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第一批全國科普示範縣
1998年中國科協為了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若干意見》和黨的十五大精神,充分發揮科普工作在提高勞動者素質,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中的基礎作用,推動“科教興縣”的實施,中國科協決定在全國開展創建“科普示範縣”活動。
2001年,通過檢查,中國科協命名延慶縣等103個縣(市)1998年-2000年為“全國科普示範縣(市)”。
第二批全國科普示範縣和全國科普示範城區
2002-2003年,全國有59個城區和227個縣(市、區)分別參加了全國科普示範城區和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的創建活動。2004年通過檢查,有56個城區和200個縣(市、區)達到了中國科協制定的全國科普示範城區和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的標準命名北京市海淀區等56個城區為 “全國科普示範城區”,命名北京市房山區等200個縣(市、區)為“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
第三批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
2005年開始創建第三批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
2007年共有290個縣(市、區)達到了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標準。中國科協決定,命名北京市朝陽區等290個縣(市、區)為“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示範期2年。
2011-2015年度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
2009年開始了“2011-2015年度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創建工作。
2011年中國科協實地抽查,共有902個縣(市、區)達到了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標準。,中國科協決定,命名北京市西城區等902個縣(市、區)為“2011-2015年度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示範期為5年。
創建辦法
(2009年修訂)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範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的創建和管理工作,深入開展創建活動,加強基層科普能力建設,提高公民科學素質,促進縣域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和《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綱要》(以下簡稱《全民科學素質綱要》),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創建工作應堅持“政府推動,全民參與,提升素質,促進和諧”的方針,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積極開展黨政機關各職能部門間的協調合作,統一部署,整合資源,形成大聯合、大協作的科普工作格局;廣泛動員社會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提高公民科學素質,繁榮科學文化,創造文明社會環境。主要內容為:
(一)圍繞當地黨委、政府工作中心,從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出發,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科普工作規劃,出台地方區域性引導政策檔案;健全科普工作協調領導制度。
(二)圍繞未成年人、農民、城鎮勞動者、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等重點人群科學素質的提高,深入開展科普工作;圍繞“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工作主題開展科普宣傳教育;組織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全面實施《全民科學素質綱要》。
(三)積極推進科普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科普資源的共建共享,改善科普工作的環境和條件,增強基層組織的科普服務能力。
(四)推動科普工作的民眾化、社會化、制度化,營造良好的科普工作氛圍。
(五)充分發揮區域內各科普示範單位的引領帶動作用,推廣在科學教育和普及工作中積累的典型經驗,擴大優秀科普工作成果的受益面,搭建橫向交流的平台,強化示範效應,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
第三條 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命名的縣級行政區劃科普示範單位。所指縣(市、區)為國家現階段劃定的各行政縣、縣級市、市轄區和旗等。
第四條 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的創建工作遵循“自願申報、逐級創建、積極推進、動態管理、常抓常新”的原則。在各地廣泛開展創建科普示範街道(鄉鎮)、社區(村)和省級科普示範縣(市、區)的基礎上,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根據實際發展需要,制定本地的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發展規劃和計畫,依據自願申報、動態管理的原則提出創建數量,積極鼓勵各縣(市、區)通過創建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不斷提升科普工作能力,不斷創新發展,推進《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在縣域的實施。
第五條 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創建工作實施動態管理,每5年一個周期。程式包括申報、創建、檢查、命名和示範等。
第二章
申 報
第六條 申報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的單位須是第三條中所規定的行政單位。特殊行政區域參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七條 申報單位須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黨政主要領導重視科普工作,公民科學素質建設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及精神文明建設規劃。
(二)科普工作具有區域代表性和特色,對周邊地區有示範和輻射作用。
(三)有財政科普專項經費投入保障。
(四)有較完善的基礎科普設施和較好的科普資源調配能力。
(五)有健全的科普機構和穩定的科普隊伍。
(六)申報單位須是省級科普示範縣(市、區)。通過近年全國縣(市)科技進步考核的單位,在同等情況下優先考慮。
第八條 創建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的申報工作起止日期由中國科協發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在規定期限內布置安排具體工作。
第九條 創建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由各縣(市、區)黨委或政府正式提出申請,按照申報要求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報送材料。
第十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對申報單位進行審核,依據本地的創建能力和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的發展規劃確定本地申報名單並報送中國科協。
第十一條 中國科協對各地申報材料進行審核備案,並公布創建單位名單。
第三章
創建與示範
第十二條 創建單位依照《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標準》全面開展創建活動,創建期為2年。
第十三條 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檢查命名工作由中國科協統一部署,分為三個階段:創建單位自查,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檢查,中國科協覆核命名。
第十四條 檢查的依據是《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標準》和《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測評指標》。
第十五條 中國科協對通過檢查覆核的創建單位給予命名,授予“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牌匾,示範期為5年。
第十六條 在示範期內,各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應按照《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標準》深入開展科普工作,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在示範第3年,自願申報下一輪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的創建,申報單位進入下一輪創建期。
第四章
組織與指導
第十七條 中國科協負責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創建工作的總體規劃和指導,包括制定和修訂《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創建工作手冊》,為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創建工作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給予支持;組織對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的監測評估;組織或支持經驗交流和培訓活動,擴大示範效應。
第十八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科協是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創建工作的直接管理單位,負責制定本地區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創建工作的總體規劃,做到統籌安排、積極推動、合理布局;負責轄區內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的申報和檢查測評;通過各項支持為本地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培育特色典型,推廣示範經驗;有計畫地組織開展省級科普示範縣(市、區)的創建,為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的創建工作奠定基礎。
第十九條 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接受中國科協和省地級科協的業務指導和不定期的監測評估,在當地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充分發揮縣(市、區)科協的作用,加強與各職能部門的協作,聯合社會力量,不斷創新發展,強化示範效果。
第二十條 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創建工作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對出現弄虛作假情況的單位,將進行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將取消縣(市、區)的申報資格。
第二十一條 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在申請中國科協科普項目等方面給予優先考慮。
第二十二條 中國科協對創建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單位予以表彰,並對其典型經驗進行宣傳。
第二十三條 經中國科協認定,在實施《全民科學素質綱要》中取得突出成績、具備典型特色示範效應的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可直接獲得下一輪“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資格。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四條 本辦法由中國科協負責解釋。
第二十五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實施,原《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管理辦法(暫行)》自行失效。
標準
指導思想和目標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依照黨的十七大提出的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動員和組織縣(市、區)內各方面的力量全面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畫綱要》(以下簡稱《全民科學素質綱要》),促進公眾科學素質的提高,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促進和諧社會的建設,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
通過開展創建活動,推動《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在縣(市、區)的實施,依照“政府推動,全民參與,提升素質,促進和諧”的方針,形成黨委領導、政府推動、各部門協作、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在提高重點人群科學素質、增強基層科普服務能力、最佳化科普工作的社會環境等方面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標準
(一)各級黨委和政府重視公民科學素質建設,加強對科普工作的領導
1.黨政領導重視公民科學素質建設。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積極實施《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將科學素質建設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及精神文明建設規劃,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科普工作規劃、年度計畫,納入黨政工作重要議事日程。黨政領導積極參加科普活動,每年聽取工作匯報,研究解決問題,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條件。
2.健全協調領導制度。健全全民科學素質實施工作機制和機構,建立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實施《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和開展科普工作的有效機制。
3.建有考核管理與表彰獎勵制度。將實施《全民科學素質綱要》工作納入黨政領導機關目標責任考核體系,並納入年度工作目標考核、表彰、獎勵範圍。定期表彰和獎勵作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
(二)圍繞重點人群的科學素質工作成效顯著
4.主題突出,內容豐富。每年能夠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圍繞“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工作主題,確定重點內容、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
5.積極開展提高未成年人科學素質的工作,推動實施未成年人科學素質行動。每年至少組織2次有一定規模的青少年科技傳播行動或科技競賽等校外科技活動;建設青少年科普教育特色學校,在校參與科普活動的學生不少於90%;整合校外科普教育資源,利用科技類博物館、科研院所、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和社區科普活動室等資源為提高青少年科學素質服務;加強中國小科學教育教師、科技輔導員隊伍建設。
6.積極開展提高農民科學素質的工作,推動實施農民科學素質行動。開展多種形式的農民適用技術培訓和科學文明生活等方面的科學素質教育,制訂有培訓規劃、年度計畫和教學大綱;90%以上鄉鎮(含鄉鎮企業)幹部,80%以上村幹部和農民黨員勞動力每年接受科技培訓;能夠充分發揮好農廣校、農函大等科技教育機構在農民科技培訓中的作用。
7.積極開展提高城鎮勞動者科學素質的工作,推動實施城鎮勞動人口科學素質行動。每年90%以上的街道、社區幹部接受各類科技培訓和科普教育,城鎮80%以上的各類從業人員接受在崗培訓、繼續教育;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勞動預備制培訓、再就業培訓、創業培訓、農民工培訓等;城鎮失業人員通過培訓掌握適合再就業的生產技能,其中一批人走上工作崗位;能夠充分發揮好社區科普學校等在科普教育中的作用。
8.積極開展提高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的工作,推動實施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科學素質行動。開展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的科普教育,制訂培訓教育計畫和方案,配發科普讀本;每年組織2次以上針對縣(市、區)直屬部門幹部和鄉(鎮)、街道領導幹部的科普報告會;積極組織公務員參與各項科普教育活動,提高領導幹部和公務員科學決策和管理水平。
(三)基層科普服務能力不斷增強
9.組織機構建立健全。縣(市、區)科協獨立建制,依照章程民主辦會;鄉(鎮、街道)、村(社區)兩級科普組織健全,並有專人負責科普工作;80%以上的鄉鎮建有農村專業技術協會。
10.基層科普隊伍發展壯大。建立由專家組成的科技服務團(講師團);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建有科普志願者隊伍,並經常開展各種科普活動;80%以上的行政村有科技示範戶、科技帶頭人、科普員,形成以科技致富能手為主體的農民科普隊伍。
11.科普經費有保障。科普專項經費列入本級政府財政預算,並明顯高於同等地區的平均水平,老少邊貧地區最低不能低於人均0.30元,且年科普工作經費不得少於8萬元);全國科普日、科技活動周等重大主題科普活動另有專項財政經費保障。
12.基層科普設施建設具有一定規模。縣(市、區)建有綜合性科普活動場所,活動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或科普場館、設施建設已經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基本建設計畫,所需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積極實施全國科普活動站、科普宣傳欄、科普員(簡稱“全國科普‘站欄員’”)建設,主要公眾活動場所建有3處以上科普畫廊。所有城市街道和80%的鄉鎮建有科普活動室(站)、科普畫廊(宣傳欄)等設施,配有科普宣傳設備。60%以上的社區、村有專用或合用科普活動站(室)、科普畫廊(宣傳欄)等。科普畫廊和科普宣傳欄的內容應定期更新;有地市級以上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農村科普示範基地或科普特色學校2處(所)以上;在縣(市、區)屬中、國小建有科技活動室。
13.開展科普工作的能力和手段得到加強。縣(市、區)科協開展科普工作的辦公、通訊、宣傳、網路等設備和科普宣傳車輛配置齊全完好;有計畫地開展對科普專兼職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
(四)形成科普工作的良好社會環境
14.開展民眾性、社會性和經常性科普活動。每年圍繞“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工作主題開展科普周(月)、科普日、科普之冬(春)等活動,並覆蓋所有鄉鎮、街道;每年開展科技下鄉和“科教進社區”活動;在街道、社區圍繞居民需求舉辦身邊科學套用展示、科普講座、培訓、科學健身、科普遊園等經常性的科普宣傳活動。
15.充分利用大眾傳媒開展科技傳播。在電台、電視台和報刊設有科普宣傳欄目,每周刊、播1次以上;有條件的縣(市、區)利用網際網路或其他傳媒開展科普宣傳。
16.廣泛動員社會資源開展科普活動。吸引社會各方面力量興辦科普事業或參與科普活動;利用學校等企事業單位、公共場所、科技園區、示範基地等公共資源,面向公眾開展科普活動。
17.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科普工作的氛圍,擴大科普宣傳覆蓋面。各黨政部門、社會團體和企事業單位各方面力量積極結合各自特點開展科普活動,科普活動的覆蓋面達到全縣(市、區)常駐人口的70%以上;科普工作與精神文明建設緊密結合,轄區內無影響惡劣的愚昧迷信、偽科學活動,公眾科學素質逐年提高,形成科學、文明、健康的社會風尚,社會綜合環境良好。
18.形成科普示範體系。開展科普示範鄉(鎮)、街道、村、社區創建活動;培育科普示範基地、農村科技示範戶,評選城市社區科普示範家庭。
19.科普工作具有特色並形成活動品牌。科普工作具有創新性,在提高公民科學素質,促進科技與經濟結合、產業結構調整、科技創新、經濟社會發展和和諧社會建設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探索提高公民科學素質的有效手段和方式,形成可推廣的、有示範作用的典型經驗。
2011-2015年度全國科普示範縣名單
省 份
| 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名單
|
北京市(4)
| 西城區、朝陽區、海淀區、延慶縣
|
天津市(8)
| 和平區、河東區、南開區、河北區、紅橋區、東麗區、西青區、津南區
|
河北省 (61)
| 石家莊市長安區、橋西區、新華區、裕華區、井陘縣、行唐縣、元氏縣、辛集市、晉州市、新樂市、鹿泉市,唐山市路北區、丰南區、灤南縣、樂亭縣、遷西縣、遵化市, 秦皇島市海港區、撫寧縣,邯鄲市邯山區、峰峰礦區、邯鄲縣、大名縣、磁縣、邱縣、雞澤縣、廣平縣、武安市,邢台市邢台縣、內丘縣,保定市北市區、徐水縣、望都縣、順平縣、安國市,張家口市橋東區、橋西區、宣化區、張北縣、陽原縣、懷安縣、萬全縣、崇禮縣,承德市承德縣、平泉縣,滄州市運河區、青縣、鹽山縣、肅寧縣、南皮縣、任丘市、河間市,廊坊市廣陽區、三河市,衡水市棗強縣、武邑縣、武強縣、故城縣、景縣、阜城縣、冀州市
|
山西省 (28)
| 太原市迎澤區、杏花嶺區,大同市陽高縣、大同縣,陽泉市郊區、平定縣、盂縣,長治市城區、郊區、黎城縣、沁源縣、潞城市,晉城市澤州縣、高平市,晉中市和順縣、靈石縣、介休市,忻州市忻府區、五台縣,臨汾市堯都區、翼城縣、襄汾縣、浮山縣、蒲縣、霍州市,呂梁市柳林縣、方山縣、孝義市
|
內蒙古自治區 (35)
| 呼和浩特市新城區、回民區、賽罕區、托克托縣,烏海市海南區、烏達區,赤峰市松山區、喀喇沁旗,通遼市科爾沁區、開魯縣、奈曼旗、扎魯特旗,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準格爾旗、鄂托克旗、烏審旗,呼倫貝爾市海拉爾區、阿榮旗、新巴爾虎右旗、滿洲里市、扎蘭屯市,巴彥淖爾市臨河區、五原縣、磴口縣、烏拉特中旗、杭錦後旗,烏蘭察布市集寧區、涼城縣、察哈爾右翼中旗、豐鎮市,興安盟科爾沁右翼前旗、突泉縣,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正藍旗、多倫縣
|
遼寧省 (38)
| 瀋陽市和平區、大東區、皇姑區、蘇家屯區,大連市中山區、沙河口區、甘井子區、瓦房店市,鞍山市鐵東區、立山區、千山區、海城市,撫順市望花區、順城區、撫順縣、清原滿族自治縣,本溪市平山區、本溪滿族自治縣、桓仁滿族自治縣,錦州市義縣、凌海市、北鎮市,營口市站前區、大石橋市,遼陽市白塔區、弓長嶺區、遼陽縣,盤錦市興隆台區、大窪縣,鐵嶺市西豐縣、昌圖縣、調兵山市、開原市,朝陽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縣, 葫蘆島市龍港區、綏中縣、建昌縣、興城市
|
吉林省 (18)
| 長春市朝陽區、綠園區、九台市,吉林市豐滿區、蛟河市、樺甸市,四平市梨樹縣、公主嶺市、雙遼市,遼源市東遼縣,通化市東昌區、輝南縣、梅河口市,白山市撫松縣,松原市前郭爾羅斯蒙古自治縣,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敦化市、和龍市
|
黑龍江省 (24)
| 哈爾濱市道里區、南崗區、道外區、香坊區、依蘭縣,通河縣、五常市,齊齊哈爾市龍江縣,雞西市雞東縣,大慶市林甸縣,伊春市友好區、金山屯區、帶嶺區、嘉蔭縣,佳木斯市樺南縣、富錦市,牡丹江市東安區、林口縣,黑河市北安市,綏化市北林區、望奎縣、青岡縣、安達市、肇東市
|
上海市 (14)
| 黃浦區、盧灣區、徐匯區、長寧區、普陀區、閘北區、虹口區、楊浦區、閔行區、寶山區、浦東新區、松江區、青浦區、崇明縣
|
江蘇省 (60)
| 南京市玄武區、白下區、秦淮區、鼓樓區、江寧區,無錫市錫山區、惠山區、濱湖區、江陰市、宜興市,徐州市雲龍區、泉山區、豐縣、沛縣、銅山縣、新沂市,常州市天寧區、戚墅堰區、新北區、武進區、溧陽市、金壇市,蘇州市滄浪區、平江區、金閶區、吳中區、相城區、常熟市、張家港市、崑山市、吳江市、太倉市,南通市崇川區、港閘區、海安縣、如東縣、啟東市、如皋市、通州區、海門市,連雲港市贛榆縣、東海縣、灌南縣,淮安市淮陰區、洪澤縣、盱眙縣、金湖縣,鹽城市阜寧縣、射陽縣、建湖縣、東台市、大豐市,揚州市寶應縣、江都市,鎮江市丹陽市、揚中市,泰州市海陵區、靖江市、泰興市、姜堰市
|
浙江省 (21)
| 杭州市江乾區、西湖區、濱江區、餘杭區、建德市,寧波市江東區、北侖區、鄞州區、餘姚市、慈谿市,溫州市鹿城區,嘉興市嘉善縣、平湖市、桐鄉市,湖州市吳興區、長興縣,紹興市紹興縣,金華市東陽市,舟山市嵊泗縣,台州市椒江區,麗水市遂昌縣
|
安徽省 (41)
| 合肥市瑤海區、廬陽區、蜀山區、肥東縣,蕪湖市鏡湖區、弋江區、鳩江區,蚌埠市蚌山區、懷遠縣、五河縣、固鎮縣,淮南市田家庵區、鳳台縣,馬鞍山市金家莊區、雨山區、當塗縣,淮北市濉溪縣,安慶市迎江區、大觀區、懷寧縣、樅陽縣、桐城市,黃山市屯溪區、黃山區、歙縣、休寧縣、黟縣、祁門縣,滁州市琅琊區、全椒縣、天長市, 阜陽市太和縣、阜南縣、潁上縣,宿州市埇橋區、蕭縣,巢湖市和縣,六安市金安區、裕安區,亳州市蒙城縣,宣城市郎溪縣
|
福建省 (37)
| 福州市鼓樓區、台江區、倉山區、馬尾區、晉安區、閩侯縣、福清市、長樂市,廈門市思明區、湖裡區、集美區、同安區,莆田市城廂區、荔城區,三明市梅列區、明溪縣、清流縣、寧化縣、尤溪縣、沙縣、泰寧縣,泉州市鯉城區、洛江區、泉港區、安溪縣、德化縣、石獅市、晉江市、南安市,漳州市長泰縣、南靖縣、華安縣、東山縣,南平市武夷山市、建陽市,龍巖市新羅區,寧德市屏南縣
|
江西省 (30)
| 南昌市西湖區、青雲譜區、青山湖區、南昌縣、新建縣,景德鎮市樂平市,萍鄉市安源區、上栗縣,九江市潯陽區、九江縣、修水縣、德安縣、湖口縣,新余市分宜縣,鷹潭市餘江縣,贛州市章貢區、贛縣、上猶縣、安遠縣、寧都縣、瑞金市、南康市,吉安市吉水縣,宜春市宜豐縣,撫州市南豐縣、崇仁縣,上饒市弋陽縣、鄱陽縣、婺源縣、德興市
|
山東省 (41)
| 濟南市歷下區、市中區、歷城區,青島市市南區、市北區、嶗山區、膠南市,淄博市張店區、臨淄區,棗莊市市中區、滕州市,東營市河口區,煙臺市芝罘區、龍口市、萊陽市、萊州市、蓬萊市、招遠市,濰坊市坊子區、臨朐縣、昌樂縣、壽光市、安丘市,濟寧市任城區、曲阜市、鄒城市,泰安市泰山區、寧陽縣、肥城市,威海市文登市、榮成市,臨沂市沂水縣、臨沭縣,聊城市臨清市,濱州市濱城區、無棣縣、霑化縣,菏澤市牡丹區、鄆城縣、定陶縣、東明縣
|
河南省 (58)
| 鄭州市惠濟區、中牟縣、鞏義市、滎陽市、新密市,開封市杞縣、尉氏縣,洛陽市澗西區、嵩縣、偃師市,平頂山市新華區、葉縣、舞鋼市、汝州市,安陽市文峰區、殷都區、龍安區、安陽縣、林州市,鶴壁市淇濱區、淇縣,新鄉市新鄉縣、延津縣、衛輝市、輝縣市,焦作市解放區、中站區、修武縣、溫縣、沁陽市、孟州市,濮陽市清豐縣、南樂縣、范縣,許昌市鄢陵縣,漯河市源匯區、郾城區,三門峽市澠池縣、靈寶市,南陽市方城縣、唐河縣、新野縣,商丘市梁園區、民權縣、睢縣、夏邑縣、永城市,信陽市固始縣、淮濱縣,周口市扶溝縣、商水縣、沈丘縣、鄲城縣、淮陽縣、太康縣、鹿邑縣、項城市,駐馬店市汝南縣
|
湖北省 (38)
| 武漢市江岸區、礄口區、武昌區、青山區、洪山區、東西湖區、蔡甸區、江夏區、黃陂區、新洲區,黃石市黃石港區、鐵山區,十堰市鄖縣、丹江口市,宜昌市西陵區、夷陵區、宜都市、當陽市、枝江市,襄樊市樊城區、襄陽區、南漳縣、穀城縣、保康縣、棗陽市、宜城市,荊門市京山縣、鐘祥市,孝感市安陸市,鹹寧市通城縣、赤壁市,隨州市廣水市,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巴東縣、來鳳縣、鶴峯縣,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仙桃市、潛江市
|
湖南省 (37)
| 長沙市芙蓉區、天心區、嶽麓區、開福區、雨花區、長沙縣、望城縣、寧鄉縣、瀏陽市,株洲市株洲縣,湘潭市岳塘區、韶山市,衡陽市衡陽縣、衡南縣、祁東縣、耒陽市、常寧市,邵陽市邵東縣、綏寧縣,岳陽市湘陰縣,常德市武陵區、臨澧縣、桃源縣、石門縣,張家界市慈利縣,益陽市安化縣、沅江市,郴州市桂陽縣、宜章縣,永州市祁陽縣、東安縣、道縣、寧遠縣,婁底市婁星區、漣源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縣、龍山縣
|
廣東省 (29)
| 廣州市荔灣區、越秀區、海珠區、增城市,韶關市曲江區、仁化縣,深圳市福田區、南山區、寶安區、龍崗區,珠海市香洲區,汕頭市金平區、潮陽區、澄海區,佛山市禪城區、高明區,江門市新會區、開平市,湛江市廉江市,茂名市信宜市,肇慶市高要市, 惠州市惠城區、惠陽區、惠東縣,河源市和平縣,陽江市陽東縣,清遠市清城區、陽山縣、清新縣
|
廣西壯族自治區 (34)
| 南寧市武鳴縣、賓陽縣,柳州市城中區、魚峰區、柳南區、柳北區、柳江縣、柳城縣, 桂林市陽朔縣、靈川縣、永福縣、荔浦縣,梧州市藤縣,北海市海城區,欽州市欽南區、欽北區、靈山縣、浦北縣,貴港市港北區,玉林市玉州區、容縣、陸川縣、興業縣、北流市,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河池市宜州市,來賓市興賓區、忻城縣、象州縣、金秀瑤族自治縣、合山市,崇左市扶綏縣、大新縣、憑祥市
|
海南省 (10)
| 海口市秀英區、龍華區、美蘭區,省直轄縣級行政單位五指山市、文昌市、東方市、澄邁縣、白沙黎族自治縣、昌江黎族自治縣、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
|
重慶市 (21)
| 萬州區、涪陵區、渝中區、江北區、沙坪壩區、南岸區、渝北區、巴南區、黔江區、長壽區、江津區、合川區、永川區、南川區、綦江縣、潼南縣、銅梁縣、榮昌縣、璧山縣、梁平縣、武隆縣
|
四川省 (55)
| 成都市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溫江區、金堂縣、雙流縣、彭州市,自貢市大安區、沿灘區、榮縣、富順縣,攀枝花市仁和區、米易縣、鹽邊縣,瀘州市江陽區、納溪區、龍馬潭區、瀘縣、合江縣,德陽市旌陽區、什邡市,綿陽市三台縣,廣元市朝天區、旺蒼縣、蒼溪縣,遂寧市射洪縣、大英縣,內江市市中區,眉山市仁壽縣,宜賓市翠屏區、南溪縣、高縣、珙縣、興文縣,廣安市廣安區、岳池縣、武勝縣、華鎣市,達州市通川區、達縣、宣漢縣、開江縣、大竹縣、萬源市,雅安市雨城區,巴中市通江縣、平昌縣,資陽市雁江區,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會東縣
|
貴州省 (38)
| 貴陽市南明區、雲岩區、花溪區、白雲區、息烽縣、修文縣,遵義市餘慶縣、仁懷市,安順市西秀區、平壩縣、普定縣、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銅仁地區玉屏侗族自治縣、石阡縣、思南縣、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德江縣、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松桃苗族自治縣,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義市,畢節地區畢節市、大方縣、黔西縣、金沙縣、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縣、三穗縣、天柱縣、錦屏縣、台江縣、雷山縣、麻江縣,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勻市、福泉市、荔波縣、貴定縣、平塘縣、龍里縣
|
雲南省 (28)
| 昆明市五華區、盤龍區、官渡區、西山區、宜良縣、石林彝族自治縣、嵩明縣、安寧市,曲靖市麒麟區、會澤縣,昭通市水富縣,麗江市古城區、永勝縣、寧蒗彝族自治縣,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臨滄市雲縣,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縣、瀘西縣,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硯山縣、西疇縣、廣南縣、富寧縣,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賓川縣、彌渡縣,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潞西市、盈江縣
|
西藏自治區(7)
| 山南地區乃東縣、扎囊縣,日喀則地區南木林縣、白朗縣,林芝地區林芝縣、米林縣、波密縣
|
陝西省 (28)
| 西安市新城區、碑林區、蓮湖區、未央區、雁塔區、閻良區,寶雞市岐山縣、扶風縣,鹹陽市秦都區、永壽縣、旬邑縣、興平市,渭南市臨渭區、潼關縣、蒲城縣,延安市志丹縣、甘泉縣,漢中市漢台區、南鄭縣、略陽縣,榆林市橫山縣、靖邊縣、定邊縣,安康市旬陽縣,商洛市商州區、洛南縣、鎮安縣、柞水縣
|
甘肅省 (16)
| 蘭州市城關區,金昌市金川區,白銀市平川區、靖遠縣、景泰縣,天水市甘谷縣,平涼市崆峒區、涇川縣、華亭縣、莊浪縣、靜寧縣,酒泉市肅州區、瓜州縣,慶陽市正寧縣,定西市渭源縣、臨洮縣
|
青海省 (11)
| 西寧市城東區,海東地區平安縣、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樂都縣、互助土族自治縣,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東城區、德令哈市、烏蘭縣
|
寧夏回族自治區 (8)
| 銀川市興慶區、西夏區、賀蘭縣,吳忠市青銅峽市,固原市原州區、西吉縣、隆德縣,中衛市中寧縣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3)
| 烏魯木齊市新市區、水磨溝區,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克拉瑪依區,哈密地區伊吾縣,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呼圖壁縣、瑪納斯縣、吉木薩爾縣,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博樂市、精河縣,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庫爾勒市,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市、庫車縣、沙雅縣、阿瓦提縣,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圖什市,喀什地區疏附縣,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伊寧市、奎屯市、霍城縣、鞏留縣,塔城地區烏蘇市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
| 石河子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