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語意即“紅色的頓河”。
1938年前稱“索羅基諾”。烏克蘭頓巴斯城市。人口5萬(1985)。1912年因建煤礦而設居民點。工業以採煤、選煤為主,次為食品加工,還有汽車配件廠。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市內青年曾組織青年近衛軍在此與德國占領軍進行英勇的地下鬥爭,設有青年近衛軍紀念館。
俄語意即“紅色的頓河”。
克拉斯諾頓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俄語意即“紅色的頓河”。1938年前稱“索羅基諾”。烏克蘭...
《青年近衛軍》是前蘇聯作家法捷耶夫創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於1945年。《青年近衛軍》是一部愛國主義的英雄史詩。小說分兩部:第一部描寫1942年7月德寇進逼克拉斯...
青年近衛軍是一部關於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克拉斯諾頓地區一群不甘心作德國侵略者順民的普通青年,組成的一支“青年近衛軍“的電影。...
蘇霍季利斯克是烏克蘭的城市,位於該國東部,距離克拉斯諾頓3公里,由盧甘斯克州負責管轄,始建於1914年,面積9.93平方公里,受大陸性氣候影響,2011年人口21,324。 ...
《世界文學名著寶庫:青年近衛軍(青少版)》以1940年克拉斯諾頓的地下鬥爭的史實為基礎,藝術地再現了當年的歷史史實,塑造了“青年近軍”總部領導人奧列格、萬尼亞、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