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中國地質調查局瀋陽地質調查中心(瀋陽地質礦產研究所)是直屬國土資源部,受中國地質調查局直接領導的科研單位,始建於1962年,坐落於瀋陽市皇姑區北陵大街與寧山路交匯路口處,其前身為“地質部東北地質科學研究所”。1978年,國家地質總局為了加強領導和便於大區研究所跨省區工作,將所更名為“國家地質總局瀋陽地質礦產研究所”。1989年,經國家人事部批准,地質礦產部將該所更名為“地質礦產部瀋陽地質礦產研究所”,直屬地質礦產部,受中國地質科學院直接領導。1999年7月,國土資源部(181號文)進行地質調查與地質科技管理體制改革,將瀋陽地質礦產研究所劃歸中國地質調查局;後經中編辦 [2000]76號文批准,更名為瀋陽地質礦產研究所。2002年12月經國土資源部批准,將瀋陽地質礦產研究所調整為東北大區地質調查中心。2003年7月,經中國地質調查局決定,成立中國地質調查局瀋陽地質調查中心。2006年11月2日,中編辦下發中央編辦復字〔2006〕131號檔案,同意瀋陽地質礦產研究所更名為“中國地質調查局瀋陽地質調查中心”加掛“瀋陽地質礦產研究所”牌子。
組織結構
綜合管理部門:辦公室、黨委辦公室(紀檢監察審計室)、人事教育處、財務資產處、總工程師室、科技與裝備處、項目監督管理處
技術業務部門:綜合研究室、東北亞地質礦產研究室、信息資料室、東北實驗測試中心(國土資源部東北礦產資源監督檢測中心)、基礎地質室、礦產資源室、水文地質環境地質室、勘查技術室
其他部門:經營開發部、離退休管理處、物業管理部(後勤服務中心)、地質勘查院、隆豐賓館、寶玉石檢測站
單位規模:中央編制辦批准瀋陽地質調查中心(瀋陽地質礦產研究所)編制為275人。截止至2006年12月,現有職工440人,其中在職247人,離休16人,退休177人,具有各類高級專業技術任職資格人員包括基礎地質、資源調查評價、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物化探、遙感地質、GIS、測試分析等專業領域共111人,其中研究員和教授級高級工程師56人,副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55人;具有博士後3人,博士19人,碩士25人,在東北地區國家地質調查工作的實施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單位占地面積5400平米,房屋建築面積8621平米。中心實驗室包括有國土資源部東北地區實驗測試中心及遼寧省技術監督局授權的遼寧省寶玉石檢測站,擁有各種大型檢測儀器50餘台(套),主要包括X射線衍射儀、X-螢光光譜儀、雷射拉曼儀、紅外光譜儀、電子探針能譜儀、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氣相色譜質譜儀、光柵光譜儀、電漿質譜儀、全普直讀電漿光譜、原子吸收儀、原子螢光儀、偏反光顯微鏡、離子色譜儀、元素分析儀、地球物理測試及水文地質探測等儀器設備;同時,擁有海事衛星通訊設備、GPS定位儀、全站儀、大型印表機、大型掃瞄器等等。中心圖書館藏各類地學專業圖書、刊物近8萬冊,積累了有關我國東北地區區域地質和全國貴金屬地質調查研究方面的大量資料,並存有1999年以來完成的東北地區國家地質調查成果信息。
主要成果
四十多年來,瀋陽地質調查中心(瀋陽地質礦產研究所)開展了大量有關東北跨省區區域地質調查與研究工作,在貴金屬礦產地質研究方面承擔完成了國家和地質礦產部的一系列重要攻關課題。從具體礦床的找礦研究、片區性礦產資源評價到組織實施全國性金、銀礦產的區域成礦規律研究,還開展了鐵、銅、鉻、磷、硼等礦產以及水文地質、地震地質、核電穩定性評價等方面專題研究,培養和造就了一批熟悉東北地區地質問題和我國貴金屬地質研究工作的專家學者及學科帶頭人,形成了學科群體優勢。單位兩次被全國黃金地質工作會議授予“全國黃金地質科研先進單位”。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瀋陽地質調查中心(瀋陽地質礦產研究所)先後與俄羅斯、朝鮮、蒙古、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等幾十個國家(地區)的地學教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良好的科技合作關係。出版學術刊物,並與國內、外120多個地學科研、教學機構進行交換,享有較高知名度。完成各類地質調查和科研項目288項,提交各類研究報告270餘份,出版專著54部,發表科技論文1011餘篇,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成果獎97項,其中,全國自然科學一等獎6 項,地礦部科技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40項,四等獎29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省級科技進步獎4項。2000年-2006年共承擔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30餘項;獲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科技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遼寧省科技成果三等獎1項。
目前,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瀋陽地質調查中心(瀋陽地質礦產研究所)積極承擔和組織實施國家在東北地區的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承擔和組織實施松嫩平原地下水資源及其環境問題調查評價工作;承擔東北經濟區基礎地質調查及數據更新工作。
地理位置
郵編:11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