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學(皮亞傑、英海爾德合著兒童教育心理學著作)

兒童心理學(皮亞傑、英海爾德合著兒童教育心理學著作)

《兒童心理學》是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與英海爾德合著的一本兒童教育心理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966年。

該書從兒童心理學角度進行發生認識論研究。全書共6章,分別討論感知運動的水平知覺的發展、信號性或象徵性功能。思維的“具體”運動和人與人間的關係,前青年期和命題運動,以及作為結論的心理發展因素。除簡要說明兒童心理發展過程外,還論述了心理發展的因素與結構的發展。該書對研究人類思維發生、發展,對研究藝術心理學、尤其是對研究兒童藝術的產生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兒童心理學
  • 外文名稱:La psychologie de l' enfant(法)、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ld(英)
  • 作者:皮亞傑、英海爾德
  • 類別:心理學類
  • 字數:100千字
  • 首版時間:1966年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兒童心理學》一書共分為六章,書中詳細論述了皮亞傑關於兒童心理發展階段的理論,皮亞傑將兒童思維發展分為四個階段:感覺運動階段(0歲—2歲)、前運算階段(2歲—7歲)、具體運算階段(7歲—11歲)、形式運算階段(11歲—15歲)。他闡述了每個發展階段的特點,並分析了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因素。
第一、二章主要介紹了感覺運動階段的特點。皮亞傑認為該階段是兒童智慧的萌芽階段,在這一階段兒童的心理表象、思維和語言尚未出現。他又把該階段分為六個小階段。他補充說明了關於知覺常性和知覺因果性的一系列問題,說明了知覺結構的不可逆性及運算的可逆性。
第三章主要論述了兒童前運算階段的心理特點。皮亞傑認為在這一階段,兒童產生了語言功能,並能用語言來描述自己周圍的世界。兒童的心理表象和記憶也出現了,這一時期多以自我為中心,不會考慮別人的意見。
第四章主要闡述兒童在具體運算階段心理發展的水平,並指出這一階段中兒童的思維水平大大提高了,兒童的動作內化為運算,而這種運算是在頭腦中進行的。
第五章主要論述了少年在形式運算階段的心理水平,指出這一階段的少年,思維能力已達到成人準備階段。這一階段的青少年不僅可以用已掌握的資料進行因素分析,而且已具備科學的推理能力。青少年的思維結構到此已達到高級水平。
第六章是本書的結論,它概括了皮亞傑發展階段的理論,同時進一步闡述了心理發展的因素。

作品目錄

第一節 感知—運動的智慧
一、刺激—反虛和同化作用
二、第一階段
三、第二階段
四、第三階段
五、第四和第五階段
六、第六階段
第二節 現實的構成
一、永久的客體
二、空間和時間
三、因果性
第三節 感知—運功反應的認識方面
第四節 感知—運功反應的情感方面
一、最初的“非二元論”
二、中間狀態的反應
三、“客體”間的關係
第一節 知覺的常性和知覺的因果性
一、形狀的常性
二、大小的常性
三、永久的客體和知覺
四、知覺的因果性
第二節 場效應
第三節 知覺活動
第四節 知覺、概念和運算
一、方法
二、投影概念和知覺
三、知覺的常性和運算的守恆
四、情境4
五、結論
第一節 信號性功能和模仿
一、信號性功能的出現
二、模仿的作用
三、象徵與信號
第二節 象徵性遊戲
第三節 繪畫
第四節 心理表象
一、由表象引起的問題
二、兩種表象型式
三、複寫表象
四、運動表象和變形表象
五、表象和運算
第五節 記憶和表象—記憶的結構
第六節 語言
一、演化
二、語言和思維
三、語言和邏輯
四、語言和運算
五、結論
第一節 動作向運算過渡的三種水平
第二節“具體”運算的起源
一、守恆概念
二、具體運算
三、序列
四、分類
五、數量
六、空間
七、時間和速度
第三節 關於宇宙的觀念:因果性和偶然性
第四節 社會的和情感的發展之間的相互作用
一、演化
二、爭論的問題
三、社會化
第五節 道德情感和判斷
一、責任的起源
二、他律
三、道德的實在論
四、自律
第六節 結論
第一節 形式思維和組合系統
一、組合系統
二、物體的組合
三、命題的組合
第二節 兩種可逆性
第三節 形式運算圖式
一、比例
二、雙參照體系
三、流體靜力學的平衡
四、機率觀念
第四節 規律的歸納和因素的分解
一、彈性
二、鐘擺
第五節 情感的變化
第六章 結論:心理發展的因素

創作背景

皮亞傑的發生認識論源於對兒童認識發展的系統研究。他最初的研究主要以自己的三個孩子為實驗樣品,後與同事英海爾德等人一起,擴大實驗取樣範圍,將兒童心理學與生物學、認識論和邏輯學相融合,揭示兒童認識增長和心理發展的機制。研究結果使他認識到,新生兒既不是一塊準備接受環境印刻的“白板”,也不帶有什麼關於世界的先天知識;兒童關於世界的知識受其認知結構的調節,但這些結構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主體與環境在長期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逐步建構起來的。因此,在影響認識發展的因素上,他既反對行為主義,也反對發展成熟論和格式塔心理學的先天觀念,強調主體認知結構在認識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為了總結40餘年來研究兒童心理學的成果和為兒童教育提出指導,皮亞傑與英海爾德一起共同撰寫了《兒童心理學》一書,於1966年出版。

作品思想

1.智慧的本質,認識的基礎。皮亞傑認為,智慧的本質是適應,適應依賴於一定的認識結構;認識結構是以圖式為基礎,通過同化和順應兩種機能達到機體與環境的平衡來形成和發展的。圖式是指動作結構,在認識結構達到較高水平時,圖式又指思維的運算結構,是個體認識事物的基礎。圖式最初來自於先天遺傳,如吮乳動作圖式以及抓握動作圖式等。同化是個體將客體納入主體已有的圖式之中的機能,順應是個體改變主體已有的圖式以適應客體的機能。個體在認識過程中,總是先以已有圖式去同化客體,如果獲得成功,就得到認識結構的暫時平衡;如果不成功,便做出順應,改變已有的圖式,然後再去同化客體,直至達到認識結構的平衡。智慧行為就是基於同化和順應兩種機能的作用,從最初的不穩定的平衡過渡到逐漸穩定的平衡。認識結構就是在這種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的過程中得以形成和發展的。
2.刺激(S)與反應(R)的關係。皮亞傑認為,刺激與反應的關係是一種雙向活動的關係。個體將刺激同化到已有的認識結構之中,才對刺激做出反應。智慧的增長是在這種雙向活動中得以完成的。
3.兒童心理發展的階段。皮亞傑認為,兒童心理的發展存在四個大階段,分別是感知運動階段(0~1.5或2歲)、前運算階段(2~6或7歲)、具體運算階段(6或7歲至11或12歲)和形式運算階段(11或12歲至14或15歲)。每一階段也有其自己的整體結構:①感知運動階段(0~1.5或2歲)——兒童依賴感知與動作的協調來區分主客體,建構客觀現實,處於智慧萌芽期;②前運算階段(2~6或7歲)——兒童依靠表象和語言來認識世界,為運算的出現提供了可能;③具體運算階段(6或7歲至11或12歲)——兒童能對具體事物進行邏輯分類並認識其邏輯關係,建立了互助協作的人際關係;④形式運算階段(11或12歲至14或15歲)——兒童可以運用符號去把握抽象的理論,預見未來,達到超越個人的新境界。
4.兒童心理發展的連續性和階段性。皮亞傑指出,兒童心理發展具有幾個連續的階段,這些階段具有如下特點:①各階段出現的年齡可能因人而異,但各階段出現的次序是不變的;②每一階段有一個整體結構,都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有其自已的行為模式作為主要特徵;③兩個相鄰階段間具有一定重疊。前一階段是後一階段的準備,後一階段是前一階段的發展。
5.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基本因素。皮亞傑認為,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基本因素包含四個方面:①成熟。指機體的成長,特別是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成熟。它是兒童心理發展的必要條件,為兒童心理發展提供可能,影響兒童心理發展的快慢。成熟作用的發揮依賴於機能的練習和經驗的獲得。②練習和習得經驗。指個體作用於物體的動作練習和獲得的經驗,是一個主要而必需的因素。其包括物理經驗和邏輯數理的經驗。③社會經驗。指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和社會文化的傳遞。這是必需而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它需要兒童主動地發揮同化作用,否則社會傳遞的作用無效。④平衡過程。指具有自我調節意義的平衡過程。它調節成熟、個體對物體產生的經驗和社會經驗三者的作用。兒童心理發展過程的各個結構都是在自我調節的平衡作用下得以形成的。

作品影響

《兒童心理學》一書中強調兒童思維發展的連續性和階段性,強調兒童思維發展之間的質的差別,強調活動和動作在兒童發展中的作用,這些不僅對兒童心理學、思維心理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貢獻,而且對心理學在教育中的運用起到了促進的作用,對中國的教育實踐有很大的指導作用,對指導學校德育工作以及探討如何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都有重要的意義。

出版信息

《兒童心理學》於1966年在巴黎用法文出版,1969年由威弗(HelenWeaver)譯成英文在紐約出版。中譯本由吳福元據英譯本譯,商務印書館1980年出版。

作者簡介

皮亞傑(1896—1980),瑞士心理學家,是近代的兒童心理學家。發生認識論創始人。1896年出生於瑞士若沙特,1918年獲得自然科學博士學位,皮亞傑早年接受生物學的訓練,大學時期學習哲學。1929—1975年,皮亞傑在日內瓦大學擔任心理學教授。1954年任第14屆國際心理科學聯合會主席。1972年於荷蘭獲得“伊拉斯姆士”獎金。主要著作有《智力心理學》《兒童心理學》《從兒童到青年邏輯思維的發展》《結構主義》《發生認識論》等。
英海爾德(1913—),瑞士的發展心理學者。日內瓦大學教授,盧梭研究所所員。作為皮亞傑的共同研究者,協助皮亞傑進行了發生認識論及其實證的研究。從1940年前後起,對量概念、空間概念、偶然性概念的發展進行實驗性研究。20世紀50年代與皮亞傑共同研究邏輯結構的發展,明確了思維的發展模式。20世紀70年代對日內瓦學派對新皮亞傑派的批判進行了研究。兒童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動地與外界相互作用,經過一定時間後形成自己的“結構”。除理論研究之外,她對實踐研究也很關心,比如考慮對智力落後兒童適用的守恆測驗,在“平衡化”理論基礎上考察幼兒教育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