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內容
內部化原理主要回答了為什麼和在怎樣的情況下,到國外投資是一種比出口產品和轉讓許可證更為有利的
經營方式。後來,經濟學家
羅格曼、吉狄、楊等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該理論。
內部化理論強調企業通過內部組織體系以較低成本,在內部轉移該優勢的能力,並把這種能力當作企業
對外直接投資的真正動因。在市場不完全的情況下,企業為了謀求整體利潤的最大化,傾向於將
中間產品、特別是
知識產品在企業內部轉讓,以
內部市場來代替外部市場。
1、外部市場機制失敗,這主要是同
中間產品(如原材料、半成品、技術、信息、商譽等)的性質和買方不確定性有關。買方不確定性是指買方對技術不了解,賣方對產品保密,不願透露技術內容,因此
跨國公司願意
縱向一體化。橫向和
縱向都願意向國外投資。
2、
交易成本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公司無法控制全部因素。如果實現
市場內部化,即把市場建立在公司內部,通過內部轉移價格可以起到潤滑作用。
3、
市場內部化可以合理配置資源,提高經濟效率。國際直接投資傾向於
高技術產業,強調管理能力,使交易成本最小化,保證
跨國公司經驗優勢,都是為了實現上述各方面要求。
該理論有助於說明各種類型
跨國公司形成的基礎。其後有些學者將技術優勢及內部化概念進一步引申,以解釋
開發中國家跨國公司的發展。該理論還解釋了跨國公司在
出口、直接投資與許可證安排這三種方式之間選擇的根據。
理論形成
自1970年代中期,以英國利茲大學學者
巴克萊(Peter.J.Buckley)、英國雷丁大學
卡森(Mark Casson)與加拿大學者
拉格曼(A.M.Rugman)為主要代表人物的西方學者,以已開發國家
跨國公司(不含日本)為研究對象,沿用了美國學者
科斯(R.H.Coase)的新
廠商理論和市場不完全的基本假定,於1976年在《跨國公司的未來(The Future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一書中提出的,建立了跨國公司的一般理論——
內部化理論。
現實意義
內部化理論是西方學者
跨國公司理論研究的一個重要轉折。以前的理論主要研究已開發國家(主要是美國)企業海外投資的動機與決定因素,而
內部化理論則研究各國(主要是已開發國家)企業之間的產品交換形式與企業
國際分工與生產的組織形式,認為
跨國公司正是企業國際分工的組織形式。
理論分析
內部化理論認為,由於外部市場的不完全性,如果將企業擁有的半成品、工藝技術、行銷訣竅、管理經驗和人員培訓等“
中間產品”通過外部市場進行交易,就不能保證企業實現利潤的最大化。企業只有利用對外直接投資方式,在較大的範圍內建立生產經營實體,形成自己的一體化空間和內部交換體系,把公開的外部市場交易轉變為
內部市場交易,才能解決企業內部資源配置效率與外部市場的矛盾。這是因為內部化交易會使交易成本達到最小化,在
內部市場里,買賣雙方對產品質量與定價都有準確的認識,信息、知識和技術也可得到充分的利用,從而減少貿易風險,實現利潤最大化。
內部化理論認為,外部市場的不完全性體現在很多方面,主要有:
(3)不存在按不同地區、不同消費者而實行差別定價的
中間產品市場;
(4)信息不靈;
(5)政府的干預等。
為了減少這些市場不完善所帶來的影響,使企業擁有的優勢和生產的
中間產品有理想的收益,企業一般都會投資于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