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兒童守恆實驗
- 外文名:Conservation experiment for children
- 發現者:皮亞傑
- 套用學科:教育學
兒童守恆實驗出自兒童心理學家讓·皮亞傑(Jean Piaget)的經典實驗,皮亞傑認為年幼兒童的思維受直接知覺的影響,以單位的方式認知事物。這個結論是從大量的守恆實驗中得出的。內容(1)數量守恆實驗。皮亞傑將7個雞蛋與7...
重量守恆,是指守恆形式的一種。兒童對物體形狀改變而其重量保持不變的認識能力。實驗表明,9歲~10歲以後的兒童才獲得這種能力,實驗程式:向兒童呈現兩塊相同重量的泥土,把其中一塊改變形狀,如把同樣大小的兩個泥球中的一個捏成泥餅,要求兒童回答泥土的重量是否仍然相等及其理由。然後再把改變了形狀的粘土恢復...
兒童守恆概念是指兒童認識到一個事物的知覺特徵無論如何變化,它的量始終保持不變。概念介紹 兒童認知發展劃分為四個階段,稱之為認知發展的四個階段,其中守恆概念出現於具體運算階段(6、7歲到11、12歲)。例如,兩支等長的鉛筆無論如何放置,它們的長度始終是相等的。兒童是通過可逆推理、兩維互補和恆等性推理等...
液體守恆是指守恆形式的一種。兒童對等量液體盛在高矮粗細不同的容器中後容量的認識能力。實驗表明,8歲左右的兒童才獲得。實驗程式:呈現兩隻形狀大小都相同的燒杯A和B,將等量的水倒人,直到兒童確認兩隻杯中的水相等為止。然後將A杯中的水倒入矮而粗的c杯或高而細的D杯或由4隻小杯構成的E杯群中,問兒童B...
三山實驗,是心理學家皮亞傑做過的一個著名的實驗。實驗材料是一個包括三座高低、大小和顏色不同的假山模型,實驗首先要求兒童從模型的四個角度觀察這三座山,然後要求兒童面對模型而坐,並且放一個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邊,要求兒童從四張圖片中指出哪一張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結果發現幼童無法完成這個任務。他們...
數的守恆是指物體的數目不因物體外部特徵(顏色、形狀、大小等)和排列方式的改變而變化。例如:排列成一條直線的7個小球,再把它們排成一條曲線,或是雜亂擺開,它們的總數仍是“7”,不發生變化。起源 守恆這一概念由瑞士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首創,不僅包括數守恆,還有長度、面積、體積等其他量守恆。國際上已...
實驗七 哈羅替代母親實驗 實驗八 陌生情境實驗 實驗九 攻擊行為的觀察學習實驗 實驗十 兒童社會觀點採擇能力的跨文化實驗 實驗十一 心理理論的ERP實驗 第三編 發展心理學操作性實驗 實驗一 嬰兒的形狀知覺實驗 實驗二 嬰兒的客體永久性實驗 實驗三 嬰兒的自我鏡像實驗 實驗四 三山實驗 實驗五 守恆實驗 實驗六 兒童...
本書在實驗前介紹了與實驗相關的基本知識,而且每個實驗由試一試、試驗目標、試驗準備、試驗過程、探索空間、試驗延伸和科學寶典組成,突出了趣味性,利用幼兒語言結合實驗用具,充分引導啟發幼兒進行科學探索和發現,培養他們敢於動手、積極思考、善於觀察、勇敢表述的能力。本書不僅可用作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沒計課程教材,...
選擇性注意——兒童注意選擇性的研究 注意能夠持續多久——兒童注意穩定性的實驗 第五部分兒童語言與思維發展 模仿對兒童語言能力發展的影響——兒童語言習得實驗 無聲的聽眾——嬰兒的語音知覺實驗 “Thisisawug”——伯克的兒童語法習得實驗 哪個杯子的水更多——皮亞傑的系列守恆實驗 “娃娃看見了什麼”——皮亞傑的...
四、學前兒童想像的發展 學習單元二 行為觀察 一、工具性動作和表意性動作的觀察 二、“試誤”方法解決問題的觀察 三、角色扮演中思維發展狀況的觀察 四、遊戲中想像力發展的觀察 學習單元三 實驗與測評 一 、守恆實驗 二、三山實驗 三、客體永久性實驗 四、沉浮實驗 學習單元四 分析與指導 一、思維與想像發展...
關注青少年心理成長,《神奇的心理學實驗》由馮廷勇主編。目錄 第一章兒童心理學實驗 第一眼就是媽媽――洛倫茲的印刻實驗 你看見紅點了嗎?――皮亞傑的自我認知實驗 娃娃和我看的一樣嗎?――三山實驗 皮球不見了――客體永存性實驗 哪個杯子的水更多?――守恆實驗 腳下的懸崖――吉布森的視崖實驗 毛絨絨的母布...
現代兒童心理學的研究方法除了原有的觀察法、實驗法等以外,又引入了一些現代化手段,如單向玻璃觀察室,顯示刺激的錄音、錄象和電視設備以及電子計算機處理研究資料等。西方國家在嬰兒心理研究方面取得較大進展,這與現代科學技術的採用有一定關係。中國古代教育家在教育理論和實踐上雖也涉及很多兒童心理方面的問題,但...
1956年夏天,他倆對這一問題終於作出了理論上的解釋,說明宇稱守恆定律不是普遍的定律,並以此轟動了世界物理學界。這一理論的解釋是很圓滿的,但由於僅是理論上的闡述,很難令人完全信服。為此,美籍中國女物理學家吳健雄,用鈷60作了實驗,證實了楊、李的結論。角動量守恆定律 角動量守恆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規律...
一、兒童認知能力發展的新舊模式初論 二、物體恆常性的探討 三、面部表情的模仿 四、聲音和聲響的識別 五、視覺一觸覺的匹配 六、數和因果關係的感知 七、兒童認知能力發展的工作性模式和我們的觀點 第二章 有關數和測量方面與兒童的交談 一、對皮亞傑理論基礎的守恆之討論 二、實驗和語言 三、關於兒童在守恆...
三座山問題 (three—moLIntain problem)亦稱“三座山任務”。兒童心理學實驗。測定兒童的方位守恆及其自我中心傾向。實驗材料為:大而白、中而黃以及小而綠的三座山的可移動模型,及其相應的圖片、四方形平面桌一張、大圖畫紙一張;身高10厘米~20厘米的布娃娃一個;有關三座山模型從不同方位擺放好的模型圖片8...
皮亞傑著名的“守恆”(conservation)實驗揭示了兒童的這一思維特點。在前運算階段,兒童還傾向於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看待事物和進行思考。皮亞傑將這一思維稱為“我向思維”和“自我中心”的思考,即兒童認為別人的思考和運作方式應該與自己的思考完全一致。這是兒童還沒有意識到別人可以有與自己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
因此,皮亞傑認為這時兒童已具有了對物體的守恆概念。這和中國一些心理學家所說的這時兒童思維特點的意思相同。他們在實驗中還發現兒童在掌握物體守恆概念時,具有憑藉感知、表象和概念進行的三級不同質的水平,以及不同年齡通過守恆實驗的人數百分數亦不相同。可見,兒童對物體守恆概念的獲得,無論在量上和質上都隨年齡...
其次,使語言習慣發揮作用可用兩種辦法達到:一是讓兒童描述他們面前某些必須用符號處理的事物;二是利用語言的間接性,讓兒童描述不在眼前的事物。這樣,知覺-形象性表象就不大可能起抑制符號性表象過程的作用。布魯納等還通過“守恆實驗”、“容量比例實驗”、“對象特徵分組實驗”和“推理實驗”分別探索4~14歲兒童...
因此,皮亞傑認為這時兒童已具有了對物體的守恆概念。這和中國一些心理學家所說的這時兒童思維特點的意思相同。他們在實驗中還發現兒童在掌握物體守恆概念時,具有憑藉感知、表象和概念進行的三級不同質的水平,以及不同年齡通過守恆實驗的人數百分數亦不相同。可見,兒童對物體守恆概念的獲得,無論在量上和質上都隨年齡...
其二,幼兒獲得數守恆的年齡上。皮亞傑指出5歲以下兒童沒有數的守恆。此後很多的人都對此展開了研究,在改進實驗範式和指導語後,唐納德森(Dnoaldosn,1978)、馬克曼(Markman,1979)等用實驗證明了兒童獲得數量守恆的年齡比皮亞傑認為的低。貝弗和他的同事們發現,如果只用3或4個物體,5歲以下的兒童也能通過守恆作業...
童年期兒童逐漸達到各類概念的守恆: 達到數概念守恆和長度守恆在6~8歲,液體守恆和物質守恆約在7—9歲,面積守恆和重量守恆約在8、9歲一10歲,容積守恆要在11~12歲才能掌握。2.形成守恆概念的推理方式 形成守恆概念的推理方式可以分為三種,即恆等性、可逆推理和兩維互補推理。以皮亞傑的液量守恆實驗為例。有兩...
附錄A發展心理學實驗項目315 一、 嬰兒動作發展實驗315 二、 嬰兒言語發展實驗316 三、 幼兒無意識記和有意識記實驗318 四、 幼兒記憶恢復現象的實驗319 五、 幼兒數概念發展實驗321 六、 兒童守恆實驗322 七、 兒童記憶策略實驗325 八、 兒童類比推理能力實驗326 九、 青少年道德兩難推理實驗327 十、 青少年假設...
由於思維的不可逆性和刻板性等原因,這一階段的個體尚未獲得物體守恆的概念。守恆是指物體不論形態怎么變化,即使在排列和外觀上發生了變化,其物質的量也保持相同。皮亞傑曾做過一個液體守恆的實驗。在實驗中,向兒童呈現兩隻相同的玻璃杯,杯中裝有等量的液體,在兒童確知兩隻杯中的液體是等量的之後,實驗者把其中...
這些研究結果表明,當同齡的守恆兒童和未守恆兒童一起完成需要守恆概念的任務時,未守恆的兒童會迅速發展自己的守恆概念。還有一些研究發現當兩名均無守恆概念的兒童在觀點上不一致時,也會在相互的討論中形成一致觀點從而獲得守恆概念。另外,一此研究者探討了兒童在小組中擔任輔導者和被鋪導者的不同角色對認知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