣略凹入;尾鰭寬長,尾椎軸上揚,下葉前部顯著大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長,與後部間有一深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尖突。體背棕色,腹部白色。背鰭上部具黑緣;胸、腹及臀鰭緣淡色。
無溝雙髻鯊為棲息於沿岸至外洋性之中的表層魚類,亦常出現於大陸棚或島棚的水域,偶也見於內灣或潟湖區。具有洄游習性。肉食性,以其他軟、硬骨魚類及頭足類、甲殼類等底棲生物為食。具攻擊性,對人類具有潛在性危險。胎生,一胎可產下6-42尾幼鯊。分布於紅海、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熱帶海區。在中國分布於台灣北部海域、南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無溝雙髻鯊
- 拉丁學名:Sphyrna mokarran
- 別名:無溝丫髻鯊、氂頭沙、雙髻鯊、雙過仔、八鰭丫髻鮫
- 外文名:英文 Great Hammerhead
- 國際瀕危等級:極危(CR)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軟骨魚綱
- 目:真鯊目
- 科:雙髻鯊科
- 屬:雙髻鯊屬
- 種:無溝雙髻鯊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亞目:雙髻鯊亞目
- 亞綱:板鰓亞綱
- 命名者及年代:Rüppell,1855
- 保護級別:CMS附錄Ⅱ、CITES附錄Ⅱ
- 同義學名1:Sphyrna tudes Valenciennes 1822
- 同義學名2:Zygaena mokarran Rüppell 1837
- 同義學名3:Cestracion mokarran Rüppell 1837
- 同義學名4:Zygaena dissimilis Murray 1887
- 同義學名5:Sphyrna ligo Fraser-Brunner 1950
- 同義學名6:Sphyrna mokorran Rüppell 1837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近種區別,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海域,國家,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保護措施,主要價值,物種危害,
動物學史
無溝雙髻鯊最初是由德國博物學家愛德華·魯佩爾(Eduard Rüppell)於1837年命名為Zygaena mokarran,但他於同年晚些時候將其更名為有效學名Sphyrna mokarran。屬名Sphyrna來源於希臘語“Sphyrnates”,翻譯成英語是“hammer”,指的是該物種的錘頭形。
形態特徵
剛出生之幼鯊體長可達45-60厘米。成年最長達550-610厘米,但多數成魚不超過366厘米。平均體重為230千克。最大重達450千克。體延長,很側扁且壯大。頭的後部側扁圓凸,前部平扁,兩側擴展,形成鎚狀突出;頭長約為全長的1/5。尾側扁,中長,比頭和軀幹稍長,尾基上方具一凹窪,下方的凹窪幾消失。頭側突出的外緣圓凸,後緣幾平直,長寬約相等,後緣與頭側縱軸幾成直角。吻短而寬,前緣稍呈弧形,正中淺凹,里側凹度不明顯,外側在鼻孔處淺凹。吻軟骨端部中央具一顯著圓孔。
眼圓形,瞬膜發達,位於頭側的側端前部,距鼻孔的距離比眼徑為小。鼻孔平扁,位於吻端,靠近外側,外鼻溝短,伸達頭側突出上角,里鼻溝消失,只留痕跡;鼻孔里側在出水孔上方有個三角形風斗狀突起。口弧形,口寬等於或稍小於口前吻長,口長約等於口寬的1/2。上下唇褶都幾消失。上頜齒側扁,三角形,齒頭外斜,邊緣具細鋸齒;里緣在前部齒淺凹,後部齒圓凸,後緣深凹;2行在使用;正中1齒,每側17齒,正中齒與第一齒細小直立,邊緣光滑。下頜齒與上頜齒相似而較狹小,齒數亦相同。噴水孔消失。鰓孔5個,頗寬大,前4個約同大,第四與第五個距離較近,最後1個較小,位於胸鰭基底上方。
背鰭2個;第一背鰭高大,前緣較傾斜,起點約與胸鰭里緣中部相對,上角鈍圓,後緣深凹,下角稍延長尖突,未伸達腹鰭起點垂直線;第二背鰭較小,起點稍後於臀鰭起點,上角鈍圓,後緣深凹,下角延長尖突,距尾基較遠。尾鰭寬長,幾等於全長的1/3,尾椎軸上翹,上葉見於尾端近處,下葉前部顯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後延,中部與後部間有一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與上葉連線,尾端鈍尖突出,後緣深凹。臀鰭約與第二背鰭同大,距尾基與距腹鰭基底約相等,外角尖突,後緣深凹,里角延長尖突,未伸達第二背鰭下角後端垂直線。腹鰭比臀鰭稍大,距第一背鰭與距第二背鰭約相等,外角顯著尖突,後緣深凹,里角鈍尖,稍延長突出。胸鰭頗大,後緣凹入,外角尖突,里角鈍圓微突,鰭端伸達第一背鰭基底後端。
背側面灰褐色,腹面淡白;第一背鰭後緣、第二背鰭上角和後緣黑色;臀鰭、腹鰭、胸鰭後緣淺色。
近種區別
在雙髻鯊類中,有幾個物種是通過頭部的變異而相互區別的。錘頭雙髻鯊(Sphyrna zygaena)頭部呈弓形,呈錘形,中線沒有凹痕(“平滑”)。路氏雙髻鯊(Sphyrna lewini)頭部稍小,前緣圓形,頭部有缺口。無溝雙髻鯊(Sphyrna mokarran)以其T形頭部而著稱,該頭部具有幾乎筆直的前緣和缺口中心。窄頭雙髻鯊(Sphyrna tiburo)更容易鑑別,頭部呈鏟子形,而且體積小得多。
棲息環境
無溝雙髻鯊為熱帶沿岸上層和半大洋性魚類,棲息於沿岸至外洋性之中表層,從上層至水深80米處;亦常出現於大陸棚或島棚的水域,偶也見於內灣或潟湖區。
生活習性
無溝雙髻鯊夏季向北移動,有洄游習性。夏天,游到溫帶海域避暑;冬天,它們游到熱帶海域越冬。
無溝雙髻鯊是活躍的捕食者,肉食性,以其他軟、硬骨魚類及頭足類、甲殼類等底棲生物為食。捕食從無脊椎動物到骨魚類和鯊魚的各種海洋生物,更喜歡黃貂魚和其他蝙蝠類動物。如果食物匱乏,他們會吃掉自己的同類。
無溝雙髻鯊和所有的鯊魚和鰩魚一樣,有小毛孔或“洛倫茲尼壺腹”,分布在它們頭部的腹側表面。這些毛孔充滿了凝膠,是高度敏感的電受體,除其他外,用來檢測潛在獵物發出的電信號,包括那些埋在沙子下面的東西,如黃貂魚等。
分布範圍
海域
分布於紅海、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熱帶海區。主要分布在北緯40°至南緯35°的沿海溫帶和熱帶水域中。在西大西洋,從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南部到烏拉圭,包括墨西哥灣和加勒比海地區。在東大西洋,從摩洛哥到塞內加爾,包括地中海。在印度洋至西太平洋,從琉球群島到新喀里多尼亞和法屬玻里尼西亞。在東太平洋,從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巴哈南部到墨西哥,再到南部到秘魯。在中國分布於台灣北部海域、南海。
國家
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魯巴島、澳大利亞、巴哈馬、巴林、孟加拉國、巴貝多、貝里斯、貝寧、博內爾、聖尤斯特歇斯和薩巴、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巴西、英屬印度洋領地(查戈斯群島)、維德角、高棉、喀麥隆、開曼群島、智利、中國、哥倫比亞、葛摩、剛果共和國、哥斯大黎加、克羅地亞、古巴、庫拉索、象牙海岸、吉布地、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國、厄瓜多(加拉帕戈斯)、埃及、薩爾瓦多、赤道幾內亞(安諾本島、比奧科島、赤道幾內亞大陸)、厄利垂亞、法國、法屬蓋亞那、法屬玻里尼西亞、法國南部領土(莫三比克海峽群島)、加彭、甘比亞、加納、直布羅陀、希臘、格瑞那達、瓜德羅普島、瓜地馬拉、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蓋亞那、海地、宏都拉斯、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以色列、義大利、牙買加、日本、肯亞、科威特、賴比瑞亞、利比亞、馬達加斯加、馬爾地夫、馬爾他、馬提尼克島、茅利塔尼亞、模里西斯、墨西哥、摩納哥、黑山共和國、蒙特塞拉特、摩洛哥、莫三比克、緬甸、新喀里多尼亞、尼加拉瓜、奈及利亞、阿曼、巴基斯坦、巴拿馬、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葡萄牙、波多黎各、卡達、留尼旺島、聖巴托洛繆島、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馬丁(法國部分)、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席爾、獅子山、聖馬丁(荷蘭部分)、斯洛維尼亞、索羅門群島、索馬里、南非、西班牙(加那利群島、西班牙大陸)、斯里蘭卡、蘇丹、蘇利南、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多哥、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突尼西亞、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美國、烏拉圭、玻利瓦爾共和國委內瑞拉、越南、英屬維京群島、美國維京群島、撒哈拉沙漠西部、葉門。
繁殖方式
無溝雙髻鯊雄鯊性成熟長344-369厘米;雌鯊性成熟長250-300厘米。無溝雙髻鯊是胎生,有卵黃囊胎盤,通過卵黃囊胎盤為發育中的胚胎提供營養。妊娠期約11個月後,每產6-42仔不等,北半球晚春或夏季產仔。雌性每兩年繁殖一次。壽命為20-30歲。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8年 ver 3.1——極危(CR)。
列入《保護遷徙野生動物物種公約》(CMS)2014年——附錄Ⅱ。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附錄Ⅱ和附錄Ⅲ》(CITES)2019年版——附錄Ⅱ。
種群現狀
由於過度捕撈,無溝雙髻鯊數量從1990年代以來下降了50%。它也在印度洋西南部受到威脅,大量的延繩釣船隻沿海岸非法捕撈。從1978年到2003年,印度洋的無溝雙髻鯊捕撈率已經下降了73%。無溝雙髻鯊在非洲西部海岸瀕臨滅絕,從1978年到2003年的25年中數量估計下降了80%。
保護措施
2010年,國際大西洋鮪魚保護委員會(ICCAT)禁止在公約區內作業的ICCAT漁業保留、轉運、登入和銷售無溝雙髻鯊及其他錘頭鯊魚)。開發中國家的當地消費也有例外,只要它們限制漁獲量,滿足漁獲量數據報告要求,並確保鰭不在國際上交易。西太平洋和中太平洋漁業委員會(WCPFC)在2010年將無溝雙髻鯊定為“主要鯊魚種類”,但尚未採用無溝雙髻鯊的捕撈限制。
2012年,地中海漁業總委員會(GFCM)禁止保留,並要求小心釋放無溝雙髻鯊和《巴塞隆納公約》附屬檔案二所列的其他23種彈性鰓類魚類。但是,GFCM締約方的實施進度非常緩慢。通過美洲熱帶鮪魚委員會(IATTC)禁止無溝雙髻鯊登入或設定區域限制捕撈無溝雙髻鯊的幾項提案已被否決。
為使恢復,建議至少在全球無溝雙髻鯊種群被歸類為“極度瀕危”或“瀕臨滅絕”的情況下,禁止所有“雙髻鯊”的保留和著陸。迫切需要採取主動行動,以防止捕撈,最小化減少副漁獲物死亡率,促進安全釋放和改進捕撈(包括棄魚)報告,以及全面執行通過國際條約商定的其他承諾的舉措。
主要價值
物種危害
無溝雙髻鯊具攻擊性,對人類具有潛在性危險。根據國際鯊魚攻擊檔案,針對雙髻鯊屬的所有物種,已經發生了17起無故致命的攻擊。但是,很少有攻擊可以直接歸因於該物種,因為通常很難區分參與攻擊的雙髻鯊物種。由於該物種的規模龐大且獵物種類繁多,因此應謹慎對待該物種(ISAF,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