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全國文物普查
- 外文名:National Cultural Relics Census
- 第一次普查時間:1956年2月
文物普查是國情國力調查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物普查對於促進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是提高文物保護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機遇和提升全民文化遺產保護意識的重要手段。1956年2月,第一次全國考古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文物普查是指在一個行政區劃內,由當地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組織的,對本地文物資源進行較為全面性的調查工作。它一方面相對於考古工作的專題調查而言的。另一方面也是相對於文物部門平時所作一般性的文物調查而言。簡介 文物調查的一種形式。
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是為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掌握我國不可移動文物資源情況,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國務院決定於2023年11月起開展的普查。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計畫用3到4年的時間全面掌握不可移動文物的數量、分布、特徵、保存現狀、...
成立福建省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領導小組(以下簡稱省領導小組),負責全省普查組織實施中重大問題的研究和決策,不作為省政府議事協調機構,任務完成後自動撤銷。省領導小組由省委、省政府分管領導擔任組長,省政府辦公廳分管領導、省文旅廳廳長...
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任務重,要求高,時間跨度大。按國務院要求,此次文物普查所需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普查工作的組織領導,確保普查工作的順利開展,縣人民政府成立了習水縣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領導小組,負責全縣普查工作...
赤水市第三次全市文物普查領導小組(以下簡稱 “市普查領導小組”)負責普查工作的組織和領導,協調解決重大問題。市普查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市文體廣電局,辦公室的主要職責是:1、貫徹落實國務院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
普查信息 對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目的和意義、工作範圍和內容、時間安排、組織和實施形式、經費來源、資料的填報和管理作了明確要求。文物普查的工作任務艱巨,涉及的不可移動文物包括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和石刻、近現代重要...
全國第一次文物普查,基本摸清了各地文物分布,為徵集、展覽、保護、發掘及科學研究提供了參考。這次普查也發現了一批珍貴的地上文物:山西五台山南禪寺、平遙鎮國寺、趙州大石橋等等,同時也為1961年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提供了...
山東省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發〔2012〕54號檔案精神和國務院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制定的《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實施方案》(文物普查發〔2013〕6號),確保規範、有序、高質量地完成我省...
中國首普查可移動文物 上億國有單位文物將歸檔 2012年10月,《國務院關於開展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的通知》正式下發,隨即成立了以國務委員劉延東為組長的領導小組。2013年4月,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電視電話會議召開,標誌著普查...
《湖北省博物館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成果與發現》是2023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2012年10月正式啟動的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在我國文化遺產領域開展的重大國情國力調查項目,涉及單位眾多,覆蓋...
種類豐富、數量龐大、價值突出的可移動文物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實物見證。可移動文物普查是繼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部分)之後在文化遺產領域開展的國情國力調查,是確保國家文化安全、保障人民民眾基本文化權益的重要措施,是健全國家...
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是繼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部分)之後在文化遺產領域開展的國情國力調查,是一項旨在全面掌握我國文物資源、加強文物保護、建設文化遺產強國的國家工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
2007年8月27日,陝西省人民政府以陝政發〔2007〕39號印發《關於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實施意見》。該《意見》分深刻認識文物普查的重要意義、明確文物普查的目標和任務、切實加強文物普查的組織領導3部分。 [1] ...
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始於1981年,到1989年結束,普查的規模和成果都遠超過第一次普查。背景介紹 文物是國家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文物普查是國情國力調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確保國家歷史文化遺產安全的重要措施,是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要基礎...
《河北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重要新發現》是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河北省文物局 內容簡介 河北省文物局編著的《古代遺址及墓葬》共收錄新發現文物點268處,其中古遺址222處,古墓葬46處。根據時代不同,本卷把上述文物點分為夏...
“全國紅色標語類革命文物專項調查”依託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和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數據進行,調查範圍包括1921年7月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各級黨組織、人民軍隊、各類機構和群團組織等書寫、繪製、刻印的紅色標語類革命文物,包括不可移動...
第三節可移動文物普查的組織與管理 第四節可移動文物普查的任務與成果形式 第二章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流程 第一節組建普查機構 第二節國有單位調查和數據上報 第三節普查總結和成果發布 附: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簡易流程圖 第...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是一本書籍,文物出版社出版,頁數305頁。內容簡介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由國家文物局編著,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是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進行的最大規模的不可移動文物資源調查工作。在國務院第...
適用於全國國有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中的資料收集、整理、建檔和備案。2 建檔備案的意義 全國國有可移動文物普查檔案屬於專業檔案。全面、系統、科學、規範地建立全國國有可移動文物普查檔案,是對全國國有可移動文物普查各類數據和信息資料...
《國務院關於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通知》由國務院於2007年4月4日以國發〔2007〕9號發布,包括普查的目的和意義、普查的範圍和內容等六部分內容。發布令 國務院關於開展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的通知 國發〔2007〕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
《河北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重要新發現:古建築》是2019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河北省文物局。內容簡介 河北省第三次文物普查新發現古建築6271處,《河北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重要新發現:古建築》從中挑選出295處具有代表性的...
本書系我國“第1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報告”系列之分省報告。全國(港澳台除外)31個省、市、區分別對本省域第1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進行了系統而全面的總結,既有藏品分析,又有工作總結,更有進一步工作建議。對於我國可移動...
《山西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實施方案》是山西省人民政府2007年10月22日印發的方案。【發布單位】山西省 【發布文號】晉政辦發〔2007〕123號 【生效日期】2007-10-22 【失效日期】【所屬類別】政策參考 【檔案來源】山西省 山西省第...
《新疆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重要新發現》是一本圖書,作者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局。圖書目錄 叢書總序 概述 壹 古遺址 貳 古墓葬 叄 古建築 肆 石窟寺及石刻 伍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 陸 其他 後記 內容簡介 本書為"新疆...
《河北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重要新發現——史前遺址》是2015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河北省文物局。內容簡介 《河北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重要新發現:史前遺址》共收錄新發現文物點192處,根據不同時代,本卷將上述文物點分為舊...
第一次全國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報告 一、我國國有可移動文物資源總體情況 二、普查開展情況 (一)組織領導 (二)技術路線 (三)質量控制 三、主要成果 (一)掌握全國國有可移動文物資源總體情況 (二)新發現一批重要文物 (三)...
《陝西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叢書》是由陝西出版集團、陝西旅遊出版社於2012年出版的圖書,由陝西省文物局編寫。凡事皆有說頭,叢書亦然。按一定的需要和目的,將很多書彙編成集的一套書,就叫叢書。中國編撰叢書有很久的歷史了,據說從宋代...
《內蒙古自治區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新發現》是國務院部署的重大國情國力調查,是當前我國最大規模、最首要的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對我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具有重要意義。內容簡介 《內蒙古自治區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新發現》是...
《洛陽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新發現》是由郭引強編寫,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洛陽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新發現》匯集了此次文物普查中,全市具有較高價值和代表意義的新發現188處,其中遺址30處、墓葬10處、古建築76處、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