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的免疫特點

兒童的免疫特點,免疫器官的結構和功能在兒童時期,特別在嬰幼兒及新生兒時期發展變化極大,多種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幼稚到成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兒童的免疫特點
  • 所屬學科免疫學
年齡因素在免疫系統的發育中處於重要地位。因此小兒的免疫生理狀況與成人明顯不同,各年齡組也有區別。這決定了小兒疾病的某些特點,有些免疫性疾病(如嬰兒暫時性低γ球蛋白血症、先天性胸腺發育不全等)僅見於兒童。小兒的免疫器官 自胚胎4個月開始,骨髓出現造血活動,最初主要製造粒細胞,胎齡30周時骨髓內粒、紅、巨核細胞等系統增生都很活躍。初生時骨髓充滿造血組織。生後骨髓是生成粒細胞的唯一器官,同時也生成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等免疫活性細胞。胸腺在胚胎期發生於第三、四對咽囊的腹側,從胎齡第6周末開始分化,至第18周胸腺基本發育成熟。隨胎齡的增長,胸腺重量與體重的比值迅速增加,在出生時比值最大。出生6個月以後胸腺增長速度逐漸減慢。胸腺重量與體重的比值也隨年齡而逐漸減少。然而,小兒胸腺的絕對重量仍在緩慢增長,新生兒期胸腺重約10~15g,於6~13歲時最重,約為30g左右。此後胸腺逐漸萎縮。飢餓、射線、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細菌內毒素等因素可使胸腺發生急性萎縮,淋巴細胞大量破壞,從而影響細胞免疫功能。脾臟於胎齡第5周開始發生,第20周左右基本成形。出生時脾臟重約5~10g,成年人為100~300g,老年期稍有縮小。脾臟是產生抗體和致敏淋巴細胞的場所之一,促吞噬因子也在此生成,很多免疫反應在脾臟進行。脾臟這方面的作用在嬰幼兒期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嬰幼兒期切除脾臟,可致超急感染,常表現為敗血症、腦膜炎和重症肺炎,病原體多為肺炎鏈球菌。淋巴結和扁桃體分別於胎齡第7周和第12周開始發育。小兒的免疫功能 在小兒的非特異免疫中,屏障結構僅意味著皮膚黏膜和血腦屏障,而不包括血胎屏障。新生兒及嬰兒期的皮膚、黏膜和血腦屏障均未成熟。皮膚和黏膜薄嫩,極易受到損傷,易發生各種皮膚疾患,如新生兒皮下壞疽、剝脫性皮炎、膿皰病等,也易患口腔感染如鵝口瘡等。胃酸能殺死傷寒桿菌、痢疾桿菌和霍亂弧菌等,而新生兒期通常缺乏胃酸,這也是新生兒易發生消化道感染的原因之一。母乳含有豐富的分泌型抗體及免疫活性細胞,人工餵養兒的腸道屏障結構較母乳餵養兒薄弱,故人工餵養兒更易發生腸道感染。嬰幼兒,特別是新生兒的血腦屏障尚未發育完善,故易發生腦膜炎等,新生兒化膿性腦膜炎常為新生兒敗血症的一部分。通常於胎齡第8周時肝內已發現吞噬細胞,第9周時外周血中開始出現嗜中性粒細胞。胎齡5個月時骨髓已成為產生嗜中性粒細胞的主要器官。出生後嗜中粒細胞數目劇增,第一天外周血白細胞總數約為15000~20000/mm3,最高可達30000/mm3之多,嗜中性粒細胞約占5%以上。此後嗜中性粒細胞數逐漸下降,於第1周末嗜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的計數曲線發生第二次交叉,兩者分別占44%及40%左右,此後淋巴細胞逐漸增加,6個月時,可高至60%,嗜中性粒細胞逐漸減少,6個月時可低至25%。再後,嗜中性粒細胞所占比例又漸升,淋巴細胞漸降。4歲左右兩種細胞的計數曲線發生第二次交叉,兩者分別占白細胞總數的45%左右,此後嗜中性粒細胞又重新增多,漸達成人白細胞分類的正常值(70%左右)。新生兒的嗜中性粒細胞膜變形性顯著減弱,成為僵直細胞,趨化活性低下。由於血清中缺乏調理素,新生兒期調理作用也顯不足。所以,儘管新生兒吞噬細胞的胞飲作用及細胞內殺滅作用與成人無明顯差異,也常易發生某些細菌感染。正常組織和體液中存在許多免疫因子,於胎齡第7~11周開始合成某些補體成分(如C2、C4、C5、C3),胎齡第18周時在胎兒循環中已能測得各種補體成分,但數量明顯不足。母體的補體成分不能通過胎盤傳遞給胎兒,足月新生兒的C3含量僅為成人的62.8%,臍血總補體溶血活性僅為成人的53%,早產兒和足月小樣兒補體水平更低。生後6~8個月時C3水平接近成人。小兒溶菌酶水平與成人相比無明顯差異。特異性免疫(包括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兩部分)在小兒免疫中具有重要意義。體液免疫主要通過具有抗體活性的免疫球蛋白而體現。免疫球蛋白是B淋巴細胞受抗原刺激後,分化增殖為漿細胞而產生的。在胚胎期B細胞數量即可達成人水平。在新生兒期B細胞的絕對值或在淋巴細胞中的相對百分數,與成人水平相比均較高。1歲以後漸降至成人水平。雖然如此,小兒各類免疫球蛋白的產生卻顯示不足。儘管自胚胎早期就可以合成IgM,也能合成其他免疫球蛋白,但在整個胚胎期合成極少,除IgG可由母體經胎盤傳遞給胎兒呈高水平外,其他各類免疫球蛋白始終維持在極低水平。於胚胎第8周左右,母體IgG開始通過胎盤傳遞給胎兒。雖然胎兒自第12周開始合成IgG,但在胎兒期、新生兒期、甚至嬰兒早期循環中的IgG主要來自母體。一般於出生前3~4個月開始,由母體通過胎盤傳遞而來的IgG量迅速增加,足月臍血IgG水平常超過母體,可為母體的1.1~1.5倍。而早產兒、小於胎齡兒和過期產兒IgG水平卻顯示不足,這也是他們容易發生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於來自母體的IgG分解代謝,小兒血容量的增加和自身IgG合成能力尚低,故出生後外周血IgG水平迅速下降,新生兒末期可降為臍血水平的一半左右,生後3~6個月血清IgG水平處於一生中最低的時期,這稱為生理性低免疫球蛋白血症,故這一階段易發生各種感染,特別是呼吸道感染。此後,IgG水平漸增高,10~12歲後接近或達到成人水平。IgG有4種亞類,不同年齡組小兒的IgG亞類比例也有差異。IgG1和IgG3水平升高較快,IgG4增高較慢,甚至在有的小兒不能測出。IgA約於胎齡第30周開始合成,但在胎兒期和新生兒期血清中僅能測出微量IgA,甚至不能被測出。10歲左右IgA才接近或達到成人水平。新生兒外分泌液中的分泌型IgA(sIgA)含量也較低,但母乳(特別是初乳)中含有豐富的sIgA,有利於增強小兒局部免疫能力。sIgA具有廣泛的抗體活性,以抗革蘭氏陰性桿菌(如大腸桿菌)和抗腸道病毒抗體的意義最為重要。IgM是在胎兒期最早合成的免疫球蛋白,約於胎齡第10周開始合成,但合成量極微,出生時血清IgM僅為成人的10%,甚至不能被測出。有人提出臍血IgM高於20mg/dl時,應考慮宮內感染的可能。乳兒期IgM含量迅速增多,通常於1~2歲接近或達到成人水平。IgE於胎齡第11周開始合成,但血清含量增長速度極慢,臍血IgE水平僅為成人的1~15%,7歲左右達到成人水平。新生兒期IgE水平較低,一般不易出現典型的Ⅰ型變態反應。有人認為,若嬰兒血清IgE水平過高,則預示其易發生變態反應性疾病。小兒細胞免疫受年齡因素的影響不如體液免疫突出。胎齡8周時骨髓幹細胞進入胸腺,並在胸腺體液因子作用下發育成T細胞,分布於全身周圍淋巴器官和組織。於胎齡第15~16周時基本完成這一過程。胎齡15~20周在循環中已存在大量T細胞。但因了宮內缺乏抗原刺激,故致敏T細胞不足,免疫反應能力有限。胎兒對引起宮內感染的某些病毒(如巨細胞病毒、內疹病毒)不易產生免疫反應,結果可造成胎兒期帶病毒現象。新生兒期細胞免疫能力也顯低下,故易患某些病毒和黴菌感染。嬰兒期以後,細胞免疫功能迅速增強,一般在1~2歲後接近或達到健康成人水平。小兒免疫特點與疾病的關係 胎兒、新生兒及嬰幼兒免疫系統及功能未臻完善,所以易受感染。胎兒早期受風疹等病毒感染,可發生先天性心臟病、白內障、耳聾等。早產兒因來自母體的IgG抗體顯著不足,更易發生重症感染。新生兒由於多項免疫功能低下,易致敗血症、腦膜炎、鵝口瘡,各類皮膚感染等。一般出生後3個月至半年內,血中尚存來自母體的對麻疹、水痘、脊髓灰質炎、白喉等病原體的抗體,故很少患這些傳染病。但新生兒對百日咳易感。一歲以下兒童很少患流行性腮腺炎,若母體與胎兒血型不配合,胎兒循環中存在來自母體的抗胎兒紅細胞抗體時可致新生兒溶血病。很多原發性免疫缺陷病為遺傳性疾病或胚胎髮育障礙,故多於嬰幼兒期,甚至新生兒期發病。若小兒自身開始合成IgG延遲或循環中存在來自母體的抗小兒IgG抗體,則可發生嬰兒暫時性低γ球蛋白血症,表現為易發生各種感染,特別是呼吸道感染。注射γ球蛋白可以糾正。本病有自限性,患兒於2~4歲血清IgG濃度可升高達同齡健康兒水平。若胚胎期第三、四對咽囊發育障礙,可致胸腺和甲狀旁腺發育不良,甚至缺如,有的患兒尚伴心血管畸形。該病稱為先天性胸腺發育不全,即迪喬治氏綜合徵,表現為新生兒手足搐搦症、特殊面容、易感染等。患兒可於新生兒期死於低鈣血症,或於2歲內死於重症感染。胸腺部分缺如者臨床表現較輕,隨年齡增長而細胞免疫功能逐漸增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