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窺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

將內窺鏡插至十二指腸降段,找到十二指腸乳頭,由活檢孔道插一塑膠造影管進入乳頭開口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內窺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
  • 所屬分類:內窺鏡
正常值,臨床意義,注意事項,檢查過程,相關疾病,相關症狀,

正常值

正常。

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內窺鏡觀察到異常結構。 需要檢查人群: 原因不明的梗阻性黃疸,尤其是無法作一般的膽道,膽囊造影者。 懷疑有膽石症而X線沒能證實者。 肝、膽、胰系統的惡性腫瘤。 懷疑有各種胰腺囊腫者。 X線或內窺鏡檢查疑有來自胃或十二指腸外部壓迫者。 疑有慢性胰腺炎或胰癌引起的糖尿病。 有症狀的十二指腸乳頭旁憩室。 有上腹部不適症狀,但常規檢查沒能證實有胃、十二指腸、 肝臟病變,懷疑胰腺疾病。

注意事項

檢查前準備: (1) 做碘過敏試驗。 (2) 做白細胞計數及血清或尿澱粉酶測定。 (3) 檢查前一天晚餐後禁食。 (4) 檢查前半小時皮下注射阿托品0.5mg,安定5mg-10mg。口服去泡劑,如矽油3-5ml,並作咽喉部局部麻醉。 檢查時要求: 配合醫生要求,消除緊張感 禁忌症: 急性胰腺炎或慢性胰腺炎急性發作;嚴重膽道感染;碘過敏者;有心肺功能不全以及其他內窺鏡檢查禁忌症者。

檢查過程

(1) 患者左側臥位,將內窺鏡插入食道,並緩慢經胃送入十二指腸降段,旋轉鏡身90-120度,尋找乳頭。乳頭一般位於約80cm深度,大多位於十二指腸降段中部後左側壁上,呈淡紅色橢圓形隆起,突入腸腔。如膽管和胰管共同開口於一個乳頭上,膽管開口常高於胰管開口。如兩管分別開口於各自的乳頭上,一般膽管乳頭亦高於胰管乳頭。 (2) 自乳頭開口插入尼龍導管,自下向上插入膽管易顯影;正面垂直插入易使胰管顯影。導管深度不宜超過10mm,過深往往僅一個管道顯影,過淺則易於脫出。 (3) 導管插入後抵抗感消失。在導管尾端連線20ml注射器,在透視下緩慢注入經加溫的造影劑。要注意控制注射速度、壓力和劑量,速度以每分鐘1ml為宜,膽管造影可稍快。通常先做胰管造影,後做膽管造影,兩者可同時顯影,或僅見其中之一管。 (4) 膽管充盈後取頭低足高位,使上段膽管及左右肝管充盈。觀察膽總管下段可取仰臥位或立位。充盈胰管可先取左側臥位,然後改俯臥位及仰臥位。 (5) 注入造影劑2ml可使全部胰管顯影,並須立即攝片。造影劑在胰管內1-2分鐘即自行排出。若注射造影劑略感有阻力,可稍加壓注入0.5ml,使胰管分支顯影。造影劑不宜注入過多,以免腺房顯影,與胰管重疊而模糊不清,且易引起造影后胰腺炎。 (6) 透視下認為充盈滿意,即攝充盈像。待照片滿意後即抽出內窺鏡,並再攝片,進一步觀察與內窺鏡重疊的部分。如懷疑梗阻,應拍攝30和60min片,觀察造影劑的排空。如主胰管30min未排空,30-60min膽總管未排空,則提示可能有梗阻。 (7) 併發症:發生率約3%。常見的併發症為胰管過分充盈所致,如膽管炎、出血性胰腺炎、乳頭及膽管損傷和敗血症等。造影操作時動作須輕柔。造影結束後注入適量青黴素、鏈黴素後再拔管,可防止併發症的發生。 (8) 術後處理:術後4h-6h檢查血清澱粉酶,如超過200單位,並伴有腹痛及發熱者,應按急性胰腺炎處理。若僅有澱粉酶升高,應每天複查直至正常。半流質飲食2天-3天。造影后給予抗生素三天,預防感染。

相關疾病

相關症狀

胰石阻塞,胃痛,腹脹,黃疸,腹部腫塊,肝腫大,腹痛,噁心與嘔吐,腹瀉,發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