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參考模型

TCP/IP參考模型

TCP/IP參考模型是計算機網路的祖父ARPANET和其後繼的網際網路使用的參考模型。ARPANET是由美國國防部DoD(U.S.Department of Defense)贊助的研究網路。逐漸地它通過租用的電話線連結了數百所大學和政府部門。當無線網路衛星出現以後,現有的協定在和它們相連的時候出現了問題,所以需要一種新的參考體系結構。這個體系結構在它的兩個主要協定出現以後,被稱為TCP/IP參考模型(TCP/IP reference model)。

基本介紹

  • 中文名:TCP/IP參考模型
  • 外文名:TCP/IPreference model
  • 所屬類型:通信協定
  • 發明國:美國
模型簡介,四層協定,模型比較,共同點,不同點,

模型簡介

由於國防部擔心他們一些重要的主機路由器和網際網路關可能會突然崩潰,所以網路必須實現的另一目標是網路不受子網硬體損失的影響,已經建立的會話不會被取消,而且整個體系結構必須相當靈活。

四層協定

TCP/IP是一組用於實現網路互連的通信協定。Internet網路體系結構以TCP/IP為核心。基於TCP/IP的參考模型將協定分成四個層次,它們分別是:網路訪問層、網際互聯層、傳輸層主機到主機)、和套用層
套用層對應於OSI參考模型的高層,為用戶提供所需要的各種服務,例如:FTP、Telnet、DNS、SMTP等.
傳輸層對應於OSI參考模型的傳輸層,為套用層實體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功能,保證了數據包的順序傳送及數據的完整性。該層定義了兩個主要的協定:傳輸控制協定(TCP)和用戶數據報協定(UDP).
TCP協定提供的是一種可靠的、通過“三次握手”來連線的數據傳輸服務;而UDP協定提供的則是不保證可靠的(並不是不可靠)、無連線的數據傳輸服務.
3. 網際互聯層
網際互聯層對應於OSI參考模型的網路層,主要解決主機到主機的通信問題。它所包含的協定設計數據包在整個網路上的邏輯傳輸。注重重新賦予主機一個IP位址來完成對主機的定址,它還負責數據包在多種網路中的路由。該層有三個主要協定:網際協定(IP)、網際網路組管理協定(IGMP)和網際網路控制報文協定(ICMP)。
IP協定是網際互聯層最重要的協定,它提供的是一個可靠、無連線的數據報傳遞服務。
4. 網路接入層(即主機-網路層)
網路接入層與OSI參考模型中的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相對應。它負責監視數據在主機和網路之間的交換。事實上,TCP/IP本身並未定義該層的協定,而由參與互連的各網路使用自己的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協定,然後與TCP/IP的網路接入層進行連線。地址解析協定(ARP)工作在此層,即OSI參考模型的數據鏈路層。

模型比較

共同點

(1)OSI參考模型和TCP/IP參考模型都採用了層次結構的概念。
(2)都能夠提供面向連線和無連線兩種通信服務機制。

不同點

(1)OSI採用的七層模型,而TCP/IP是四層結構。
(2)TCP/IP參考模型的網路接口層實際上並沒有真正的定義,只是一些概念性的描述。而OSI參考模型不僅分了兩層,而且每一層的功能都很詳盡,甚至在數據鏈路層又分出一個介質訪問子層,專門解決區域網路的共享介質問題。
(3)OSI模型是在協定開發前設計的,具有通用性。TCP/IP是先有協定集然後建立模型,不適用於非TCP/IP網路。
(4)OSI參考模型與TCP/IP參考模型的傳輸層功能基本相似,都是負責為用戶提供真正的端對端的通信服務,也對高層禁止了底層網路的實現細節。所不同的是TCP/IP參考模型的傳輸層是建立在網路互聯層基礎之上的,而網路互聯層只提供無連線的網路服務,所以面向連線的功能完全在TCP協定中實現,當然TCP/IP的傳輸層還提供無連線的服務,如UDP;相反OSI參考模型的傳輸層是建立在網路層基礎之上的,網路層既提供面向連線的服務,又提供無連線的服務,但傳輸層只提供面向連線的服務。
(5)OSI參考模型的抽象能力高,適合與描述各種網路;而TCP/IP是先有了協定,才制定TCP/IP模型的。
(6)OSI參考模型的概念劃分清晰,但過於複雜;而TCP/IP參考模型在服務、接口和協定的 區別上不清楚,功能描述和實現細節混在一起。
(7)TCP/IP參考模型的網路接口層並不是真正的一層;OSI參考模型的缺點是層次過多,劃分意義不大但增加了複雜性。
(8)OSI參考模型雖然被看好,由於沒把握好時機,技術不成熟,實現困難;相反,TCP/IP參考模型雖然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還是比較成功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