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6優7075是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內江雜交水稻科技開發中心和福建省福瑞華安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用福恢7075與內香6A配組選育而成的優質雜交晚秈新品種。
內6優7075全生育期兩年區試平均128.4天,群體整齊,穗大粒多,後期轉色好,植株較高,千粒重較重。每畝有效穗數15.7萬,株高117.4厘米,穗長26.4厘米,每穗總粒數153.9粒,結實率80.15%,千粒重30.7克。兩年水稻稻瘟病抗性鑑定綜合評價為中感水稻稻瘟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6優7075
- 審定編號:閩審稻201800017
- 選育單位: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內江雜交水稻科技開發中心、福建省福瑞華安種業科技有限公司
- 品種來源:內香6A×福恢7075
- 作物名稱:水稻
選育過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適種區域,栽培技術,
選育過程
內6優7075是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內江雜交水稻科技開發中心和福建省福瑞華安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用福恢7075與內香6A配組選育而成的優質雜交晚秈新品種。2018年通過福建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閩審稻201800017。
特徵特性
- 農藝特徵:全生育期兩年區試平均128.4天,比對照宜優673遲熟1.6天。群體整齊,穗大粒多,後期轉色好,植株較高,千粒重較重。每畝有效穗數15.7萬,株高117.4厘米,穗長26.4厘米,每穗總粒數153.9粒,結實率80.15%,千粒重30.7克。
- 抗性:在福建上杭茶地水稻稻瘟病重發區進行田間自然誘發鑑定,綜合表現為中感水稻稻瘟病。
- 米質:內6優7075米質經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杭州)檢測:糙米率82.1%、整精米率64.2%、堊白度1.7%、堊白粒率10%、透明度1級、鹼消值6.8級、膠稠度76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4.8%、精米率74.3%、蛋白質10.7%。
產量表現
參加福建省科研單位聯合體晚稻區試,2016年平均畝產537.86千克,比對照宜優673增產5.69%,達極顯著水平;2017年續試,平均畝產517.30千克,比對照宜優673增產5.22%,達極顯著水平。兩年區試平均畝產527.58千克,比對照宜優673增產5.46%。2017年參加福建省科研單位聯合體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37.36千克,比對照宜優673增產6.82%。
適種區域
內6優7075適宜在福建省水稻稻瘟病輕發區作晚稻種植。
栽培技術
- 適時播種,培育壯秧:將樂縣位於福建省西北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海洋性和大陸性氣候特點,年平均氣溫在19.8℃,年平均降雨量2027毫米,是福建省水稻糧食生產基地之一。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及種植習慣,內6優7075適合作煙後稻或晚稻種植。選擇在6月上、中旬播種,稀播勻播,培育壯秧,為高產打下基礎。每畝秧田用種量為13千克,結合平整秧地時施用20千克三元複合肥(N-P2O5-K2O=15-15-15)作基肥。播後前4天,保持秧地陰天半溝水,晴天滿溝,之後淺水上畦面。1.5葉時排水後,每畝用70克15%多效唑對水噴施,24小時後復水,矮化秧苗,為多分櫱、分低位櫱做準備。2葉1心和4葉1心時各施5千克尿素促櫱;移栽前3天施8—10千克複合肥作起身肥,並噴藥防治病蟲害,帶藥移栽。秧地的水分管理,3葉前多以露畦面、滿溝水為主,3葉後乾濕交替,促根壯櫱。
- 適時移栽,合理密植:將樂縣進入6月份後氣溫逐漸升高,雨水增多,6月中旬後日最高溫度可達37℃。秧苗在高溫多雨的天氣下生長迅速,一般播後20天便可移栽。所以內6優7075在將樂縣作煙後稻或晚稻種植時,秧齡不宜超過30天,否則容易出現早孕早穗,嚴重影響產量。移栽時株行距規格不宜過大,可採取20厘米×25厘米的株行距規格,每畝可插1.3萬穴,每穴插2粒穀苗,每株秧苗帶2—3個櫱,確保有5萬—6萬基本苗,為後期培育高產苗架打基礎。
- 平衡施肥,科學管水:每畝施純氮(N)10千克、磷(P2O5)5千克、鉀(K2O)12千克,基肥、分櫱肥、穗肥、粒肥比例5∶3∶1∶1。插秧前1天,結合耙田每畝施用10千克尿素,30千克過磷酸鈣,18千克氯化鉀,50千克緩效矽肥作基肥。矽肥既可促進水稻對磷的吸收,還可增強水稻抗倒、抗病能力,並調節過多的氮素對水稻造成危害,提高光合作用,有利於構建高產群體。插後7天每畝追施8千克尿素拌5千克氯化鉀作促櫱肥。在分櫱末期至幼穗分化Ⅱ期,追施2.5千克尿素拌5千克氯化鉀作穗肥,施完後讓水自然落乾,進入曬田期。在幼穗分化Ⅴ—Ⅵ期,結合烤田復水時根據苗情每畝追施尿素1.5千克拌氯化鉀4千克作粒肥,可以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水分管理遵循淺水插秧,深水活苗,薄水促櫱,後期乾濕交替,以氣促根,以根壯稈,淺水養穗的原則。當苗數達到目標穗數的80%時開始烤田控櫱,烤到田面現小裂縫,腳踩有印而不陷泥,葉片轉為淡黃色為宜。苗勢過旺或爛泥田要早烤重烤。抽穗揚花到灌漿成熟期,保持田面薄水層,收割前5—7天排乾曬田,方便機械化收割。
- 病蟲害防治:病蟲害防治直接影響到最後的產量,嚴重的病蟲害甚至能造成絕收。在南方稻區,水稻常見的主要病害有水稻稻瘟病、水稻紋枯病、水稻細條病、水稻白葉枯病、水稻基腐病、水稻矮縮病等。蟲害主要有二化螟、三化螟、稻縱卷葉螟、稻飛虱等。細菌性條斑病和水稻象甲是水稻檢疫性病蟲害防治對象。細菌性條斑病即是我們俗話說的紅葉病,在沿海地區發生比較厲害,近年來在將樂縣基地發病也較重,特別是在颱風過後一定要噴藥防治。雖然目前在將樂縣基地還未有大面積水稻被稻象甲危害,但也發現有其蹤跡,不要掉以輕心,注意預防。首先在播種時要做好種子消毒,可用88%的強氯精對水500倍液浸種12小時,然後用清水沖洗乾淨,繼續浸種12小時之後再催芽。移栽前一定要對秧苗進行集中施藥防治病蟲。其次是根據當地病蟲害發生的特點,密切關注植保站對病蟲害預測預報,選擇對口的低毒、高效藥提前做好防治準備。一般對於二化螟、三化螟,每畝用5%銳勁特懸浮劑30—40毫升或48%樂斯本乳油50毫升;稻縱卷葉螟用20%三唑磷100毫升;稻飛虱可用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30—40克或10%吡蟲啉可濕粉10—20克;水稻稻瘟病可用75%三環唑150克。上述藥量對水60千克用機械噴施或對水30千克用背壺人工噴施。在破口期、始穗期每畝噴施“愛苗”乳油15毫升對水30千克可以有效防治紋枯病和稻曲病。施藥時應保持田面有3厘米水層3—5天。秧苗期噴施農藥,由於此時秧苗小,地塊面積不大且集中,可用人工背壺噴施;大田分櫱期用背壺人工噴施效率低,可使用機械噴施,水量大,效果好。近年來無人機噴藥也得到了廣泛的套用,不但效率高,還能減少農藥的使用量和節約用工成本。但是在水稻生長後期如果用無人機噴藥,由於無人機往下吹的風量太大,容易把稻子吹斜甚至吹倒伏,要根據田塊和稻苗的實際長勢情況採取施藥方式。
- 雜草防治:稻苗生長前期由於矮小、分櫱少,稻株之間的空隙大,陽光可以直射地面,此時田間雜草容易瘋長,必須提前防治雜草。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化學除草劑成為人們田間除草的利器,不但效率高還能節約人工成本。但是,使用化學除草劑必須注意其安全性,根據不同作物選擇適合的除草劑。同時注意,除草劑對雜草除殺效果與氣溫有很大關係,氣溫高殺傷力則強,反之則弱。所以早稻大田施用除草劑建議在移栽後15天左右,中稻和晚稻宜在插秧後4—6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