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成礦研究法

《區域成礦研究法》是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翟裕生、彭潤民、向運川、王建平、鄧軍、游振東、王銀宏、戚開靜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區域成礦研究法
  •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主要完成人:翟裕生、彭潤民、向運川、王建平、鄧軍、游振東、王銀宏、戚開靜
  • 等級:二等
  • 獲獎序號:20060033
  • 獲獎證書編號:KJ2006-2-25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項目摘要
《區域成礦學研究方法指南》從理論和實際套用相結合的角度全面總結區域成礦學的總體思路、研究內容、工作方法和程式,為全國重要成礦帶的區域成礦學研究工作編寫方法指南,以提高區域成礦規律和找礦方向研究工作的科技水平。 《區域成礦學研究方法指南》提出區域成礦學的研究思路:強調以唯物辯證法、系統論和歷史觀為指導,以系統研究區域地質、礦產、地化、地物、遙感等綜合信息為基礎,以區域構造-成岩-成礦為主線,以成礦地質背景、成礦系統和成礦演化為基本內容,以邊界成礦、轉換成礦、耦合成礦和疊加成礦等為理論基礎,研究區域成礦時空結構和礦床的形成分布規律,為礦產資源調查評價提供地質依據和工作思路。 明確了區域成礦學的目的和任務,即深入認識區域成礦規律,提高普查找礦和礦產資源評價的科技水平和工作成效;全面總結了區域成礦學的研究現狀、動向;提出成礦系統及演化研究是區域成礦學核心內容,全面論述了成礦系統及演化的研究要點和成礦系統研究的找礦評價意義;深入探討了區域成礦學的研究方法,包括區域成礦地質條件分析、區域成礦的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和遙感信息、區域成礦系統結構分析、區域成礦模型建立(地質、地球化學、地球物理)、區域成礦編圖以及綜合信息預測等內容。 系統分析了區域成礦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厘定了區域成礦研究涉及的概念和定義,編制了區域成礦研究工作的流程圖,分析了具體方法的工作思路、研究要點、工作程式和目的要求。報告最後給出了區域成礦研究實例,並初步總結了中國區域成礦的若干特徵,提出了區域研究中應注意的若干問題。 研究成果得到了中國地質調查局和同行專家的充分肯定,研究報告經加工後以《區域成礦研究法》為名出版(中國大地出版社,2004),並被作為“全國(分省)礦產資源調查評價綜合編圖”、“全國重要成礦區帶成礦規律和找礦方向綜合研究”等礦產資源評價項目的指導和培訓教材,已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使用(附屬檔案9.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