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作內容 《免於匱乏的自由》描繪的是感恩節場景,在美國自由之光的沐浴下,每個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家中女主人正把
烤火雞 端上桌,桌上的碗和碟子裡盛有水果和芹菜,還有一碟看起來像是紅莓醬。中間還有銀質菜盤。
創作背景 總體背景
《免於匱乏的自由》是
諾曼·洛克威爾 《四大自由》系列油畫的第三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洛克威爾在7個月內完成了《四大自由》的系列畫作,並在1943年經由《
星期六晚郵報 》出版。這四幅畫的靈感都源自第32任美國總統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 於1941年1月6日向第77屆聯邦國會發表的演說中提到的四項人類基本自由,包括言論自由、免於匱乏自由、免於恐懼自由和信仰自由。
青年時期的諾曼·洛克威爾
四幅畫作連續四周在《星期六晚郵報》刊登,並配有作家的文章。《言論自由》於1943年2月20日刊發,《
信仰自由 》於2月27日首發,《免於匱乏的自由》於3月6日刊登,《
免於恐懼的自由 》在3月13日首發。
創作過程
1942年的夏天,洛克威爾在清晨三點睡不著,起草了四大自由配圖的圖案,他利用佛蒙州的鄰居作為模特兒,三天裡不眠不休,完成了初稿,他和另一位插畫家密德(Mead schaeffer)坐火車去華盛頓,願意無條件地把畫作提供給政府作宣傳用。但是其中一位負責海報的官員拒絕了他們,理由是這次戰爭政府要用真正出名的畫家。兩人回程路過費城,在去郵報辦公室遇到了編輯Ben tiffs,Ben聽了他們的構想之後,決定刊登這四幅畫,於是洛克威爾停止其他的工作,全心地去畫《四大自由》。
同年秋初,四大自由主題文章的四位作者已經遞交文章,但洛克威爾擔心《免於匱乏的自由》同卡洛斯·布盧桑的文章內容不匹配。11月中旬,Hibbs致信洛克威爾,懇請對方不要把第三幅畫完全推倒重來。為了打消洛克威爾對文章和畫作主題的顧慮,Hibbs稱兩者只需是同一主旨即可,無須在表達方式和角度上完全合拍。Hibbs還稱,政府準備強制要求《星期六晚郵報》採用四色印刷,如果畫家不能趕快完成作品,那么畫作之後就很可能會用四色印刷,而非更適合他作品的
半色調 印刷。
創作《免於匱乏的自由》時,洛克威爾用自家客廳作為背景,請鄰居當模特並提出建議和批評。他拍下自家廚娘1942年感恩節時把火雞端上桌的照片,然後用在畫作上。洛克威爾表示,他就是在感恩節當天畫好火雞,而且整幅畫作的創作比之前的《言論自由》和《信仰自由》都要順利。洛克威爾的夫人瑪麗就在畫中,畫家的廚娘撒迪厄斯·惠頓夫人(Mrs. Thaddeus Wheaton)端上火雞,這隻火雞正是這年感恩節洛克威爾一家的大餐。畫中共有九個成年人和兩個兒童,洛克威爾先是在工作室拍下他們的照片,之後再繪製成畫。從右上角的惠頓夫人開始按順時針方向,之後幾人分別是萊斯特·布魯什(Lester Brush)、佛羅倫斯·林賽(Florence Lindsey)、畫家的母親南希(Nancy)、吉姆·馬丁(Jim Martin)、惠頓先生、瑪麗·洛克威爾、查爾斯·林賽(Charles Lindsey)和霍伊辛頓(Hoisington)家的兩個孩子。《四大自由》全部四幅畫中都有吉姆·馬丁。畫面左側最遠處的小女孩叫雪莉·霍伊辛頓(Shirley Hoisington),當時只有六歲。
畫作局部-眾人表情
藝術鑑賞 《四大自由》這組作品的價值不僅在於其主題內容,更因其獨特的藝術魅力經久不衰。洛克威爾善於在平凡事物中捕捉潛在的力量與規律,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和親和力。《四大自由》因其對戰爭的貢獻而具有非常高的歷史價值,並成為美國文化的重要部分。
畫作局部-烤火雞
《四大自由》四個作品中,以《免於匱乏的自由》在藝術著作中最為常見,針對該作的評述和講解也最多。雖然四幅畫作的創作主旨都是在戰爭時期弘揚愛國主義情操,但該作卻成為“家庭和睦,和平,富足”的象徵。畫作以懷舊風格體現出美國經久不衰的節日慶祝主題。
《免於匱乏的自由》中全家福的火雞大餐,除了杯盤與瓷器,重要的是圍桌而坐的每一個人,都有交談的對象,不只強調食物的充實,更有歡迎任何人入座的舒適感。這張圖推出後,很快地變成美國感恩節的象徵畫。現代家庭能夠邀集全家與朋友團聚,日子難得,畫面洋溢著家庭的溫馨。畫中食品能夠提供的營養同畫作給予觀眾的情感滋養相輔相成、交相輝映,整幅畫呈現出強烈而誘人的意境。不過,桌子上大多是空空如也的空盤子,還有白色亞麻桌布和白色碗碟,這很可能是洛克威爾尊重感恩節清教徒起源的體現。
《免於匱乏的自由》被洛克威爾呈現為他出名的感恩節場景,美味佳肴以及沐浴在美式自由之光里人們燦爛的面龐。雖然這樣的場景離“樂觀的國際主義”還差得遠,但畫作也展現出了這種羅斯福主義經濟公平的理想:“第三種自由是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有免於匱乏的自由。用世界性的術語來說意味著每個國家都可以為其國民提供一個健康的和平時期的生活。” 羅斯福想輸出他的新政為世界帶去繁榮。對於一個富足的未來的美好期望,為新政支持者與保守派之間、商業與勞工之間提供了一個雙方都能夠團結的基點,廣告對經濟安全的描繪和對大規模生產的豐富物質的讚美,在《免於匱乏的自由》的畫中得到了反映。作品描繪了豐盛的感恩節晚餐的飯桌,以至於有人認為這樣的畫法過於俗氣,尤其是考慮到遭到戰爭肆虐的歐洲當時正在經歷的苦難。這種消費繁榮的前景為戰時發表的兩篇對戰後世界藍圖進行描述的最有影響的文章奠定了基礎。
作品評價 美術評論家
羅伯特·休斯 (Robert Hughes):《免於匱乏的自由》代表的主題包括家庭延續、美德和樸素,雖然食品充裕,但仍遵循低調而不鋪張浪費的清教徒基調,選擇水作為席間飲料。
歷史學者麗莎白·科恩(Lizabeth Cohen):畫中以私人家中慶祝節日來體現免於匱乏的自由,而不是描繪政府保護那些食無果腹、無家可歸的人,或是擁有工作的工人,這說明洛克威爾認為保障這份自由並不完全是政府的責任,而是大眾消費經濟環境下需要所有人參與才能產生的東西。
美術評論家黛博拉·所羅門(Deborah Solomon):這是詹姆斯·惠斯勒的《第一號白色交響曲》誕生後“對白上加白最雄心勃勃的套用。《免於匱乏的自由》的現實主義描繪已經達到新高度,其中部空間開闊,讓人不會對整幅畫感到擁擠和繁瑣,大量採用的白色顏料構成各人面孔間的良好框架。
後世影響 《星期六晚郵報》在刊出全系列四幅畫後開始向公眾提供畫作複製品出售,之後一共訂出約2萬5,000份。此前拒絕聘用該作作者洛克威爾的戰爭情報局則在1943年初求購250萬份《四大自由》畫作,用於宣傳戰爭債卷。
相關作品
1946年出版的《插畫家諾曼·洛克威爾》(Norman Rockwell, Illustrator )是以《免於匱乏的自由》作為封面。
1994年,紐約畫家弗蘭克·摩爾(Frank Moore)的畫作《分享的自由》(
Freedom to Share )同洛克威爾的原作類似,只是把畫中的白人換成各個族裔,盛放火雞的盆子堆在醫療保健用品上。
2002年,
沃爾特·迪斯尼 動畫工作室的動畫長片《
星際寶貝 》的片尾有一幅快照,顯示片中眾多角色像《免於匱乏的自由》那樣坐在感恩節餐桌前用餐。
2008年,托尼·班內特的聖誕專輯《A Swingin' Christmas (Featuring The Count Basie Big Band) 》的封面也是戲仿《免於匱乏的自由》,貝西伯爵大樂團的全部13名成員都在封面上。
2012年5月16日首播的《
摩登家庭 》第三季第23集《
活畫 》(
Tableau Vivant )中,該作也是重要組成部分。
2018年,電影《
死侍2 》的其中一張海報戲仿了《免於匱乏的自由》,將該畫作中的所有人物全調換成片中的角色。
歷史傳承 諾曼·洛克威爾將該作遺贈他人保管,後來成為美國麻薩諸塞州伯克夏縣斯托克布里奇(Stockbridge)
諾曼·洛克威爾博物館 的永久收藏。
作者簡介 諾曼·洛克威爾(Norman Rockwell,1894年2月3日-1978年11月8日)是美國在20世紀早期的重要畫家及插畫家,作品橫跨商業宣傳與愛國宣傳領域。他一生中的繪畫作品大都經由《周六晚報》刊出,其中最知名的系列作品是在1940和50年代出現的,如《
四大自由 》與《
女子鉚釘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