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宿寺

八宿寺

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全稱循努巴雪桑珠林。又稱桑珠德欽林、同卡寺。位於昌都地區八宿縣同卡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八宿寺
  • 屬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
  • 全稱:循努巴雪桑珠林
  • 建造時間:1473
簡要介紹,地理位置,景點介紹,

簡要介紹

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全稱循努巴雪桑珠林。又稱桑珠德欽林、同卡寺。位於昌都地區八宿縣同卡鎮。明成化九年(1473)由宗喀巴弟子格巴·堅贊 森格創建,是拉薩四大林中功德林所屬的寺廟,也是昌都地區較大寺廟之一。該寺第七世活佛洛桑班登江村曾出任北京雍和宮堪布,與內地的宗教文化交往頻繁。八 宿寺主要建築有措欽、達堅康、納久康、門拉康等,有扎廈134個,僧人350名。寺內主供朗達瑪滅佛時保留下來的釋尊玉面金銅像、泥塑強巴佛。此外,寺內 保存有許多歷史珍品和大量經卷、唐卡和佛像。其中,有古印度鑄造的佛像,吐蕃時期藏族自己鑄造的佛像及內地鑄造的佛像,明永樂年間和宣德年間鑄造的雙龍戲 珠鈸以及萬歲聖旨等極為珍貴的文物。該寺大殿中還有第七世、十一世濟嚨呼圖克圖靈塔。寺內另有濟嚨活佛的3件袈裟,乾隆皇帝賜給濟嚨呼圖克圖活佛的5個瓷 瓶和賜給七世活佛洛桑班登江村的刺繡彩色百龍圖、海獅圖各1幅。1996年被列為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理位置

八宿同卡寺位於八宿營縣同卡鄉政府所在地,離縣城250公里,通公路。該寺是由洛巴·江村生格於公元1473年創建的,為功德林拉讓(西藏政府攝政之一)所屬的一座寺廟。
同卡寺,亦稱“八宿寺”,全稱“循努巴雪桑珠林”。由宗喀巴大師的徒弟喇嘛堅贊僧格所建,位於“楚拉”附近。1473年由白覺桑布把該寺遷至“楚拉”山口,改名為“桑珠德丹林”。15世紀,由達察活佛世系掌管,並進行擴建,主要建築有措欽大殿(面積36柱)、達堅康(面積6柱)、納久康(面積15柱)、門拉康(面積24柱)、扎倉等,寺內主供朗達瑪滅佛時保留下來的釋迦牟尼佛玉面金銅像、強巴佛泥塑像(據說建寺時從外地飛到此寺,亦稱“飛來像”)。現有僧尼350人。

景點介紹

同卡寺在祖國統一、民族團結、藏漢文化交流等方面曾作出過突出的貢獻。寺內藏有許多罕見的歷史珍品和大量的經卷、唐卡和佛像,其中綢緞刺繡量多質好,有刺繡、緙絲、綢緞、錦鍛等品種。明永樂年間和宣德年間鑄造的“雙龍戲珠銅鈸”以及萬歲聖旨等都是極為珍貴的文物。
同卡寺大殿中還供有第七世、第十一世等達察活佛的三座肉身靈塔。在離寺廟約500米處有一座稱為澤培仁波且的佛塔,呈四方形,底寬36米多,高25米。從外形看,塔為六層,實際內部只有三層經堂可繞塔觀賞,每層塑有大小各類佛像。該塔穩重挺拔,氣勢雄偉,造型獨特,是昌都境內最高的佛塔之一。  
八宿縣除同卡寺外,還有著名的“多拉神山”和“嘎學岩畫”。多拉神山位於白馬鎮以東63公里的川藏公路旁,神山的神秘在一滿山遍野的石灰岩上刻滿了各種佛像和六字真言,佛教徒認為這是佛的造化。嘎學岩畫位於縣城以西5公里的巴冬村牧場處,系一塊巨大岩石上雕刻的,內容有人物、動物、日、月、塔、藏文字母,還有張弓射箭、騎馬(牛)的人、奔跑的人等,是昌都地區至今發現的惟一一處早期岩畫群,為研究八宿一帶早期的社會形態和生活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八宿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