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光祿寺
光祿寺,是秦代的一種制度。卿、少卿、丞、主簿各一人。卿掌祭祀、朝會、宴鄉酒澧膳饈之事,修其儲謹其出納之政,少卿備而為之貳,丞參領之。...
- 光祿寺卿
周時設膳夫上士,至北齊始置光祿寺卿,以後歷代多沿設未改。清設光祿寺卿滿、漢各一人,秩從三品,職掌宴勞薦饗之事,分辨其品式,稽核其經費。凡祭祀之期,會同...
- 張泌(明初光祿寺卿)
張泌,男,明初光祿寺卿。...... 張泌,男,明初光祿寺卿。本名 張泌 所處時代 明 籍貫 潁州 官職 光祿寺卿 潁州(今安徽省臨泉縣楊橋鎮)人,故居在今安徽省臨...
- 張袞(明朝光祿寺卿)
張袞,(1487-1564)字補之,明代江陰人。正德十六年辛巳楊維聰榜二甲76名進士。官至南京光祿寺卿。...
- 馬卿
嘉靖十一年十月甲辰(1532年11月26日),漕運總督缺,吏部會推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史道、光祿寺卿馬卿,上命馬卿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往督漕運,史道留別用。...
- 光祿寺則例
《光祿寺則例》是清代裕誠撰條規,九十卷,一作一〇四卷。...... 光祿寺,官署名。秦設郎中令,掌管宮殿門戶,漢武帝改名光祿,居宮中。北齊時設光祿寺,置卿和...
- 光祿勛
秦名郎中令,郎與廊同。漢初沿用此名,漢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名光祿勛。屬官有大夫、郎、謁者、期門、羽林等。後改稱光祿寺卿,沿用到清末。...
- 任光祿竹溪記
任光祿:任氏,名卿,字世臣,號竹溪,宜興人,生於明宏治戊午五月十六日,卒於嘉靖甲寅八月初十日。曾歷任光祿寺署丞、湖廣都御史等職。所居皆藝竹,故號竹溪。...
- 甘泉寺(山東省棗莊市甘泉寺)
銀杏樹下,有一塊石碑立於明朝萬曆十五年(1588年),題為《重修龍窩寺碑記》 ,該碑高約四米,為一巨石雕刻制而成,碑文為明朝光祿寺卿賈夢龍所撰,其弟賈夢鯉所...
- 徐憲卿
徐憲卿 字九亮。明太倉人。萬曆四十一年(1613)進士,授行人,擢南京工部給事中、南京光祿寺少卿太僕少卿、駐滁州。視江南北。 著有《南坦奏議》,《留坦封事...
- 南京光祿寺
官署名。明永樂十八年(1420)定都北京,將光祿寺官屬移往北京,原在南京的光祿寺官署仍存,加“南京”字,稱南京光祿寺。設卿一人,少卿一人,典簿一人,大官、珍羞...
- 李紱
乾隆六年(1741年),充“明史綱目館”副總裁、補光祿寺卿、江南鄉試主考官、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李紱進言,朱子(朱熹)道問學,陸九淵尊德性,不可偏廢,乾隆帝聞而...
- 九卿
北齊改少府為太府,廷尉為大理,官署稱寺,如太常寺、大理寺;長官稱卿,如太常寺卿、大理寺卿。隋、唐沿襲。九卿隋唐 隋唐九寺與北齊同,即太常寺、光祿寺、...
- 官吏制度
文職京官:光祿寺卿、太僕寺卿文職外官:都轉鹽運使司運使武職京官:包衣護軍參領、包衣驍騎參領、王府一等護衛武職外官:游擊、五旗參領、協領、宣慰使司...
- 清朝官階
文職京官:光祿寺卿、太僕寺卿文職外官:都轉鹽運使司運使武職京官:包衣護軍參領、包衣驍騎參領、王府一等護衛武職外官:游擊、五旗參領、協領、宣慰使、指揮...
- 頂戴花翎
文職京官:光祿寺卿、太僕寺卿文職外官:都轉鹽運使司運使武職京官:包衣護軍參領、包衣驍騎參領、王府一等護衛武職外官:游擊、五旗參領、協領、宣慰使、指揮...
- 六部九卿
②光祿勛稱光祿寺卿;③衛尉稱衛尉寺卿;④太僕稱太僕寺卿;⑤廷尉稱大理寺卿;⑥宗正稱宗正寺卿;⑦大鴻臚稱鴻臚寺卿;⑧大司農稱司農寺卿;...
- 道尹
六部取代的秦漢九卿的大部分職權,九卿名稱雖還存在,但內容有很大變化,有的甚至完全不同了,如:①太常稱太常寺卿;②光祿勛稱光祿寺卿;...
- 綿邈
清錢謙益《祖锺華贈中大夫南京光祿寺卿制》:“節身乃用以昌後,餘其善慶,詒爾孫謀,試觀世德之蟬聯,益見祖風之綿邈。”清 周亮工 《覺庵兄六十序》:“加...
- 明朝官職
為明朝吏部尚書、明朝戶部尚書、明朝禮部尚書、明朝兵部尚書、明朝刑部尚書、明朝工部尚書,其常常與都察院之都御史、通政使司之通政使、大理寺之大理寺卿合稱“...
- 錢楷(清朝大臣)
歷太常寺少卿、光祿寺卿。 十二年,京師旱,疏請循漢書求雨閉陽縱陰之說,停止正陽門外石路工程,詔“修省在實政,無事傅會五行”,罷其奏。迭命往河南、山西...
- 皇帝祭天
光祿寺卿奉福胙,進至上帝位前拱舉。皇帝至飲福受祚拜位,跪受福、受祚、三拜、回拜位,行三跪九拜禮。⑦撤饌:奏"熙平之章"。⑧送帝神:皇帝行三跪九拜...