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供者血液採集到含有抗凝劑保存液的血袋中,不做任何加工,即為全血。血液是由液態血漿和自由懸浮於血漿中的血細胞組成。它是一種紅色、具有黏性、不透明的液體。已經加入保存液的血液在沉澱或離心後可分成兩部分:上層略帶黃綠色的液體是血漿;下層呈暗紅色、不透明的是紅細胞。在血漿和紅細胞之間有一層薄薄的白色物質是白細胞和血小板。如果未加抗凝劑,離體血液將會發生凝固,出現膠凍狀血塊。隨著血塊逐漸縮小,滲出一層澄清的黃綠色液體,稱為血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血輸血
- 種類:保存的全血、新鮮全血
- 優點:保存液使全血稀釋輸注時更加通暢
- 功能:運輸功能、調節功能、凝血功能等
種類
(1)常用的全血是保存在4±2℃的全血。
(2)公認的質量標準是輸注24小時後,受血者循環血記憶體活的紅細胞數應至少尚存70%。
2.新鮮全血:一般認為採血後24內的血液為新鮮全血。事實上,具有抗凝功能的凝血因子及血小板因保存液的作用而大部分喪失,具有吞噬、抗炎作用的中性粒細胞,8小時內也失去治療功能。
優點
功能
(1)機體進行新陳代謝所需要的物質自外界經消化器官攝入後,通過血液輸送到各組織器官。
(2)機體在物質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二氧化碳、肌酐、尿素、酸性代謝產物以及過多的水分,也通過血液經腎、皮膚、呼吸器官及腸道排出體外。
(3)在發揮運輸功能中,血紅蛋白攜帶氧、運鐵蛋白攜帶鐵等。
2.調節功能
(1)機體各組織要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動,需要一個適宜的物理、化學環境,包括適宜的溫度、酸鹼度、滲透壓以及離子濃度等。當這些物理、化學條件改變時,機體活動將不能正常進行。
(2)血漿具有比較恆定的酸鹼度,細胞內的新陳代謝要求適宜的酸鹼度,而血漿酸鹼度可通過組織間液影響全身組織細胞酸鹼度,故保持血漿酸鹼度的恆定極為重要。
(3)血液能吸收體內產生的熱量,通過血液循環運送到體表散發,保持體溫恆定。
3.免疫防禦功能
(1)血液中的白細胞對外來物具有吞噬作用,並將其消滅。
(2)血漿中的抗毒素、溶菌素等多種免疫球蛋白具有免疫作用。
4.凝血功能
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具有凝血、止血作用。
臨床套用
(1)急性大量出血:如產後出血、大手術或嚴重創傷時,患者喪失大量血液,紅細胞和血容量明顯減少。這時要迅速恢復和維持患者的血容量,以防止休克。
(2)體外循環:心肺手術時,常用體外循環機,以往常用全血作泵的底液,現主張配合白蛋白和晶體液,可沖淡血液,降低血液黏度,以避免術後發生腎衰竭。
(3)血液置換:新生兒溶血病,經過換血可去除膽紅素、抗體及抗體致敏的紅細胞。
2.禁忌證
(1)有高熱、過敏和溶血等輸血反應史者應禁忌輸注全血。
(2)充血性心力衰竭,特別是急性肺水腫,若伴有嚴重貧血會加重心力衰竭,此時可考慮緩慢輸注壓積紅細胞。
(3)血液透析、同種器官移植或預期需長期反覆輸血者,一般不宜用全血。
(4)其他:如惡性高血壓、真性紅細胞增多症和血色病等應禁忌輸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