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
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病毒屬於布尼亞(布尼奧羅)病毒科的內羅病毒屬。病毒顆粒呈圓形和橢圓形,直徑約85~120納米,外被包膜。光學鏡下在鼠腦的感染組織中可見到吉姆薩染色呈嗜鹼性的有如紅細胞大小的胞質包涵體,而在電鏡下的超薄切片中可辨認包涵體所集聚的核糖體樣緻密顆粒,這些可能是抗原或病毒亞單位結構。該病毒通過蜱蟲叮咬或在屠宰動物過程中和屠宰後與病毒感染的組織接觸而進行傳播。
臨床表現
潛伏期2~12天。起病急驟,惡寒戰慄,體溫上升至39~41℃。頭痛劇烈,尤以前額和顳部劇痛難忍,顏面呈痛苦表情。周身肌痛,四肢關節酸痛劇烈,甚至難以行走。病程早期顏面和頸項部皮膚潮紅,眼結膜、口腔黏膜以及軟齶均見明顯充血,呈醉酒貌。表面黏膜和皮膚在早期即可見到出血點或淤血斑。噁心、嘔吐持續數天。起病後2~3天即出現鼻出血,有時持續不止。病程中期見有嘔血,嚴重時連續大量嘔血,同時發生血尿和血便,可見黑便。多有肝大,脾大者少見。重症病程短,僅2~3天即可死亡。死於嚴重出血、休克及神經系統併發症。有些患者可發生腦膜腦炎而伴有頸項強直、神志不清乃至昏睡。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對診斷有一定價值,如用患者血液早期進行乳鼠接種分離病原體,補體結合試驗、間接血凝試驗或間接螢光抗體試驗為陽性者,即可確診。本病血常規檢查白細胞計數明顯減少,有時可減少至1×109/L,血小板減少。尿常規檢查多有蛋白尿和血尿。
2.其他輔助檢查
發病早期可出現輕度的肝功能異常,部分患者血清膽紅素升高。
診斷
患者近期的活動地點、蜱咬史以及可疑的接觸史等,有助於臨床診斷。根據表面黏膜和皮膚出現的出血點、淤血斑以及大出血的急性發作症狀,在疫區和流行季節,本病診斷不難。鼻出血不止及易出血均屬早期常見症狀,利於早期診斷。
治療
本病目前尚無特效治療,原則應採取綜合治療措施,而以控制出血和抗休克為主。為防止出血可輸入血小板、血漿,並用止血劑。阿司匹林以及有抗血小板或抗凝血的藥物均應禁忌。對易於引起繼發感染的處理措施要加強監控,儘量避免採取靜脈內途徑、導管及類似的損害性措施。注意保護心、肺,預防併發症,需要時給予輸氧。對脫水、低血壓和休克應採取得力措施。適當的補充液體和電解質,以免因心肌損害和肺血管通透性增高而發生水腫。多巴胺是抗休克有效藥物,但應慎重使用。應恰當地使用洋地黃、毒毛花苷K等強心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