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氏雙髻鯊

路氏雙髻鯊

路氏雙髻鯊,學名:Sphyrna lewini (Griffith et Smith,1834),體延長,側扁而粗壯。頭前部平扁,兩側特別擴展,形成很寬的鎚狀突出,狀似廣闊之丫髻狀。吻部短而寬,前緣呈波浪狀,中央區顯然凹入。眼小,圓形,瞬膜發達。前鼻溝發育完全,位於鼻孔前方內側。口裂大,弧形;上下頜齒同型,側扁三角形,齒頭傾斜,邊緣平滑,不具小齒尖。噴水孔缺如。第一背鰭高大而直立,鐮刀形,起點在胸鰭基部中部上方;第二背鰭小而低,起點於臀鰭起點後方;腹鰭後緣平直或稍凹入;臀鰭略大於第二背鰭;胸鰭中大,後緣略凹入;尾鰭寬長,尾椎軸上揚,下葉前部顯著大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長,與後部間有一深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尖突。體背棕色,腹部白色。胸鰭、尾鰭下葉前部、尾鰭上部尖端具黑斑;背鰭上部具黑緣。

棲息環境為大洋、深海、礁區、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肉食性,以其他軟、硬骨魚類及頭足類、甲殼類等底棲生物為食。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溫帶至熱帶海域。它也生活在西地中海。在中國常見於南海、東海和黃海。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群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相關新聞,

形態特徵

路氏雙髻鯊體延長,側扁而高。頭的後部側扁,前部平扁,向兩側擴展,形成鎚狀突出;頭長約為全長的2/9。尾側扁中長,比頭和軀幹稍長;尾基上下方各具一凹窪(下方的凹窪有時不顯著)。頭側突出的外緣圓凸,後緣淺凹,長和寬約相等,後緣與頭側縱軸不成直角。吻短而很寬,前緣廣弧形,波曲,正中和里側淺凹,外側在鼻孔處深凹。吻軟骨端部中央具一顯著圓孔。
眼圓形,瞬膜發達,位於頭側突出的側面前部,距鼻孔的距離約與眼徑相等。鼻孔平扁,位於吻端,靠近外側;外鼻溝短,伸達頭側突出上角,里鼻溝頗長,幾伸達里側淺凹處,深度向里漸減;鼻孔里側在出水孔上方有個三角形、風斗狀突起。
口弧形,口寬約等於或小於(幼體)口前吻長,口長約等於口寬的1/2,口隅約與頭側突出的後緣在同一水平線上;下唇褶很短小,無上唇褶。上頜齒側扁,三角形,齒頭外斜,邊緣光滑,里緣圓凸,外緣深凹;1-2行在使用,正中1齒,每側15-16齒。下頜齒與上頜齒同型而稍狹,齒數也相同。
噴水孔消失。鰓孔5個,中大,前4個約同大,最後1個較小,第四與第五個距離較近,最後1或2個位於胸鰭基底上方。盾鱗殼形,具3棘突3縱嵴。背鰭2個;第一背鰭高大直豎,風帆形,起點對著胸鰭里緣中部,上角鈍圓,後緣稍凹,下角稍延長尖突,未伸達腹鰭起點垂直線;第二背鰭小,起點與臀鰭基底前半部相對,上角鈍圓,後緣凹入,下角延長尖突,離尾基很近。尾鰭寬長,約等於全長的3/10,尾椎軸上翹,上葉見於尾端近處,下葉前部顯著大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後延,中部與後部間有一缺刻,後部小三角形突出,與上葉連線,尾端鈍尖,後緣凹入。臀鰭比第二背鰭稍大,距尾基比距腹鰭基底稍近,外角尖突,後緣深凹,里角延長尖突,未伸達第二背鰭下角後端垂直線。腹鰭比臀鰭大,距第一背鰭比距第二背鰭稍近,外角圓鈍,後緣稍凹,里角鈍圓微突。胸鰭中大,後緣凹入,外角和里角鈍圓微突,鰭端幾伸達第一背鰭基底後部。
背側面灰褐色,腹面白色;第一背鰭後緣、第二背鰭上部和後緣、尾端上部、尾鰭下葉前部下端和胸鰭外角腹面都黑色。

棲息環境

熱帶和溫帶常見鱉,棲息於沿岸至外洋性之中表層魚類,亦常出現於大陸棚或島棚較深的水域,偶也見於內灣或河口區。從潮間帶至至少275米深處,常成大群。暖水性中小型鯊魚。

生活習性

幼時常成一大群活動,成魚則獨游或成對巡行。肉食性,以其他軟、硬骨魚類及頭足類、甲殼類等底棲生物為食。具攻擊性,對人類具有潛在性危險。性兇猛,食小型魚類。

分布範圍

安哥拉、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魯巴、澳大利亞(昆士蘭州,西澳大利亞)、巴哈馬、巴林、巴貝多、貝里斯、貝寧、巴西、喀麥隆、維德角、開曼群島、中國、哥倫比亞、剛果、哥斯大黎加、象牙海岸、古巴、吉布地、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國、厄瓜多、埃及、薩爾瓦多、赤道幾內亞、厄利垂亞、法屬蓋亞那、加彭、甘比亞、加納、格瑞那達、瓜德羅普島、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蓋亞那、海地、宏都拉斯、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牙買加、日本、科威特、賴比瑞亞、馬爾地夫、茅利塔尼亞、墨西哥、緬甸、納米比亞、新喀里多尼亞、尼加拉瓜、奈及利亞、阿曼、巴基斯坦、巴拿馬、菲律賓、波多黎各、卡達、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多美和普林西比、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獅子山、南非、蘇利南、泰國、多哥、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美國(阿拉巴馬州、加利福尼亞州、德拉瓦州、佛羅里達州、喬治亞州、夏威夷、路易斯安那州、馬里蘭州、密西西比州、新澤西州、北卡羅來納州、南卡羅來納州、德克薩斯州、維吉尼亞州。)、烏拉圭、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越南、葉門。
路氏雙髻鯊分布圖路氏雙髻鯊分布圖

繁殖方式

路氏雙髻鯊繁殖是胎生,妊娠期9-10個月,具卵黃囊胎盤,一次可產下15至31尾幼鯊。剛產仔鯊長42-55厘米。雄鯊性成熟長140-165厘米,雌鯊性成熟長約212厘米,最長達370-420厘米。
雙髻鯊並不像大多數魚和一些其他鯊魚一樣產卵。它們是產育小鯊魚。每一個受精卵在一個單獨的囊內發育。這個囊在母體內,並通過一根帶子附著在母體上。裡面的卵是一種被叫做卵黃的物質。卵黃為鯊魚提供生長需要的營養。小鯊魚在母體內被孵化並繼續生長。當它們準備好可以出生時,小鯊魚就會離開媽媽的身體。
雙髻鯊一次可以生大約40個小鯊魚。小鯊魚被叫做幼畜。它們是成年雙髻鯊的小型翻版。鯊魚幼仔一出生就可以游泳和自己餵養自己。然而,它們還沒有準備好保護自己。並且鯊魚幼仔不能從它們的父母那裡獲取保護。幼鯊要獨自應付危險,許多鯊魚幼仔成為了大鯊魚和深海中其他危險生物的獵物。

亞群分化

路氏雙髻鯊(5個亞群)
學 名
亞 群
命名者及年代
 1
Sphyrna lewini
(Eastern Central and Southeast Pacific subpopulation)
太平洋中東部和東南部亞群
Garman, 1913
 2
Sphyrna lewini
(Eastern Central Atlantic subpopulation)
大西洋東部亞群
Garman, 1913
 3
Sphyrna lewini
(Northwest and Western Central Atlantic subpopulation)
大西洋中西部、西北部亞群
Garman, 1913
 4
Sphyrna lewinii
(Southwest Atlantic subpopulation)
大西洋西南部亞群
Garman, 1913
 5
Sphyrna lewini
(Western Indian Ocean subpopulation)
印度洋西部亞群
Garman, 1913

種群現狀

路氏雙髻鯊屬於強洄游遷徙性魚類,每當季節更替的時候,大群的雙髻鯊會組成浩浩蕩蕩的遷徙隊伍,做一次長途旅行。由於海洋環境的持續惡化和被污染破壞,該魚種的數量大幅下降,五大亞群都呈現不同程度的畏縮和減少。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7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瀕危(EN)。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Ⅱ級保護動物。

相關新聞

2016年4月9日,幾張碼頭照片迅速席捲了三亞市民的手機螢幕,照片中近百條“大魚”橫七豎八地堆放在地上,魚肚泛白,引來大批市民圍觀。據了解,照片拍攝地為三亞水產碼頭,有網友介紹,當天上午前去購買海鮮時所發現,幾乎已經全部死亡,並且以極低的價格被銷售。這幾張照片在網路上引起大量轉發。三亞市海洋與漁業局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經過初步斷定,“大魚”為路氏雙髻鯊。“它們是珍稀的保護魚類。
被捕殺的路氏雙髻鯊被捕殺的路氏雙髻鯊
2013年3月在泰國舉行的《華盛頓公約》CITES公約第16次締約方大會上,已經將3種雙髻鯊(路氏雙髻鯊錘頭雙髻鯊無溝雙髻鯊)列附為瀕危種類。各締約國剛通過投票,採納了將路氏雙髻鯊提升入附錄II(CITESII)的提案,它們將得到國際公約的庇護,中國是CITES的簽署國。請遵守公約,保護該物種,請勿捕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