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曆朝通俗演義》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寫了2166年的歷史,包括《前漢通俗演義》、《後漢通俗演義》、《兩晉通俗演義》、《南北史通俗演義》、《唐史通俗演義》、《五代史通俗演義》、《宋史通俗演義》、《元史通俗演義》、《明史通俗演義》、《清史通俗演義》、《民國通俗演義》共11部、1040回,約600萬字。《兩晉通俗演義》用章回小說體裁形式寫的小說不像《三國演義》那樣創造了一系列藝術形象的文學作品,而是史實力求確鑿的通俗歷史書,是一部觀念先進、文筆優美,足以充分反映歷史真實的新的中國歷代通俗演義。 《兩晉通俗演義》由蔡東藩編著。
基本介紹
- 書名:兩晉通俗演義/歷朝通俗演義
- 出版社: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
- 頁數:272頁
- 開本:16
- 作者:蔡東藩
- 出版日期:2013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定價:30.00
內容簡介
媒體推薦
我認為,這部書的重新出版,不但可以作為一般人的讀物,並且也可以作為愛好歷史的人們的參考。因為一部《二十四史》分量太多,就是歷史專家也不容易把它完全熟記,倒不如這部演義.隨意翻閱一下,說不定會有提綱挈領的功效。
——著名歷史學家顧頡剛
圖書目錄
第五十二回 乘羯亂進攻反失利 弒趙主易位又遭囚
第五十三回 養子覆宗冉閔複姓 孱主授首石氏垂亡
第五十四回 卻桓溫晉相貽書 滅冉魏燕王僭號
第五十五回 拒忠言殷浩喪師 射敵帥桓溫得勝
第五十六回 逞刑戮苻生縱虐 恣淫威張祚殺身
第五十七回 具使才說下涼州 滿惡貫變生秦闕
第五十八回 圍廣固慕容恪善謀 戰東河諸葛攸敗績
第五十九回 謝安石應徵變節 張天錫乘亂弒君
第六十回 失洛陽沈勁死義 阻石門桓溫退師
第六十一回 慕容垂避禍奔秦 王景略統兵人洛
第六十二回 略燕地連摧敵將 拔鄴城追擄孱王
第六十三回 海西公遭誣被廢 崑崙婢產子承基
第六十四回 謁崇陵桓溫見鬼 重正朔王猛留言
第六十五回 失姑臧涼主作降虜 守襄陽朱母築斜城
第六十六回 救孤城謝玄卻秦軍 違眾議苻堅窺晉室
第六十七回 山墅賭弈寇來不驚 淝水交鋒兵多易敗
第六十八回 結丁零再興燕祚 索鄴城申表秦庭
第六十九回 據渭北後秦獨立 入阿房西燕稱尊
第七十回 墮虜謀晉將逾絕澗應童謠秦主縊新城
第七十一回 用僧言呂光還兵 依逆言段隨弒主
第七十二回 謀刺未成秦後死節 失營被獲毛氏捐軀
第七十三回 拓跋矽創興後魏 慕容垂討滅丁零
第七十四回 智姚萇旋師驚噩夢 勇翟琨斬將掃孱宗
第七十五回 失都城西燕被滅 壓山寨北魏爭雄
第七十六回 子逼母燕太后自盡 弟陵兄晉道子專權
第七十七回 殷仲堪倒柄授桓玄 張貴人逞凶弒孝武
第七十八回 迫誅奸稱戈犯北闕 僭稱尊遣將伐西秦
第七十九回 呂氏肆虐涼土分崩 燕祚寢衰魏兵深入
第八十回 拓跋矽轉敗為勝 慕容寶因怯出奔
第八十一回 攻舊都逆子忘天理 陷中山嬌女作人奴
第八十二回 通叛黨蘭汗弒君 誅賊臣燕宗復國
第八十三回 再發難王恭受戮 好惑人孫泰伏誅
第八十四回 戕內史獨全謝婦 殺太守復陷會稽
第八十五回 失荊州參軍殉主 棄苑川乾歸逃生
第八十六回 受逆報呂纂被戕 據偏隅李禺獨立
第八十七回 掃殘孽南燕定都 立奸叔東宮失位
第八十八回 呂隆累敗降秦室 劉裕屢勝走孫恩
第八十九回 覆全軍元顯受誅 奪大位桓玄行逆
第九十回 賢孟婦助夫舉義 勇劉軍敗賊入都
第九十一回 截江州馮遷誅逆首 陷成都譙縱害疆臣
第九十二回 貪女色吞針欺僧侶 戕婦翁擁眾號天王
第九十三回 葬愛妻遇變喪身 立猶子臨終傳位
第九十四回 得使才接眷還都 失兵機縱敵人險
第九十五回 覆孤城慕容超亡國 誅逆賊馮文起開基
第九十六回 何無忌戰死豫章口 劉寄奴固守石頭城
第九十七回 竄南交盧循斃命 平西蜀譙縱伏辜
第九十八回 南涼王愎諫致亡 西秦後敗謀殉難
第九十九回人荊州驅除異黨 奪長安翦滅後秦
第一百回 招寇亂秦關再失 迫禪位晉祚永終
文摘
越宿由石虎遣人召澄,澄即入見,虎語澄道:“我昨夜夢見一龍,飛向西南,忽然墜地,不知吉凶何如?”澄應聲道:“眼前有賊,不出十日,殿東恐要流血,陛下慎勿東行。”虎素來信澄,倒也默然無言。忽見屏後有一婦人趨出,嬌聲語澄道:“和尚莫非昏耄么?宮禁森嚴,怎得有賊?”澄見是虎後杜氏,便微笑道:“六情所感,無一非賊,年既老耄,還屬無妨,但教少年不昏,方才是好哩。”已經說出後事,可惜愚婦無知。已而遇秋社日,天空有黃黑雲,由東南展至西方,直貫日中,及日向西下,雲分七道,相去約數十丈,幻成白色,如魚鱗相似,歷時乃滅。韜頗解天文,顧語左右道:“天變不小,恐有刺客起自京師,未知由何人當災哩。”是夕,韜與僚屬會宴東明觀,召令樂工歌伎,彈唱侑酒。宴至半酣,不覺長嘆道:“人生無常,別易會難,諸君試暢飲一觥,各宜使醉,須知後會有期,應該乘時盡興哩。”說至此,竟泫然涕下。死兆已見!大眾聽了,都不禁駭異,惟見韜涕泗橫流,也不禁觸動悲懷,相率欷歔,都非佳象。到了夜半,眾皆別去,韜趁便留宿佛寺中。
哪知事出非常,變生不測,僅越半夜,好好一個石家主子,竟變做血肉模糊的死屍。天已大明,寢門尚閉,韜有侍役,怪韜高臥不起,撬戶入視,已是腹破腸流,手斷足折,倒斃在寢榻前。旁有刀箭擺著,也不辨是何人所置,何人所殺,當下慌亂無措,不得已著人飛報。偏宮中已經得知,趙主石虎,正聞變驚慟,暈倒床上。宮人七手八腳,環集施救,好容易才得救醒,尚是悲號不止。究竟由何人先去報聞?查將起來,乃是趙太子石宣。應該由他先知。虎號哭多時,便擬親往視喪。時百官已俱入請安,聞虎命駕將出,各欲扈從前去。獨司空李農進諫道:“害死秦公,未知何人,臣料是釁起蕭牆,危生肘腋,陛下不宜輕出,當速緝兇手,毋使幸脫。”虎得農言,猛然記起佛圖澄語,不由的頓足嘆息道:“是了是了。究竟和尚通靈,朕到此才能覺悟呢。”遂停止不行。一面飭衛士戒嚴,一面派官吏治喪。太子宣駕坐素車,引東宮兵千人,往視韜殮,使左右舉衾觀屍,仔細一瞧,反呵呵大笑,掉頭自去。實是一個莽漢,若使韜知預防,何至被殺。還至東宮,將委罪韜吏,命收大將軍記室參軍鄭靖尹武等人。韜曾為車騎大將軍。
偏是惡報昭彰,難逃冥譴,有一東宮役吏史科,向石虎處訐發陰謀,虎始知禍由太子,氣得兩目咆哮,無名火高起三丈,亟命左右往召太子宣。宣不敢逕往,中使詐稱奉杜後命,叫他進去。宣還道是另有密商,因即入省,甫進宮門,便有人傳著虎諭,把宣驅入別室,軟禁起來。那時楊桎牟成趙生等,已聞風出走,生稍遲一步,致被衛士拘住,交與刑官拷訊。生無可抵賴,始供稱殺韜情跡,實由楊卡不等隱受宣囑,伺韜留宿寺舍,夜用獼猴梯架牆,逾垣入室,因得逞凶。這供詞呈將進去,虎不瞧猶可,既已瞧著,大呼:“了不得,了不得。”便命將宣移禁席庫,更用鐵環穿通宣頷,鎖諸柱上,且作數斗可容的木槽,中貯塵糞土飯,迫使宣食,仿佛似豬狗一般。一面取入殺韜刀箭,見上面尚有血痕,便伸舌吮舐,且舐且泣,哀聲震徹內外。徒哭何益?百官俱入內勸解,哪裡禁遏得住?大眾無法可想,只好往請佛圖澄,前來解免。澄當然馳至,見了石虎,說出一番前因後果,稍得令虎止哀。惟虎即欲加宣極刑,澄復諫道:“宣與韜皆陛下子,今宣殺韜,陛下又為韜殺宣,是反變成兩重禍祟了。陛下今日,誠使息怒加慈,福祚尚保靈長,可延六十餘年,若必欲誅宣,恐宣魂當化為彗星,將來要下掃鄴宮呢。’’這是何因何果?可惜尚未說明。虎執意不從,待澄趨退,便令左右至鄴城北隅,堆積薪柴,就柴堆上豎一標竿,竿上架著轆轤,兩端穿繩,懸垂上面,當下把宣牽就柴上,用繩系住。並使韜平時寵幸二閹,一叫郝稚,一叫劉霸,拔宣發,抽宣舌,斫宣目,刳宣腸,斷宣手足,然後將宣屍用轆轤絞上,掛諸天空,下面縱火焚薪,薪燃火盛,煙焰沖天,不到半時,已將宣屍爛焦,如燔如炙,好一個燒烤。及繩被毀斷,屍復下墜,立成灰燼。這是何刑?最可怪的是暴主石虎,挈領宮妾數千人,共登高台,瞭望火所,看它燔灼。莫非是看放焰火么?至火已垂滅,再令檢出屍灰,分置諸門交道中,並收宣妻子二十九人,一併殺死。究竟是虎狼性格,名不虛傳。宣有幼兒,年才數歲,伶俐可愛,虎不忍加誅,抱置膝上,向他垂涕。兒亦啼哭道:“這非兒罪。”虎欲赦兒不誅,偏秦府屬吏,定請並誅此兒,看虎戀戀不捨,竟向虎膝上牽奪。兒攬住虎衣,狂叫痛號,甚至帶絕手脫,始被猛擲出去,踢躂一聲,登時斷命。虎掩面入宮,敕廢宣母杜氏為庶人,誅東宮僚屬三百人,閹寺五十人,統皆車裂支解,棄屍漳水,灣東宮以養豬牛。還有東宮衛卒十餘萬人,全體謫戍涼州。太史令趙攬,己遷任散騎常侍,前曾入白道:“宮中將有變亂,宜豫備不虞。”及虎既殺宣,疑攬預知宣謀,獨不實告,亦勒令處死。可為王波泄恨。貴嬪柳氏,系尚書柳耆長女,才色俱優,耆有二子嘗侍直東宮,為宣所寵,此時已共誅死。虎復令柳女連坐,逼使自盡。既而追念柳氏姿容,未免生悔,幸柳氏尚有一妹,在家待字,便飭左右驅車接入,就在芳林園引見。細瞧芳容,不亞乃姊,就下座掖入寢床,令做乃姊替身,恣情淫狎,不消細說。姊妹花並墮虎口,死者固已矣,生者亦去死無幾。
過了匝月,虎複議冊立太子,太尉張舉道:“燕公斌有武略,彭城公遵有文德,惟在陛下自擇。”虎答道:“卿言正合我意。”語尚未終,偏有一人閃出道:“燕公母賤,又嘗有過,彭城公與前太子邃同母,母鄭氏已經坐廢,怎得再立他次子?還請陛下三思!”虎聞言瞧著,發言的系戎昭將軍,就是前擄劉曜幼女的張豺。曜女安定公主,擄入趙宮,得虎寵愛,小子在前文中,已曾敘過,至此生有一子,取名為世,已有十齡,豺因虎年長多疾,意欲立世為嗣,俟虎死後,世母劉氏為太后,必感豺德,令他輔政,所以特地進言,陰圖逞志。果然虎為所動,沈吟多時,不答一言。豺乘機說虎道:“陛下再立儲宮,母皆倡賤,不足服眾,所以禍亂相尋,今宜自懲前轍,必須母貴子孝,方可冊立,免再生患。”虎爽然道:“卿且勿言,朕已悟卿意了。”豺乃趨出。越宿由虎召集群臣,面加曉諭道:“朕欲取純灰三斛,自滌心腸,何故專生惡子?年過二十,便欲弒父,今少子世年方十歲,待他及冠,我已老了,就使世再不肖,也不致為我所見哩。”但期保全首領,也是無聊之思。道言未絕,即由太尉張舉,司空李農,同時應聲道:“臣等願奉詔立齊公。”原來齊公是世封爵,臣下不便直呼世名,因以齊公二字相代。農既倡議,大眾便附和一辭,獨大司農曹莫無言。張李二人,又謂應完備手續,先由公卿聯名上疏,請立世為太子,及疏已草就,莫復不肯署名。虎使張豺問明莫意,莫答道:“天下重器,不應立少,故不敢署名。”虎聞言嘆道:“莫為忠臣,可惜未達朕旨。惟張舉李農,能體朕心,可轉示委曲,免得誤會。”舉與農應命諭莫,相偕退去。虎遂立世為太子,進世母劉氏為皇后,命太常條攸為太子太傅,光祿勛杜嘏為太子少傅,並囑使朝夕箴規,毋令太子再蹈前愆。何濟於事?P293-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