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內部化理論
自1970年代中期,以英國
雷丁大學學者巴克利(Peter.J.Buckley)、
卡森(Mark Casson)與加拿大學者
拉格曼(A.M.Rugman)為主要代表人物的西方學者,以已開發國家跨國公司(不含日本)為研究對象,沿用了美國學者
科斯(R.H.Coase)的新廠商理論和市場不完全的基本假定,於1976年在《跨國公司的未來(The Future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一書中提出的,建立了跨國公司的一般理論——內部化理論。
主要回答了為什麼和在怎樣的情況下,到國外投資是一種比出口產品和轉讓許可證更為有利的
經營方式。後來,經濟學家羅格曼、吉狄、楊等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該理論。
內部化理論強調企業通過內部組織體系以較低成本,在內部轉移該優勢的能力,並把這種能力當作企業
對外直接投資的真正動因。在市場不完全的情況下,企業為了謀求整體利潤的最大化,傾向於將中間產品、特別是
知識產品在企業內部轉讓,以內部市場來代替外部市場。
內部化理論的觀點與內容
內部化理論的核心思想
內部化理論的主要觀點可概括如下:由於市場的不完全,若將企業所擁有的科技和行銷知識等中間產品通過外部市場來組織交易,則難以保證廠商實現利潤最大化目標;若企業建立內部市場,可利用企業管理手段協調企業內部資源的配置,避免市場不完全對企業經營效率的影響。企業
對外直接投資的實質是基於所有權之上的企業管理與控制權的擴張,而不在於資本的轉移。其結果是用企業內部的管理機制代替外部市場機制,以便降低
交易成本,擁有
跨國經營的內部化優勢。
內部化理論的三個基本假設
1、企業在不完全市場競爭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目的是追求利潤最大化。
2、中間產品市場的不完全,使企業通過
對外直接投資,在組織內部創造市場,以克服外部市場的缺陷。
內部化過程的決定要素
1、行業特定因素,主要是指產品性質、外部市場結構以及
規模經濟;
2、地區特定因素,包括地理位置、文化差別以及社會心理等引起的
交易成本;
3、國別特定因素,包括東道國政府政治、法律、經濟等方面政策對跨國公司的影響;
4、企業特定因素,主要是指
企業組織結構、協調功能、管理能力等因素對市場交易的影響。
內部化理論認為,上述四組因素中,行業特定因素對
市場內部化的影響最重要。當一個行業的產品具有多階段生產特點時,如果中間產品的供需通過外部市場進行,則供需雙方關係既不穩定,也難以協調,企業有必要通過建立內部市場保證中間產品的供需。企業特定因素中的組織管理能力也直接影響市場內部化的效率,因為市場交易內部化也是需要成本的。只有組織能力強、管理水平高的企業才有能力使內部化的成本低於外部市場交易的成本,也只有這樣,市場內部化才有意義。
實現條件
知識產品特點:
1 、知識產品的形成耗時長,費用大。
2 、 知識產品可以給擁有者提供壟斷優勢。
3 、知識產品很難通過市場來定價。
4 、知識產品可以導致額外的交易成本。
動因
1、防止技術優勢的流失
2、特種產品交易的需要
內部化理論的現實意義
內部化理論是西方學者跨國公司理論研究的一個重要轉折。以前的理論主要研究
已開發國家(主要是美國)企業海外投資的動機與決定因素,而內部化理論則研究各國(主要是已開發國家)企業之間的產品交換形式與企業
國際分工與生產的組織形式,認為跨國公司正是企業國際分工的組織形式。
與其他理論相比,內部化理論屬於一般理論,能解釋大部分
對外直接投資的動因。而其他
國際直接投資理論僅從產品或
生產要素等某個側面來分析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的原因,因此內部化理論不同程度地包含了其他理論。因而有助於對跨國公司的成因及其對外投資行為的進一步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