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發展總體方案(2022-2025)

《內蒙古自治區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發展總體方案(2022-2025)》是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印發的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蒙古自治區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發展總體方案(2022-2025)
  • 發布單位: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
通知,全文,

通知

依據《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關於深入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若干意見》和《內蒙古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內蒙古教育現代化2035》《內蒙古自治區“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有關要求,為加快推進全區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近日,自治區教育廳印發了《內蒙古自治區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發展總體方案(2022-2025)》(以下簡稱《方案》)。遵循黨對教育工作的總體要求,在系統梳理自治區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十三五”時期發展基礎和“十四五”時期發展形勢的基礎上,《方案》設定了2025年短期發展目標和2035年中長期發展目標,從16個角度細化了2022-2025年期間的建設任務與舉措,並從4個方面對組織保障提出了具體要求。

全文

內蒙古自治區學科建設與研究生教育發展總體方案(2022-2025)
發展目標
到2025年,基本建成布局更加合理、結構更加最佳化、特色更加鮮明、機制更加健全、供給更加有效的高水平學科體系。1-2個學科進入國內一流學科行列,自治區重點建設學科的總體實力顯著提升,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和學位授權點數量進一步增加。
形成立德樹人成效更加凸顯、規模結構更加最佳化、培養模式更具特色、體制機制更加完善、資源配置效率明顯提升、培養水平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顯著增強的高質量研究生教育體系,培養出一大批基礎知識紮實、學術素養深厚、創新與實踐能力突出的拔尖創新人才。
到2035年,若干學科進入國內一流學科行列,3-5個學科進入國內一流前列或世界一流行列,自治區學科與研究生教育整體實力顯著提升。
建設任務與舉措
立足立德樹人,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及其教材建設,持續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加強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有機融入研究生思政課教學體系之中,突出探究性學習,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針對性和親和力。設立“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思政專項”,推動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推出一批特色鮮明的課程思政示範課程。將思想政治教育評價結果作為“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學科建設項目評審等方面的重要參考內容。
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持續最佳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結構布局,新增博士學位授權點1-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3個。擴大中國小思政課教師攻讀馬克思主義理論碩士博士學位招生規模,組織高校思政骨幹在職攻讀博士專項計畫,推動本碩博一體化培養,擴大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高層次人才供給。
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制定《內蒙古自治區關於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實施意見》,明確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引導廣大導師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於研究生培養全過程,培養研究生嚴謹認真的治學態度、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和開拓創新的進取意識,加強研究生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爭做研究生成長成才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提高研究生黨建工作水平。加強研究生黨組織建設,創新研究生黨組織設定方式,堅守研究生教育意識形態陣地,強化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實施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十百千萬”建設計畫,推進“最強黨支部”建設,遴選研究生黨建工作標桿院系、樣板支部和研究生黨建先進典型,加大宣傳力度。
立足服務需求,加強學科建設。
推進研究生培養高校分類發展。緊密結合自治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要求,制定《內蒙古自治區高校分類評價改革指導意見》,明確不同類型學校的發展目標和發展思路,引導包括研究生培養高校在內的不同類型高校科學定位、內涵發展、辦出特色、提高水平,逐步形成分類規劃、分類投入、分類建設和分類評價的研究生教育治理新格局。“部區合建”高校以培養學術研究型人才為引領,打造特色鮮明的一流大學;博士學位授予高校以培養套用研究與開發人才為重點,有效服務自治區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重大需求;碩士學位授予高校以培養專門知識和技術套用人才為主體,特色服務區域經濟和行業發展。
推動內蒙古大學提速發展。制定《關於支持內蒙古大學“雙一流”建設和“部區合建”高質量發展的若干舉措》,進一步最佳化政策設計,強化統籌協調,建立聯動機制,落實學校主體責任,加快推進各項支持舉措落地見效。支持內蒙古大學“生物學”國家一流學科建設,推動“生物醫學研究中心”“材料化學科學創新中心”“草原家畜種質創新與繁育基地”建設,力爭在基礎研究和套用基礎研究領域取得一批標誌性原創成果,努力把內蒙古大學建設成特色鮮明的一流大學。
強化自治區“一流學科”建設。按照《內蒙古自治區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試行)》,進一步規範遴選程式,強化過程管理,實施差異化支持,打破身份固化,建立“學科遴選-中期考核-成效評價-動態調整”的長效機制。結合自治區首輪“一流學科”建設成效評價結果,參考權威第三方學科評估結果,根據各學科對自治區重點產業的支撐度和貢獻度,按照“扶優、扶強、扶需”的原則開展“一流學科”動態調整和新增遴選,構建形成以“一流拔尖學科”為引領、“一流建設學科”為支撐、“一流培育學科”為新增長點,層次銜接分明、目標定位清晰的自治區“一流學科”建設體系,推動一批高水平學科進入國內一流行列或前列。
最佳化自治區學科布局。落實自治區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學位點)建設規劃,實施“提質培育學科建設項目”,對擬申請新增的博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和授權點予以持續精準支持。重點支持高校在能源資源利用、綠色農畜產品、關鍵工程技術、醫療衛生教育等領域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申報,優先支持專業學位授權點建設申報。根據自治區研究生教育整體情況和高層次人才需求情況,對新增學科適當進行總量控制。建立學科建設監測與動態調整機制,對於支撐力不強、貢獻度不高、不符合經濟社會轉型發展需求、設定雷同、就業連續不達標的學科專業,及時調整或撤銷。逐步構建學科門類齊全、結構布局合理的學科體系。
實施學科集群交叉創新。統籌處理好基礎學科與套用學科、傳統學科與新興交叉學科、文科與理工科的關係,打破學校、院系、學科壁壘,創新學科組織和運行機制,著力打造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學科集群。結合習近平總書記交給內蒙古的五大任務,聚焦內蒙古重點產業發展需求,實施“學科群(交叉創新團隊)建設項目”,制定學科集群交叉融合運行管理辦法,以自治區一流學科為引領,組建一批跨院系、跨學校、跨區域的學科集群,配套試點建設交叉學科中心,開展協同攻關和交叉創新研究,突破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培養緊缺高層次人才,加速形成自治區學科高峰。
推動學科專業協同發展。落實《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深化新時代高等教育學科專業體系改革的實施意見》,推進理工農醫等緊缺學科專業調整培養方向、發揮特色優勢,加快建立學科專業協同建設、優質資源聯動配給的新機制,有效提升相關學科專業人才培養規模和質量。落實《內蒙古自治區學科建設管理辦法(試行)》有關要求,將一流本科專業、一流課程建設情況作為各類學科建設項目的遴選標準,推進學科和專業協同發展。實施“重點基礎學科建設項目”,建設一批基礎學科研究中心,著力提升基礎學科的本碩博一體化人才培養能力。
立足內涵建設,完善研究生培養體系。
深化研究生考試招生改革。建立健全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研究生招生計畫調節機制,制定《內蒙古自治區研究生招生計畫分配管理辦法》,繼續擴大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規模,加大學術學位存量調整力度,切實最佳化高校研究生招生結構。高校要合理確定學位類型和招生計畫,探索制定針對不同培養層次和培養類別的研究生考試招生辦法,實施專業學位和學術學位研究生招生分類選拔,強化複試綜合能力評價,建立完善博士研究生“申請-考核”選拔機制。建立研究生招生計畫管理負面清單制度,對辦學條件欠缺、生源不足、學術不端、論文抽檢不合格、人才培養過剩、師德師風問題突出的高校和學科專業予以限制。
完善研究生分類培養模式。按照學術學位人才培養定位和教育教學需求,提升團隊和平台建設水平,聚焦基礎學科,強化原始創新能力,支撐高質量研究生培養。實施產教融合建設行動,制定《內蒙古自治區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2-2025)》,全方位完善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機制。鼓勵高校與行業產業共同設定培養目標、共同建設課程體系、共建專業實踐平台、共建質量保障體系。推動培養單位和行業產業之間的人才交流與共享,支持高校設立“行業產業導師”,健全行業產業導師選聘制度,構建專業學位研究生雙導師制。實施“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建設項目”,擇優建設、重點支持一批自治區產教融合研究生聯合培養示範基地。
加強研究生課程教材建設。加大自治區研究生課程和教材建設支持力度,研究制定《內蒙古自治區研究生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管理辦法》,立項建設一批高質量研究生課程項目,在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推出一批高水平線上開放課程,推動培養單位不斷最佳化課程體系、提升課程質量、共享課程資源。加強教材體系建設,在自治區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項目中設立研究生教材建設專項,推動優質教材的研發與共享。嚴格教材審核,將課程和教材質量作為學位授權審核、學位點合格評估、學科發展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的重要內容。
嚴格學位授予質量。制定《內蒙古自治區研究生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建設實施意見》,指導高校嚴把研究生課程學習、實習實踐、學位論文開題、中期考核、論文評閱和答辯、學位評定等關鍵環節,細化強化導師、論文答辯委員會和學位評定委員會權責,實施全過程內部質量監控。逐步建立學位論文評閱意見等公開制度,合理制定學位授予標準及相關科研成果要求。建立健全分流選擇機制,暢通分流選擇渠道,對不適合繼續攻讀學位的研究生及早分流。完善預防和處置學術不端行為體系,堅持對學術不端行為“零容忍”,完善負面清單管理機制,對質量保證體系不健全、學術規範教育缺失、學術不端處置不力的培養單位要追責問責。完善研究生學業相關申訴救濟機制,加強研究生合法權益保護。
加強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制定《內蒙古自治區研究生導師隊伍能力提升實施方案》,落實導師立德樹人職責,加強導師崗位管理,建立自治區重點保障、培養單位全覆蓋的導師培訓體系,支持導師到高水平大學、科研院所訪學研修,到行業企業實踐,提升素質能力。高校要制定全面的導師崗位選聘標準,嚴格政治要求,明確職責邊界,規範指導行為,對違反職業道德規範的導師進行嚴肅處理。健全完善導師激勵和問責機制,把導師的師德師風、培養條件、精力投入、指導質量等納入評價考核體系。按照《內蒙古自治區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評選辦法》,定期開展自治區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評選工作。
加強研究生對外合作交流。制定《內蒙古自治區關於推進普通高等學校開放辦學 加強合作 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加強校際、校所、校地、校企合作,著力提升自治區研究生教育競爭力、創新力、貢獻力、影響力。充分發揮我區地緣優勢,以主動服務“一帶一路”教育行動計畫和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為契機,積極打造“留學內蒙古”品牌,吸引優秀學生來華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充分利用京蒙、滬蒙、陝蒙及三省一區教育合作平台,探索構建研究生聯合培養、導師互聘、產學研用項目攻關等方面的合作機制,搭建提升內蒙古學科建設和研究生教育影響力的新平台。
組織保障
加強黨的領導。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守研究生教育意識形態陣地。高校黨委要把黨的領導貫穿學科建設和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各方面各環節,形成黨的領導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全面覆蓋的工作格局,形成定期研究學科建設和研究生教育的工作機制。
強化責任落實。高校要對標教育現代化目標和要求,統籌編制好學校整體規劃、學科建設和研究生教育專項規劃,形成定位準確、有序銜接的政策體系。健全工作協同機制,完善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提高資源配置效益和管理服務效能,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充分激發內生動力和辦學活力,加快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加強質量監督。探索建立學科建設大數據平台,實施常態化、制度化學科建設和研究生教育質量監督。開展研究生教育滿意度測評,將評估檢查、論文抽檢結果等作為學位授權審核、研究生招生計畫分配等資源配置的重要因素。發揮高校學科建設指導委員會等專家組織的督導作用,引入第三方評估評價,對學科建設成效和研究生培養質量進行診斷式評估。
加強經費保障。進一步完善學科建設和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科學安排國家和自治區專項經費,對精準服務自治區重點產業和重大需求的學科專業加大支持力度。建立資助標準動態調整機制,經費投入與學科建設成效、第三方評估結果掛鈎,對排名前列及進步明顯的學科給予重點支持。各高校要積極構建社會高度參與的經費投入機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