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重要礦產和區域成礦規律研究

《全國重要礦產和區域成礦規律研究》是由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擔任主要完成單位,王登紅、陳鄭輝、王成輝、黃凡、應立娟、張長青、王永磊、李建康、王岩、孫艷、付勇、孫濤、李超、秦燕、李立興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國重要礦產和區域成礦規律研究
  •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王登紅、陳鄭輝、王成輝、黃凡、應立娟、張長青、王永磊、李建康、王岩、孫艷、付勇、孫濤、李超、秦燕、李立興
  • 等級:一等
  • 獲獎序號:20180005
  • 獲獎證書編號:KJ2018-1-05
項目摘要
“全國重要礦產和區域成礦規律研究”是國土資源部組織實施的國家層面上成礦規律研究的第一次統一行動,歷時8年,有效保障了“全國重要礦產潛力評價”國情調查的勝利完成,為摸清我國鐵、銅、鋁、鋰、稀土等25個重要礦種的資源家底提供了理論指導,並填補了成礦規律研究方面的一系列空白,開創了眾多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首次,是我國礦產資源領域一項具里程碑意義的重大成果。具體如下:
1、首次提出了全國統一的成礦規律研究的技術要求和6W研究方法,首次設計了單礦種多要素的編圖圖例並實現標準化、系統化,並及時指導了各行業部門、6大區地質調查中心和31個省的成礦規律研究和資源潛力評價工作;
2、系統劃分了Ⅰ級(4個)、Ⅱ級(16個)、Ⅲ級(94個)成礦區帶,首次實現了成礦區帶劃分的國土面積全覆蓋,並作為全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的重要基礎性圖件在全國普遍使用,且持續廣泛使用;
3、首創礦產預測類型的概念,並建立了鐵、銅、金等23個單礦種(組)的388個礦產預測類型,為1899個最小預測區和靶區的圈定奠定了紮實基礎,可操作性和實用性強;
4、對453個典型礦床開展了全面的調查研究,新獲400多個成岩成礦年齡數據,解決了145個重要礦床的成礦時代疑難問題;結合自測和蒐集到的11886個年齡數據,首次構建了中國成岩成礦年代學譜系;
5、對全國17個礦種(組)的單礦種資料進行了匯總統計,對其成礦規律進行了深化研究,查明了資源稟賦特徵,首次提出了單礦種成礦區帶的劃分原則並編制了系列圖件,並對53個成金帶等的成礦規律分別進行了總結,提出了找礦建議,為全國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提供了礦種、地區選擇和勘查工作部署方面的依據;
6、首次對我國陸域16個成礦省進行了區域成礦規律的統一同步研究,系統梳理了各成礦省礦產地資料,構建了區域成礦譜系和區域成礦模式,總結了找礦進展,分析了找礦潛力,指出了找礦方向,並對大興安嶺、華南、岡底斯-騰衝等成礦省作了重點研究,為全國基礎性、公益性礦產資源調查評價工作部署提供了支撐;
7、創新了五層樓+地下室、南鎢北擴東鎢西擴、低溫成礦域多期成礦、弧-山-旋-帚構造控制金礦集區(弧形-山字型構造8個,旋卷構造296,帚狀構造53個)、古老闆塊兩側對稱成礦、地幔柱成鎳、新三源成礦等成礦理論,為我國整裝勘查、深部找礦、三稀礦產調查新突破提供了及時指導。
該成果得到多方面的轉化套用,為全國、各大區、省級潛力評價工作提供了理論支撐,為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地勘行業和礦山企業或勘查單位的政策制定、理論研究、找礦預測和勘查部署提供理論指導,為科學發展和地質教學提供了創新成果;開展各種培訓幾十次,客群千餘人次,培養學生24人,發表論文168篇,出版專著11部,其中《中國重要礦產和區域成礦規律》獲第六屆中華優秀出版物獎,是迄今為止第一部獲此殊榮的地質礦產類圖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