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值
毛細管黏度計法: 切變速率為115(S-1)時,黏度為5.61土0.85 mPa•s; 切變速率為46(S-1)時,黏度為7.3 ±1.1 mPar•s; 切變速率為11.5(S-1)時,黏度為10.4 ±1.0mPa•s。
臨床意義
全血黏度測定可為臨床許多疾病,特別為血栓前狀態和血栓性疾病的診治和預防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全血黏度升高見於: (1) 血漿蛋白異常:巨球蛋白血症、多發性骨髓瘤、先天性高纖維蛋白血症等; (2) 紅細胞數增多:原發性或繼發性真紅細胞增多症、肺源性心臟病、白血病、高原環境、長期缺氧等; (3) 紅細胞聚集性增加促使血液黏度增高者:心肌梗死、冠心病、腦梗死、糖尿病、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肺梗死、視網膜動靜脈栓塞、異常血紅蛋白病等; (4) 其他:高脂蛋白血症、雷諾綜合徵、腫瘤等。 減少:貧血、出血性疾病、肝硬化、尿毒症、急性肝炎、婦女經期及妊娠期等。
注意事項
(1) 採血與抗凝:採血方式不當可引起黏度測量誤差。根據ICSH的建議,壓脈帶壓迫的時間應儘可能縮短,針頭插入後,應在壓脈帶鬆開5s後開始採血,抽血時用力不宜過猛。 抗凝劑應採用固體抗凝劑,以防止對血液的稀釋作用,若採用液體抗凝,應提高抗凝劑的濃度,以減少加入液體量,一般以肝素或乙二胺四乙酸二鉀或二鈉(EDTA-K:或EDTA-Na2)抗凝,但因鉀鹽溶解度大,故以鉀鹽為好。 (2) 試樣存放時間:採血後應立即進行測試,在室溫下存放過長時會引起測量結果偏高,最好於4h內完成測試。若存於4℃冰櫃可延長至12h,血標本不宜在0℃以下存放,因為在冰凍條件下紅細胞會發生破裂。 (3) 生命節律的影響:曾有研究指出,人體在1天中血液黏度呈現規律性的變化,有兩次高峰,分別在上午11時和下午8時。進食會引起血細胞比容和血漿成分的變化,因此採血時間以清晨空腹為宜。 (4 )參考值問題:血液黏度是血漿黏度、血細胞比容、紅細胞的聚集和變形,血小板及白細胞等這些內在因素在一定測量條件下的巨觀表現,而這些因素又在一定範圍內波動,因此血液黏度也有一定波動範圍。在病理狀態下血液流變性會發生複雜變化。因此要評價血液黏度是否正常必須要有參考值,參考值必須由經過嚴格檢查、健康狀況良好的人群獲得。但人群中疾病的檢出率依賴於人的年齡、醫學知識和檢測技術的水平,因此參考值具有相對性。另外不同地區的人群生活水平和習慣不同,對血液黏度也有影響,因此沒有普遍適用的參考值,即使採用通用的儀器和標準化的操作方法也是如此。因此不同地區和實驗室應具有自己的參考值。 (5) 血細胞比容對黏度的影響:血液是血細胞在血漿中的懸浮液,其黏度受血漿和血細胞性質的影響,為排除血漿黏度對血液黏度的影響,引入了相對黏度(ηr)的概念,它是血液黏度(ηb)與血漿黏度(ηp)的比值,即: 紅細胞是血液中最主要的有形成分,對血液黏度的影響最大,全血黏度隨血細胞比容的增加呈指數上升,為排除血細胞比容(HCT)變化對血液黏度的影響,引入了還原黏度的概念,它表示紅細胞單位壓積變化引起的血液黏度的增加,即: 由於在低切變率下血液黏度主要受紅細胞聚集的影響,高切變率時,血液黏度主要受紅細胞變形性的影響。因此,若低切變率下,還原黏度升高,表明紅細胞聚集性升高,若高切變率時,還原黏度升高,表明紅細胞變形性降低。
相關疾病
脫水,妊娠期糖尿病,休克,老年人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肝硬化
相關症狀
脫水,休克,高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