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古城/內蒙古旅遊文化叢書

內蒙古古城/內蒙古旅遊文化叢書

劉蒙林、孫利中編著的這本《內蒙古古城(全彩圖文版)》以點帶面,選擇部分古城為代表,分別從其建城背景、建築布局、區劃沿革、經濟狀況、社會生活、出土文物、宗教寺廟、民間傳說等方面加以概述。《內蒙古古城(全彩圖文版)》意在面向大眾的普及性介紹,不做專門研究與考證。

基本介紹

  • 書名:內蒙古古城/內蒙古旅遊文化叢書
  • 出版社: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 頁數:158頁
  • 開本:32
  • 作者:劉蒙林 孫利中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20412535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

內容簡介

劉蒙林、孫利中編著的這本《內蒙古古城(全彩圖文版)》是根據《內蒙古旅遊文化叢書》的宗旨和要求編寫的,按照內蒙古歷史的發展脈絡,以點代面,選擇了雲中城、盛樂城、受降城、上京城、中京城、豐州城、黑水城、上都城、趙王城、應昌城、托托城、美岱城、歸化城、綏遠城為代表,就其建城背景產、建築布局、區劃沿革、經濟狀況、社會生活、出土文物、宗教寺廟、民間傳說等分別予以概述。

圖書目錄

概述
戰國名郡——雲中城
漢魏邑都——盛樂城
黃河屏障——受降城
契丹聖都——上京城
潢水故京——中京城
古豐都市——豐州城
大漠重鎮——黑水城
草原明珠——上都城
汪古故地——趙王城
元朝路府——應昌城
津關要塞——托托城
陰山名勝——美岱城
塞外商埠——歸化城
八旗軍鎮——綏遠城
後記

文摘

公元708年時,朔方總管張仁願為了保障北方安全,防止突厥勢力東山再起和斷絕突厥的南下之路,決定在黃河北岸設立一條防線:並效仿漢代先例,選擇險要地帶專門建造三座受降城,以屯軍駐兵,保衛邊防。經朝廷批准後,張仁願即率領守邊將士開始修築城堡。大家萬眾一心,同心同德,僅用兩月時間,便將三城築成,並在黃河以北沿線修築了大小烽堠約一千八百餘座。三受降城,以中受降城為中心,東、西麗城各距中城四百餘里。每城駐兵六七千人,各守要衝、首尾呼應。當時的三座受降城雄踞於黃河北岸,占據有利地勢,控制了漠南地區,可謂“納陰山於眼底,拳大漠於掌中”。
東受降城,地處呼和浩特平原西南,古代黃河與金河的交匯之處,水陸交通十分便利。這裡既是唐朝北方地區的南緣,又是距離中原最近的渡口和要塞。所以,這裡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該城以後又被歷代沿用和擴建。
據史籍記載,東受降城初建時不在現址,是在現址西北的緊靠黃河處。據說,受降城建成後,被黃河水患沖毀,最後只好向東南處遷移,重建城堡於現址。
東受降城自建成後,先後受唐朝北方的朔方道、雲中都護府,單于大都護府、雲州、振武軍等軍政機構的管轄。該城還曾是唐朝中期後統管雲中、河套地區的振武軍節度使的治所駐地。唐朝的東受降城一帶,不僅具有屯軍作戰的地理條件,而且還有發展農牧業經濟的自然條件。自張仁願修築東受降城後,就開始了大規模的屯田。振武軍節度使還專門派兵士疏通金河河水,來灌既農田。到唐朝中期時,從東受降城到中受降城一帶,已有農田三千餘頃,每年可收穫糧食約二十萬石。不僅解決了當地軍民的生活所需,也極大地促進了北方地區的經濟繁莆和社會發展。
中受降城的所在地,古幣爾“拂雲祠”。相傳,這裡曾有過一座神祠,因神祠北面有一高嶺叫“拂雲堆”,故神祠被幣爾作“拂雲祠”。當時,突厥人每次入侵中原之前,都要先派人到神祠內祈禱,祭祀神靈,然後才出兵渡河,進入中原。張仁願北渡黃河後,視神祠為吉地,選擇了神祠為中心據點,把中受降城建造於此。
該城雖然建在黃河北岸,但因距黃河稍遠,所以沒有受到河水的威脅。歷史上也末曾有過古城遷建的記載。古城雖經後期沿用,但仍保持了初建時的原貌。
中受降城自建成後,不僅與東、西受降城連成一氣,拱衛黃河,而且還向北拓地三百餘里,控制了大漠以南的整個局勢。由於中受降城在戰略地位上的重要性,在建城後唐朝政府曾將安北部護府遷置於此。唐中期後,唐朝的天德軍、開遠軍也都曾在此設過治所。
中受降城,是唐朝北方地區的軍事重鎮,也是當時中國北方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這裡有橫貫東西、連通南北的陸路、水路,既是唐朝“參天可汗道”的必經之路,又是唐朝西京長安和東都洛陽通往西域各地的要衝之一。
西受降城,地處黃河故道的北岸。這裡既有黃河天塹,又有陰山屏障,堪幣爾“東西紐帶,南北咽喉”,是唐朝北方河套地區的要塞之地。在西受降城建成之初,唐朝就將安北都護府首先遷置於此,直到六年之後,才將府治遷到中受降城,可見其戰略地位的重要。
唐朝的西受降城,和東受降城一樣,也因河水沖毀而重新建造。據史籍記載,該城自建成後,不到十年,就被黃河沖毀。後在故城東面重新建造了新城。但由於離黃河太近,以後又屢遭河水破壞,至今在古城的西南角處仍可看出被河水破壞的痕跡。
西受降城自建成以後,唐朝政府就在這裡推行屯墾戍邊的政策。特別是在北方局勢穩定後,駐城的守邊將士一邊積極備戰,保衛邊防,一邊利用當地豐饒的土地和水利資源來發展農牧業生產。經過多年經營,使這裡很快成為邊疆一帶的富庶地區。到唐朝中期時,這裡的經濟已相當繁莆。當時的西受降城,還經常舉辦各種互市貿易活動。其中,由官方在此舉辦的“馬市”貿易尤為著名。唐玄宗時,準許突厥每年在西受降城進行互市貿易,用馬匹交換金帛,成為我國古代的馬市之始。
P30-32

後記

《內蒙古旅遊文化叢書》是一部專門展現內蒙古獨特旅遊資源,集趣味性與知識性為一體的大眾化旅遊讀物。
時值該《叢書》出版之際,恰逢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於2013年3月提出“8337”發展思路,要把內蒙古建設成為“體現草原文化、獨具北疆特色的旅遊觀光、休閒度假基地”。為更好地體現這一重要的發展思路,同時滿足更多旅遊者和廣大讀者的需要,2013年初,經內蒙古人民出版社提議,決定重新編撰出版《內蒙古旅遊文化叢書》,為內蒙古打造“體現草原文化、獨具北疆特色的旅遊觀光、休閒度假基地”盡綿薄之力。
此次出版的《內蒙古旅遊文化叢書》由《內蒙古古塔》、《內蒙古古城》、《內蒙古寺廟》、《內蒙古清真寺》、《內蒙古自然奇觀》、《蒙古包文化》、《蒙古族服飾》、《蒙古族民俗風情》、《蒙古族飲食文化》、《春天裡盛開的映山紅——達斡爾族風情》、《天邊那絢麗的彩虹——鄂溫克族風情》、《高高的興安嶺——鄂倫春族風情》、《內蒙古考古大發現》組成。此次出版,對2003年9月出版的《內蒙古旅遊文化叢書》進行了調整,將原《來自森林草原的人們——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族風情》,一分為三:《達斡爾族風情》、《鄂溫克族風情》、《鄂倫春族風情》,同時,除整合《叢書》初版時的個別分冊之外,還增加了《內蒙古考古大發現》一冊作為《叢書》之一種。同時,每種圖書,增加了大量的彩色照片。即將出版的《內蒙古旅遊文化叢書》總計13冊,170餘萬字。
經過《叢書》全體新老作者近一年的不懈努力,《內蒙古旅遊文化叢書》的編撰工作已圓滿完成,並再次得到內蒙古自治區宗教局等有關部門、單位的大力支持。在《叢書》付梓之際,我謹對付出辛勞的各位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叢書》的出版,得到內蒙古人民出版社領導、各漢文編輯部的大力支持,特別是武連生副總編在《叢書》的總體策劃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意見,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在此一併表示衷心的感謝!
馬永真
2013年11月
於內蒙古社會科學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