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鷹偵察機

“全球鷹”無人機是美國諾斯羅譜·格魯曼公司研製的高空高速無人偵察機。“全球鷹”相貌不凡,看起來很像一頭虎鯨,翼展35.4米,長13.5米,最大飛行速度644千米/小時,最大飛行高度19850米,最大起飛重量11622千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球鷹偵察機
  • 外文名:Global Hawk reconnaissance aircraft
  • 產地:美國
  • 飛行速度:644千米/小時
  • 飛行高度:19850米
概述,經歷,設備結構,局部戰爭初露鋒芒,

概述

它身體龐大、雙翼直挺,翼展超過波音747飛機,球狀機頭將直徑達1.2米的雷達天線隱藏了起來。“全球鷹”機載燃料超過7噸,最大航程達25945千米,自主飛行時間長達41小時,可以完成跨洲際飛行,可在距發射區5500千米的目標區上空停留24小時進行連續偵察監視(U-2偵察機在目標上空僅能停留10小時)。“全球鷹”飛行控制系統採用GPS全球定位系統和慣性導航系統,可自動完成從起飛到著陸的整個飛行過程。通過使用一個衛星鏈路(Ku或UHF波段),自動將無人機的飛行狀態數據傳送到任務控制單元。

經歷

2001年4月22日凌晨,一架“全球鷹”從美國加利福尼亞空軍基地起飛,經過22.5個小時連續飛行,總行程達12000千米(相當繞地球1/4周),降落在澳大利亞阿萊德附近的艾欽瓦勒皇家空軍基地,成為世界上第一架成功飛越太平洋的無人駕駛飛機。在飛行途中還試驗了與機上感測器的海上工作方式,並試驗了澳方聯合研製的圖像傳送裝置。要知道,即便是有人駕駛飛機,也只有其中少數大型民航客機能夠跨越太平洋。顯然它是當時無人機中飛行時間最長,飛行距離最遠、飛行高度最高的無人機,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無人偵察機。

設備結構

“全球鷹”有“大氣層偵察衛星”之稱,其機上裝有光電、高解析度紅外感測系統、CCD數字攝像機和合成孔徑雷達。光電感測器重100千克,工作在0.4—0.8微米的可見光波段;紅外感測器工作在3.6—5.0微米的中波段紅外波段;合成孔徑雷達重290千克,工作在X波段。合成孔徑雷達獲取的條幅式偵察照片可精確到1米,定點偵察照片可精確到0.30米,甚至可測出隱藏在樹叢中恐怖分子。“全球鷹”能在2萬米高空穿透雲雨等障礙連續監視運動目標,準確識別地面各種飛機、飛彈和車輛的類型,甚至能清晰分辨出汽車輪胎的齒輪;對以每小時20千米到200千米速度行駛的地面移動目標,可精確7米。“全球鷹”既可以進行大範圍雷達搜尋,又同時可提供7.4萬平方千米範圍內目標的光電/紅外圖像。“全球鷹”一天之內可以對約13.7萬平方公里的區域進行偵察,它經過改裝可持續飛行6個月,只需1—2架即可監控某個國家,最終達到監控全世界。
系統完整傳輸及時
“全球鷹”最大的優點是,它能與現有的聯合部署智慧型支援系統(JDISS)和全球指揮控制系統(GCCS)聯結,圖像能直接而實時地傳送給指揮官使用,用於指示目標、預警快速攻擊與再攻擊、戰鬥評估。RQ-4A型還可以適應陸海空軍不同的通信控制系統,既可進行寬頻衛星通信,又可進行視距數據傳輸通信。另外機上裝有備份的數據鏈。在2001年4月22日進行的試驗中,“全球鷹”直接將雷達圖像傳送到美陸軍戰術情報系統和美海軍“喬治·華盛頓”航空母艦上的海軍終端,又橫跨大西洋到葡萄牙偵察歐洲大陸及馬德拉群島上的目標,這些圖像均通過設在英國的聯合分析中心傳送到北約的大西洋最高司令部,經過處理後的情報又傳給戰區指揮員,供隨後的兩棲登入演習使用。

局部戰爭初露鋒芒

“全球鷹”於1994年開始研製,1998年3月樣機試飛,2001年春天才通過了系統設計,11月就匆匆投入了對塔利班的軍事打擊行動。在阿富汗戰爭中,“全球鷹”無人機執行了50多次作戰任務,累計飛行1000小時,提供了15000多張敵軍目標情報、監視和偵察圖像還為低空飛行的“捕食者”無人機指示目標。
伊拉克戰爭打響後,“全球鷹”再次出征,勇創佳績。戰爭中,美軍只使用了2架“全球鷹”無人機,卻擔負了452次情報、監視與偵察行動,為美軍提供了“廣泛的作戰能力”。
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多國部隊共損失了38架飛機。此次伊拉克戰爭之前,美軍對伊軍的防空力量憂心忡忡。這次伊拉克戰爭中,為了減少人員傷亡和飛機損失,美軍使用了“全球鷹”進行全天候偵察。據報導,在伊拉克戰爭期間,“全球鷹”執行了15次飛行任務,提供了4800幅圖像。美空軍利用“全球鷹”提供的目標圖像情報,摧毀了伊拉克13個地空飛彈連、50個地空飛彈發射器、70輛地空飛彈運輸車、300個地空飛彈箱和300輛坦克(占伊拉克已知坦克的38%)。用於摧毀伊拉克防空系統的時間敏感目標數據中,55%%是由“全球鷹”無人機提供的。
“全球鷹”在伊拉克戰爭中首次用來為F/A-18C戰鬥機傳遞數據,攻擊伊拉克飛彈系統。在一次交火中,“全球鷹”無人機機載合成孔徑雷達提示機上的AAQ-16電光/紅外感測器對準伊軍隱蔽的飛彈發射架;數據通過衛星數據鏈路傳到地面控制站,在傳遞給美國海軍的F/A-18C戰鬥機之前進行分析和壓縮,F/A-18C利用這一信息瞄準並摧毀在橋下的伊拉克飛彈系統。從觀察、探測到發射飛彈摧毀目標所用的時間僅為20分鐘,大大提高了打擊力度。
取代U-2為時不遠
“全球鷹”在實戰中的出色表現,引起了美國盟國的極大關注。澳大利亞、德國、以色列、瑞典和英國等已表示出對“全球鷹”的極大興趣。
由於美國以及國際市場對無人機需求增大,於是阿富汗戰爭後,美軍加快了“全球鷹”無人機的研製發展步伐。迄今美國已製成11架“全球鷹”無人機,美國空軍決定2011年前採購66架。美軍已制定了一系列的發展計畫,目標是要達到與U-2偵察機同等的水平,一旦獲得成功,五角大樓將用最新的無人機駕駛偵察系統取代傳統的有人駕駛偵察系統。美國空軍參謀長萊恩將軍說:“我本人認為,U-2飛機的時代最終將被‘全球鷹’所取代”。
RQ-4B是RQ-4A的升級型,其翼展為39米,比RQ-4A的翼展長3.6米,機身也大於RQ-4A,載荷有RQ-4A的900公斤提高到1350公斤;RQ-4B的續航時間增長,可自主控制飛行。此外,RQ-4B將採用開放的系統結構,使其能夠“即插即用”各種增強型載荷。除攜帶信號情報和電子情報(ELINT)載荷外,RQ-4B還攜帶多平台雷達技術嵌入項目(MP-RTIP)載荷,技術水平比RQ-4A有了很大提高。
目前,德國國防部和美國空軍正在RQ-4A型“全球鷹”無人機的基礎上研製供德國使用的“全球鷹”派生型——“歐洲鷹”無人機。如果研製成功,“歐洲鷹”將取代德國海軍執行信號任務的18架“大西洋”信號情報飛機。“歐洲鷹”還將作為意、西、法、德、荷五國共同研製的“防區外監視和目標捕獲雷達”的平台之一。★
■新聞背景
日本媒體8月初披露了一則訊息,日本將自主開展對朝鮮的無人機偵察,這將是自二戰結束以來,日本首次單獨對周邊國家進行軍事偵察。軍事需求與研發能力之間的矛盾使美國軍火商受到日本防衛廳的青睞,美軍的“全球鷹”無人機有可能在未來作為日本的“大和鷹”飛向朝鮮半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