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職高專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計算機網路技術及套用

全國高職高專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計算機網路技術及套用

《全國高職高專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計算機網路技術及套用》是全國高職高專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計算機網路技術及套用》以工作中需要完成的實際任務為主線,將計算機網路技術的知識點融入各任務中。在內容上將計算機網路基礎知識與實際套用任務組織在一起,並給出具體的套用情境、任務分析和任務實現,使讀者邊做邊學,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全國高職高專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計算機網路技術及套用》共分為9章,內容包括認識計算機網路、計算機與區域網路的連線、組建小型區域網路、組建小型企業網、無線區域網路及其設備、網路作業系統基本配置、Internet接入、套用伺服器安裝與配置、計算機網路安全。

基本介紹

  • 書名:全國高職高專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計算機網路技術及套用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頁數:291頁
  • 開本:16
  • 定價:29.90
  • 作者:胡遠萍
  • 出版日期:2009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04025575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全國高職高專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計算機網路技術及套用》內容豐富,結構合理,圖文並茂,可操作性強,適合作為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各專業“計算機網路”相關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中、高級職業資格培訓用書。

圖書目錄

第1章 認識計算機網路
1.1 計算機網路概述
1.1.1 計算機網路的定義和功能
1.1.2 計算機網路的套用和發展趨勢
1.1.3 計算機網路的組成
1.1.4 計算機網路的分類
1.2 計算機網路的拓撲結構
1.2.1 網路拓撲結構的概念
1.2.2 常棗影邀見的網路拓撲結構
1.3 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
1.3.1 計算機網路是如何進行通懂微殼信的
1.3.2 網路協定
1.3.3 網路體系結構
1.3.4 osi/rm參主樂凶煉考模型
1.3.5 模型中的數據傳輸
1.4 計算機網路的主要性能指標
1.5 知識拓展:標準化組織
1.5.1 國際性標準化組織
1.5.2 我國國家和行業標準化組織
1.6 知識拓展:數據通信基礎
1.6.1 基本概念
1.6.2 數據傳輸模式
1.6.3 數據交換技術
實訓項目:認識計算機網路
思考與探索
第2章 計算機與區域網路的連線
2.1 任務1:認識網卡
2.1.1 網卡的主要作用
2.1.2 網卡的組成和工作原理
2.1.3 網卡的分類和選購
2.2 任務2:製作雙絞線
2.2.1 傳輸介質
2.2.2 雙絞線跳線製作工具
2.2.3 製作標準與跳線類型
2.2.4 雙絞線的製作和測試
2.3 任務3:接入區域網路
2.3.1 物理地址與邏輯地址
2.3.2 ip地址結構多勸巴、表示與分類
2.3.3 設定tcp/ip屬性,接入區域網路
實訓項目:用戶終端接人區域網路
思考與探索
第3章 組建小型區域網路
3.1 任務1:認識區域網路
3.1.1 區域網路的特點和分類
3.1.2 區域網路的體系結構與標準
3.1.3 介質訪問控制方法
3.2 任務2:組建最小區域網路
3.2.1 兩台計算機直連的方法
3.2.2 安裝和協定配置
3.2.3 兩台計算機互相訪問
3.3 任務3:組建共享式區域網路
3.3.1 共享式區域網路的網路設備選型
3.3.2 共享式區域網路的工作特點
3.3.3 共享式區域網路的組網
3.4 任務4:組建工作組網路
3.4.1 工作組網路的特點與套用
3.4.2 工作組網路的組網
3.4.3 網路連線測束去試
3.5 知識拓展:常見網路故障處理
實訓項目:組建工作組網路
思考與探索
第4章 組建小型企業網
4.1 任務1:了解以承店故疊太網
4.1.1 乙太網概述
4.2 任務2:認識交換機和路由器
4.2.1 交換機的工作原理
4.2.2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4.2.3 區域網路交換機的種類
4.2.4 交換機之間的連線
4.2.5 交換式乙太網共享式乙太網的特點比較
4.3 任務3:組建小型企業網
4.3.1 常見交換機品牌與選購
4.3.3 小型企業網的網路結構與ip地址分配
4.3.4 通過超級終端與交換機建立配置連線
4.3.5 交換機的命令行工作模式
4.3.6 交換機的配置
4.4 知識拓展:三層交換技術
4.4.1 三層交換的概念
4.4.2 三層交換的原理和套用
實訓項目:用戶終端接人區域網路
思考與探索
第5章 無線區域網路及其設備
5.1 任務1:認識無線區域網路
5.1.1 無線區域網路的組成
5.1.2 無線區域網路的工作原理
5.1.3 無線區域網路的拓撲結構
5.2 任務2:常用無線區域網路硬體
5.2.1 無線網卡
5.2.2 無線ap
5.2.3 無線網橋
5.3 任務3:組建小型無線區域網路
5.3.1 無線區域網路設故雄她備選購
5.3.2 配置本地連線
5.3.3 配置無線路由器
5.4 知識拓展:藍牙技術
5.4.1 藍牙技術概述
5.4.2 藍牙體系結構
5.4.3 藍牙技術的發展前景
實訓項目:組建家用或商用小型無線區域網路
思考與探索
第6章 網路作業系統基本配置
6.1 任務1:認識網路作業系統
6.1.1 網路作業系統概述
6.1.2 常見網路作業系統
6.2 任務2:了解網路工作模式
6.2.1 對等網
6.2.2 c/s模式
6.2.3 b/s模式
6.3 任務3:windows server 2003的基本配置
6.3.1 windows server 2003概述
6.3.2 windows server 2003組成
6.3.3 windows server 2003安裝與配置
6.3.4 網路資源共享
6.4 任務4:windows server 2003的本地計算機管理
6.4.1 windows server 2003賬戶管理
6.4.2 windows server 2003組管理
6.4.3 windows server 2003組策略套用
6.5 知識拓展:linnx作業系統
實訓項目:windows server 2003的安裝與管理
思考與探索
第7章 internet接入
7.1 任務1:認識internet
7.1.1 internet的定義
7.1.2 internet的主要組成部分
7.2 任務2:ip地址規劃
7.2.1 ip地址
7.2.2 子網劃分
7.2.3 ip地址規劃
7.3 任務3:撥號接人internet
7.4 任務4:以adsl方式接入internet
7.4.1 adsl技術體系
7.4.2 adsl網路結構
7.4.3 adsl安裝規範
7.4.4 adsl常見故障處理
7.5 任務5:以cable modem方式接入internet
7.5.1 有線電視hfc網路結構
7.5.2 cable modem工作原理
7.5.3 用cable modem接入internet
7.6 任務6:無線區域網路接人internet
7.7 任務7:乙太網接人internet
7.7.1 太網寬頻接入技術
7.7.2 光接入網參考配置與結構
7.8 知識拓展:寬頻ip城域網
實訓項目:用戶區域網路通過adsl接入internet
思考與探索
第8章 套用伺服器安裝與配置
8.1 任務1:www伺服器的配置
8.1.1 了解伺服器
8.1.2 www服務的概念及原理
8.1.3 www伺服器的配置
8.2 任務2:配置windows dns伺服器
8.2.1 域名及域名系統
8.2.3 域名解析過程
8.2.4 配置windows server 2003 dns伺服器
8.3 任務3:配置dhcp伺服器
8.3.1 dhcp的工作原理
8.3.2 安裝dhcp伺服器
8.3.3 dhcp伺服器配置
8.3.4 dhcp客戶機的配置與測試
8.4 任務4:檔案傳輸服務
8.4.1 ftp的工作原理
8.4.2 ftp的檔案格式
8.4.3 組建ftp站點
實訓項目:套用伺服器安裝與配置
思考與探索
第9章 計算機網路安全
9.1 任務1:防治計算機病毒
9.1.1 計算機病毒與防毒軟體
9.1.2 應對黑客攻擊
9.1.3 流氓軟體與瑞星的碎甲技術
9.2 任務2:防火牆技術
9.2.1 防火牆的基本類型
9.2.2 常見的防火牆配置
9.3 知識拓展:網路安全攻擊與防禦
9.3.1 網路攻擊
9.3.2 網路攻擊的防範措施
9.3.3 企業網路安全防禦
實訓項目:用卡巴斯基查殺病毒
思考與探索

文摘

著作權頁:
插圖:
1.中繼器
中繼器(repeater)是工作於OSI模型的物理層、連線網路線路的一種裝置。中繼器常用於兩個網路節點之間物理信號的雙向轉發工作,連線兩個(或多個)網段,對信號起中繼放大作用,補償信號衰減,支持遠距離的通信。
由於傳輸線路噪聲的影響,承載信息的數位訊號或模擬信號只能傳輸有限的距離。中繼器主要負責在兩個節點的物理層上按位傳遞信息,複製、調整和放大信號,以此來延長網路的長度,完成的是典型的物理層功能。它是最簡單的網路互連設備,可以連線同一個網路的兩個或多個網段。乙太網常常利用中繼器擴展匯流排的電纜長度。例如,10Base—2標準細纜乙太網的每段長度最大達185 m,最多可有5段,因此增加中繼器後,最大網路電纜長度可提高到925 m。可見,中繼器的作用是增加區域網路的覆蓋區域。中繼器只將一個電纜段上的數據傳送到另一段電纜上,並不管數據中是否有錯誤數據或是否適於網段傳輸。
中繼器工作於物理層,因此只能連線具有相同物理層協定的網路。當網路負載較重、網段間使用不同的訪問方式或需要數據過濾時,就不能使用中繼器了。事實上,中繼器也不可能無限延長網路,因為網路標準中都對信號的延遲範圍做了具體的規定,中繼器只能在此規定範圍內進行有效的工作,否則會引起網路故障。乙太網標準中就約定一個乙太網上只允許出現5個網段,最多使用4箇中繼器,而且其中只有3個網段可以掛接計算機終端。
2.集線器
集線器是共享式區域網路中的基礎設備,實際上它是中繼器的一種,其區別僅在於集線器能夠提供更多的連線埠服務。集線器主要是以最佳化網路布線結構、簡化網路管理為目標而設計的。
最簡單的集線器通過把邏輯匯流排網路連線成物理上的星狀拓撲結構而增加了網路的連通性;複雜一點的集線器用做網橋和路由器的替代品來減少網路擁塞。最高級的集線器能夠為FDDI、幀中繼及ATM網路提供非常高速的連通性。
(1)集線器的工作原理
在匯流排型網路中,所有節點連線到同一條物理匯流排上,數據是通過一條傳輸介質來傳輸的,這樣就存在各節點爭搶信道的矛盾。在雙絞線乙太網中引入了集線器,每一個節點用它自己專用的傳輸介質連線到集線器,各節點傳送的信號通過集線器集中,集線器再把信號整形、放大後傳送到所有節點上。實質上,基於集線器的網路仍然是一個共享介質的區域網路,這裡“共享”的其實就是集線器內部的匯流排,所以仍然會存在數據衝突的現象。
正因為集線器存在這一不足之處,所以它不能單獨套用於較大網路中(通常是與交換機等設備一起分擔小部分的網路通信負載)。網路越大,出現網路碰撞現象的機會就越大。也正因為如此,集線器的數據傳輸效率是比較低的,它在同一時刻只能有一個方向的數據傳輸,也就是所謂的“單工”方式。如果在網路中要選用集線器作為單一的組網設備,則網路規模最好在10台以內,而且集線器頻寬應為10/100 Mbps以上。
3.3.1 共享式區域網路的網路設備選型
3.3.2 共享式區域網路的工作特點
3.3.3 共享式區域網路的組網
3.4 任務4:組建工作組網路
3.4.1 工作組網路的特點與套用
3.4.2 工作組網路的組網
3.4.3 網路連線測試
3.5 知識拓展:常見網路故障處理
實訓項目:組建工作組網路
思考與探索
第4章 組建小型企業網
4.1 任務1:了解乙太網
4.1.1 乙太網概述
4.2 任務2:認識交換機和路由器
4.2.1 交換機的工作原理
4.2.2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4.2.3 區域網路交換機的種類
4.2.4 交換機之間的連線
4.2.5 交換式乙太網共享式乙太網的特點比較
4.3 任務3:組建小型企業網
4.3.1 常見交換機品牌與選購
4.3.3 小型企業網的網路結構與ip地址分配
4.3.4 通過超級終端與交換機建立配置連線
4.3.5 交換機的命令行工作模式
4.3.6 交換機的配置
4.4 知識拓展:三層交換技術
4.4.1 三層交換的概念
4.4.2 三層交換的原理和套用
實訓項目:用戶終端接人區域網路
思考與探索
第5章 無線區域網路及其設備
5.1 任務1:認識無線區域網路
5.1.1 無線區域網路的組成
5.1.2 無線區域網路的工作原理
5.1.3 無線區域網路的拓撲結構
5.2 任務2:常用無線區域網路硬體
5.2.1 無線網卡
5.2.2 無線ap
5.2.3 無線網橋
5.3 任務3:組建小型無線區域網路
5.3.1 無線區域網路設備選購
5.3.2 配置本地連線
5.3.3 配置無線路由器
5.4 知識拓展:藍牙技術
5.4.1 藍牙技術概述
5.4.2 藍牙體系結構
5.4.3 藍牙技術的發展前景
實訓項目:組建家用或商用小型無線區域網路
思考與探索
第6章 網路作業系統基本配置
6.1 任務1:認識網路作業系統
6.1.1 網路作業系統概述
6.1.2 常見網路作業系統
6.2 任務2:了解網路工作模式
6.2.1 對等網
6.2.2 c/s模式
6.2.3 b/s模式
6.3 任務3:windows server 2003的基本配置
6.3.1 windows server 2003概述
6.3.2 windows server 2003組成
6.3.3 windows server 2003安裝與配置
6.3.4 網路資源共享
6.4 任務4:windows server 2003的本地計算機管理
6.4.1 windows server 2003賬戶管理
6.4.2 windows server 2003組管理
6.4.3 windows server 2003組策略套用
6.5 知識拓展:linnx作業系統
實訓項目:windows server 2003的安裝與管理
思考與探索
第7章 internet接入
7.1 任務1:認識internet
7.1.1 internet的定義
7.1.2 internet的主要組成部分
7.2 任務2:ip地址規劃
7.2.1 ip地址
7.2.2 子網劃分
7.2.3 ip地址規劃
7.3 任務3:撥號接人internet
7.4 任務4:以adsl方式接入internet
7.4.1 adsl技術體系
7.4.2 adsl網路結構
7.4.3 adsl安裝規範
7.4.4 adsl常見故障處理
7.5 任務5:以cable modem方式接入internet
7.5.1 有線電視hfc網路結構
7.5.2 cable modem工作原理
7.5.3 用cable modem接入internet
7.6 任務6:無線區域網路接人internet
7.7 任務7:乙太網接人internet
7.7.1 太網寬頻接入技術
7.7.2 光接入網參考配置與結構
7.8 知識拓展:寬頻ip城域網
實訓項目:用戶區域網路通過adsl接入internet
思考與探索
第8章 套用伺服器安裝與配置
8.1 任務1:www伺服器的配置
8.1.1 了解伺服器
8.1.2 www服務的概念及原理
8.1.3 www伺服器的配置
8.2 任務2:配置windows dns伺服器
8.2.1 域名及域名系統
8.2.3 域名解析過程
8.2.4 配置windows server 2003 dns伺服器
8.3 任務3:配置dhcp伺服器
8.3.1 dhcp的工作原理
8.3.2 安裝dhcp伺服器
8.3.3 dhcp伺服器配置
8.3.4 dhcp客戶機的配置與測試
8.4 任務4:檔案傳輸服務
8.4.1 ftp的工作原理
8.4.2 ftp的檔案格式
8.4.3 組建ftp站點
實訓項目:套用伺服器安裝與配置
思考與探索
第9章 計算機網路安全
9.1 任務1:防治計算機病毒
9.1.1 計算機病毒與防毒軟體
9.1.2 應對黑客攻擊
9.1.3 流氓軟體與瑞星的碎甲技術
9.2 任務2:防火牆技術
9.2.1 防火牆的基本類型
9.2.2 常見的防火牆配置
9.3 知識拓展:網路安全攻擊與防禦
9.3.1 網路攻擊
9.3.2 網路攻擊的防範措施
9.3.3 企業網路安全防禦
實訓項目:用卡巴斯基查殺病毒
思考與探索

文摘

著作權頁:
插圖:
1.中繼器
中繼器(repeater)是工作於OSI模型的物理層、連線網路線路的一種裝置。中繼器常用於兩個網路節點之間物理信號的雙向轉發工作,連線兩個(或多個)網段,對信號起中繼放大作用,補償信號衰減,支持遠距離的通信。
由於傳輸線路噪聲的影響,承載信息的數位訊號或模擬信號只能傳輸有限的距離。中繼器主要負責在兩個節點的物理層上按位傳遞信息,複製、調整和放大信號,以此來延長網路的長度,完成的是典型的物理層功能。它是最簡單的網路互連設備,可以連線同一個網路的兩個或多個網段。乙太網常常利用中繼器擴展匯流排的電纜長度。例如,10Base—2標準細纜乙太網的每段長度最大達185 m,最多可有5段,因此增加中繼器後,最大網路電纜長度可提高到925 m。可見,中繼器的作用是增加區域網路的覆蓋區域。中繼器只將一個電纜段上的數據傳送到另一段電纜上,並不管數據中是否有錯誤數據或是否適於網段傳輸。
中繼器工作於物理層,因此只能連線具有相同物理層協定的網路。當網路負載較重、網段間使用不同的訪問方式或需要數據過濾時,就不能使用中繼器了。事實上,中繼器也不可能無限延長網路,因為網路標準中都對信號的延遲範圍做了具體的規定,中繼器只能在此規定範圍內進行有效的工作,否則會引起網路故障。乙太網標準中就約定一個乙太網上只允許出現5個網段,最多使用4箇中繼器,而且其中只有3個網段可以掛接計算機終端。
2.集線器
集線器是共享式區域網路中的基礎設備,實際上它是中繼器的一種,其區別僅在於集線器能夠提供更多的連線埠服務。集線器主要是以最佳化網路布線結構、簡化網路管理為目標而設計的。
最簡單的集線器通過把邏輯匯流排網路連線成物理上的星狀拓撲結構而增加了網路的連通性;複雜一點的集線器用做網橋和路由器的替代品來減少網路擁塞。最高級的集線器能夠為FDDI、幀中繼及ATM網路提供非常高速的連通性。
(1)集線器的工作原理
在匯流排型網路中,所有節點連線到同一條物理匯流排上,數據是通過一條傳輸介質來傳輸的,這樣就存在各節點爭搶信道的矛盾。在雙絞線乙太網中引入了集線器,每一個節點用它自己專用的傳輸介質連線到集線器,各節點傳送的信號通過集線器集中,集線器再把信號整形、放大後傳送到所有節點上。實質上,基於集線器的網路仍然是一個共享介質的區域網路,這裡“共享”的其實就是集線器內部的匯流排,所以仍然會存在數據衝突的現象。
正因為集線器存在這一不足之處,所以它不能單獨套用於較大網路中(通常是與交換機等設備一起分擔小部分的網路通信負載)。網路越大,出現網路碰撞現象的機會就越大。也正因為如此,集線器的數據傳輸效率是比較低的,它在同一時刻只能有一個方向的數據傳輸,也就是所謂的“單工”方式。如果在網路中要選用集線器作為單一的組網設備,則網路規模最好在10台以內,而且集線器頻寬應為10/100 Mbps以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