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變暖(全球暖化)

全球氣候變暖

全球暖化一般指本詞條

全球氣候變暖是一種和自然有關的現象,是由於溫室效應不斷積累,導致地氣系統吸收與發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累積,從而導致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暖。

由於人們焚燒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並將其焚燒時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具有高度透過性,而對地球發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強烈吸收地面輻射中的紅外線,導致地球溫度上升,即溫室效應。全球變暖會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凍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僅危害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還威脅人類的生存。

另一方面,由於陸地溫室氣體排放造成大陸氣溫升高,與海洋溫差變小,近而造成了空氣流動減慢,霧霾無法短時間被吹散,造成很多城市霧霾天氣增多,影響人類健康。汽車限行,暫停生產等措施只有短期和局部效果,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氣候變暖和霧霾污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球氣候變暖
  • 外文名:Global warming,climate change
  • 解釋:自然現象
  • 原因:人們焚燒化石燃料和石油等化學物
背景,發展,危害,基本介紹,氣候,冰川,生態,政治,氣候,海洋,農作物,生物,冰山融化,減緩變暖,化學元素,最大受害國,爭議質疑,巴黎協定,

背景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氣溫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在近一個世紀以來大量使用礦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種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在20世紀全世界平均溫度約攀升0.6攝氏度。北半球春天冰雪解凍期比150年前提前了9天,而秋天霜凍開始時間卻晚了約10天。20世紀90年代是自19世紀中期開始溫度記錄工作以來最溫暖的十年,在記錄上最熱的幾年依次是:1998年,2002年,2003年,2001年和1997年。
變暖後聯合國的措施
為阻止全球變暖趨勢,1992年聯合國專門制訂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該公約於同年在巴西城市里約熱內盧簽署生效。依據該公約已開發國家同意在2000年之前將他們釋放到大氣層的二氧化碳及其它“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降至1990年時的水平。另外,這些每年二氧化碳合計排放量占到全球二氧化碳總排放量60%的國家還同意將相關技術和信息轉讓給開發中國家。已開發國家轉讓給開發中國家的這些技術和信息有助於後者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各種挑戰。目前已有197個國家正式批准了上述公約。
用受限的生活方式,減少熱量排放:工業服務於生活,生活用品受限,工業自然減少。減少熱量排放應放在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習慣上,用固定的生活方式生活習慣,制定出固定的生活用品,用固定的生活用品,限制生活用品的濫用,用有限度的使用生活用品,達到限量生產,限量加工,從而抑制工業泛濫,減少熱量排放。
變暖後的危害
變暖的危害從自然災害到生物鏈斷裂,涉及人類生存的各個方面。
歷史溫度
在人類近代歷史中才有一些溫度記錄。這些記錄的來源不同,精確度和可靠性也參差不齊。在1850年前的一兩千年中,雖然曾經出現中世紀溫暖時期與小冰河時期,但是大眾一直相信全球溫度是相對穩定的。在1860年才有類似全球溫度的儀器記錄,當年的記錄很少考慮的城市熱島效應的影響。但是根據儀器記錄,1860~1900年期間,全球陸地與海洋的平均溫度上升了0.75℃;自1979年開始,陸地溫度上升幅度約為海洋溫度上升幅度的一倍(陸地溫度上升了0.25℃,而海洋溫度上升了0.13℃)。同年,人類開始利用衛星溫度測量來量度對流層的溫度,發現對流層的溫度每十年上升0.12℃至0.22℃。2000年之後,多方組織對過去1000年的全球溫度進行了研究,對這些研究成果進行對比和討論後發現,自1979年開始的氣候轉變的過程是十分清晰。此外,其他的研究報告顯示,從20世紀初開始至今,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增加了約1.1f(0.6℃);在過去的40年中,平均氣溫上升約0.5f(0.2-0.3℃);在20世紀,全球變暖的程度是更超過在過去400-600年中任何一段時間.。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太空研究所的研究報告顯示,自19世紀廣泛地用儀器測量並記錄溫度開始,2005年是最溫暖的年份,比1998年的溫度記錄還要高。世界氣象組織和英國氣候研究單位也有類似的估計,相反的是,他們測量顯示,2005年是僅次於1998年第二溫暖的年份。
在2000年後,各地的高溫記錄經常被打破。譬如:2003年8月11日,瑞士格羅諾鎮錄得41.5℃,破139年來的記錄。同年,8月10日,英國倫敦的溫度達到38.1℃,破了1990年的記錄。同期,巴黎南部晚上測得最低溫度為25.5℃,破了1873年以來的記錄。8月7日夜間,德國也打破了百年最高氣溫記錄。在2003年夏天,台北、上海、杭州、武漢、福州都破了當地高溫記錄,而中國浙江省更快速地屢破高溫記錄,67個氣象站中40個都刷新記錄。2004年7月,廣州的罕見高溫打破了53年來的記錄。2005年7月,美國有兩百個城市都創下歷史性高溫記錄。2006年8月16日,重慶最高氣溫高達43℃。台灣宜蘭在2006年7月8日溫度高達38.8℃,破了1997年的記錄。2006年11月11日是香港整個11月最熱的一日,最高氣溫高達29.2℃,比1961年至1990年的平均最高溫26.1℃還要高。
研究預測
據俄羅斯《獨立報》2013年7月31日訊息,《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發表文章稱,隨著海平面上升,美國約1400個城市至2100年或將被淹沒。據報導,該結論由Climate Central獨立研究中心的班傑明·施特勞斯研究所得。他的研究報告稱,至2100年,全球氣候變暖會導致海平面上升127厘米,屆時,美國約1400個城市將面臨被淹沒的威脅。
在這份研究報告中,施特勞斯特別關注了美國佛羅里達州和路易斯安那州。他認為,佛羅里達州150個城市的270萬人,以及路易斯安那州114個城市中的120萬人都將處於極大的威脅中。此外,面臨淹沒威脅的地區還有新澤西州、加利福尼亞州和北卡羅來納州等。
根據《新科學家》雜誌上的研究報告,“浮質法”能夠讓抵達地面的陽光減少五分之一。不過,這種方式也會降低天空的藍度,從我們熟悉的蔚藍色變成白色。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卡內基科學研究所的本-克拉維茨表示,人類可以通過實施地球工程,解決面臨的環境問題。然而,這種做法也會產生副作用。他指出,噴射到空中的顆粒直徑在0.1到0.9微米之一,負責將陽光反射回太空。不過,由於太空中存在這些顆粒,天空的顏色也會從藍色變成白色。
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古代農業活動曾使世界避免進入新冰川期。這說明,人類活動引起全球氣候變暖可能持續了數千年。研究人員說,砍倒大樹並開墾第一片田地的史前農民使大氣中甲烷和CO2等溫室氣體含量發生了很大變化,全球氣溫因此逐漸回升。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教授拉迪曼說:“要不是早期農業帶來的溫室氣體,地球氣溫很可能還是冰川時期的氣溫。”拉迪曼承認,研究結果非常容易引起爭議。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17日說,科學家通過兩項最新研究預測,即使全世界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穩定在2000年的水平,本世紀全球變暖和海平面上升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
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在18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連續發表兩篇論文,從不同角度預測了全球氣候變化的趨勢。他們的成果將由聯合國下屬的政府間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評估,收錄到2007年公布的下一份全球氣候變化報告中。
在第一篇論文中,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魏格雷提出了一個較簡單的數學模型來理解全球氣候變化。他認為,由於海洋存在“熱慣性”,對溫室氣體等外界影響的反應有所滯後,本世紀全球變暖的趨勢只不過是以前排放溫室氣體的後果。
據預測,到2400年,已存在於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成分,將至少使全球平均氣溫升高1℃;不斷新排放的溫室氣體,又將導致全球平均氣溫額外升高2至6℃。這兩個因素還會分別引起海平面每世紀上升10厘米和25厘米。要遏制氣候變暖的趨勢,就必須將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控制在極其低的水平,即使這樣海平面上升的趨勢恐怕也難以避免,每世紀10厘米的上升速度可能是最樂觀的預測。
由傑拉爾德·梅爾等人發表的第二篇論文則預測,由於“熱慣性”的存在,即使本世紀中人類不向大氣排放任何溫室氣體,到2100年全球平均氣溫也將至少升高0.5℃,海平面將上升11厘米以上,其中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比科學家早先的預測值高了一倍多。梅爾對此解釋說,這是因為以前的預測沒有考慮到冰川融化等的影響。
梅爾的研究小組用兩套數學模型,藉助超級計算機模擬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分別為低、中、高時的氣候和海平面變化情況。
中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表明,地球表面植被覆蓋不斷減少與全球氣候變暖兩者有著必然的內在聯繫,首先對這個更為科學的數學模型作一簡單介紹。
首先必須介紹幾個簡單的物理常識:
一,力學
二,焦耳定律
英國物理學家焦耳做了大量的實驗於1840年最先精確地確定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這個規律叫做焦耳定律。焦耳定律可以用公式Q=I^2Rt表示
三,光電效應
光照射到某些物質上,引起物質的電性質發生變化,也就是光能量轉換成電能。這類光致電變的現象被人們統稱為光電效應(Photoelectric effect)。光電效應分為光電子發射、光電導效應光生伏特效應。前一種現象發生在物體表面,又稱外光電效應。後兩種現象發生在物體內部,稱為內光電效應。赫茲於1887年發現光電效應,愛因斯坦第一個成功的解釋了光電效應。
四,尖端放電效應
五,電磁感應定律
六,場分布概念
總之,其實就是力、熱、光、電四大力學,近代物理等一些理論,還要知道高等數學、地質構造板塊運動等方面的一些知識。
有了這些知識之後可以理解下面的話
⑴大前提
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地同時進行自轉,黃赤夾角是23度26分,在太陽輻射的照射下,由於光電效應,地表物體的電子被不斷電離,形成的負離子隨著熱空氣上升,使得地錶帶上正電荷,帶電量與太陽輻射強度以及時間成線性關係,也就是說,太陽在不斷為地表充正電荷,負電荷則上升至高空,整個地表與大氣層構成一個超級巨大電容器。
⑵電荷在地表將如何分布?
由於海水是良導體,相比之下,大陸板塊是不良導體,因此電荷在海平面能夠迅速流動,而在大陸上則流動相對緩慢一些,由於尖端效應,電荷將向地球表面海拔較高的地區不斷聚集,因此,海平面總的電流效應為零,電流效應將主要體現在大陸板塊之中。這樣就可根據地球板塊分布、地表詳細地形地貌、地球自轉情況以及太陽輻射角度等基本參數建立一個地球的電流及電荷模型,可計算出分布情況,理論上能夠得出與實際非常吻合的結果,視參數選擇的精確度以及計算機的數據處理能力。
⑶所帶來的電流場分布情況以及地磁場產生機理
當地球一側面對太陽時,根據此理論模型,若外界太陽輻射全部禁止,則地球表面的電荷運動趨勢是不斷向尖端地帶運動,產生電流場1,稱之為磁場1(這個電流場與地表大陸分布情況以及大陸海拔情況有關,且電流各向同性,所以其總體效應為零,但可在局部地區對地磁場的分布造成影響);與此同時地表在不斷地放電,因此在太陽輻射存在的情況下,地球正對太陽一面的電荷分布(主要分布在大陸上)是東面電荷最多,西面電荷最少(由於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因此在面對太陽一側形成了自東向西的電流,稱之為電流分布2,這個電流產生一個磁場,稱之為磁場2,且可知面對太陽一側,磁場較強,背對太陽一側磁場發散;此外地表尖端地帶聚集的正電荷隨著地球自轉所產生的磁場大小可稱為磁場3;而地表上空的負電荷也在隨著地球自轉產生電流場4,對應一個磁場,可稱為磁場4,由於正負電荷總量相等,因此磁場3和磁場4總體效應為零。綜上所述,磁場2是地磁場的主要來源,具體數據則需要根據太陽輻射情況、大陸板塊分布情況等詳細數據建立模型計算。
⑷地球如何實現電荷平衡
可將地球視為一個超級電容器,在太陽為這個超級電容器以1800A持續充電的同時,也在進行著1800A的放電(見費曼物理學講義閃電平均電流1800A,可推知充電電流是1800A),這個放電,就是閃電,所以,地球上當今20世紀閃電的平均電流就是1800A,閃電的電流則是自地表向高空,自下而上。閃電需要將空氣擊穿,因此多發生在空氣濕度較大的地帶,如陰雨大風天氣、以及較高海拔火山口地帶等。地球的表面電場強度自下而上超過100V/m(見費曼物理學講義),電場分布應該是,地表直到電離層,因此,可以推算出地球這個超級電容器蘊藏著很大的能量。既然電荷量很大,為什麼我們沒有感覺?因為我們所處的位置,在同一電位上,而乾燥的空氣又是極佳的絕緣體,所以沒有什麼感覺。
⑸若地表植被減少會出現什麼問題?
由以上幾點可知,地球大電容是一個平衡系統。長期以來,地球上生態環境,植被覆蓋情況是相對穩定的,因此,地表的含水量相對穩定,因此,地表的電導率相對穩定。按照此理論,當地表植被減少時,地表的電導率下降,即表現為電阻加大,也就是說,地球電容器的內阻增大,而充電功率即太陽輻射情況相對較穩定,根據焦耳定律,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地表的發熱量增大,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全球變暖。
⑹若地表植被大量消失或者出現大範圍乾旱將出現什麼情況?
如方圓上千公里植被大量消失或者乾旱,造成地表大片地區成為絕緣體,使得無法按照原來的電流場進行流動而大量電荷聚集在地表。由於電荷之間的庫侖力,直觀上表現為土地表面形成裂口,巨觀上則表現為所在大陸板塊的張力,能量形式則是彈性勢能。乾旱的時間越長,則能量聚集量越大。當潮濕的空氣運動到這一地區時,由於雨水的濕潤,大地又重新成為較好的導體,地表積聚的大量電荷迅速向尖端地帶運動,於是傾盆大雨,伴隨著大量的閃電,能量迅速釋放,造成大陸板塊的異常運動。這種能量釋放對於地球來說微不足道,但是對於人類來說則破壞力巨大。
可以由這個模型得知,地表植被不斷減少是全球氣候異常的主要推動力之一,在地表溫度緩慢上升的同時,各類異常天氣現象也日益頻繁發生,其中有著複雜的相互作用,需要更多更詳盡的數據,如大氣、洋流、地質等多方面,這個模型可以作為地球物理學的基本模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還可以推廣至其他天體、星系。
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一方面是造成溫室氣體的排放,另外一方面則是大量酸雨使得植被減少,雙重作用使氣候異常加劇。
海洋變化
講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是很吸引眼球的新聞。其實大海並不是一個平面,海洋不同地方的海平面高度並不都是相同的,不同的大洋之間的海洋高度能相差不少。人類關心的,觀測到的,實際上是沿岸的海平面。影響沿岸海平面變化的因素非常多,比如潮汐、天氣,比如氣候變化,還有陸地本身的上升、下降等等,當然不同的因素有不同的時間尺度
全球氣候變暖(全球暖化)
人類對沿岸海平面變化的觀測很早,當然早期資料的代表性普遍不足。地中海的資料比較好一些,觀測到從公元1世紀到1900年的漫長時間裡面,地中海的海平面變化幅度沒有超過正負25厘米,或者說基本上是穩定的;這期間地中海的海平面升降的變化速率,基本上都在每年0到2毫米之間。進入近代以後,19世紀後半期,世界各大洋面都有了觀潮儀,這樣就有了對所有大洋洋面高度的監測數據。這些歷史數據裡面能發現明顯的海平面加速上升的趨勢,但是數據還不足以作定量分析。全面系統的觀潮儀的數據記錄是從1961年開始的,觀察到1961年到2003年間,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平均速度是每年1.8+-0.5毫米,這期間海平面並不是一個單純的升高,而是有的年頭升高,有的年頭降低。更加全面的海平面數據是從1993年衛星進行測量開始的,理論上衛星觀測可以得到最直接的海平面觀測數據。衛星觀測到1993年到2003年間,全球海平面上升速度是每年3.1+-0.7毫米,速度明顯比此前加快。但是這個加快僅僅是短期變化,還是有長期趨勢,還不好下結論。從觀潮儀的記錄來看,1993年到2003年的海平面上升速度在1950年代以後就曾經發生過,並不具有唯一性。
全球變暖導致冰雪融化全球變暖導致冰雪融化
和很多氣候問題一樣,儘管全球海平面呈現了整體的升高趨勢,但是各個大洋的海平面變化各有不同。觀察到從1992年以來,最大的海平面上升發生在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東部,整個大西洋的海平面除了北大西洋部分地區外基本上在上升,但是在太平洋東部部分地區和印度洋西部,海平面實際上在下降。有興趣的可以關注一下幾個嚷嚷得很厲害的小島國的位置,看看對他們來講,問題究竟是不是真的存在,是不是真得很迫切。不同的島國,情況還是很不同的。
原因分析
人為因素
1.人口劇增因素
人口的劇增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時,這也嚴重地威脅著自然生態環境間的平衡。這樣多的人口,每年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將是一驚人的數字,其結果就將直接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斷地增加,這樣形成的二氧化碳溫室效應將直接影響著地球表面氣候變化。
2.大氣環境污染因素
環境污染的日趨嚴重已構成一全球性重大問題,同時也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之一。21世紀,關於全球氣候變化的研究已經明確指出了自上個世紀末起地球表面的溫度就已經開始上升。
3.海洋生態環境惡化因素
海平面的變化是呈不斷地上升趨勢,根據有關專家的預測到下個世紀中葉,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採取及對措施,將直接導致淡水資源的破壞和污染等不良後果。另外,陸地活動場所產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學廢料和固體廢物等不斷地排入海洋;發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類活動而引發的沿海地區生態環境的破壞等都是導致海水生態環境遭破壞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破壞因素
造成土壤侵蝕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適當的農業生產。眾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防止水土流失。但到當前2014年,人類活動由於為獲取木材而過度砍伐森林、開墾土地用於農業生產以及過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對植被進行著嚴重的破壞。土地沙化,4.7萬噸土壤被侵蝕。土壤侵蝕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從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產力及其保持生產力的能力;並可能造成大範圍洪澇災害和沙塵暴,給社會造成重大經濟損失,並惡化生態環境。
全球氣候變暖(全球暖化)
5.森林資源銳減因素
在世界範圍內,由於受自然或人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積正在大幅度地銳減。
6.酸雨危害因素
酸雨給生態環境所帶來的影響已越來越受到全世界的關注。酸雨能毀壞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20世紀,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歐洲和北美洲,多數酸雨發生在已開發國家,一些開發中國家,酸雨也在迅速發生、發展。
7.物種加速滅絕因素
地球上的生物是人類的一項寶貴資源,而生物的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但是地球上的生物物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
據全球環境監測系統水質監測項目表明,全球大約有10%的監測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紀以來,人類的用水量正在急劇地增加,同時水污染規模也正在不斷地擴大,這就形成了新鮮淡水的供與需的一對矛盾。由此可見,水污染的處理將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廢料污染因素
不斷增長的有毒化學品不僅對人類的生存構成嚴重的威脅,而且對地球表面的生態環境也將帶來危害。
自然因素
1.火山活動
2.地球周期性公轉軌跡變動
地球周期性公轉軌跡由橢圓形變為圓形軌跡,距離太陽更近。根據某科學家的研究地球的溫度曾經出現過高溫和低溫的交替,是有一定的規律性的。

發展

20-21世紀中全球平均氣溫經歷了:冷→暖→冷→暖四次波動,總的來看氣溫為上升趨勢。進入八十年代後,全球氣溫明顯上升。21世紀北極平均氣溫上升了1.6℃以上。
全球氣候變暖全球氣候變暖
全球大氣層和地表這一系統就如同一個巨大"玻璃溫室",使地表始終維持著一定的溫度,產生了適於人類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環境。在這一系統中,大氣既能讓太陽輻射透過而達到地面,又能阻止地面輻射的散失,我們把大氣對地面的這種保護作用稱為大氣的溫室效應。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稱為"溫室氣體",它們對太陽短波輻射可見光(3.8~7.6nm,波長較短)具有高度的穿透性,而對地球反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如紅外線)具有高度的吸收性。這些氣體有二氧化碳、甲烷、氯氟化碳、臭氧、氮的氧化物和水蒸氣等,其中與百姓關係最密切的是二氧化碳。近百年來全球的氣候正在逐漸變暖,與此同時,大氣中的溫室氣體的含量也在急劇增加。許多科學家都認為,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所造成的溫室效應的加劇是全球變暖的基本原因。
人類燃燒煤、油、天然氣和樹木,產生大量二氧化碳和甲烷進入大氣層後使地球升溫,使碳循環失衡,改變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轉換形式。自工業革命以來,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25%,遠超過科學家可能勘測出來的過去16萬年的全部歷史紀錄,而且尚無減緩的跡象。
大氣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是造成地球氣候變暖的根源。國際能源機構的調查結果表明,美國、中國、俄羅斯和日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幾乎占全球總量的一半。調查表明,美國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首位,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0噸,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總量的23.7%。中國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約為11.73噸,約占全球總量的13.9%。

危害

基本介紹

  1. 氣溫升高所帶來的熱能,會提供給空氣和海洋巨大的動能,從而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颱風、颶風、海嘯等災難。每年所遭受和面臨的災難越來越多,損失的生命和金錢數目越來越大,越來越讓人難以接受。颱風海嘯等災難不單直接破壞建築物和威脅人類生命安全,也會帶來次生災難,尤其是颱風、颶風等災難所帶來的大量降雨,會導致土石流、山體滑坡等,嚴重威脅交通安全和居民生活安全。
  2. 氣溫升高不單會從海洋直接吸取水分,還會從陸地吸取水分,使得內陸地區大面積乾旱,從而糧食減產,飼料也同樣減產。糧食和肉類食品將面臨匱乏,直接威脅國家穩定。為食物而引起的恐慌和爭鬥,將不再是落後村落中才會發生的事。
  3. 氣溫升高所融化的冰山,正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淡水最主要的來源。我們的地下淡水儲備很大部分來自冰山融水。在氣溫平衡正常時,冰山的冰雪循環系統,即冰山夏天融化,流向山下,流入地下,給平原地區積累淡水,並起到過濾作用。冬天水分以水蒸氣的形式回到山上,通過大量降雪重新積累冰雪,也是過濾過程。整個循環過程使得我們的淡水有了穩定平衡保障。而如今全球變暖使得冰山冰雪的積累速度遠沒有融化速度快,甚至有些冰山已不再積累,這就斷絕了當地的飲用淡水。這將會帶來因缺水而產生的衝突和戰爭。
  4. 氣溫升高使得自然界食物鏈逐漸斷裂。
  5. 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會導致海洋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使海洋碳酸化,這會殺死大量微生物。海洋溫度上升也會破壞大量以珊瑚為中心的生物鏈。最底層的食物消失,使海洋食物鏈從最底層開始,向上迅速斷裂,並蔓延至海洋以外。由於沒有了食物,將有大量海洋生物,和以海洋生物為食的其他生物死亡。海洋中大量生物死亡,將會污染海洋,加速其他生物的死亡;同時釋放大量溫室氣體,加速全球變暖,形成惡性循環。
  6. 溫度上升,無脊椎類動物,尤其是昆蟲類生物提早從冬眠中甦醒,而靠這些昆蟲為生的長途遷徙動物卻無法及時趕上,錯過捕食的時機,從而大量死亡。昆蟲們提前甦醒,因為沒有了天敵,將會肆無忌憚地吃掉大片森林和莊稼。沒有了森林,等於無形當中增加了二氧化碳的含量,加速全球變暖,形成惡性循環;沒有了莊稼,就等於人類沒有了食物。
  7. 而蜜蜂數目的大量減少,也是自然界食物鏈徹底崩潰的前兆。沒有了蜜蜂幫助傳播花粉,植物將無法繁殖。也就是說,莊稼無法繁殖,無法結果,人類將沒有食物。全球人類將面臨食物短缺,為爭奪食物而引發的戰爭將越來越多,越來越近。而供人類爭奪的食物,也將越來越少。
  8. 全球變暖導致陸地水分大量流失,隨時會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光是森林中的山火,城市中的火災也將會非常頻繁。大火無情,我們的家將24小時處於危險當中。24小時,就是說即使在夜間也會有發生火災的可能。參見加拿大山火。
  9. 全球變暖所能確定並公開的最大威脅,是冰河時代的突然降臨。就像《後天》這部電影所描述的。
  10. 氣溫升高會給人類生理機能造成影響,生病幾率將越來越大,各種生理疾病將快速蔓延,甚至滋生出新疾病。眼科疾病、心臟類疾病、呼吸道系統疾病、消化系統類疾病、病毒類疾病、細菌類疾病……社會在醫療上所支付的金錢將越來越多,死於非命的人將越來越多。癌症,將越來越普及;猝死,將會越來越普遍。
  11. 氣溫升高,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引起海岸灘涂濕地、紅樹林和珊瑚礁等生態群喪失,海岸侵蝕,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層,沿海土地鹽漬化等,造成海岸、河口、海灣自然生態環境失衡,給海岸帶生態環境帶來災難。
  12. 水域面積增大。水分蒸發也更多了,雨季延長,水災正變得越來越頻繁。遭受洪水泛濫的機會增大、遭受風暴影響的程度和嚴重性加大,水庫大壩壽命縮短。
  13. 溫度升高,會影響人的生育,精子的活性隨溫度升高而降低。
  14. 病菌通過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厄爾尼諾現象,拉尼娜現象,乾旱,洪澇,熱浪等),擴大疫情的流行,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大。
全球變暖的可怕後果全球變暖的可怕後果

氣候

溫室效應自地球形成以來,它就一直在起作用。如果沒有溫室效應,地球表面就會寒冷無比,溫度就會降到零下20℃,海洋就會結冰,生命就不會形成。因此,我們面臨的不是有沒有溫室效應的問題,而是人類通過燃燒化石燃料把大量溫室氣體排入大氣層,致使溫室效應與地球氣候發生急劇變化的問題。
溫室效應會產生怎樣的影響?由於礦物燃料的燃燒和大量森林的砍伐,致使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氣體濃度增加,由於這些氣體的溫室效應,在過去100年裡,全球地面平均溫度大約已升高了0.3~0.6℃,到2030年估計將再升高1~3℃。
當全世界平均溫度升高1℃,巨大的變化就會產生:海平面會上升,山區冰川會後退,積雪區會縮小。由於全球氣溫升高,就會導致不均衡的降水,一些地區降水增加,而另一些地區降水減少。如西非的薩赫勒地區從1965年以後乾旱化嚴重;中國華北地區從1965年起,降水連年減少,與50年代相比,華北地區的降水已減少了1/3,水資源減少了1/2;中國每年因乾旱受災的面積約4億畝,正常年份全國灌區每年缺水300億立方米,城市缺水60億立方米。當全世界的平均溫度升高3℃,人類也已經無力挽回了,全球將會糧食吃緊。由於氣溫升高,在過去100年中全球海平面每年以1~2毫米的速度在上升,預計到2050年海平面將繼續上升30~50厘米,這將淹沒沿海大量低洼土地;此外,由於氣候變化導致旱澇、低溫等氣候災害加劇,造成了全世界每年約數百億以上美元的經濟損失。

冰川

自20年代以來,人們對從巴塔哥尼亞到瑞士的阿爾卑斯山地區的冰川因為“溫室”氣體的排放和普遍認為的溫室效應而融化的情況進行了觀察。在南亞地區,問題並不是冰川是否在融化,而是融化的速度有多快?雖然全球變暖的許多不良影響可能要到21世紀末才會變得非常嚴重,但是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中國不丹等地的冰川融水可能很快就會給人們造成麻煩。
南極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南極冰川融化速度加快
國際冰雪委員會(ICSI)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喜瑪拉雅地區冰川後退的速度比世界其它任何都要快。如果目前的融化速度繼續下去,這些冰川在2035年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之大”。國際冰雪委員會負責人塞義德·哈斯內恩說:“即使冰川融水在60至100年的時間裡乾涸,這一生態災難的影響範圍之廣也將是令人震驚的。”
位於恆河流域的喜瑪拉雅山東部地區冰川融化的情況最為嚴重,那些分布在“世界屋脊”上的從不丹到克什米爾地區的冰川退縮的速度最快。以長達3英里的巴爾納克冰川為例,這座冰川是4000萬——5000萬年前印度次大陸與亞洲大陸發生碰撞而形成的許多冰川之一,自1990年以來,它已經後退了半英里。在經過了1997年嚴寒的亞北極區冬季之後,科學家們曾經預計這條冰川會有所擴展,但是它在1998年夏天反而進一步後退了。

生態

首先,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降水重新分布,改變了當前的世界氣候格局;其次,全球氣候變暖影響和破壞了生物鏈、食物鏈,帶來更為嚴重的自然惡果。例如,有一種候鳥,每年從澳大利亞飛到中國東北過夏天,但由於全球氣候變暖使中國東北氣溫升高,夏天延長,這種鳥離開東北的時間相應變遲,再次回到東北的時間也相應延後。結果導致這種候鳥所吃的一種害蟲泛濫成災,毀壞了大片森林。另外,有關環境的極端事件增加,比如乾旱、洪水等。

政治

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就等於是限制了對能源的消耗,必將對世界各國產生制約性的影響。應在開發中國家“減排”,還是在已開發國家“減排”成為各國討論的焦點問題。開發中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不斷增加,2013年後的“減排”問題必然會集中在開發中國家。有關阻止全球氣候變暖的科學問題必然引發“南北關係”問題,從而使氣候問題成為一個國際性政治問題。

氣候

全球氣候變暖使大陸地區,尤其是中高緯度地區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區降水減少。有些地區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乾旱、洪澇、雷暴冰雹風暴、高溫天氣和沙塵暴等)出現的頻率與強度增加。

海洋

隨著全球氣溫的上升,海洋中蒸發的水蒸氣量大幅度提高,加劇了變暖現象。而海洋總體熱容量的減小又可抑制全球氣候變暖。另外,由於海洋向大氣層中釋放了過量的二氧化碳,因而真正的罪魁禍首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群落。

農作物

全球氣候變暖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有利有弊。其一,全球氣溫變化直接影響全球的水循環,使某些地區出現旱災或洪災,導致農作物減產,且溫度過高也不利於種子生長。其二,降水量增加尤其在乾旱地區會積極促進農作物生長。全球氣候變暖伴隨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也會促進農作物的光合作用,從而提高產量。其三,溫度的增加有利於高緯地區喜濕熱的農作物提高產量。

生物

全球變暖南極驚現的新物種
南極發現新生物南極發現新生物
由於全球變暖導致南極的兩大冰架先後坍塌,一個面積達1萬平方公里的海床顯露出來,在此考察的來自14個國家的科學家因此得以發現很多未知的新物種,看看這些奇怪生物的圖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例如,類似章魚、珊瑚和小蝦的生物。研究者們把南極海床區域的生物共分類1000個物種。研究者認為全球持續升溫導致南極冰架崩解,從而影響了海洋生物的生活環境。
全球科學考察隊在經歷10周的南極探索期間,利用遙控的工作車對海床的生物首次作了較全面的觀測。而在冰架崩解之前,科學家唯一的觀測途徑則是通過在冰層內鑽孔。數千年來,南極威德爾海10000平方千米的海床被100米厚的Larsen A冰架和Larsen B冰架覆蓋著。而最近幾年裡,這些冰架開始崩解,因此原來這塊世界最原始生態海域出現了許多新的物種。
南極發現新生物南極發現新生物
這次科考活動主要目的之一是為了勘查南極本土的生命形式,以及研究由於冰架崩解後產生的新生物類型。科學家Julian Gutt稱,在本次發現中有95%的生物是南極本土的,另外5%的生物是在冰架崩解後新生的。
人體健康
哈佛大學新病和復發病研究所的保羅.受潑斯坦注意到,植物也隨雪線而移動,全世界山峰上的植物都在上移。隨著山巒頂峰的變暖,海拔較高處的環境也越來越有利於蚊子和它們所攜帶的瘧原蟲子這樣的微生物生存。
西尼羅病毒瘧疾黃熱病等熱帶傳染病自1987年以來在美國的佛羅里達、密西西比、德克薩斯、亞利桑那、加利福尼亞和科羅拉多等地相繼爆發,一再證實了專家們關於氣候變暖,一些熱帶疾病將向較冷的地區傳播的科學推斷。

冰山融化

科學家發現,若全球氣溫持續上升,北極冰山融化將釋放大量被捕獲、截留在冰和冷水中的有毒化學物質。研究者警告這些聚集在極地的大量的毒物是未知的,它們的釋放將嚴重危及海洋生物和人類生存環境。這些將滲出的化學物質包括殺蟲劑DDT、氯丹等。所有這些都是持續性的有機污染物,或會導致癌症和先天缺陷,此前被北極的冰層和凍水捕獲。但挪威和加拿大的科學家在監測1993年和2009年空氣中有機污染物的測量結果時發現,全球變暖正在使這些污染物重獲“新生”。研究組成員海利·洪表示:“下一步要查明在北極有多少污染物且以怎樣的速度在泄漏。”
關於全球變暖的另一項研究結果更令人吃驚,由北極冰原融化,降雨量增加,以及風的類型的不斷改變,大量淡水正匯入北大西洋,對墨西哥灣暖流造成破壞,從而切斷北大西洋暖流。正是這些暖流把溫暖的表層水從加勒比海帶到歐洲西北部,並使歐洲形成溫暖的氣候。而北大西洋暖流一旦因全球變暖被切斷後,歐洲西北部溫度可能會下降5~8℃之多,歐洲可能面臨一次新的冰河時代
這項研究是位於阿伯丁的蘇格蘭海洋實驗所分析了設在蘭群島海域到法羅群島海域之間自1893年以來的1.7萬多次海水鹽度測量結果得出的。在2007年以前的每20年中,流向南部的深層海水鹽度變得越來越小,濃度越來越低,這表明有更多的淡水從大西洋北部匯入了該地區。這些新數據第一次充分證明了德國科學家在大約1993年前設計的計算機模型。
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急劇升高,而世界人口將在2050年之前達到100億。“我們的世界正在朝著由人造設施來代替現有免費自然資源的方向發展”,明尼蘇達大學的戴維·蒂爾曼說。但是,我們還沒有掌握自然生態系統的有關知識。在2.45億年前二疊紀大滅絕中,96%的物種滅亡了。後來隨著許多新物種出現,地球上終於恢復了豐富的種群,但是這個過程足足經歷了一億年。威爾遜說:“一些人認為,自然界會復興人類所毀滅的一切”。諺語云:“只要有足夠的時間,萬物皆可應運而生。”或許自然界真的能夠恢復一切,但這個漫長的過程對於現代人類無論如何是沒有意義的。
冰雪消融,在不少人心目中可能是一個春天即將來臨的好跡象,但關注氣候變化問題的科學家們不無憂慮地指出,全球變暖以及由此帶來的冰雪加速消融,正在對全人類以及其他物種的生存構成嚴重威脅。

減緩變暖

科學家們提出了一個想法,要圍繞地球建立一個由小微粒或太空飛船組成的人工太空環,遮蔽熱帶陽光,調節地球溫度。
一些反對者認為,這種想法肯定會有一些副作用,一個能夠對太陽光進行有效散射的粒子帶將會使我們的每個夜空都變成和滿月時一樣明亮;而且預算將高得驚人,可能達到6萬億到200萬億美元,就連全球資金最為充足的科研機構美國航空航天局也無法承擔,如果把散射粒子改為太空飛船的話,預算額可能會少一些,估計能降到5000億美元左右。
地球誕生以來,大氣溫度曾經幾度升降,太陽輻射、雲層遮蔽和溫室氣體等各種因素都曾經或正在影響著我們的氣候。如果給地球圍上一個粒子或飛船組成的“腰帶”的話,赤道上空就會出現一個陰影,要部署這些粒子,就必須使用一些專門的控制飛船,像牧羊犬一樣照看粒子群。
過去的一個世紀,地球溫度明顯上升,未來一百年間這一趨勢還會繼續下去,很多研究都證實地球氣溫將在未來幾個世紀裡提高1~20華氏度,海平面明顯上升,一些海濱城市將不復存在。有科學家指出,減少太陽光照射,地球溫度就會降低,而一些地面或太空系統完全可以實現這一目的。不過,有科學家指出,人們還無法計算出地球到底能吸收多少陽光,又有多少陽光被反射回太空,而這正是實施上述計畫的關鍵一步。
NASA衛星測繪地圖展示全球變暖趨勢NASA衛星測繪地圖展示全球變暖趨勢
美國研究顯示,古代農民活動曾使世界避免進入新冰川期。結果說明,人類活動引起的全球氣候變暖不是新現象,它可能持續了數千年。英國《觀察家報》援引研究人員的話說,砍倒大樹並開墾第一片田地的史前農民使地球大氣中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含量發生了很大變化,全球氣溫因此逐漸回升。美國維吉尼亞大學教授威謙·拉迪曼說:“要不是早期農業活動帶來的溫室氣體,目前地球氣溫很可能還是冰川時期的氣溫。”研究表明,如果沒有人類干預,地球會比20世紀低2℃,蔓延的冰蓋和冰川會影響世界大部分地區。
世界上的森林主要分為寒帶(北方)森林、溫帶森林和熱帶森林三類。據介紹,今天的森林生態系統,是大自然經過8000年的進化才逐漸形成的。今天,所有的原始森林都淪為伐木業大規模開採利用的目標。在熱帶地區,許多21世紀已蕩然無存的森林就是在過去的50年被砍伐一空的。僅1960年至1990年,就有超過4.5億公頃的熱帶森林被吞噬,占世界熱帶森林總面積的20%;還有數百萬公頃的熱帶森林在砍伐、農田開墾和礦產開採中退化。
而且,全球的非法砍伐和非法木材產品交易還在繼續加劇,尤其是在擁有熱帶森林的開發中國家和政府執法不力的俄羅斯等國。而國際市場對廉價木產品的需求,又進一步惡化了這一狀況。
到2100年為止,全球氣溫估計將上升大約1.4~5.8℃(2.5~10.4華氏度)。
全球變暖宣傳漫畫全球變暖宣傳漫畫
食:
一、吃素。畜牧業消耗大量的谷、豆類,也消耗大量珍貴的水;為了放牧牛羊及飼養豬雞,犧牲原始森林,造成溫室效應。
二、少吃。在家烹煮、外食分量恰到好處,吃不完打包回家。
三、拒絕購買高山茶、高冷蔬菜(高山茶、高冷蔬菜讓台灣的森林消失、破壞山地水土保持,無法發揮儲存水分的功能,又大量使用農藥與肥料,污染水源與水庫的生態)。
衣:
一、認識衣料來源:1.選購純棉、全麻等自然材質(有機性的),才可回收再生。2.依洗標來購衣及保養衣服,以延長衣服的壽命。
二、需求量的決定,依洗衣的次數、家中的容量、生活方式、經濟狀況等四要素來決定購衣頻率,儘量控制好,不要超量(重質不重量)。
三、舊衣新穿要訣:
⒈自我的認知:體態、膚色、生活型態的考量。
⒉找出流行的重點:如長短、色調等,一般以簡單、好的剪裁(立體裁剪)最能表現出人與素材的互動關係。
⒊配件因體積小、變化多、效果佳、收藏較易,如圍巾、別針、皮帶,少量的衣服即可靠配件來凸顯穿衣藝術的效果。
住:
一、多用二手家具(無論買房子、租房子,多利用二手家具,既可回收再利用、節省資源,若能在辦公室、社區、網路舉辦定期二手舊貨交換的跳蚤市場,既環保,又可互助,增進人際間的情誼)。
二、多用植栽綠化來做居家布置(居家勿做過度性的裝潢布置,應以簡單、天然為原則。居家布置不必然要人造的材料,不妨多用生態性的自然材料。多種花草盆栽,儘量用本土性的樹種,家中有庭院的多留天然性的泥土,少用水泥、或硬質性的鋪面)。
三、請用器皿盛水,洗果菜、碗盤、刷牙、洗臉,以節約珍貴的水源(中國是全球排名第十八位缺水國,南台灣已陷入嚴重乾旱,但我們使用水的需求量卻已經到達2011年的標準。法國節約用水的宣導政策是「一星期洗一次澡」;如果我們的用水量持續惡化,我們也將面臨相同的處境。
四、房間之電源、冷氣集中使用(儘量少一間房間開一部冷氣,人少時儘量集中辦公,減少冷氣、電燈用量)。
行:
一、走樓梯,不搭電梯(住在大樓者,無論是在辦公室或是在家裡,若您不趕時間,不妨試著安步當車,試著不搭電梯,改走樓梯,既節省能源,又可運動健身)。
二、出門多走路、騎腳踏車、利用大眾運輸系統、少開車和騎機車。

化學元素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而略帶刺鼻氣味和微酸味的氣體。CO2分子有16個價電子,基態為線性分子,屬D∞h點群。CO2分子中碳氧鍵鍵長為116pm,介於碳氧雙鍵(乙醛中C=O鍵長為124pm)和碳氧三鍵(CO分子中C≡O鍵長為112.8pm)之間,說明它已具有一定程度的叄鍵特性。因此,有人認為在CO2分子中可能存在著離域的大π鍵,即碳原子除了與氧原子形成兩個鍵外,還形成兩個三中心四電子的大π鍵。
氟利昂
氟利昂等消耗臭氧物質是臭氧層破壞的元兇,氟利昂是本世紀20年代合成的,其化學性質穩定,不具有可燃性和毒性,被當作製冷劑、發泡劑和清洗劑,廣泛用於家用電器、泡沫塑膠、日用化學品、汽車、消防器材等領域。80年代後期,氟利昂的生產達到了高峰,產量達到了144.17萬噸。在對氟利昂實行控制之前,全世界向大氣中排放的氟利昂已達到了2007.69萬噸。由於它們在大氣中的平均壽命達數百年,所以排放的大部分仍留在大氣層中,其中大部分仍然停留在對流層,一小部分升入平流層。在對流層相當穩定的氟利昂,在上升進入平流層後,在一定的氣象條件下,會在強烈紫外線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釋放出的氯原子同臭氧會發生連鎖反應,不斷破壞臭氧分子。科學家估計一個氯原子可以破壞數萬個臭氧分子。
元素名來源於希臘文,原意是“硝石”。1772年由瑞典藥劑師舍勒和英國化學家盧瑟福同時發現,後由法國科學家拉瓦錫確定是一種元素。氮在地殼中的含量為0.0046%,自然界絕大部分的氮是以單質分子氮氣的形式存在於大氣中,氮氣占空氣體積的78%。氮的最重要的礦物是硝酸鹽。氮有兩種天然同位素:氮14和氮15,其中氮14的豐度為99.625%。
氧氣通常條件下是呈無色、無臭和無味的氣體。除惰性氣體外的所有化學元素都能同氧形成化合物。大多數元素在含氧的氣氛中加熱時可生成氧化物。有許多元素可形成一種以上的氧化物。氧分子在低溫下可形成水合晶體O2.H2O和O2.H2O2,後者較不穩定。氧氣是水中生命體的基礎。氧在地殼中豐度占第一位。乾燥空氣中含有20.946%體積的氧;水有88.81%重量的氧組成。除了O16外,還有O17和O18同位素

最大受害國

南太平洋上的美麗島國吐瓦魯很可能成為首個“沉沒”的國家。該國氣象局推算,50年之後,海平面將上升37.6厘米,這意味著吐瓦魯至少將有60%的國土徹底沉入海中。這對吐瓦魯意味著滅亡,因為漲潮時吐瓦魯將不會有任何一塊土地能露在海面上。
由於氣溫的上升,坐落於印度洋上的“世外桃源”馬爾地夫消亡時間屈指可數。2009年10月17日,馬爾地夫內閣召開世界首次“水下內閣會議”,凸顯全球變暖對這個國家的威脅。
吉里巴斯是地球上最早迎接日出的地方,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橫跨南北兩半球和東西兩半球的國家。然而,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和海平面上升,那裡也難逃消失的厄運。2010年4月30日,吉里巴斯已有兩座島嶼被海水吞噬,最高的地方僅高出海平面6英尺。
坦尚尼亞位於非洲大陸的東部、東臨印度洋,那裡的人民也將成為地球村里最早一批承受氣候變暖惡果的“村民”。該國環境部長稱:“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吉力馬札羅山80%的冰川在過去的50年內消失掉了。”
拉丁美洲國家巴貝多位於東加勒比海。強颶風、珊瑚白化、岸灘侵蝕、水資源緊張……溫度上升給這個島國帶來了太多的困擾。
尼泊爾政府內閣09年在珠穆朗瑪峰半山腰——海拔5000多米處——召開會議,以引起世界對其問題的關注。
全球變暖對位於三角洲地區地勢較低的孟加拉國造成了嚴重負面影響,從而使該國成為世界上最嚴重的受害者之一。孟加拉外長說:“據估計,到2050年,將會有2000萬孟加拉人迫於氣候變化的影響選擇背井離鄉。”
越南自然資源和環境副部長談到他的國家時說:“洪水、颱風、乾旱等災害越來越頻發,越來越嚴重。從這個角度來看,氣候變化也影響到了越南。”
肯亞負責水力和灌溉的部長說:“由於長期的乾旱,我們的國家遭受到嚴重的水資源短缺,在首都奈洛比要施行水配給制。作為連鎖反應,水力發電也受到影響(肯亞70%電力來自於水力發電),因此,在全國不得不實施供電配給。”
不丹也面臨著類似的威脅。其環境委員會主席說:“特別是對於像不丹這樣的山地國家來說,河湖決堤很可能隨時引起洪水暴發。”
盧安達環境部長表示:“作為易受氣候變化影響的國家,我們需要對氣候變化有充分的了解,對其負面影響有充分認識。”

爭議質疑

2012年,16位科學家共同發表文章對二氧化碳導致全球變暖一說提出質疑。
2011年9月份,諾貝爾獎得主、物理學家伊瓦爾·賈埃弗發表了一封公開信,宣布退出美國物理學會,賈埃弗在上次大選中是歐巴馬總統的支持者。信的開頭這樣寫道:“我沒有延續(我的會員資格),因為(美國物理學會政策)聲明中的一些說法我不敢苟同。美國物理學會稱:‘無可辯駁的證據表明,全球變暖正在發生。如果不採取行動緩和這一趨勢,地球的物理和生態系統、社會體系、安全和人類健康可能會嚴重受損。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美國物理學會可以討論質子的質量是否會逐漸變化,也可以討論多重宇宙如何運行,但全球變暖的證據果真是無可辯駁的嗎?”
儘管有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公開質疑氣候變暖說,但許多年輕科學家私下裡表示,儘管他們對全球變暖說深表懷疑,卻不敢說出來,因為擔心這會使他們升遷受阻,甚至發生更糟糕的事情。他們的擔憂不無道理。2003年,學術期刊《氣候研究》(Climate Research)的編輯克里斯·德弗賴塔斯博士大膽刊登了一篇不符合政治導向(但符合事實)的同行評審文章,文章結論是,如果以過去一千年的氣候變化為背景,那么近期氣候變暖並非異常現象。國際上的全球變暖論者很快針對德弗賴塔斯博士發起蓄意攻擊,要求撤銷他的編輯職位和大學教職。所幸德弗賴塔斯博士保住了他的大學教職。
原因異議
MIT工學院地球大氣科學專家Richard Lindzen對此觀點持懷疑態度。早在1991年,Lindzen就曾和美國前副總統、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戈爾在美國國寶質詢會上爆發過一次激烈爭論。戈爾列席了國會關於氣候環境問題聽證會,Lindzen則是接受聽證的學術專家。會上,Lindzen猛烈批評戈爾關於全球環境問題認識過於片面且缺乏某些必要研究常識。他認為地球氣候長久以來一直處於不斷變化過程中,期間存在各種複雜原因,而不是如“全球變暖”支持者所說的僅僅是由於二氧化碳排放。他曾在2007年News Week雜誌撰文指出20世紀全球溫度上升最快階段是1910~1940年,此後則迎來長達30年的全球降溫階段,直到1978年全球溫度重新開始上升。如果工業二氧化碳排放是導致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那么如何解釋1940~1978年間的降溫階段。眾所周知,這三十年是全球絕大部分地區開始大規模工業化大躍進的時代即所謂戰後景氣時代。
美國和全球年平均溫度測量值之間比較情況美國和全球年平均溫度測量值之間比較情況
加拿大首位氣候學博士蒂莫西寫成《全球暖化:有硬數據支持嗎》一文,他說:“有人提到地球平均氣溫上升會‘超出地球恆溫的安全警戒線’,有地球恆溫這樣的東西嗎?難道他沒有聽說過冰期嗎?在20世紀70年代,熱門話題是全球冷化,在21世紀是全球暖化,低幾度和高几度都會有災難,難道地球的溫度就是最理想的?“
2007年3月8日英國廣播公司播出了紀錄片《全球暖化大騙局》,以全然迥異於當前主流觀點的態度,討論全球暖化的議題。這部影片不斷鼓吹“暖化現象並非人類活動所致“的說法,並訪問多名氣候學家,最後結論認為太陽活動才可能是暖化的主因。
《全球變暖--毫無來由的恐慌》作者(美)S.弗雷德·辛格/丹尼斯·T.艾沃利在書中同樣選擇了這一立場,最後以“《京都議定書》將以失敗告終”結尾。然而此書並非權威著作,甚至使用了違背既成事實的例證,例如聲稱吐瓦魯沒有下沉。

巴黎協定

《巴黎協定》正式生效 專家稱效果從2020年開始顯現
央廣網北京11月5日訊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昨天,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正式生效,為2020年後全球氣候治理邁出歷史性的一步。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表示:人類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創造了歷史。
潘基文說:“今天我們創造了人類和氣候變化做鬥爭的歷史,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巴黎協定》正式生效,所有成員國都熱烈歡迎這一時刻的到來,對所有人來說就是值得銘記的日子。”
2016年4月22號,《巴黎協定》由175個國家正式簽署。據巴黎氣候大會主席國法國提供的數據,到11月1號,共有92個締約方批准了《巴黎協定》,其溫室氣體排放占全球總量的65.82%,跨過了協定生效所需的兩個門檻。
梳理一下《巴黎協定》就會發現,以下幾個數字和目標最為關鍵:2攝氏度——《巴黎協定》確定的一個大的目標,那就是將全球平均升溫控制在工業革命前的2攝氏度以內,爭取控制在1.5攝氏度。
淨零排放——《巴黎協定》提到了要儘快實現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達到峰值,最重要就是要到本世紀下半年,讓全球來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
400億噸——《巴黎協定》提到,203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要降到400億噸,這跟2010年全球溫室氣體500億噸的量相比要下降100億噸,要知道這可是個不小的挑戰。
每五年盤點——2023年起,每五年對全球行動總體進行一次盤點,來激勵各國加強各自行動,加強國際合作,實現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長期目標。同時《巴黎協定》也堅持了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那就是已開發國家應該承擔更多責任來幫助開發中國家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
11月4號,國家主席習近平致信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正式生效表示祝賀。
習近平指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巴黎協定》於11月4日正式生效,成為歷史上批約生效最快的國際條約之一。中方對此表示衷心的祝賀。
習近平強調,自2015年12月《巴黎協定》達成以來,國際社會致力於推動協定儘快生效。中國於今年4月22日《巴黎協定》開放簽署首日簽署協定,並於9月3日批准協定。作為主席國,中國推動二十國集團首次發表關於氣候變化問題的主席聲明,為推動簽署《巴黎協定》提供了政治支持。
習近平強調,《巴黎協定》開啟了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新階段。中國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將大力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採取有力行動應對氣候變化。中方對下階段全球氣候治理進程充滿信心,願同各方加強溝通合作,為構建合作共贏、公正合理的全球氣候治理機製作出貢獻。
目前,《巴黎協定》已經正式生效,但仍有部分國家尚未完成國內批准協定的程式。國家氣候變化戰略研究與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鄒驥指出,協定核心內容的效果,將從2020年後才開始逐步顯現。《巴黎協定》的生效一個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給政策制定者、相關利益爭端者特別是一些投資者一個穩定的預期,到2020年之後,政策的走向、目標都應該確定下來了,這樣一些中長期的投資者就可以去按照政策預期,安排自己的投資方向、投資領域和投資熱點。另外,也對其他的一些尚未批准《巴黎協定》的國家有促進作用。
11月7號到18號,《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2次締約方大會將在馬拉喀什舉行,同時還將舉行《京都議定書》第12次締約方大會和《巴黎協定》第一次締約方大會。
鄒驥表示,在會議過程中,預計將會有更多國家陸續批准《巴黎協定》。而本次會議的一個主要目標,就是落實已開發國家此前在2010年作出的承諾:要求到2020年的時候已開發國家為開發中國家,籌集1000億美元。《坎昆協定》於2010年簽署,到現在已經有6年多的時間,進展並不如人意,這次大會落實這件事情也是預料之中。
9月初,在杭州舉行“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期間,中國率先向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交存了《巴黎協定》批准文書。在《巴黎協定》的框架下,中國也設定了四大減排目標:第一,到2030年,中國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60%—65%;第二,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總的能源當中的比例要提升到20%左右;第三,到2030年左右,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要達到峰值,並且爭取儘早的達到峰值;第四,增加森林蓄積量和增加碳匯,到2030年中國森林蓄積量要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