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摘要
2006年,國務院頒發的《國務院關於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指出:要“積極開展礦產遠景調查和綜合研究,科學評估區域礦產資源潛力,為科學部署礦產資源勘查提供依據”。為此,國土資源部部署了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國情調查工作。全國重要礦產總量預測項目是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的一個重要工作內容,國家 “十一五”、“十二五”設立了“全國重要礦產總量預測”項目,開展了全國23種重要礦產資源2KM以淺資源量預測研究。參加單位11家,人員近130人,歷時八年。項目取得主要成果如下:
1)創立了礦床模型綜合地質信息礦產預測方法,該方法包含三個基本預測理論、三個基本工作流程和三大預測成果。研發出地質專家系統預測與綜合信息預測的預測模型,總結了以計算機信息技術為手段,運用礦床模型地質參數法進行資源潛力估算的預測工作方法流程。首次提出區域預測綜合信息編圖的綜合解釋模型、礦產預測類型、礦產預測方法類型、最小預測區等新模型概念,創新發展了礦床模型地質參數資源量估算方法,為礦產預測編圖、建模、圈區算量奠定堅實方法基礎。
2)研發和升級了MRAS、MinExplorer等具獨立智慧財產權的礦產資源評價軟體系統,MRAS作為全國資源潛力評價項目指定的礦產預測平台,被全國32省(市)、自治區的上千家地質調查單位所套用。建立了全國礦產資源潛力預測評價成果資料庫,資料庫數據總量約5.6TB。
3)全面預測評價了我國陸域近地表2KM內23個重要單礦種礦產資源潛力,圈定了各類找礦靶區4萬餘處、成礦遠景區2千餘處、重要礦集區240餘處,併科學估算了不同精度、不同可信度和不同深度預測資源量。
4)預測成果已廣泛套用於我國十三五各類礦產勘查規劃部署,厘定了我國26個重要找礦部署區帶,優選110餘處國家重要整裝勘查區和礦集區;預測成果廣泛運用到我國地質找礦突破計畫中,新發現多處大中型礦產地,實現找礦工作重大突破。
5)通過技術培訓和示範,在全國指導了上千名野外一線區域成礦預測技術人員,培養博士碩士近100名,為今後我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常態化提供了人才儲備。
6)獲得國家發明專利6項,軟體著作權4項,出版專著3部,非公開發行23部;組織出版5期礦產資源評價專輯;發表論文160篇,其中被SCI/EI資料庫收錄79篇,在SCI資料庫中被引用415次,其中他人引用235次;被CNKI-CAJD資料庫收錄130篇,在CNKI-CCD資料庫中被引用1629次。
項目成果被評為中國地質科學院2013年十大科技進展,並納入中國地質調查百項成果。項目組被國土資源部評為先進集體。此次預測評價是我國乃至世界上目前預測礦種最多、預測範圍最廣的預測評價工程,已對我國地質找礦突破行動計畫起到重要技術支撐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直接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