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蚌寺

八蚌寺

八蚌寺(Palpung)位於西藏東部康地(西康)德格附近,海拔3950公尺。由第八世泰錫度仁波切於西元1727年創建。從此,八蚌寺便成為西藏東部文化、宗教、教育中心,並成為以後泰錫度仁波切、蔣貢康楚仁波切及另外兩位仁波切的駐錫地。在整個西康地區八蚌寺的分支共有近200座寺廟。而位於德格的八蚌寺主廟,是目前世上第二大的西藏傳統建築,素有小布達拉宮之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八蚌寺
  • 地理位置:西藏東部康地(西康)德格附近
  • 海拔:3950公尺
  • 建造時間:1727年
介紹,西康八蚌寺,緣起,歷史,交通及地理位置,簡介,成都往八蚌寺,由德格到八蚌寺,交通工具,八蚌寺回德格,其它注意事項,主要設施,主寺,那洛六法閉關中心,尼古六法閉關中心,毗盧遮那閉關中心,五明佛學院,印經院,

介紹

八蚌寺主殿高度將近30公尺,由36根樑柱支撐,有一座20公尺高的彌勒菩薩塑像;主建築內,另外還有大約115間僧舍及許多廚房中庭等。在極盛時期,曾有多達1000名喇嘛在此研修佛法。
八蚌寺周邊建築則包括:經文印刷廠、上山妮谷六法閉關中心、下山那若六法閉關中心、中山根惹大日如來閉關中心、金塔殿(第八世泰錫度仁波切丘吉炯涅金身塔)、時輪金剛殿、唐卡學校等。
八蚌寺除了建築特色外,還擁有大量的收藏,包括:超過50萬片的印刷木刻版,雖然年代久遠,但因為品質精良,目前許多經文仍然使用這些木刻版印製,同時這些木刻版也是許多博物館收藏的目標;另外還有無數的唐卡,其中第八世泰錫度仁波切親手繪製的唐卡,開創了西藏Gadri唐卡新畫風;另外第八世泰錫度仁波切所整編的西藏文法,仍然是目前西藏高級文法的範本。
由於年代久遠,以及文化大革命期間的破壞,八蚌寺建築毀損亟待整修的部分極多,由於八蚌寺的文化藝術價值極高,因而被世界古蹟基金會列為全球100個亟待整修的古蹟之一。

西康八蚌寺

緣起

八蚌寺全名:八蚌聖教法輪寺,位於東藏康區德格八幫,海拔大約3900公尺。
八蚌寺位於蓮花生大師於多康地區曾經加持的二十五處聖地之一~功德意地的前方,也是馬爾巴大師授記為佛教興盛吉祥寶聚之地。『八蚌』的意思是『財富集中,人傑地靈之地』,八蚌寺周圍環境優美,三山環繞,有『三象戲水』的美傳。

歷史

公元1727年(藏曆第十二勝生周火羊年),28歲的第八世廣定大司徒巴丘吉炯涅在德格土司的大力贊助下開始創建八蚌聖教法輪寺,經過兩年修建,完成大殿與25間僧房。八蚌寺建成後,歷代廣定大司徒巴成為德格土司的根本上師。
第九世廣定大司徒巴貝瑪寧傑與第一世蔣貢康楚仁波切於八蚌寺分別新建及整修上、下部閉關禪修院(即尼古六法閉關中心和那洛六法閉關中心)。八蚌寺成為馬巴噶舉和香巴噶舉兩個傳承的中心。
公元1927年(藏曆勝生周火兔年),第十一世廣定大司徒巴貝瑪旺秋擴建八蚌寺大殿,新建和修繕下部閉關禪修院、佛學院以及印經院。第二世蔣貢康楚仁波切巴登欽哲擴建了上部閉關禪修院,並新建噶繞經堂。公元1959年以前,八蚌寺的分支寺院至少有180多間,有茶園、米田,鹽地、牛羊馬牲畜、牧草場等大量資產。
公元1959年新中國成立後,1981年左右,四川省人民政府在前世班禪喇嘛建議下,批准八蚌寺為四川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藏傳佛教寺院之一。“四反運動”時期,大殿依然受到政府保護,雖然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八蚌寺受到嚴重破壞,但進寺朝拜者仍未間斷。公元1983年重建下部修行院,1984年19位喇嘛與金剛上師耶希炯涅開始開放後第一屆三年三個月閉關。公元1987年(藏曆第十七勝生周火兔年)完成上部修行院竣工。公元1989年(藏曆土蛇年)重建五明佛學院。
八蚌寺素有小布達拉宮之稱,它的建築集合了藏族民居的特色及藏族的繪畫、雕塑為一體,布局多樣化,相當富有空間變化。主寺大殿高達40米,是僅次於布達拉宮的單一西藏建築。八蚌寺的文物收藏也相當豐富,幾百年來八蚌寺高僧輩出,累積眾多五明論著及作品。
八蚌寺仍有一些殿堂在有限的經費下緩慢的進行整修,由於八蚌寺建築及藝術特色,八蚌寺被世界古蹟基金會列為全球100個亟待整修的古蹟之一;目前,八蚌寺大約有佛學院學生約200名,閉關喇嘛約40-50名,修法的喇嘛及散居周圍房舍的喇嘛共約300名。
----------------------------------------------------------------

交通及地理位置

八蚌寺在西藏多康地區位置示意圖
八蚌寺在西藏多康地區位置示意圖八蚌寺在西藏多康地區位置示意圖

簡介

八蚌寺位於東藏康區的德格,西方緊鄰長江上游的金沙江與西藏相鄰,北邊則接近青海,南方接近雲南,距離中國四川成都大約 900公里。
前往八蚌寺的方法很多,一般外國人應該會選擇由成都出發。成都的機場在雙流,距成都市區車程在30分鐘內。
成都是一個古都,交通十分發達,前往八蚌寺一般是經由康定,在雅安之前是高速公路,由成都至康定將近 300公里,康定以後人文景觀逐漸具有藏族特色。
成都至於八蚌寺交通示意圖
成都至於八蚌寺交通示意圖成都至於八蚌寺交通示意圖

成都往八蚌寺

如果中午前由成都出發,可在康定或道孚過夜,比較好的旅館標準房(雙人套房)費用大約不會超過180人民幣。第二天在甘孜過夜,由甘孜到德格需要將近整整一個白天的時間。除了在甘孜到德格有一段大約兩小時碎石路外,一般路況都算不錯。由最高點雀兒山(海拔將近6000公尺)往德格的下山路段路窄、地形險峻,在雨季(5,6月)或秋冬季下雪時常會封山或單向行車,最好在甘孜時先打聽一下。
另外,從康定開始海拔逐漸增加,在最高點雀兒山之前有兩個超過3000公尺以上的高點,如果有高山症,應該會在中途出現,最好休息一下再繼續前進,不要勉強自己。

由德格到八蚌寺

雖然里程不長,在往白玉(白玉是當代廣定大司徒巴的故鄉)途中離開主要道路進入山區,這段路因為地理偏僻、加上土石流,不太好走,大約要4-5小時的車程。因此,還是需要在德格休息一天,安排前往八蚌寺的車子。
路途雖然遙遠,但沿途美景不斷、風光明媚,值得一提的是新都橋到道孚這一段,被稱為攝影家天堂,圓形的山巒平緩起伏插滿著除障旗和天馬、開闊的寧靜的溪谷、和遼闊的塔公草原,在十月中旬時,道路兩旁沿途儘是金黃色樹葉的路樹,宛如置身畫中。

交通工具

成都或康定往西藏昌都的公車班次還蠻多的,這部分數據未來再提供讀者參考。租用吉普車的話,一天大約600-800人民幣,另外補貼司機每天50元人民幣住宿費,吃飯一起吃;可透過飯店打聽行情。回程時可搭乘德格當地的車子到成都或雙流(機場所在城鎮)。

八蚌寺回德格

因為八蚌寺目前沒有電及電話(據說2007年底以後將有電及電話),也沒有寺院自己的車子,只有兩部工作用的卡車,如果不是租用吉普車,可能需要提早幾天請寺里的人幫忙去德格叫車,或者與司機事先約好。

其它注意事項

* 電話:城鎮附近中國移動都可以使用。
* 日夜溫差蠻大的,早晚要注意保暖,如果怕吹風,應該攜帶可以蓋到耳朵的防寒帽。
* 最好穿登山鞋及防水的風衣褲。
* 在德格及八蚌寺幾乎都說藏語,如果有需要應事先聯絡翻譯或嚮導人員。
* 八蚌寺沒有自來水,幾乎不可能洗澡,飲食只能吃廟裡或民宿,一般只有麵食、氂牛乾、稀飯、糌粑和奶茶或酥油茶。
* 如果要順道前往西藏,外國人須先申請入藏證。
* 每年7-10月,一般修法的喇嘛並沒有在寺院裡,如果希望參加修法或慶典活動,一般都在11-6月舉行。
----------------------------------------------------------------

主要設施

主寺

第八世廣定大司徒巴丘吉炯涅創建八蚌寺時即有大殿。第十一世廣定大司徒巴貝瑪旺秋再予擴建。八蚌寺的大殿占地6231平方米,是一棟坐北朝南的大型四合院建築,高度達40米,有七層樓高,大小房間共近40間。整個建築四周以褐紅色天然黏土夯築;牆頭是高1.5米的黑色班金牆(貝瑪牆)上面飾有尼泊爾工匠打造的八吉祥銅飾。頂部為平頂。大殿內部裝飾豐富,有大量珍貴的壁畫、雕塑及各種法器用品。
主寺主殿內有7層樓高的彌勒佛立像,右邊為第十一世廣定大司徒巴貝瑪旺秋舍利塔,左邊為釋迦牟尼佛座像,另外有被稱為“紅寶座”的歷代廣定大司徒巴的法座、蓮花生大士像及白度母像等,主殿內周圍還復原了十六羅漢、護法等唐卡壁畫。
現在,由於外觀、經堂等諸多損毀,大殿內外進行整建或整修的部分不少,經費多半來自當地信眾的供養及第十二世廣定大司徒巴等仁波切的支援。

那洛六法閉關中心

那洛六法閉關中心又稱為下閉關修行(殊勝)院,由第二世宛珠旺格多吉於第九世廣定大司徒巴時期所創建,當時,第九世廣定大司徒巴親自設計三年閉關課程,同時擔任閉關中心的上師;此後三年閉關課程便一直在噶舉傳承中延續,直到現在。這箇中心後來經過第十一世廣定大司徒巴貝瑪旺秋加以整建。
閉關中心內重要文物有:卓切瑪與聖者龍樹用菩提木親雕之甘達拉佛像,新倡繪雙運次第唐卡畫等;第十一世廣定大司徒巴製成的鍍金紅銅彌勒佛,馬爾巴、密勒日巴、岡波巴的塑像,內藏有三尊的心、舌、眼與舍利子;銅製的三重釋迦牟尼像,據說本像開光時,心間發出光芒。另有無數唐卡、佛經注釋、論典與甚深那若六法修持儀軌及實用圖表等。
閉關中心從公元1983年開始重建,在第一任閉關上師耶西炯涅指導下已經完成六次三年三個月閉關;目前(2005年11月)閉關中心的上師為喇嘛江措,由第十二世廣定大司徒巴於耶西炯涅往生後所任命。共有三十多位喇嘛正在進行開放後第七屆三年三個月閉關課程。目前閉關尚在整建中,預計2008年完成。

尼古六法閉關中心

全稱為普賢閉關修行大樂院,又稱為上閉關中心,由第八世廣定大司徒巴首建,並曾在那裡閉關幾年,後來第二世宛珠仁波切建立下閉關中心後,尼古六法閉關中心因為沒有常駐僧而漸荒廢,只剩破屋。第一世蔣貢康楚仁波切,將自已所得到的供養財物都用來修建上閉關中心。藏曆第十四勝生周鐵猴年(公元1860年)佛降月10日首次開始迎入關,此後這裡成為香巴噶舉的重要法座。
第九世廣定大司徒巴貝瑪寧傑將閉關中心命名為“普賢大樂光明閉關修行院”。第二世蔣貢康楚仁波切在此建立了噶瑪巴傳承寺院,從第一世蔣貢康楚仁波切以後有不少著名上師在此修行,其中最著名的是喇嘛讓雄根恰(卡盧仁波切)。
尼古六法閉關中心內的文物在文革期間被破壞殆盡,1987年,在八蚌寺寺方和蔣貢康楚基金會共同努力下重建。在尊貴的噶瑪南究指導下,重建後已完成四次三年閉關課程,目前的閉關老師為喇嘛檔七,助教為喇嘛圖登,均由噶瑪南究所任命。
目前這個閉關中心的發展由蔣貢康楚基金會負責(Jamgon Kongtrul Labrang)。

毗盧遮那閉關中心

毗盧遮那閉關中心(又稱為大日如來閉關中心),由第一世八蚌欽哲仁波切於公元1937年新建,安排自上下閉關中心出關的僧伽,修持事部毗盧遮那、不動佛、金剛薩埵、無量光、穢跡金剛等到本尊與各種火供、噶瑪巴歷代上師成就法、解脫儀軌、藥師儀軌、普巴金剛、白度母成就法及持念明咒等,為期1年。
目前閉關中心的上師是尊貴的喇嘛噶瑪南究,他是八蚌寺所有閉關中心重新開始閉關課程後的主要指導老師,對八蚌寺所有閉關中心傳承法教的延續有極大的貢獻(如同當時的卡盧仁波切在八蚌寺的地位)。現任的閉關老師喇嘛耶西由喇嘛噶瑪南佳所任命。
毗盧遮那閉關中心的文物有:各種佛、菩薩、本尊等塑像,以及德格版《甘珠爾》與噶舉祖師們文集。

五明佛學院

八蚌寺五明佛學院由第八世廣定大司徒巴丘吉炯涅所創建,當時的八蚌寺五明佛學院是康區第一所有系統學習五明學科的佛學院。由第八世廣定大司徒巴丘吉炯涅親自擔任第一法台堪布,當時佛學院在聲明、醫學、天文等領域的學術成就聲名卓著。
第十一世廣定大司徒巴貝瑪旺秋時搬遷院址,制定院規,整理佛學課程,經、律、論都列入佛學院的課程里,對於顯、密經典以及藏傳佛教各教派的內容,採取的原則是“顯密兼容、各派並包”。同時聘請四方各教派大堪布交流學習,開闊僧員的知識面。八蚌寺五明佛學院不僅培養了許多精通五明的大學者、大堪布,尤為重要的是諸多不分教派的堪布各自培養出了許多精通五明的高僧大德,這些高僧學成回去後,又創建了很多佛學院。
八蚌寺五明佛學院恢復重建於1989年。它的恢復重建是在八蚌寺的多方籌措、第十二世廣定大司徒巴的大力資助及四方鄉民的支持下,初具規模。從恢復至今,佛學院培養出了400多名學員,其中優秀的堪布被派往40多座分支寺廟講授佛學、新建佛學院,弘法利生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學院建築3層木質藏式迴廊結構,正殿按照藏寺布置,供有黃銅佛像千尊,可以同時容納300名僧人研經說法。二樓藏經房內有藏文化典籍及經書數百冊,其中擁有許多藏傳佛教的罕見經籍。
學院現有4位常駐堪布,200多僧人 年齡在18-30歲之間。這些僧人來自青海玉樹州、果洛州,西藏昌都地區、雲南迪慶州以及四川藏區。

印經院

八蚌寺印經院名為“正法寶庫”,由第九世廣定大司徒巴貝瑪寧傑創建,第十一世廣定大司徒巴貝瑪旺秋加以擴建。印經院內藏有聖地印度及雪域藏地聖賢們之註疏與具雙重功德之論著,有猶如觀閱一切經典之慧目之共通明學,還有大量實用性較強之典籍文獻,以及噶瑪噶舉歷代廣定大司徒巴、蔣貢康楚仁波切之著作300多卷共7萬多塊木刻印版。
印經院印版最多時有10萬多塊,但以《大寶伏藏》為主的四萬多塊印版,在“文革”中已被毀壞。印經院經堂中心有無量光佛、觀世音、蓮花生、智慧怙主等佛像及第八世廣定大司徒巴舍利塔等文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